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并結合其不同時期的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他的人生從來不是無疾而終的逗號,那銜著理想盤旋而飛的執著,那曠邁與細膩并存的稼軒詞,已然成為驚艷了塵世的感嘆號。千年之后的今天,史書中的南宋那一頁已經泛黃,而辛棄疾詞中的字句,卻變得越來越清晰。
鴻雁 ·古詩詞 ·9.9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詞人,又具有英雄氣概。這本小書萃取了詞人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不僅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還附有深入淺出的解讀,這能讓大家輕而易舉地享受到辛詞給我帶來的美感。
劉揚忠評注 ·古詩詞 ·12.3萬字
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陳引馳教授編著以清末上彊村民選本為基礎,全新甄別、遴選全宋詞增補17首音韻諧美、感心動耳的宋詞佳作,補足宋詞300首,精簡注釋、優美賞析,婉約與豪放并存,清新與稠麗相競。
陳引馳編著 ·古詩詞 ·12.3萬字
本套圖書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工具書,又適合不同層次讀者作為故事閱讀,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劉超主編 ·古詩詞 ·4.9萬字
這是一套給7-12歲孩子的詩詞魔法書,全套四冊覆蓋小學1-6年級112首古詩詞,根據新版小學語文教材和詩詞難易程度進行分級,每冊內容包括:聽一聽、讀一讀、記一記、作者介紹、名家賞析、生活運用、思維導圖、知識漫畫,共8大內容板塊。跟讀朗讀音頻感受詩歌韻律,結合記憶圖像理解詩詞,跟著名家賞析品讀詩詞,聯系生活學會運用,通過思維導圖鞏固學習與記憶,萌趣漫畫講述生動詩人故事和歷史文化知識,啟用左右腦多元智能,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理解透、會運用,愛上古詩詞。附錄十大科學記憶法和詩詞頭字歌,學習有方法,孩子有自信。
李俊成 黃宇玲著 桃開心繪 ·古詩詞 ·17.8萬字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背誦篇目編寫的,所選篇目最新最全,涵蓋所有75篇推薦篇目。并配有導讀,概括介紹所選篇目,另有知識鏈接,直擊作者評價、背景資料、文學史常識等內容,無縫鏈接本文中重點考點。正文作品每篇配有作者簡介、注釋和賞析,幫助孩子真正讀懂吃透每一篇古詩文,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楊春俏注釋 ·古詩詞 ·11.8萬字
這套叢書繼承發揚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來出版普及讀物的優良傳統,也集結了多方面的正反經驗:名家撰作,深入淺出,知識性與可讀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點;而文化傳統與現代特色的結合,更是她新的關注。《歐陽修詩詞文選評》分六個部分,具體介紹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生平事跡,選錄、注解和評述了他在各個時期的詩、詞、文中的傳世名作,可以說是我們今天了解這位文學大師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讀本。
黃進德 ·古詩詞 ·10.3萬字
本書所選的古典詩詞體例豐富,涵蓋詩詞曲謠聯;有章可循,以文學史為經線,貫穿起被歷史大浪淘洗后的珍珠——名家的名作,使青少年朋友在大體把握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脈絡的同時,更好地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區別于注釋、賞析之類的古典詩詞讀本,本書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只選編詩詞本身,強調誦讀,以使青少年朋友在誦讀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與詩中呈現的藝術形象發生無限的共鳴。
趙曉源 ·古詩詞 ·13.8萬字
劉超主編 ·古詩詞 ·5.4萬字
作為中國第一部詞集,《花間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本詞集中,收錄了溫庭筠、韋莊等18位花間詞派詩人的500首經典作品,反映了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體貌風格和藝術成就,并深刻影響了湯顯祖、曹雪芹、王國維、俞平伯、蔣勛、朱光潛、葉嘉瑩等名人大家。
溫庭筠 ·古詩詞 ·5萬字
