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敘事空白指的是敘事作品中的某些意義在文本中未被傳達出來或未被明確傳達出來的現象。它是一種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敘事交流現象。小說中的省略讓文本意義“隱而愈顯”;戲劇中的靜默讓觀眾感受到更大的震撼;電影中的空鏡頭讓觀眾久久回味……迄今尚未有人從敘事學的角度對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書試圖從廣義敘事學的角度,采用理論闡釋法和文本分析法,對敘事空白的成因、表述、填補和價值四個方面作一個全面、系統的研究。
涂年 ·文學理論 ·18.7萬字
20世紀上半葉,在美國文學中出現一個頗為正面的中國形象,一批曾旅居中國的美國女性作家為此做出了突出貢獻。除了人們較為熟悉的賽珍珠以外,A.T.何巴特也是其中較受關注一位。本書以A.T.何巴特為中心,考察了她初到中國、經歷了南京事件,以及返回美國后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學創作,從移民、性別、邊緣人等角度探討了這位女性作家對時代與文明的深切思考。她對舊中國的觀察以及對美國文化的反省,對現代的讀者也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王鵬 ·文學理論 ·19.4萬字
本書以筆記體考《三國演義》之故實,計193則。如:“按張飛能畫,并非無稽之談。《畫髓元詮》有云,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又關公善寫竹,載于《耕硯田齋筆記》,云公善寫竹,有石刻畫竹,凜凜剛正干霄。凡言畫竹者,始自五代李夫人,不知實創自公也。又諸葛亮善書法,知者亦鮮。《華陽國志》云,《歷代名畫記》及《圖繪寶鑒》云諸葛亮曾為南夷作圖繪,天文地理,人物事實,時甚重之。善草書,工篆隸。其子瞻,亦工書畫。”自有趣味,自有考證,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閑話。
鄭逸梅 ·文學理論 ·6.5萬字
本書是資深醫療媒體人通過多年從業經歷,深入挖掘和采訪醫療題材的真實故事。記錄了國家頂級專家的治病救人的真實過程,采寫了醫務人員從死亡線上把患者拉回來的驚心動魄故事。在寫故事的同時,也將該種疾病的科普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給大家。
子琳 ·文學理論 ·8.9萬字
關鍵詞研究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而是一種思想方式,可以說一個關鍵詞就意味著一種思想觀念。但這種思想觀念不只是思想本身,它與歷史、時代、文化、傳統、體驗等等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現代文學的“啟蒙”“科學”“人文主義”這三個關鍵詞,既具有代表性而又能融匯中西古今,它們貌似來自異域,但實際上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汁液。就其邏輯關系而言,“啟蒙”是總論(政治、人文),后兩者是分論,“科學”是從科學、文化角度來說,“人文主義”是從人性、個體來探討。這三個關鍵詞有一條貫穿的紅線,就是都有著被遮蔽(西方遮蔽)下的傳統文化精神的底蘊,即中國現代作家如士大夫一樣的精英意識以及積極入世、經世致用的實用理性,因為說到底傳統不是“斷裂”,而是“生長”。
黎保榮 ·文學理論 ·10.9萬字
全書立足于《粵西詩載》文本研究,從作品內容、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的分析延伸至對作品中涵蓋的廣西自然資源、人文環境等地域特質的分析與挖掘。通過大量文獻史料的鉤沉與比對,綜合采用多種研究方法與視角,以嘗試探討廣西地域文化與地方文學創作的雙向互動關系;再現廣西文化的發展和演變歷程,展現出廣西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為廣西本土文化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文學支撐和史料支撐。具體而言:1.學術思想方面本著作在文學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探討《粵西詩載》表現出的廣西元素,探討廣西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對文學創作的影響。2.學術觀點方面本著作探討《粵西詩載》在創作中體現出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對民族文學、文化建設和中國文學史的貢獻。3.研究方法方面本著作以文學地理學為理論背景,考察廣西地域環境與文學創作的關系,考察廣西文學形成、發展的文化成因,探究《粵西詩載》創作的文化動力。
張嘯 ·文學理論 ·13萬字
《原創在氣》是《中國美學范疇叢書》中的一本。該書追溯了“氣”概念的形成和被普遍運用的過程。重點評介了中國古代文學、音樂、書法、繪畫諸藝中的“氣”論;對氣這一有代表性的古代美學范疇概念進行詮釋、梳理、概況。
