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廣東,一直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十八大以來,廣東公安在很好之時,以很好之志、很好之魄,用很好之將,行很好之舉,為維護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做出了很好貢獻。《啄木鳥》歷時三年精心策劃的長篇報告文學《颶風行動》,聚焦了廣東公安打擊毒品犯罪的精彩系列戰(zhàn)役。以“雷霆掃毒”行動為起點,廣東警方在圍剿博社村等一場場戰(zhàn)斗中,用忠誠洗亮了南國的萬里晴空。
丁一鶴 ·紀實文學 ·17.7萬字
《二手時間》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最新作品。通過口述采訪的形式,講述了蘇聯解體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的痛苦的社會轉型中,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們?yōu)閴粝肫扑楦冻龅拇鷥r。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
(白俄羅斯)S.A.阿列克謝耶維奇 ·紀實文學 ·34.8萬字
教室、球場、游樂園……同齡人尋常不過的學習、生活,是他們難以進入的“正軌”;廚房、醫(yī)院、照護中心……家人無法治愈的殘障、疾病,是他們年復一年的重擔。少年照護者,十幾歲的肩膀,扛起了成年人的擔子。被影響的不止此刻的學業(yè)和健康,甚至還有未來的職業(yè)之路、人生選擇,但他們?yōu)槭裁床磺笾繉W校、社會又為什么看不到他們的痛苦?每日新聞特別報道部的記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fā)現并采訪了一名少年照護者。他們意識到,不能再讓這樣的孩子繼續(xù)“透明”,負重難行卻不為人知。于是,他們一邊采訪、報道,呈現少年照護者的境遇和心聲,一邊跟進地方自治團體和國家調查少年照護者的相關情況,推動有效措施的出臺,為這群沉默、堅忍的孩子尋求出路,改善境遇。漫長的黑暗后,少年照護者們終于等來了第一縷陽光。
(日)每日新聞特別報道部采訪組 ·紀實文學 ·12.3萬字
本書以紀實的文筆記述了山東渤海解放區(qū)子8000子弟兵組成的革命勁旅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東征西伐,浴血沙場,挺進新疆的英勇頑強、可歌可泣的斗爭事跡,是獻給解放軍創(chuàng)建90周年的力作。
陳璞平 ·紀實文學 ·27.1萬字
本書從“浙江省最宏偉扶貧工程”之一的灘坑水電站工程興建之路,到長廣煤礦集團轉型升級之路,再到“全球第二大火電廠”嘉興發(fā)電廠傾力打造零排放壯舉之路,以水、煤、電三個角度為切入點,以文學的形式全面地、系統地描繪了浙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源之路,再現了浙能人克難攻堅、不斷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示出能源高質量發(fā)展的浙江方案。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編著 ·紀實文學 ·11.4萬字
本書以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qū)孤兒群體和孤兒學校教育為題材,觀照孤兒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孤兒的心愿、心情、心聲;反映各級黨委和政府、社會各界人士、學校老師對孤兒孩子的關愛;生動刻畫人間真情以及孤兒自強不息、感恩奮進的故事。全書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接地氣,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人文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的主旋律作品。
何培嵩 ·紀實文學 ·31.7萬字
寒門學子的階層跨越,催人淚下的“摸爬式努力”。一位教授對貧困生群體近20年的追蹤記錄。以當事人口述形式,回答“寒門為何再出貴子”。1999年,大學擴招;2000年,大學全面取消分配制度。出身寒門的人,是否還能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本書作者艾苓任教于黑龍江綏化學院,學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來自貧困家庭。作者采訪了2000年到2020年的21屆畢業(yè)生,從中選出56個出身貧困的孩子,追蹤了他們從出生到上學,從畢業(yè)求職到結婚買房等人生關鍵階段的遭遇和選擇。貧困如何耽誤了他們更充分地挖掘自身潛力?貧困會留下哪些持久的心理烙印,又如何突破?出身不同的人,在認知和決策上有哪些差異?本書不僅試圖以當事人的口述回答上述問題,更以動情的筆觸,記錄了他們在泥濘中的艱辛摸爬。沒有奇跡,只有一點一滴地層層突破,不斷累積確定的幸福和成就。作者將其稱之為“摸爬式努力”。幾乎每個故事都直戳人心,催人淚下!
