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鄭逸梅
作品粉絲 3 人
全部作品
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即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鄉情溢滿煙火氣,珍饈至味在人間,品饌也是讀書,治大國若烹小鮮,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所在時代的飲食文化。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飲食掌故;既介紹了作者自己的飲食習慣,又描寫了部分名人的飲食嗜好,對讀者了解我國傳統飲食文化頗有幫助。
鄭逸梅 ·飲食文化 ·7.7萬字
鄭逸梅為海內外知名文史掌故大家,著述宏富。一九三四年,將其所撰關于花果掌故的隨筆結集出版,是為《花果小品》。周瘦鵑說“每一把誦,似賞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余味”,朱天目贊其“文字雋永,考證精詳”,一時巨公名賢推崇備至,傳為經典。《花果小品》概而言之,前為花,自梅花至松,春萱秋蕙、夏蕖冬茶;后為果,自甘蔗至葫蘆,沉李浮瓜、交梨火棗;末附《香國附庸》,共計一百多篇。舉凡花果的掌故,前賢吟詠的詩文多有記述,燦燦群芳,離離嘉果,豐富非常。初版面世以來,一版再版,廣為流傳。但也有很多花果文章失收,鄭逸梅后來多次撰文引為憾事。現今推出的增訂本,廣搜博采,精審細校,比勘諸版,改訂訛誤,同時增補四十余篇,增配近百幅花果圖,可謂圖文并茂又并美。
鄭逸梅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本書以筆記體考《三國演義》之故實,計193則。如:“按張飛能畫,并非無稽之談。《畫髓元詮》有云,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又關公善寫竹,載于《耕硯田齋筆記》,云公善寫竹,有石刻畫竹,凜凜剛正干霄。凡言畫竹者,始自五代李夫人,不知實創自公也。又諸葛亮善書法,知者亦鮮。《華陽國志》云,《歷代名畫記》及《圖繪寶鑒》云諸葛亮曾為南夷作圖繪,天文地理,人物事實,時甚重之。善草書,工篆隸。其子瞻,亦工書畫。”自有趣味,自有考證,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閑話。
鄭逸梅 ·文學理論 ·6.5萬字
精選了鄭逸梅寫人物、談掌故、品藝事、話圖書的文章上百余篇,擷英采華,變成這部鄭逸梅美文類編。共分人物編、書話編、掌故編、藝事編四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而又以類相從,可以和而觀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編在手,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
鄭逸梅 ·文集 ·17.1萬字
鄭逸梅 ·文集 ·13.4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記述藝壇往事的筆記小品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作品涉筆成趣,文風簡練含蓄,其文言與白話文字均至爐火純青,筆墨舒卷之中盡顯知識性與趣味性,雅俗共賞,一編在手,讀者可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
鄭逸梅 ·文集 ·16萬字
鄭逸梅 ·文集 ·22.1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記述藝壇往事的筆記小品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作品涉筆成趣,文風簡練含蓄,其文言與白話文字均至爐火純青,筆墨舒卷之中盡顯知識性與趣味性,雅俗共賞,一編在手,讀者可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參加南社,后從事教育工作,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因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而被譽為“補白大王”。本書不但將作者生前已經發表的作品集結,同時作者生前未曾發表的作者也收錄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鄭逸梅 ·文集 ·13.7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寫民國人物風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學者,有政客,有名伶,皆為一時之俊杰。可以合而觀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編在手,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參加南社,后從事教育工作,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因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而被譽為“補白大王”。本書不但將作者生前已經發表的作品集結,同時作者生前未曾發表的作者也收錄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同時,對于那些想要研究鄭逸梅先生的人,本書一定不能錯過。
鄭逸梅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寫民國人物風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學者,有政客,有名伶,皆為一時之俊杰。可以合而觀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編在手,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
鄭逸梅 ·人物合集 ·22.4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記述歷史掌故的筆記小品上百篇,鄭逸梅以寫掌故名家,其作品涉筆成趣,文風簡練含蓄,其文言與白話文字均至爐火純青,筆墨舒卷之中盡顯知識性與趣味性,雅俗共賞,一編在手,讀者可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
本書是鄭逸梅先生寫人物逸聞趣事的文集,涉及多個領域、多個人物,文字短小精悍,見解獨特精到,無論內容還是風格都頗有雅趣。作者對于當時人物掌故的高度熟悉使這本書中的人事可信可觀。本書將這些蕪雜繁瑣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既保留了原作的風格和史料價值,也便于讀者查閱,在清晰的條理中獲得更好的閱讀感受。
鄭逸梅 ·文集 ·35.6萬字
鄭逸梅 ·文集 ·15.9萬字
本書是《藝林散葉》《藝林散葉續編》兩本書的合集修訂版,把原來條目式的內容進行整理,將同一人同一事的內容整理在一起,方便讀者閱覽。《藝林散葉》是鄭逸梅先生寫人物逸聞趣事的文集,涉及多個領域、多個人物,文字短小精悍,見解獨特精到,無論內容還是風格都頗有雅趣。作者對于當時人物掌故的高度熟悉使這本書中的人事可信可觀。本書將這些蕪雜繁瑣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既保留了原作的風格和史料價值,也便于讀者查閱,在清晰的條理中獲得更好的閱讀感受。
鄭逸梅 ·文集 ·3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