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對話百家》叢書是青年報社對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130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訪談的結項成果。叢書主編為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清川。以134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為主線,在文人、文章、文脈、文鑒這一邏輯下,致力捕捉那些既可以沉淀為歷史,又可以預見未來的文化視點,關注那些不是流行的、潮頭的,但一定是動態的、發展的、有力量的、有靈性的,為年輕人指引正確方向的精神血脈。
青年報社編 李清川主編 ·紀實文學 ·17萬字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學盛極轉衰,繼之則宋學崛起,而為新儒學之復興,另辟新局。宋初諸儒,其議論識見、精神意氣,有跨漢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轉趨精微,遂為宋明理學開山,而后有二程、張載、朱熹乃至于王陽明之學術盛世。本書成書于1953年,自宋學之興起,下迄晚明遺老,分五十六目,將此六百年間理學發展衍變之跡,溯源窮流,作簡明扼要之敘述。
錢穆 ·紀實文學 ·15.7萬字
女人沒有國家,但一直在戰斗。柏林墻倒塌、冷戰結束、烏克蘭經濟崩潰……歷史一次次重演,誰能全然置身事外?1993年的一天,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張俄語唱片,身旁的清潔女工娜斯佳突然淚流滿面,她這才意識到,娜斯佳是母親去世后首個和自己產生交集的烏克蘭人,她不僅在基輔受過高等教育,還是土木工程師……她是怎么從烏克蘭的高級工程師搖身一變成了柏林清潔女工的?為什么沒有護照也要去德國?又如何和大學戀人分別,再嫁給了德國的樓房管理員?《娜斯佳的眼淚》延續了“馬里烏波爾三部曲”前兩部的脈絡,聚焦于一位來德的烏克蘭女性,串聯起無數東歐人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的遭遇,講述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縫隙與時代轉折下,一個人的破碎與一代人的四散流離。少有的聚焦蘇聯解體后的個體遭遇之作。從土木工程師到清潔工,書寫時代劇變下高級知識分子的墜落,當代烏克蘭困境的驚人寫照。當代東歐版《奧德賽》。馬里烏波爾三部曲終結篇,最后一塊東歐私人史拼圖終于完整!
(德)娜塔莎·沃丁 ·紀實文學 ·8.4萬字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前的必攻之堅,必贏之戰。本書以“全國扶貧攻堅貢獻者”宋瑞的事跡為原型,以報告文學的風格,講述了駐村第一書記帶領鄉村干部群眾,走上脫貧道路的事跡。
鄭旺盛 ·紀實文學 ·15.1萬字
《21世紀經濟報道》是南方報業集團下屬中國最大的商業報紙媒體,是中國商業報紙的領導者。致力于服務最優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經濟界最受關注的中國經濟類日報。全國三大經濟類報紙之一。《21世紀經濟報道》2001年創刊,始終堅持新聞創造價值的理念,以優質內容服務用戶,以專業和高度推動商業中國發展,秉承移動優先的方針,大力拓展新媒體業務,旗艦產品21財經APP下載量已經突破6000萬,傳播力、公信力以及影響力居同類客戶端前列,并不斷積極開拓知識付費、研究智庫、內容電商等創新業務。本期《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呈現新冠疫情之下,遭受沖擊的經濟如何“穿越疫情”,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21世紀經濟報道 ·紀實文學 ·6萬字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沖突,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的歷史,或許是這個星球上綿延至今,最古老的戰爭,讓全人類束手無策,至今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兩年在加沙的生活,讓當時作為新華社常駐記者的周軼君直面生死,容不下矯情造作。在沖突仍頻的加沙、圣地耶路撒冷生活的人們,和平或許只是戰爭與戰爭之間的幻影。戰事令人厭倦,領袖也隨風而逝,留下來打敗時間的是蕓蕓眾生的日常。
周軼君 ·紀實文學 ·7.8萬字