艾苓 ·紀實文學 ·17.1萬字
卡羅爾·史密斯的兒子小克里斯托弗,在他七歲那年驟然離世。這讓作為媽媽的史密斯悲痛欲絕。她蜷縮著身子躺在他們一起在玫瑰碗跳蚤市場買的帶有馬鞍和馬刺圖案的床上,房間里飄散著的淡淡的蠟筆、創(chuàng)可貼、橡皮泥、棒球皮套的味道,成了她賴以為生的氧氣。史密斯想要利用繁重的工作讓自己擺脫失子的煎熬,直到一條關于兒童早衰癥的文章映入她的眼簾。作為記者,她來到那個患有罕見不治之癥的兒童賽思的家里,滿臉皺紋、血管顯露、雙眼渾濁的賽思就這樣出現在史密斯面前,令她沒想到的是,這個瘦骨嶙峋的男孩卻帶給她莫大的力量。她開始看到克里斯托弗短暫的生命里并非只有苦難,而是充滿了愛與快樂;意識到生命的長短無法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只有愛能定奪。除了賽思,她曾報道過的許多人——被火燒得面目全非仍然積極生活的約翰、曾叱咤風云現在卻不得不與病魔抗爭的將軍沙利、做臨終關懷工作卻不幸患乳腺癌的護士格里等,都成為她穿過悲傷之河的指路明燈。對旁人及其人生際遇的好奇,讓史密斯以一種她不曾預料到的方式,從別人的經歷和分享的故事中汲取希望,勇敢地接受悲傷的饋贈,治愈了自己破碎的心靈。
(美)卡羅爾·史密斯 ·紀實文學 ·18.1萬字
這是一本散文式的紀實文學作品,是一位從教四十年的教師所寫。在書中,她用記實的手法,敘述了她七十二年的人生。從新中國成立直至改革開放,在這一連串的歷史行程中,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以及她的家庭所經歷和反映的是這段歷史時期整個社會風貌的一個側面;她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40-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故事。作者以滿腔的愛、真誠與熱情講述了她的故事。用生動、有趣、幽默、恢諧的語言讓這些故事栩栩如生,富有吸引力。許多已經讀過紙質書的人都反映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讓他們感動和奮進。作者雖然經歷了許多磨難、挫折與痛苦,但她沒有沉溺在其中,而是堅韌地克服困難,直面人生,進而磨練出一種通達的人生態(tài)度,將一切“悲劇”轉化成了“喜劇”。本書也融入了大量有關教育的思考,表述了作者的教育教學及辦學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作者對疾病也進行了思考。因此,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及深陷疾病和困境之中的人有所啟發(fā)、幫助和鼓舞。本書將美的元素盡量融入其中,圖文并茂,并涉及許多樂曲。用愛、真誠與激情來呈現人類共同的美好情感;用一個人的夢想與情思去點燃年輕一代的夢想與情思。這,便是作者的《夢想與情思》!愿大家喜歡這本書!
劉明瓊 ·紀實文學 ·24.6萬字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學盛極轉衰,繼之則宋學崛起,而為新儒學之復興,另辟新局。宋初諸儒,其議論識見、精神意氣,有跨漢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轉趨精微,遂為宋明理學開山,而后有二程、張載、朱熹乃至于王陽明之學術盛世。本書成書于1953年,自宋學之興起,下迄晚明遺老,分五十六目,將此六百年間理學發(fā)展衍變之跡,溯源窮流,作簡明扼要之敘述。
錢穆 ·紀實文學 ·15.7萬字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前的必攻之堅,必贏之戰(zhàn)。本書以“全國扶貧攻堅貢獻者”宋瑞的事跡為原型,以報告文學的風格,講述了駐村第一書記帶領鄉(xiāng)村干部群眾,走上脫貧道路的事跡。
鄭旺盛 ·紀實文學 ·15.1萬字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fā)動“閃電戰(zhàn)”,轟炸機摧毀了華沙,也摧毀了華沙動物園田園牧歌般的往日生活。園長雅安活躍在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前線,他和夫人安托尼娜利用納粹對原始生態(tài)與珍稀動物的癡迷,將300多名猶太人藏在空置的動物館舍中,把動物園廢墟變成了華沙德占區(qū)與猶太隔都之間、生與死之間、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諾亞方舟”。即使身處地獄,動物、自然、藝術與愛仍是治愈傷痛、救贖心靈的密鑰。自然主義作家黛安娜·阿克曼以優(yōu)美細膩的筆調再現了戰(zhàn)爭狀態(tài)下,人與動物相依共存、并肩作戰(zhàn),共同守護生命奇跡的動人故事。
(美)戴安娜·阿克曼 ·紀實文學 ·21.3萬字
女人沒有國家,但一直在戰(zhàn)斗。柏林墻倒塌、冷戰(zhàn)結束、烏克蘭經濟崩潰……歷史一次次重演,誰能全然置身事外?1993年的一天,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張俄語唱片,身旁的清潔女工娜斯佳突然淚流滿面,她這才意識到,娜斯佳是母親去世后首個和自己產生交集的烏克蘭人,她不僅在基輔受過高等教育,還是土木工程師……她是怎么從烏克蘭的高級工程師搖身一變成了柏林清潔女工的?為什么沒有護照也要去德國?又如何和大學戀人分別,再嫁給了德國的樓房管理員?《娜斯佳的眼淚》延續(xù)了“馬里烏波爾三部曲”前兩部的脈絡,聚焦于一位來德的烏克蘭女性,串聯起無數東歐人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的遭遇,講述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縫隙與時代轉折下,一個人的破碎與一代人的四散流離。少有的聚焦蘇聯解體后的個體遭遇之作。從土木工程師到清潔工,書寫時代劇變下高級知識分子的墜落,當代烏克蘭困境的驚人寫照。當代東歐版《奧德賽》。馬里烏波爾三部曲終結篇,最后一塊東歐私人史拼圖終于完整!
