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對《黃帝內經》中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形神合一”“因人施養”等養生原則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并介紹了女七男八節律養生、24節氣養生、呼吸調氣法、調節陰陽的方法、不同體質的養生法、經絡養生法則、情志養生法、飲食養生法及胎育養生智慧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內容涵蓋廣,講解細致,方法簡單實用,便于操作,且配有經絡圖和反射區圖,便于讀者按圖索驥,對養生愛好者和中老年人有一定的借鑒參考作用,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常學輝 ·中醫養生 ·27.9萬字
本書詳細解讀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里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向讀者傳授天地人全方位時辰養生要訣。書中還匯集了古往今來中醫名家的養生精華、歷代中醫養生名著中的養生妙方,幫助讀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醫養生智慧,并從日常生活著手,掌握十二時辰、十二經絡的養護方法。其中,有很多簡單實用的方法,有可以做著吃的,有按摩穴位的,還有健身操,書中告訴我們從早到晚,一天十二時辰中,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對身體最有益,可以防治什么疾病,全家老小都用得上。書中語言通俗易懂,無論有無中醫基礎均能一學就會,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十二時辰來調整臟腑平衡、陰陽平衡,以激發人體自我修復潛能,從而做到順時養生,達到強身健體,擺脫亞健康的困擾的目的。
宋敬東 ·中醫養生 ·31.7萬字
本書共分為七章。放棄藥物,我們還可以用什么來戰勝病魔?一份預防勝過十份治療,要想不吃藥,首先要讓疾病無機可乘。除了治療,自然療法還有更多的固本培元、增強免疫力的預防保健方法。如果您想在吃藥、打針之外尋找到更加健康的治病方式,不如學習一下自然療法吧。
馬永華 楊璞 ·中醫養生 ·12.3萬字
本書將中國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對九種體質的人群生活中的保健注意事項提出了建議和方法,對相關人群的養生保健具有指導和參考作用。
慈艷麗 ·中醫養生 ·49.3萬字
了不起的中醫養生妙招,與生活相關的中醫知識點滴集納,讓你盡享中醫養生帶來的長期價值。健康的身體狀態是由內而外的,108個中醫養生妙方輕松獲得!疾病和衰老就是由輕而重、積重難返的,中醫教你從小處做起或者糾正,發揮釜底抽薪的作用。
佟彤 ·中醫養生 ·7.7萬字
按摩,是中國古代醫學中最特殊的一種治療保健方式,是古人經過千年實踐的沉淀和積累總結出的治療保健方法。本書選取了十四經絡中的一百多個穴位,并介紹了每個穴位的療效和按摩手法,這樣就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疾病的穴位療法。按摩,是中國古代醫學中最特殊的一種治療保健方式,是古人經過千年實踐的沉淀和積累總結出的治療保健方法。雖然千年的時間將它不斷幻化,顯得高深莫測,但按摩門并不難,只要愿意花費一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它,并在每天的練習與療養中不斷的熟練。本書選取了十四經絡中的一百多個穴位,并介紹了每個穴位的療效和按摩手法,這樣就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疾病的穴位療法
黃中全 ·中醫養生 ·16.7萬字
本書中教給讀者應用氣罐在家中治療人體六大系統疾病與生活中常見的四大類疾病,7種拔罐基礎手法,47個區的區域對癥療法,讓您不必再為找不到穴位而煩惱,全圖解形式讓您一看就能快速找到緩解和治療大病小疾的拔罐方法,按圖示操作,即可輕松治療100多種常見疾病,是輕松祛病、一看就會的家庭保健療法。做到一罐在手,全家健康。
張新成 ·中醫養生 ·4.7萬字
本書以《黃帝內經》為理論依據,講述如何在生活中養好肝。內容包括中醫對肝的認識,肝與健康的關系,常見的傷肝生活習慣,以及如何通過日常飲食、運動、經絡按摩等養護好肝臟。并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季節、不同疾病給出了相應的肝臟調養方案。
吳中朝編著 ·中醫養生 ·9.3萬字
中醫有“胖人多痰濕”的說法。痰濕體質者體形多肥胖,即使非常注意控制食量,但體重還是居高不下,尤其是腹部肥滿松軟,肉如棉絮、軟塌塌的。不僅影響外貌,還對健康造成威脅。
孔繁祥 ·中醫養生 ·10.6萬字
本書以足部反射區按摩和食療為主線,形象生動地向讀者闡明了兩者結合所起到的保健效果,簡介足診、足部按摩手法、足部按摩宜忌的相關知識,詳細解析了足部73個反射區,51個病癥按內科、外科等分類,精選相應足部反射區、足浴方、食療方,足部反射區以大圖呈現,全書采用大字號,在為愛好足部保健和食療的讀者提供知識指引的同時,也能帶給讀者更便捷的閱讀方式和更佳的閱讀感受。
范士生主編 ·中醫養生 ·3.3萬字
自己的身體自己未必全知道,想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嗎?想知道如何有針對性的調理自己的身體嗎?本書以中醫十問歌為藍本,設置了一系列的觀察點,從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睡眠、……問經帶等入手,逐一解讀十問歌中提出的各種身體問題,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書中不僅告訴你什么是不正常的狀況,同時告訴您不正常的狀況說明了什么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又該怎么辦。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具體分析身體各部位出現的問題,以及提供一些食療、保健、按摩等方面的方法,為自我保健提供幫助。