涂光社 ·文學理論 ·15.7萬字
詞是中國古典文學主要體裁之一,他興起與唐五代,至宋代達到了一個高峰,留下了很多經典作品。詞具有獨特的體制特征。《詞學十講》是當代著名詞學研究專家龍榆生先生講解詞的知識的入門讀物,該書是在給上海戲劇學院學生授課的講稿基礎修訂而成。該書內容主要包括詞在唐宋時期的發展歷史,詞調與詞韻的關系,詞句長短、選韻,以及對偶、比興、代字等文學手法對情感表達的影響。作者將自己數十年的研究心得與填詞經驗,融會貫通,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深入淺出,對讀者鑒賞詞極有幫助。該書自面世以來,深受普通讀者的歡迎,同時也深受專業人士的肯定,是一部經典的詩詞知識入門之作。
龍榆生 ·文學理論 ·10.7萬字
一本結構嚴謹、字如珠璣的研究漢詩英譯美學問題的學術專著;中央電視臺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字幕的漢譯英英文翻譯者重磅推出的“漢詩英譯三部曲”之一。本書與同類作品相比,更加突出美學研究,并初步建立了一套漢詩英譯美學體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張智中 ·文學理論 ·15.1萬字
本教材綜合考量作家流派、作家生活的年代、作品的代表性及其作品的影響力、難易程度還有作家的男女比例等問題,最終選取英國文學中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威爾基·柯林斯的《白衣女人》、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以及戴維·赫伯特·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的小說節選,美國文學史中華盛頓·歐文的《睡谷傳奇》、納撒尼爾·霍桑的《紅字》、埃德加·愛倫·坡的《黑貓》、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厄內斯特·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以及托尼·莫里森的《寵兒》的小說節選作為英美經典小說選讀的內容。本教材每個章節都包括作者的生平簡介、所選小說的情節梗概、所選小說的主要人物介紹、小說的節選章節以及所選小說章節部分的中文翻譯等幾個部分,這些內容能夠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家及所選小說的寫作特點。本教材語言簡潔明了,無論是作為教材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還是作為興趣讀物對于英語愛好者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桂云主編 ·文學理論 ·11.6萬字
《教養相資:書院經費研究》從探尋書院經費與書院基本規制關系入手,梳理傳統書院經費籌措、使用、管理等有關問題,通過對鵝湖書院、敷陽書院等個案書院的剖析,總結傳統書院運行中經費問題的得與失,并以此觀照當代書院經費的籌措與管理,在此基礎上提出當代書院運營中有關經費的應對之道。
鄧洪波 張勁松 ·文學理論 ·12萬字
本書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關于“戰國子家”和《史記》的珍貴講義資料,前者概括了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點,后者則開創了現代《史記》研究的先河,兩部分內容都是傅斯年巔峰時期的精華之作,至今仍為學界所推崇。對涉及的相關歷史篇目做了輯錄,在附錄部分還精心編撰了傅斯年年譜,具有很強的收藏性和閱讀性。
嵇文甫 ·文學理論 ·9.6萬字
本書以晚明時期的人情小說為研究對象,以個體生命存在為邏輯起點,通過“情”的演變,即從“情欲”的覺醒到“欲”的泛濫,再到“理”的回歸,展現生命的內向探索過程。以生命存在為視角對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現了儒家正統意識形態與世俗大眾文化的對立與融合的過程。在理與欲、感性與理性、自然性與社會性的一系列矛盾中,個體生命如何實現二者的協調,即一種審美與倫理的統一,既是歷史問題,也是建構當代社會的新的意識形態與價值體系的重要任務。
姜家君 ·文學理論 ·19.2萬字
本書討論了近幾十年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現象,從文化批評的開端、展開、國內外資源等方面做了學術史的梳理,重點分析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的原因和背景,并在此基礎上綜述與評騭文化批評各學派的學術主張與理路、各學派間的論爭。作為完整的學術史文獻綜述,本書還預測了“文學研究的文化批評化”的發展趨向,指引拓展路徑。
姚朝文 ·文學理論 ·15.8萬字