(德)娜塔莎·沃丁 ·紀實文學 ·8.4萬字
一部《上帝在哪里》,讓瓊尼和她的故事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瓊尼十幾歲時因故致殘,全身癱瘓,但她卻逐漸從痛苦失望中恢復過來,不但自己積極面對人生,更可貴的,她開展起來的全球助殘事業(yè),使千千萬萬世界各地的殘疾人身心受益。作為一位年輕時起就被迫坐上輪椅的女性,瓊尼對苦難有著豐富的感受和獨特的看法。本書就是她人生思考的結晶。每個人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苦難,然而,有誰能真正躲避得了呢?躲過了就真的大吉大利了嗎?苦難是我們走向永恒國度的唯一通路。在苦難這把帶著刻度的尺子上,有的人刻度高一點,經受的苦難重一些;有的人刻度低一些,經受的苦難輕一些,但或輕或重,只要應對得當,都會成為對自己對他人大有益處的好事情。瓊尼對苦難的思考和認知是完全可信的,她有十足的資格去談論苦難,也有十足的資格去鼓勵普天之下與她境遇相似的人。
(美)瓊妮·厄爾克森·多田 史蒂夫·埃斯提 ·紀實文學 ·9.1萬字
《東方大港》以寧波舟山港發(fā)展史為主要內容,以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建設為延展,真實反映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寧波舟山港建設的宏偉構想,書寫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海港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浙江海洋港口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想和指示精神,協調各方,苦干實干,變理想為現實的業(yè)績,形象展示浙江海港人的時代風采。
陳崎嶸 ·紀實文學 ·23.4萬字
一位互聯網高管因一次傷人事件,被關進看守所。在那個特殊的地方,與那些特殊的人群,經歷著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這段故事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寫出來,是為了與過去告別。更是對曾經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這里面都是犯了各種錯的“惡人谷”。然而在嚴苛與艱苦的條件下,絕大部分人會安分守己,甚至會保有樂觀、堅強、甚至溫情。這又是與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燈紅酒綠、個性張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記了初見的初心?
顧曉海 ·紀實文學 ·12.1萬字
本書以700多頁的篇幅,講了一個故事:艾滋病,為什么會在美國流行?為什么在這場災難中,時間就是生命?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時代周刊》“百大非虛構經典”,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作品。初版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榜5周,1987獲得石墻圖書獎;20世紀美國同性戀歷史上最具先見之明的編年史,被譯成7種語言;1993年HBO將其拍成電影,共獲得20項提名、9個獎項,包括1994年的艾美獎杰出電視電影獎。這是一部廣泛而全面的新聞調查,以時間為脈絡,詳細地講述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獲得性免疫綜合征(AIDS)在美國從發(fā)現到擴散的故事,并展現了影響艾滋病的事件及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門、醫(yī)療及研究機構、同性戀組織、媒體中的個體。在以大量事實刻畫人類的懦弱、絕望、自私、貪婪的同時,也以精彩的細節(jié)呈現了人類在死亡危機時的勇氣、進取、無私、悲憫。
(美)蘭迪·希爾茨 ·紀實文學 ·51.5萬字
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通過紀實手法,全景式地展現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中國誕生的始末。1965年9月,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為人類揭開生命奧秘、解決醫(yī)學難題邁出了重要一步,成為中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其意義與影響巨大,是當年接近獲得諾貝爾獎的重大成就。作者通過對取得這一里程碑式成績的背后,紐經義、鄒承魯等科學家極富智慧卻又艱苦異常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展現,表達了對科研工作者敢于創(chuàng)想、勇擔重任、無私奉獻精神的謳歌,對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甚至對普通的勞動者都有積極的引導意義。
鐵流 ·紀實文學 ·12萬字
紅安,原名黃安,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黨組織和人民軍隊的重要誕生地,在黨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黨史天地雜志社 ·紀實文學 ·6.9萬字
《地下2》是繼《地下》之后,村上春樹的第二部紀實作品,絕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員口述的邪教黑幕,與《地下》同樣詳細逼真,觸目驚心。尋求療愈的他們?yōu)楹沃圃炝恕暗罔F沙林”這一毫無救贖可言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他們?yōu)楹坞y以在現世中正常生活?他們追求的夢想國到底在哪里?直面奧姆信徒進行的徹底訪談,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間的不設防對話實錄,揭示現代社會包裹下的內心陰暗的一面。本書是《地下》的續(xù)集,同樣根據錄音整理的采訪實錄。繼采訪東京沙林毒氣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對多名奧姆真理教原信徒進行采訪,了解邪教組織的內部情況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療救的主張。
(日)村上春樹 ·紀實文學 ·1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