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特朗斯特羅姆擅長運用各種意象,在通常互不關聯的事物間建立起微妙的聯系,創造相遇的機會。其作品多短小、精煉,用隱喻來塑造個人的內心世界,表達詩人對日常生活與自然體驗的非凡反思。本書收錄了詩人自1954年以來出版的十三部詩集,囊括特朗斯特羅姆創作生涯的全部詩作,同時收錄作者于1993年創作的自傳作品《記憶看見我》及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譯者此次對譯文進行了全面修訂,以更完美、更精確的面貌給中國讀者呈現特朗斯特羅姆的偉大詩藝。
(瑞典)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外國詩歌 ·7.7萬字
《愿你慢慢長大》是一本“慢養育”的名家散文合集,收錄了近30篇隨筆,包括父母寫給孩子的書信、自身成長經歷之談以及對于子女的教育看法等,提供了許多值得家長借鑒的教育經驗。這些隨筆的作者來自不同領域,有教師、作家、學者、科學家、商人,也有普通人,他們寫給子女的書信溫馨感人,對孩子個性的認知與思考真實、客觀,充滿人性,對自身的成長經歷充滿反思,對下一代的教育擁有相對獨特的看法。
劉瑜 周國平等 ·名家作品 ·8萬字
本書是賈平凹2021年的新散文集。以天地萬物與煙火人間為主題,精選賈平凹散文作品68篇,包括《風雨》《丑石》《一只貝》《一棵小桃樹》等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諸多經典名篇,首次收錄新作《蛙事》《眼睛》《賀州見聞》等3篇;并精心選配17幅賈平凹繪畫佳作,與美文相得益彰。賈平凹眼中的天地萬物是美的,煙火人間是暖的,平凡的生活中蘊藏著生命的熱情。不要漫不經心地生活,只有在全神貫注中才可能與神相會;詩不在遠方,就在你此刻的身邊和腳下。
賈平凹 ·名家作品 ·13.2萬字
《長安文心》叢書薈萃了陜西文壇15位名家的原創精選散文集,他們以各自的散文作品展示了陜西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的歷史底蘊與多彩多姿,又以各自的文風、文采、文筆彰顯了各自的文學才情、才學和才華,成為文學陜軍立足于中國文壇的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本書是《長安文心》中的一部,收錄了陳彥的散文作品。眾所周知,陳彥的戲劇作品享譽中國文藝界,但他的散文創作幾十年不間斷,氣血飽滿的劇本底蘊奠定了他的散文表達、表白性強,富有激情,具有辯證獨立思想的個性特色。
陳彥 ·文集 ·12.2萬字
《當代文壇點將錄》共五卷,收錄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為文壇名家或傳主的親友,或同被寫的傳主關系密切。他們寫出的關于某一名家的創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對于了解被寫名家的創作與生活均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滿足一般讀者對著名作家的窺私欲。
李春風 何鎮邦 李廣鼐 譚好哲 ·文學理論 ·13.4萬字
《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融文化與心理學于一爐,既富于形象性、趣味性又具有學術價值。是一套非常有品味的學術文化普及讀物,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文學是人學”,而西方經典愛情小說可謂是愛情心理學的“百科全書”。文學名著中所提供的愛情心理學案例,既來源于現實生活,又具有現實生活的愛情往往所不具備的豐富、強烈和多彩。《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了西方文學名著中的經典愛情案例,呈現出了西方經典愛情小說所達到的心理學意義上的深度和廣度。
熊哲宏 ·文學評論 ·18.4萬字
《意大利的黃昏》是英國作家D.H.勞倫斯青年時期的一部域外游記,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記作品。記錄了勞倫斯1912-1916年間從奧地利、德國、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時的所見所聞。本書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畫的描繪、詩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顛百科全書》評論說:“勞倫斯的游記在描寫風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難忘”。
勞倫斯 ·紀實文學 ·10萬字
寧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橋,橋身吊在鐵架上面,樣子很別致,叫靈橋。從前的靈橋并不是現在這樣的大鐵橋,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橋,橋頭還有座小廟,叫“三圣經”。廟里的菩薩非常特別當中是個縣官,左邊是個手里捧著一只箱子的商人,右邊是個補鞋匠。為什么會有這樣奇特的布局?
本社 ·民間文學 ·4萬字
本書對杭州一帶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賢祭祠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總記、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間順序依次寫來,把杭州的古與今展現在讀者面前。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則記事之后選錄先賢時人的詩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輝。這些詩文集中起來,就是一部西湖詩文選。在七十二則記事中,有不少有關寺院興廢之事,可以給研究佛教者提供豐富的資料。這本《西湖夢尋》是張岱以當年在杭州的生活為背景而寫。那其中對西湖名勝如數家珍般的詳盡記錄,對六橋煙柳情絲難斷的回憶,對風流前輩所做湖山詩文的詠誦,生動地展示出他昔日吟鳳弄月、徜徉山水的公子哥兒生活。
(清)張岱著 羅偉注譯 ·古代隨筆 ·9.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致分析了他的寫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比如文化中身體的地位,機構對人的壓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發展前景。《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以現代視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畫出了一位獨具魅力的作家,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閱讀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勝的作品。
(英國)里奇·羅伯遜 ·文學理論 ·8.2萬字
蘇東坡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詞作也一直在人們口中傳誦。《蘇軾詞》這本小書精選了東坡詞作中的一百馀首,讓讀者再次體味這位“學際天人”的豪情、幽思,喜悅、恬淡,憂愁、感嘆。書中選詞部分選擇全面周到,注釋清楚易懂,文獻豐富扎實,解讀精妙得當;前言部分則簡要精練地介紹了蘇軾的基本生平和詩詞創作的情況,可使讀者簡明地了解蘇軾詞作的面貌。
劉石評注 ·古詩詞 ·10.9萬字
曾經熱血赤誠、滿懷期待的我們,后來怎么樣了?懷抱創業野心卻只當了小領導的老李說:“理想,真沒什么理想。”但他依然在努力奮斗。想實現樂隊夢,現實卻給他沉重一擊的小吳說:“只要快樂比痛苦多,那就是值得的!”小飛搞砸了所有事,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是把自己從深淵里拽回來,他說:“請接納自己的做不到,請學著原諒。”曾擁有校園完美愛情,但畢業就灑脫分手的花花說:“你會擁有精彩的人生,所以別輕易妥協!”…………22個故事,展示22種人生。愿我們有熱血激情的青春,有可以下酒的回憶,有能夠實現的理想也有找回自己的勇氣!