加減乘除是成語嗎?阿貓阿狗是成語嗎?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成語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成語嗎?是的,這些都是成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用語。成語是在歷史中產生的,不同時代的成語反映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順著歷史學成語》是蒙曼老師專門給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成語課。按照從先秦至元明清的歷史發展順序,緊貼課本,串講100+重點成語。探尋成語的由來,講透成語背后的典故,理清成語的含義及用法。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歷史,活用成語。
蒙曼 ·古詩詞 ·6.7萬字
成為房產銷售人員很容易,但要成為頂尖的房產銷售精英絕非易事。在競爭激烈、變化莫測的房地產行業,要想脫穎而出,就需要進行銷售技能訓練,掌握應對各種銷售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全方位提升房產銷售業務素質。本書立足于二手房銷售實踐,通過120個真實情景案例,用“錯誤應對+情景解析+強化訓練”的形式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二手房銷售的各種必備技能,幫助房產經紀人快速提升專業知識和服務品質,將冰冷的房產交易化作充滿溫暖的人際互動,大幅提高銷售業績。本書特別適合廣大二手房經紀人、房產銷售培訓師和從事與房產經紀相關工作的人士閱讀使用。
匯智書源 ·古詩詞 ·15.4萬字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宋)柳永著 東籬子解譯 ·古詩詞 ·14.9萬字
《詩經》被譽為“世上至美的書”,凝結天地之初的質樸。在光陰中流傳兩千余年,注入你我靈魂深處,鮮活如昨。本書擷取《詩經》中的經典之作40篇,分為“美眷如花”“君子如玉”“佳期如夢”“煙火人家”“浮世人生”五卷。作者以清雅性靈之筆加以品鑒,闡釋詩經的不老情懷,解讀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蕓蕓普眾的愛恨嗔怨,酸甜苦辣。讓曾經書寫吟唱過這些古老歌謠的人重新活過,得以呈現生命之厚和時間之薄。滄海桑田,沉淀下的是人事,是人情。讀《詩經》,沿著這些美麗的字符看過去,千年仿佛一瞬。先賢們豐富的日常,滿腹的心思,不經意間被這些詩句丟進茫茫的歷史長河。恰被幾千年之后的你我拾到,一瞬卻成千年,今天的我們依然同感同受。
夏葳 ·古詩詞 ·12.2萬字
我國古代素以詩歌發達著稱,詩人輩出,佳作如林,有唐一代,更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繁榮局面,李白的出現,不但把我國古代五七言詩歌的創作推到了高峰,而且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李賀、杜牧,宋代的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學習,進一步發展了古典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本書由我社趙總編精心選擇李白的代表作,按時間順序共分六期編排而成。每期前有概述,每篇作品后有詳明的注解和精到的講評。
趙昌平 ·古詩詞 ·14.8萬字
這是一本專論唐朝律詩和絕句作法的書,是俞陛云為教育兒孫而精心編寫,是啟蒙了俞平伯的詩學讀物。全書分為甲乙丙丁四編和兩個續編,專講唐朝律詩和絕句的作法,尤其側重于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的“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以及“詩境之妙”。乙編和丁編還專門將一些唐詩中的經典句子摘抄下來,加以詳細品評。書中收錄了王勃、駱賓王、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等數百篇名詩,篇篇觀點獨特,品評精到。不僅可以作為學詩的法門,還是一本欣賞詩境之美的佳作。
俞陛云 ·古詩詞 ·9.8萬字
在燦爛輝煌的古典詩歌百花園里,宋詞是一朵鮮艷奪目的鮮花。宋詞作為與唐詩分庭抗禮的新抒情詩體,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宋詞的發展,從大的范圍來看,可分成北宋詞與南宋詞。北宋詞又大體分為四個創作時期:小令繁榮期,慢詞興起期,豪放詞創制期,詞律規范期。南宋歌詞創作受時代環境的影響,出現了以辛棄疾為代表的愛國詞創作流派。隨著南宋偏安局面形成,追求詞的“風雅”化的文人創作傾向再次占據詞壇主流地位。本書以簡明易懂的語言,介紹宋詞的基本文學特征以及宋詞的基本發展歷程,以為宋詞閱讀與欣賞之入門。
諸葛憶兵 ·古詩詞 ·10.3萬字
“那些小時候囫圇背下的詩句,在生命的這一刻擊中了我。”“寶藏語文老師”高盛元,唐宋詩詞精讀十講,從李白到蘇軾,帶你重新品味詩詞之美。
高盛元 ·古詩詞 ·8.1萬字
本書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后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托、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清)袁枚 ·古詩詞 ·6.4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4首含有“花”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