《近代歐洲文學史》是《歐洲文學史》的姊妹篇,是周作人繼《歐洲文學史》后為北京大學國文門二年級開設的“十九世紀歐洲文學史”講義的整理。內容從中古到十九世紀,尤其對影響五四一代學人甚深的十九世紀歐洲傳奇主義、現實主義文學有重點介紹。周著文學史洞見深邃、文詞典雅、深入淺出,被稱為開啟“中國啟蒙文學”之作。
周作人 ·文學理論 ·7.5萬字
姚韞、閻麗杰合著的《地域文化視域下的東北流亡文學》是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研究卷中的一部。《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地域文化視域下的東北流亡文學》共分為十一章,包括《亡國之痛與生死場的書寫》《逃離鄉土與精神返鄉》《生存環境與東北地域文化》等內容。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蕭紅、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羅烽、白朗等文學青年被迫從東北流亡到關內。雖然離開了故土,但他們的心中燃燒著國仇家恨之火,這使得他們的作品不僅充斥著日寇鐵蹄下東北民眾苦難的哀鳴,更有對東北文化的反思,對東北出路的詰問。可以說,在東北流亡作家筆下,無論是寫人寫景,還是說理抒情,文字的背后烙下了醒目的東北標識,散發著獨特的東北味道。
姚韞 閻麗杰 ·文學理論 ·13.8萬字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的誕生和推廣,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啟治息息相關,他是《白鹿原》的組稿人、責任編輯和終審編輯。何啟治與陳忠實交往了幾十年,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向陳忠實約寫長篇,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書收錄了何啟治回憶陳忠實和《白鹿原》誕生的文章,以及《白鹿原》審稿意見,以及關于它出版后引起的爭議和討論,對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新增了作者發現的陳忠實先生親筆寫給作者的23封珍貴的信,以及一位殘疾作家趙凱與作者關于《白鹿原》的對話。
何啟治 ·文學理論 ·13.3萬字
本書的內容主體,是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直到近年發表于國家級和省級重要報刊的現當代文學研究和評論文章。除此之外,還收編五六篇寫成于近兩三年未及發表的研究論文。本書內容分三輯。第一輯定名為“重審與厘定”,內容包括:一、現當代文學綜合研究。如對新時期小說思潮與流變的重新觀察,對新時期愛情小說嬗變特點的研究;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如對魯迅、余秋雨、張承志等作家小說和散文的研究。第二輯定名為“尺度的找尋”,內容重在通過文學作品的細致分析,探究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寫作規律,重申現當代文學的批評標準。第三輯定名為“遴選與闡釋”,內容為地方性文學創作的個案研究。本書涉及的話題雖較為廣泛,但大多數篇目的內容指向比較集中,其一是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流變的重新思考與觀察,其二是對現當代文學寫作規律的探詢和批評標準的重新厘定。
丁念保 ·文學理論 ·17.3萬字
本書共六章。第一章介紹世界文化名人、維多利亞時代的女作家喬治·艾略特在英國文學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她的代表作《米德爾馬契》龐雜的故事線索及其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140多年來《米德爾馬契》國外批評史;第二章審視艾略特在創作《米德爾馬契》之前的筆記和資料來源、小說中多元敘述視點的運用,以此來探討作者的敘事理論意識和網狀敘事建構;第三章根據副文本理論研究《米德爾馬契》周邊副文本星群及其在網狀敘事形式上的建構功能;第四章根據元敘事理論研究《米德爾馬契》中作者干預的敘事建構功能以及網狀故事的生產過程;第五章根據女性敘事學來探討《米德爾馬契》中性別敘事策略和女性意識的獨特性;第六章為結論部分。
朱桃香 ·文學理論 ·15.4萬字
此書主要研究當代文學,力爭回到現場,凸顯一種現場感。既有理論的深入探討,也有文本細讀,對當下熱點的文學現象、文學思潮,都有直接而敏捷的反應,發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聲音。對那些知名的作家、作品,一分為二,不虛美,不隱惡,敢于批評,敢于肯定,在當代文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書作為作者的第三本著作,顯示了作者一定的理論能力,尤其對當下文學的發言,都是頗見功力,有著鮮明的批評精神。
楊光祖 ·文學理論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