登錄???|???注冊
安陽的夜景很美,曾經的我對這座城市注入了太多的個人情感.喜歡這座誠里的某一個人也愛屋及烏地喜歡上這座城市。留戀過癡迷過但現在又變得那樣的陌生走過那家熟悉的音像店傳來了今年秋天流行正火的歌曲: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我傷在那個蕭瑟的秋天,我的愛被你摧毀,留給我的是最傷痛的紀念.秋天用灰色代言……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贛西,即江西省西部,這里受大自然格外眷顧,氣候宜人,地貌多樣,山川秀美,地豐民淳。陶淵明故里、黃庭堅舊居、禪宗發祥地……更顯文化的多樣包容。此次作者深入贛西地區,走“江湖”,攀高山,訪民俗,賞明月、武功之秀色,尋官山、九嶺之幽境,體驗美麗恬淡的鄉村畫卷,探問意蘊濃郁的舊念情懷。他立足自然與人文,著眼生態、農耕、隱居、書院、禪宗和美食文化,所念在家山,地遠心不偏,歸綺麗田園,享悠慢生活,帶給讀者與眾不同的贛西故事。
孫重人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他,陷入愧疚與懊惱中無法自拔!當他知道敘瑛慧為了孩子放棄了學業,放棄了本來屬于她的一切快樂與自由,為生計日夜煎熬,為自己一直守侯糊涂的自己卻連句好話也沒有,對她那么的冷漠……陸巍在深深的痛苦和自責后,他決定要好好的彌補這一切!當他企求三個老人家的幫助的時候,當他第一次從照片看見孩子的時候,當他重新面對敘瑛慧的時候,他流淚了……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本書所選的散文,體現了徐志摩的創作特點:既注重審美欣賞,也顧及歷史文獻價值,有助于文學愛好者的鑒賞和研究者尋根溯源。本書是徐志摩的經典散文集,輯錄了《印度洋上的秋思》《巴黎的鱗爪》《丑西湖》《我所知道的康橋》等散文。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浪漫主義情懷以及傾向于理想主義的脾性,以及他面對蜩螗世事仍然選擇迎面而上的勇氣。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6.9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2010至2014年所創作的作品中精選的18篇散文、隨筆和小故事。這些作品多以“少年回憶”“人文關懷”為主題,大部分曾發表在“讀者”“美文”“意林”“青年文摘”等刊物,并獲得名家推薦與好評。用直抵心靈而細膩悲憫的文字,直擊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是一本晚安故事集,也是一本暖心治愈手冊,每一篇故事都能讓你安心入眠,仿佛枕在流光里的聲音。
小江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這是一本獨具風格的文集,內容涉及生活感悟、人物小記、讀書感受、影視評論和詩歌等。生活感悟以小見大,以“風的歌詞”抒發少年的理想,“旋轉上升的音符”隱喻年少的孤獨。人物小記,平淡且富有張力,街頭賣藝老人的寂寥與憂傷,外公的紅豆餅伴隨童年的味道,樸實像桂花一樣的爺爺,對父親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寫,都體現作者對親人的深深感念和陌生者的人文關懷。
鐘林哲(Linzhe Zhong) ·現當代隨筆 ·5.4萬字
我喜歡一個人。我也不知道怎么會注意到他,只是有一段時間,我總會遇見他,看到他不經意地從我身邊走過,或是在同一個場合出現,我都會很緊張。坐在圖書館的閱覽室,筆直看過去,又是他!那么一雙的閃亮的眼睛,不懷好意卻又那么英俊,我知道男人不應該靠一副臉容取勝,但我實在是被他的容顏征服。那眼睛,可以看牢一個人,一眨不眨,黑眼珠的顏色深濃,白眼珠卻是殘酷,睫毛更有一種羞澀的意思,他太奇怪了。我喜歡他。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本書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真實再現作者與孫犁多年的交往,細節豐富,可作史料;第二部分是作者對孫犁各時期的作品及其版本的細致梳理,并隨文配上書影,以饗專業研究者,其中對其多部作品的版本考證在孫犁研究領域都有開創性意義;第三部分是孫犁與作者間的大量書信實錄,對晚年孫犁研究具有獨特的價值;第四部分是作者多年研習孫犁作品所做的讀書筆記,觀點新穎深刻,藝術上有美文特質,可視作對孫犁的致敬。
段華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一個美女記者,12年去126個國家旅行,今天仍在路上,她最終更真切地懂得了“生活”。那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和這個世界相處相愛著,他們是藏在這世界的美好,本書從作者12年經歷和聽聞中,精心挑選出20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既有《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畝田》中全然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薩烏塔受傷的斑馬》中人和動物的相互依存和生命的活力,《安赫拉的客?!分腥松鸁o常命運難測,也《荒蕪的花園》中失去后的獲得。這是一本讓人重新發現生活的書。沒有人的生活是全然盡如人意的,也沒有羨慕他人的必要,生活細處有微光,當你在苦時能品嘗苦的味道,在幸福時能品味幸福的味道,你會發現生活怎么過都是美好。當你終于明白:生活甜不甜、苦不苦,全在于你品嘗時生起的那顆心時,你才能真正品出“生活”的真味。
洛藝嘉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這是本講香港的書,講述者是不是香港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這是部紙上的紀錄片,記錄下十個在香港生活的內地人的聲音。他們大多是從香港的大學畢業,又以專才身份留下工作,然后展開生活。漂在香港,他們有的扎下了根,有的還在逐波而行,各有喜與愁。他們有人第一眼就愛上香港,視香港為家;有人狠狠打拼,白手起家拼出一間自己的公司;有人經逢歧視,發現與香港保持距離更好一些;也有人看到香港發展的瓶頸,最終選擇帶著在香港練就的本領北上施展抱負。身份、機遇、家庭、生活壓力,他們一關關渡過,成為十個真實故事,十段香港生活,十種滋味。他們講普通話,他們來自內地,他們生活在香港,他們都是普通人。
呂大樂主編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古墓派創派祖師林朝英,“小東邪”郭襄,明教波斯總教教主小昭,毒手藥王關門弟子程靈素……金庸用一支生花妙筆,在十五部小說中塑造了數十位女性角色,她們性格各異,在各自的江湖中做出自己的選擇,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結局。本書精選12位金庸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從全新的角度對她們進行解讀。馬屁經、敲竹杠、俠客、面子、起哄……幾十個詞條構成了本書下篇的主要內容,作者由《鹿鼎記》的情節發散開來,以小見大,戲說《鹿鼎記》中與中國歷史上的廟堂、江湖與國民性,并為男主角韋小寶單辟一節,以幽默、犀利的語言重新檢視了出身底層的韋小寶的傳奇經歷。