人們將問題訴諸法律時,就是在經歷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二十五年的職業生涯中,作者見過在遺囑中留下破綻來表達不滿的老人;見過護夫心切,甘冒風險作偽證,卻在發現被背叛后倒戈的妻子;也見過為家庭奉獻了半輩子,明面上是要收回房屋,實際上只是想要家人支持她情感選擇的姐姐……這些故事之所以讓人感嘆,正在于無論是訴訟的哪一方,都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坐到那個位置上的……作者從其律師視角出發,洞悉了人性的掙扎與人心的渴望,充滿哲思亦飽含溫情,這讓本書成了“現象級”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的取材來源,也將讓本書成為千千萬萬個讀者的人生錦囊。
(韓)曹祐誠 ·紀實文學 ·7.8萬字
宇宙的熵不會降低。我們所有人必有一死。但在事情發生前就預見到它,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讓時間變慢的方法。1966年10月21日凌晨,住在倫敦郊區的音樂老師米德爾頓被一場噩夢驚醒。她醒來時喘氣哽咽,確信災難即將來臨。一小時后,南威爾士地區的一座煤礦廢料傾塌,造成144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兒童。到達現場的醫生和急救人員中,包括了精神科醫生約翰·巴克。災難過后,來自各種“預感者”的回信促使他成立了預兆局,后者是一個來自各界由數百名通訊員組成的網絡,從銀行職員到芭蕾舞教師……其中,有兩位天賦出眾的“預感者”以驚人的準確性,預測了飛行失事、暗殺和國際事件。不久后,兩人告訴巴克一個令人不安的預感:他即將死去……預知未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有時卻會成真。
(英)山姆·奈特 ·紀實文學 ·10.1萬字
加強開發區人大工作,更好地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近年來全國上下高度關注并在大力推進的一項工作。無錫人大在實踐中形成的“人大開發區專門委員會”+“開發區人大代表聯席會議”“多項制度規范”的“1+1+X”模式,有效破解了開發區監督難題,為在全國各類開發區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更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闖出了一條新路。本書以紀實文學的形式生動記述了開發區人大工作創新發展的不凡歷程。緊貼現實、緊跟時代,以一線的視角,用娓娓道來的文字,不僅讓人清晰地了解開發區人大工作的具體情況,而且讓人真切地感受開發區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精彩故事。
張淇銘 ·紀實文學 ·17.5萬字
死亡是一門生意,套路滿滿。20世紀“扒糞”新聞運動經典之作,引爆輿論驚呼“你死得起嗎?”憑一己之力推動相關立法,影響肯尼迪葬禮的操辦,改變美國的殯葬價值觀,入選《時代周刊》百大非虛構佳作,對J.K.羅琳影響最深的英國女作家。只有杰西卡·米特福德的敏銳和智慧,才能把對美國現代殯葬業的曝光變成一本既嚴肅又有趣的書。1963年首次出版時,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調查性新聞報道力作成為超級暢銷書,并推動了相關的立法保護。1996年去世前,米特福德修訂并更新了她的經典研究,重新審視美國式死亡面臨的新趨勢,包括職業游說者在華盛頓的成功、火葬成本的暴漲、預付費墳墓的電話營銷,以及目前由跨國公司主導的殯葬行業壟斷的影響。
(英)杰西卡·米特福德 ·紀實文學 ·18.9萬字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一飛沖天,完美首飛,驚艷世界,大展中國之翼雄姿。本書是一部對C919大型客機進行全景式解讀的長篇報告文學。作者多次奔赴現場,采訪了許多領導、工程師、總裝員工、試飛人員等一線工作者,以嚴謹的創作態度,生動的文筆,感人的故事,講述了中國商飛人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大飛機的故事,贊頌了中華兒女建設航天強國的奮斗精神。
劉斌 ·紀實文學 ·11.9萬字
本書為報告文學作品,內容包括東萊派出所的由來以及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內容,記錄基層民警的工作實況,講述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視”的、民警處理警務過程的“幕后故事”。全景展示東萊派出所70多年來奮斗拼搏的歷史和東萊先進事跡。
蘭景林 ·紀實文學 ·12.4萬字
《法醫之神4:法醫的告白》死亡不是終結,真相才是。真相也不是終結,無人蒙冤才是。看著被放在解剖臺上的尸體照片,法醫上野正彥心中大為震動,死者清晰地告訴他:“我不是被人殺害的,而是被汽車碾死的。”他不禁提高音量,對前來咨詢他的律師說道:“這并非一起殺人案。得趕緊想辦法,不然你的委托人就要一直在獄中蒙冤了。”天才法醫一次次被召喚,鑒定逝者真正的死因,揭露災難事件背后的真相,書寫人間悲劇的啟示錄……檢驗過兩萬具尸體、引起壓倒性共鳴、讓無數人流淚的“法醫告白”來了!不論事實如何殘酷,尸體如何慘不忍睹,他從不在人前流淚,而是一如既往,仔細聆聽死者的聲音,“翻譯”尸體的秘密,破解死亡之謎!
