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制度變遷為視角,結合歷史學、新制度經濟學與金融學的研究方法對近代華商股票市場進行跨學科專題研究。1872—1937年華商股票市場的制度變遷、制度與實踐的交互作用、華商股市的運行特點及其原因,是本書探討的主要問題,希望本書能為當下中國股市健康發展提供本土的歷史鏡鑒。
朱海城 ·經濟史 ·17.6萬字
本書通過追溯德國商業史上眾多重要人物與事件,展現了德國工業經濟從19世紀初開始發展并崛起的歷程。從19世紀初農業經濟為主導的時代開始,到19世紀中葉喬治·弗里德里?!だ钏固赝苿咏⒌乱庵娟P稅同盟,再到20世紀初的工業化高峰,本書深入剖析了德國商業文化的形成與演變。書中不僅講述了著名企業家的故事,如點書成金的萊恩哈德,還介紹了現代德國工業巨頭如庫卡集團在工業4.0時代的轉型與發展。通過對德國商業史的回顧,本書揭示了德國制造業的成功秘訣,并探討了其對當今全球化商業環境的意義。
陳潤 王健平 ·經濟史 ·14.4萬字
這是一本有趣的經濟史讀物,生動再現了商業如何推動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從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形成的“小麥的循環”到商業供銷網絡的建立;從貨幣的興起到東西方帝國不斷拓展的商業版圖;從穿行于絲綢之路的古代商隊到互聯網革命下的商業沖擊,為讀者立體呈現了商業與文明更迭興衰的畫卷。本書不再像以往那樣圍繞著民族、權力、國家等角度講述世界史,而是從商業與文明的維度考察世界史的變化,在橫向世界史中梳理縱向商業史的發展,在縱向商業史中比較橫向世界史的不同。四大商業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八大關鍵歷史印記,十二章世界歷史畫卷,帶你看商業活動如何給歷史以文明。
(日)宮崎正勝 ·經濟史 ·13.6萬字
北宋初年,隨著四川地區的經濟發展,金屬鑄幣不便使用,成都的富民十六戶創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此后,交子經歷了由私營到官營,由川蜀一地通行到跨區域流通和發行的過程,成為兩宋財政的重要手段和貨幣金融工具。本書梳理了宋代交子的產生背景、創立經歷、由私營到官營的過程,講述了朝廷發行交子紓解財政困境,由于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的過程,以及交子對后世元、明、清等朝紙幣發行流通所產生的重要借鑒意義。作者爬梳史料,索隱鉤沉,為我們描摹出一幅宋代紙幣從創新發明到發行流通再到泛濫失信的歷史畫卷。作為一部金融啟蒙讀物,本書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啟迪讀者讀史鑒今,既為堪比四大發明的金融創新而驕傲,又警惕金融工具的濫用和貨幣超發的危害。
王申 王喆偉 ·經濟史 ·13.9萬字
本書選取宋代淮南地區經濟開發進程中的水利、漕運、鹽產為著眼點,對淮南地區的經濟開發加以考察,并選擇淮南地區的泰州作為個案進行研究,試圖揭示宋代淮南地區經濟變遷的內在邏輯與貫穿線索。
張勇 ·經濟史 ·13.4萬字
提起平成時代的經濟,普遍的印象就是“失落的十年”甚至“失落的二十年”,日本經濟真的失落了嗎?為什么日本會在絢爛的光芒后跌落深淵?從1989年1月開始,平成經濟持續受考驗。泡沫經濟的崩潰和不良債權問題,亞洲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通貨緊縮、人口減少,日本社會陷入危機。本書是泡沫經濟崩潰之后曾執筆《經濟白皮書》的政府官員出身的經濟學家的力作。作者以宏觀經濟為中心進行解說,聚焦平成經濟在企業經營、產業、技術等方面的巨大轉變。
(日)小峰隆夫 ·經濟史 ·15.4萬字
全漢昇先生曾于1967年至1968年間在香港新亞書院先后開設“中國社會經濟史”與“中國近代經濟史”課程。作為經濟史研究的權威名家,全先生在對中國自遠古直至近代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分析中,以宏大的視野和獨特的視角,征引了豐富的史料和詳盡的數據,并引入了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以西方社會及其經濟狀況為參照進行比較研究。不僅對歷代人口變化、農業生產、財政稅制、工商貿易、貨幣金融、城市發展等方面的情形作了系統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數千年間經濟發展與社會演進的大勢,而且對明清直至近代的重大歷史轉型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剖析。本書由新亞書院畢業生葉龍先生據課程筆記整理而成,并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解釋與補充。
全漢昇口述 葉龍整理 ·經濟史 ·9.1萬字
定制家居行業是“中國原創”的行業,也是先進的服務業,更是有著強烈信息化和數字化氣息的高科技制造業,是中國制造新時代的一張“原創”名片。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紹定制家居發展的第一個10年(2002—2011),著重從創業和產品的角度,記錄行業的誕生與初試鋒芒;中篇為行業發展的第二個10年(2012—2022),著重談行業加速成長背后的經營創新突破;下篇則繼續深入行業技術內核,講述技術進步與行業的良性互動。在定制家居行業高速發展20周年之際,本書梳理出行業的發展脈絡、成長模式和創新路徑,力圖為家居企業家群體帶來更多維度的創新思考。
段傳敏 柴文靜 ·經濟史 ·1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