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寫作指導書,立足于作者自創的“雪花寫作法”,集中討論小說場景的構建。為什么場景如此重要?好的小說就是用場景說話。對于絕大多數作者而言,要想在寫作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學習設計引人入勝的場景是特別好的方式。這本書就聚焦于這一個話題,幫助熱衷小說寫作的創作者快速掌握設計場景的方法,著力于主動型場景和被動型場景中特定環節的設置、人物視點的設置……剖析具體的場景案例,解鎖每一位創作者潛在的創作力。
(美)蘭迪·英格曼森 ·文學理論 ·5.7萬字
讀過和沒有讀過《紅樓夢》,生命中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都t樓夢》無疑是阻隔在讀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幾次拿起,前五回都讀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進入紅樓世界?本書是“得到”、新東方經典領讀人劉曉蕾寫給《紅樓夢》初讀者的十二堂課。全書按“部編高中語文教材整本閱讀要求”擬定框架,從成書背景、人物故事、經典橋段,到詩詞語言、社會習俗、文學藝術價值諸方面,正本清源,做扎實精當又富于個性的解讀。
劉曉蕾 ·文學理論 ·27.7萬字
本書是小說寫作指導書,立足于作者自創的“雪花寫作法”,以寓言的形式架構,傳授將心中故事順利落到筆尖的10個步驟?!把┗▽懽鞣ā钡?0個步驟是利用“雪花分形”的原理,不斷將小說創作的環節細化,令寫作者自身對小說內容的構思更加清晰。本書將告訴你:如何正確界定你的目標人群;如何用一句話說出你的故事;如何進入你的角色,包括反派角色;如何把握節奏,抓住揭示主題的最佳時機點;如何預演每一個場景,確保故事具有超強沖擊力……作者鼓勵每一位小說創作者不要放棄探索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如果你所已知的小說寫作方法都無法捋順你的思路,“雪花寫作法”一定能為你帶來驚喜。
(美)蘭迪·英格曼森 ·文學理論 ·10.4萬字
身體是現代性重要的表現對象之一。不論在大眾文化中還是在先鋒文化中,對身體的崇拜早已成為共識。法國知名教授、詩人米歇爾·高羅從現代身體詩學的內部區分了兩種相互競爭的趨勢:一種將身體與精神對立,一種則把身體視為精神與世界的中介。作者通過剖析建立身體·宇宙形象的典范作品,以及自己的寫作實踐,結合現象學“肉身”概念,提取出一種“肉身化詩學”的特質與藝術傾向,闡明身體在當代詩學與哲學中的中心地位,從而將身體與靈魂、自我與世界、文字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為我們進入現代詩歌的深邃之處指出了一條明路。
(法)米歇爾·高羅 ·文學理論 ·6.4萬字
本書以融合性思維,全面把握翻譯學現狀和發展趨勢,歸納、評述翻譯學的主要流派,把握翻譯學現狀和發展趨勢;以體系性架構,凸顯翻譯學的內涵和學科特色;以發展性的目光,梳理并揭示各翻譯理論流派的發展流變與相互聯系;以開放性態度,提出100個思考題,引導讀者對翻譯活動和翻譯研究進行獨立思考,開拓學術發展空間。本書對我國翻譯學科建設,尤其是課程建設與學術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許鈞 穆雷主編 ·文學理論 ·33.6萬字
本書緣起于作者經家鄉塔魚浜拆遷后,由一只舊碗開始回憶童年的故鄉。從“一只供碗”引入,后分為七卷,每卷主題鮮明,進行“關鍵詞回憶和寫作”,以物為題展開寫江南鄉村人的生活,七卷分別為:“地理志”——以單個地點,如“西弄堂”“水泥白場”展開;“地理志附:父親的老屋”——以老屋各處,如“廂屋”“灶頭間”展開;“歲時記”——以各種節日展開;“動物記”——以動物,如“母牛”“狗”等展開;“昆蟲記”——以親近的昆蟲,如“蜻蜓”“螢火蟲”等展開“農事詩”——以作物的播種、收割、收購的生命歷程展開;“草木列傳:農事詩補遺”分寫了各種童年時期親近的各種草木。作者“為物立傳”,將童年生活的細枝末節作為線索聚集起來,寫故鄉“自然中人”的日常生活:地點、蟲獸、節日、草木……眾多的回憶片段匯聚成記憶的河流,還原了江南鄉村的肌理,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江南水鄉生活的全景圖。是一部“文學的自然地方志”,一本“詩意的江南風物回憶錄”
鄒漢明 ·文學理論 ·22.7萬字