大醫堂 ·中醫養生 ·3.6萬字
本書為讀者全面解讀人體的經絡系統,和與經絡相關的各種養生知識。詳細介紹每條經脈上的重要穴位,講述這些穴位可以治療人體的疑難雜病。
《新編經絡使用手冊》編委會 ·中醫養生 ·6.7萬字
本系列叢書全7冊:《四氣調神》是教我們如何有效吸取四季及身邊各種環境中的正能量,讓自己活得強大、圓滿;《上古天真》是講男人、女人一生每七年、八年間如何做快樂之人的智慧。《天年》講述什么年齡段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情,教您順利度過生老病死難關的各種竅訣;《異法方宜》重新發現了《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人與地理環境的相處之道,其內容從未面世,堪稱當今獨一無二的健康風水學著作;《金匱真言》講述了氣候變化對人的影響,教您借助天時來讓人生省力,活得很順;《通天》講述了人與天地、疾病、生命之間的重大關系,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然后才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
徐文兵 梁冬 ·中醫養生 ·87.5萬字
《圖解經絡的秘密:流傳千年的中國式特效保健法圖解經典98》:說到經絡,人們雖然都有所耳聞,但又很難說清楚,所以就將其說得十分神秘。其實經絡就是運行氣血的路線,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大廈的話,那么經絡就好比是隱藏在大廈墻體里的電線網絡,燈火通明的大廈全靠這些網絡來通電,一旦電線短路,大廈就會陷入黑暗之中。同樣,經絡不通了,我們的氣血就不能很好的運送到各個臟腑,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問題。《圖解經絡的秘密》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不但揭開了經絡的神秘面紗,更有近50種常見疾病的經絡治療妙法。
唐頤 ·中醫養生 ·14.6萬字
本書作者為了讓讀者不僅認可刮痧療法的作用,還能更好地運用刮痧療法來自己進行規范操作、并能夠處理一些異常情況、全面認識和掌握刮痧療法而編寫本書。本書系統全面地為讀者介紹了刮痧療法的原理及日常應用,并詳細介紹了46種常見疾病的具體刮痧手法,全書真人圖示刮痧手法,簡單直觀。一書在手,您可以輕松地為家人、為自己治療和保健,全家共享健康人生。
劉明軍 ·中醫養生 ·6.7萬字
濃厚的中醫文化引領著時下的養生之道。這些中醫大師們憑借著或家傳、或師承的珍方妙藥加上自身幾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了很多治病養生的絕技而樂享天年。本書通過作者雷雨霖先生講述的故事中,讀者不僅可以跨越7個世紀,去體驗歷經600余年滄桑歲月的中華老字號“鶴年堂”所凝聚的中藥文化的精髓。
雷雨霖 ·中醫養生 ·11萬字
本書分別從氣虛、血虛兩個方面介紹了人們容易出現的氣血問題以及補養方法,然后從女性、男性、中老年人、兒童和四季等角度介紹了幾十種常見氣血問題的居家調養法,涵蓋了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貼敷、膳食調理等方方面面。可以幫助你輕松調好氣血,增強免疫力。
吳中朝主編 ·中醫養生 ·7.1萬字
本書用現代解讀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綱目》中的養生方法,幫助讀者運用這些神奇的本草方對癥治療現代家庭常見疾病。同時介紹了《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當今生活中仍常見的各類食物的功效,讓讀者認識到本草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功效。此外,本書還結合現代人生活特點和飲食習慣,為不同人群提供了全面實用的本草養生方案,并詳細介紹了五臟的食養方法,幫助讀者輕松調理五臟,實現健康生活。
張清編著 ·中醫養生 ·39.4萬字
《本草綱目蔬果食療速查全書》源自《本草綱目》的蔬果食療養生法,為讀者精心挑選97種中藥蔬果。對每一種蔬果的特征、功效、選購指南、營養成分分析、食療舉例及中醫養生方等做了全方位解析,告訴人們蔬果是一種最天然、做經濟、是方便的祛病養生方法。最后,書中還有每種蔬果的特別介紹以及近100幅實物圖片,并搭配速查的閱讀方式,方便讀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本草綱目蔬果食療速查全書》不僅能準確告訴讀者吃什么,怎么吃,還能幫助人們樹立蔬果養生觀念,值得再三閱讀和永久收藏。
孫樹俠 高海波等 ·中醫養生 ·9.7萬字
診脈一直以來都有“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的難,但脈為醫門之先,學診脈成為學中醫診病繞不過去的一環。本書從診脈的部位、指法、指力、測脈動次數出發,詳細介紹了常見的28種病脈和對應的常見病調理方式,以及相似脈的區分和特殊脈象。圖文并茂,每種脈都配有對應的圖片示例,圖中浮、中、沉代表下指深度,脈波表示脈體的形態、力度,更有文字形象的比喻方便大家掌握脈象特征,比如浮脈是如水漂木,沉脈是如石沉水……相似脈的區分有體狀詩、主病詩、相類詩,方便背誦記憶。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學脈診口袋書!
武建設主編 ·中醫養生 ·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