武五陵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秦牧是當代杰出的散文大家,本書精選了作者散文佳作57篇,包括《社稷壇抒情》《古戰場春曉》《叭兒狗與仙人球》等,全面體現了作者散文創作的概貌。
秦牧 ·現當代隨筆 ·16.8萬字
這本書選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經典短篇小說和散雜文作品。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挖掘對人們生存、命運的思考。這些文章或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軌跡,或書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見聞,作品充滿生活情趣,文筆細致入微,更貫穿著老舍先生一貫的幽默風格,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體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創作受益于民間文藝的影響,他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等特點,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老舍著 老樹畫畫繪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散文不能蘸著清水去寫,要蘸墨汁,越濃越好。在作者看來,研究散文,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學院人和文論家走出的,這是大路,是做學術治學問。另一條是編輯走出的,盡管和學問學術有些距離,卻也是大路。比如散文是糧食,小麥,稻子,或玉米吧,學院人和文論家是在糧倉里研究,在種子培育中心研究。編輯則是在田問地頭研究,在打谷場上,甚至在集貿市場研究。因此,編輯眼里的“糧食”,很可能還沒有曬干曬透,可能夾帶著谷殼,可能還留存著市場的噪雜氣,但有一點比較珍貴,這是手資料。
穆濤 ·現當代隨筆 ·15萬字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泛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光潛先生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實為現代忙碌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態度。“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么?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么苦惱呵!我說,人們并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比松木辰缬泻芏喾N,能夠達到朱先生所崇尚的這種藝術化的人生,則可以說“今生無愧矣”?!堵?,欣賞?。 份腿【幣帕酥旃鉂撓壬罡簧钌实慕浀湮恼拢匀松非蠛途辰鐬橹黝},內容包含關于美、關于人生哲思、關于處世修養等方面,是朱光潛先生對青年人實實在在的關心與教誨,啟悟與鼓勵。
朱光潛 ·現當代隨筆 ·15.7萬字
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寫給年輕人的沉思錄。執筆50余載,28篇散文精粹集結成冊。本書是一部有關生命思考的評論性散文集,編選自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先生散文隨筆中的精華文章,共收錄其散文28篇,從抵御時代的污濁和浮躁到浮世萬象下的人生百態,從為什么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到我們為什么如此倦怠,書中浸潤了作者對現實生活和浮世萬象的沉思及感觸,積聚了很多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的積極視角。愿每個人都能切實感受來自歲月和生活的饋贈,不忘初心。
梁曉聲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人生就像個鐘擺,在不停地擺動,其中有低落的波谷,亦有雄起的波峰,起伏不定。但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里,位置是一定的,而其所具有的能量也是特定的。如果將此帶入現實生活,那么就是說一個人所處的位置與其發揮或體現的價值也是一定的,其處于什么位置,那么它也將發揮怎樣的價值。一旦各種條件俱備,那么就有可能發揮出價值的最大指數,而如果條件不足或缺失,那么發揮的價值就會打折,甚至可能會出現價值的喪失,猶如一力士可舉千斤,但不能挾泰山以越東海。同樣對于人也一樣,位置與價值是相對應的。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萬字
唐代禪詩深邃的佛禪思想、精辟的佛禪譬喻、獨特的禪悟境界、超絕的審美價值展現出其不同于純文學詩歌的藝術魅力:受佛禪思想影響,唐詩中出現三界唯識論、緣起性空論、修行方法論、修行層次論等思想內容;受佛禪譬喻影響,唐詩中出現佛性永恒、諸法無常、世事虛妄、調伏妄心等喻象系列;受禪悟境界影響,唐代禪詩開創出直覺境、現量境、圓融境、日用境等獨特境界??傮w而言,唐代禪詩呈現出清幽美、自在美、無言美的審美價值。探析唐代禪詩對把握唐詩整體風貌具有重要意義。
辛鵬宇 ·現當代隨筆 ·19.7萬字
徐悲鴻達到了藝術的至高境界,卻并不是一個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獨特個性。他的隨筆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樂的性情,還有他那立體的人格魅力。
徐悲鴻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王寧先生是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北師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主任,是章黃學術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傳人。所寫著作曾榮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和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學林追遠錄》是王寧先生首部回憶性散文集。書中追憶了與陸宗達、啟功、鐘敬文、周有光、蕭璋、劉乃和、李格非等一大批師友的交往,體現出王先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先生人生經歷豐富,文學功底深厚。這些回憶性散文,專業與情懷兼具,既厚重又感人,飽含著生命的通透,能夠給廣大讀者以多方面的啟發。
王寧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