季羨林,蕭乾,文潔若,葉君健,陳原,草嬰,方平,許淵沖,屠岸,江楓,李芒,趙瑞蕻,楊苡,李文俊,呂同六,楊武能,郭宏安,羅新璋,施康強,林一安……翻譯的動機、目的、任務、性質、地位和作用,影響翻譯對象選擇的因素,翻譯的標準與原則,翻譯的過程,翻譯的主體性,翻譯的再創造,原作風格的再現,形象思維與形象再現,形式與內容,神似與形似,文學翻譯批評……在20世紀末,許鈞教授就文學翻譯的諸多基本問題,有針對性地與中國當代較具代表性的二十多位杰出翻譯家,通過對談的方式進行深入探討,讓翻譯家們暢談各自文學翻譯的獨到經驗、體會和見解。20世紀縈繞于廣大文學翻譯者心頭、在中國翻譯界爭論不休的大多數主要問題,所涉及問題的各種具有代表性的論點,幾乎都得到了探討和闡發。本書以獨特的方式對2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做了一次梳理與總結,為文學翻譯實踐的后來者提供了豐富的切實可行的經驗,在中國文學翻譯史和中國翻譯理論研究中將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許鈞等 ·文學理論 ·29萬字
這是一部整理記錄德國納粹“焚書事件”中被焚書作家作品及生平的傳記作品。1933年5月,德國納粹在柏林將94名德語作家和37名非德語作家作品焚燒,并在全國展開焚書活動,數萬本書籍付諸一炬。福爾克爾·魏德曼重新采訪、搜集焚書作家資料,通過各種線索整理出他們作品的樣貌與生命經歷。涉及到的作家包括斯蒂芬·茨威格、約瑟夫·羅特、布萊希特、托馬斯·曼、雷馬克等文學巨匠,以及更多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
(德)福爾克爾·魏德曼 ·文學理論 ·15.7萬字
喬納森·卡勒向我們解釋了什么是“理論”。他沒有描述各個“學派”之間的爭斗,而是勾勒了理論所倡導的各個關鍵的“流變”,直接闡述了文學理論的內涵?!杜=蛲ㄗR讀本:文學理論入門》會讓每個想要了解當代文學的讀者受益匪淺。
(美國)喬納森·卡勒 ·文學理論 ·8.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羅蘭·巴特》原本為豐塔納出版社推出的現代大師系列而寫,在巴特去世不久后出版。書中分析了他的成就,并且描繪了他的多重身份,針對的讀者群體是那些認為巴特有用、有趣和富有創意的人。巴特的作品涉及如此廣泛的領域——他的情緒和文體也同樣如此——以至于每個人都能從巴特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一面,但關鍵的問題是,巴特能帶領我們走向何方和他的魅力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在這個新的版本中,我只對主體文本做了些許修改,一方面因為我對于巴特的絕大部分看法依然成立,另一方面也因為太多的干預可能會創造出一個不均衡的文本,導致年輕時的我和中年的我這兩種聲音在其中相互爭執。除了稍加闡釋之外,我還加入了新的研究書目,但最重要的是,我增添了最后一章來描述巴特去世后的地位變化,并且對于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
(美國)喬納森·卡勒 ·文學理論 ·8.1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致分析了他的寫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比如文化中身體的地位,機構對人的壓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發展前景。《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以現代視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畫出了一位獨具魅力的作家,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閱讀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勝的作品。
(英國)里奇·羅伯遜 ·文學理論 ·8.2萬字
20世紀60年代,博爾赫斯、加西亞·馬爾克斯等一批拉丁美洲作家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熱捧,但很少有人知道滋養這些作家的文學傳統。《現代拉丁美洲文學》從18世紀晚期論至現今,展開了一系列廣泛的文學主題,成功地彌補了這一缺憾。拉丁美洲文學在政治危機時刻,如獨立戰爭、美西戰爭、墨西哥革命和古巴革命中意識到了自己對于整個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的文學使命。在這樣的敘述框架下,安德烈斯·貝略、何塞·瑪利亞·埃雷迪亞、博爾赫斯、加西亞·馬爾克斯、費爾南多·巴列霍、波拉尼奧等作家及其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討論。