(日)上野正彥 ·紀實文學 ·5.2萬字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再現了“時代楷模”黃文秀短暫而極具時代價值的一生。黃文秀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基層干部。她出生、成長在百色老區,研究生畢業后返回老區致力于扶貧事業,最終為老區的脫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書著力挖掘黃文秀純凈而美好的人生底色之上的亮色——堅持執著,無私奉獻,心懷大愛,寫出她的平凡與不平凡,還原了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有血有肉的黃文秀,重現她在脫貧攻堅宏大歷史場景中散發光芒的美麗身影。作品還勾勒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群像圖,從中展現扶貧攻堅的國家路線、中國經驗,贊頌千千萬萬基層干部為鄉村脫貧做出的巨大貢獻。
李春雷 ·紀實文學 ·10.8萬字
本書是一部兼具犯罪、名人名校丑聞、深度調查報道元素的紀實作品。2016年4月,《洛杉磯時報》的資深調查記者保羅·普林格爾收到了一則吸毒過量事件的內幕消息,事關南加州大學醫學院院長卡門·普里亞菲托。在隨后的調查中,普林格爾遭遇了空前的阻礙——無人接受他的采訪,警方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信息,普里亞菲托和南加州大學始終以沉默應對,懦弱的報社高層已與權貴們沆瀣一氣,千方百計阻撓他的調查,甚至封殺他的報道。面對權貴保護網輻射出的腐敗和罪惡,普林格爾和他的同事挺身而出,頂著重重阻力,抽絲剝繭,深入調查追蹤,刺破洛杉磯當局、南加州大學和報社高層“官官相護”的沉默與謊言,挑戰那看似不可撼動的權力高墻。
(美)保羅·普林格爾 ·紀實文學 ·18萬字
圖書館的靈魂是書目,《央視新聞周刊》贊譽的“公共選書人”楊素秋的圖書館“書目保衛戰”。重點記錄西安碑林區圖書館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一座圖書館的建立既是一個文化事件,又是一個公共事件。本次事件獲得央視新聞周刊、騰訊谷雨工作室、愛奇藝的關注和報道。我是陜西科技大學的一名文學老師,一次機會,我到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掛職,任副局長。碑林區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區,卻沒有一家圖書館,讓我錯愕。更讓我錯愕的是,我即將接手的這個“西安市碑林區圖書館建設項目”要建在地下!墻皮破損,電線裸露,沒個好模樣,人手就我和館長小寧兩個人。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選出1萬種圖書來。不曾想,一個小小的書目觸動了各方利益,一場“書目保衛戰”就此拉開帷幕……
楊素秋 ·紀實文學 ·18.1萬字
97歲老人褚宏生被譽為“最后上海裁縫”,16歲初學藝,做裁縫82年,縫制旗袍5000多件。影星胡蝶、宋氏三姐妹、青幫老大杜月笙、大將軍粟裕、劉少奇夫人王光美、歌星孟庭葦,還有鞏俐、董潔……這些人,都是褚宏生的“忠粉”。歌手孟庭葦稱贊:他的旗袍像皮膚一樣。明明已是一代宗師,卻拒絕“旗袍大師”的稱呼。他簡單地說:“我就是個做旗袍的。”
知了青年 ·紀實文學 ·7369字
本書寫了甲子七月之初,愛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歲的稚嫩身軀,在我心上劃了一道血淚奔流的新臺灣海峽。頓失骨肉的巨大哀傷與痛楚,似一場無法預期的山洪爆發,將我身心吞沒。老輩人用“是兒不死”這些老話兒一遍遍為我的心靈的創傷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從淚眼模糊中回過神來,我清楚,為了雪壓雙鬢,垂垂暮年的雙親,還有早已木偶般發呆的妻子,自己必須要振作起來。我咬咬牙,把愛兒往昔影像,一股腦壓進了深深的記憶底層,決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難熬的一段歲月里,我拼命讀書,試圖從書籍中尋找我靈魂的寄托與安慰。
展恩華 ·紀實文學 ·9.2萬字
年輕女律師龜石倫子接手了大阪地區一起盜竊案,原本以為是走過場的工作,卻從當事人口中了解到警方為了掌控犯罪情報,未申請搜查令就擅自在嫌疑人車輛安裝GPS、進行手機監控等情況。龜石察覺到其中存在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危險,為此她組建起一支年輕的辯護團隊,針對警方的越權行為上訴,直至最高法院。最終日本最高法院于2017年裁決警方“沒有搜查令采用GPS監控市民的行為是違法的”。這一案件也成為平成年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判例。
(日)龜石倫子 新田匡央 ·紀實文學 ·12萬字
胡適、陳寅恪、沈從文、周作人、老舍、馮友蘭……生命軌跡幾乎與20世紀同步的季羨林,與眾多標志性人物有著非同一般的交集,而他也在以文會友、師友輔仁的道路上成長為一代大師。本書收錄作者懷念一生重要師友的文章,勾繪出一幅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群像,而貫穿其間的則是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軌跡。
季羨林 ·紀實文學 ·1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