李程遠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這是一本隨筆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國手記。作者跟隨丈夫來到荷蘭,用一個最平凡普通的中國人的眼睛看西方,從吃飯穿衣,點點滴滴中感受東西方的差異,經歷了好奇、感嘆、敬佩和反思,從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沖擊,也不乏憂慮和感慨,同時也學會了如何敬重生命,珍愛生活。
雅昵 ·紀實文學 ·12.5萬字
《東京夢華錄》是北宋孟元老創作的追述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風貌的筆記體著作。全書共十卷,作者描寫了東京上至貴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風貌,涵蓋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鋪攤肆、飲食起居、歲時物貨、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等,對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業、民俗、貨物、飲食、歲時、地理都有很高的價值。
(宋)孟元老著 王秀莉譯注 ·古代隨筆 ·11.6萬字
該《外國文學史綱》立足于對外國文學發展史上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相關知識點的概要介紹與分析,重視作家生平與創作等方面知識的要點提煉;注重代表作分析中的關鍵信息的濃縮表述;兼顧亞非文學部分知識點的簡化與凝練。外國文學史重要知識點的提煉和概要(即“史綱”)是本書之中心。閱讀對象:外國文學史研究者和學習者。
羅文敏編著 ·文學評論 ·15萬字
《蒙田隨筆》問世400多年來,先后被譯成幾十種文字,讀者遍布全球。無論年齡層次,無論教育背景,無論文化差異,幾乎每個讀者都能從中獲得精神的共鳴。其恒久的生命力,不僅來源于蒙田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更在于他對生活、對生命、對人性的思考和關照。可以說,蒙田雖然生活在16世紀,卻是21世紀的“當代人”。
(法)蒙田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穆時英作品集》描素的這些聲音,這些臉,這些錯雜的街頭風景,全是熟極了的。
穆時英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7.9萬字
史上最暢銷的芥川獎獲獎者隨筆集,又吉直樹的另類個人傳記;以東京為背景,直指正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生活與內心。這是寫給東京的一封情書,但永遠得不到它的回眸:“我期望,這個世界不要欺騙年輕人,別把他們當食物吞掉。”《東京百景》由100篇小短文串聯而成,又吉直樹記錄了他十八歲從大阪到東京為藝人夢想打拼的十年經歷,十年間他走過東京的大小角落,與之相關的記憶與心緒點綴其中。《東京百景》帶有濃厚的又吉個人色彩,因又吉崇拜的作家太宰治前有《東京八景》之作,故取了“東京百景”的名字。又吉的筆觸簡單真摯又頗為細膩,這些小短文已經初步展示了其后來在搞笑和讀書寫作上展現出來的過人天賦,但成名前的日子總是殘酷掙扎的,獨自一人背井離鄉的經歷在又吉筆下亦真亦幻,其敏感纖細的性格在書中展露無疑,讀來令人感動心酸又好笑,且頗有共鳴。
(日)又吉直樹 ·外國隨筆 ·7.3萬字
本書是蒙曼繼《蒙曼品最美唐詩》之后創作的新作。她被人熟知的是講詩詞,但專業和研究方向是歷史,尤其是女性歷史。在這本書里,她將詩詞和女性歷史結合,以詩詞為引,順著歷史朝代更替的順序,講述了詩詞背后28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們背后的中國史。這里面不但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采,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風度,更有“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的眼光,有“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的豪情。這些女子,溫柔,但卻抓鐵有痕,更能攪動歷史風云,她們的所思所想在詩詞里,她們的人生故事也在詩詞里。這是2700年詩詞、5000年歷史,你我未知的另一半。
蒙曼 ·古詩詞 ·13.5萬字
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不是壯闊的海誓山盟,也不是似水柔情的情話,只是這樣一句凝重但又溫馨動人的描述,卻足以打動人心。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國別的作家審美個性有別,有的熱情奔放,有的內斂深沉,但人間的情感聯結卻是他們不變的靈感來源。很多人向往過詩一樣的生活,卻忘記了生活中的詩。本書作家,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凝結在文字中,匯聚成催人淚下的親情、熾烈甘美的愛情、互相鼓勵的友情。他們是靈魂的捕手,忠于感知和內心,在他們的筆下,滿是懷念和表白,還有對人世的觀察和對愛的哲思。
(德)赫爾曼·黑塞等 ·文集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