(美國)羅伯托·岡薩雷斯·埃切維里亞 ·文學理論 ·8萬字
不管是通俗歷史讀物,還是當代詩人、戲劇家及小說家對古典題材的重寫,無一不彰顯著古典世界及其文學杰作的巨大魅力。在本書中,威廉·艾倫以文類為綱,貫通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兩種文學傳統,列舉來自各個文類的豐富素材,借此說明了希臘語和拉丁語文學作品的多樣性及豐富度。不僅如此,作者還探討了“古典”的含義,試圖解釋它為何至今仍在塑造著西方文學的概念。
(英國)威廉·艾倫 ·文學理論 ·7.9萬字
因為卡爾維諾,《意大利童話》才能成為比肩《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經典,而一手締造這一奇跡的卡爾維諾,他眼中的經典童話有著怎樣的基本規律和范式?《論童話》是卡爾維諾對意大利童話編寫工作的全面總結,也是他獻給世界童話的一首情詩。卡爾維諾研究了世界各地的童話故事,把它們的奇妙、質樸、趣味和寓意都吸收到意大利童話的整理和改寫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意大利童話之父”。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12.1萬字
卡爾維諾的文學創作,是一臺復雜的文學機器,他一生的工作便是將與時代休戚相關的科學、哲學、政治學的零件置入這臺文學機器中,不斷地磨合,不斷地調試。《文學機器》是卡爾維諾一生文學創作和實驗的心得體會。在這部文集中,卡爾維諾在讀者、作者、評論家的身份之間來回變換,不僅為這個時代的文學探索了全新的可能性,也為我們的書架增添了全新的內容。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25.3萬字
卡爾維諾在準備啟程前往哈佛大學發表“諾頓講座”前夕,不幸因腦溢血辭世,本書因此被視為這位小說大師贈與世人的遺產。他在書中精心勾勒的文學價值,既可充當評鑒一般作品的尺度,也可以作為認識卡爾維諾的指南。卡爾維諾出入古今典籍、旁征博引,其閱讀品味和學識見解令人嘆為觀止。這本專為熟悉和熱愛小說藝術的行家和讀者所寫的備忘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雄辯的文學辯護書,也是留給本世紀讀者的最好禮物。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文學理論 ·6.8萬字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989年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如今,聽課學生陳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冊聽課筆記,共八十五講,逾四十萬字,結集這本大書時,已不再將之僅僅看做“世界文學史講座”。誠如木心所最早時設想的那樣,這是他自己的“文學回憶錄”,是一部“荒誕小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這也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木心講述 陳丹青筆錄 ·文學理論 ·45.7萬字
《全球化·多樣性·新趨勢:當代外國文學研究》以世紀之交的外國文學為討論對象,重點議題包括全球化與當代外國文學、生態、性別與族裔書寫、外國文學批評理論、21世紀外國文學發展趨勢等。所選論文內容豐富,視角新穎,既有理論層面對文學的思考,也有具體的文本分析,涉及英、美、俄、法、德、日、韓、秘魯、加拿大等國家的文學,體現了多樣性和前沿性。
王守仁 ·文學理論 ·26.3萬字
本書是日本學者、評論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為切入點并統領全書,完整論述了日本文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闡幽顯微,旁征博引,每每從世界文學的視角觀照日本文學,頗多創見。本書譯者為臺灣翻譯家鄭清茂,譯文準確,文辭典雅。
(日)小西甚一 ·文學理論 ·11.6萬字
本書根據1965年伯林所做的“浪漫主義”梅隆講座錄音整理而成。自浪漫主義的定義始,歷陳其濫觴、生長和壯大,抉發其巨大而持久的影響力,伯林借前任所未發的觀念史視角,展現出浪漫主義革命作為認知方式和思想意識的無比力量。伯林的演講結構了然,思維縝密,典故如排山倒海,排比如山洪傾瀉,是豪宕的思想音樂,是天神眷顧的天才時刻。
(英)以賽亞·伯林 ·文學理論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