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研究
會員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問題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糧食生產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國來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誠如鄧小平同志1991年提出的“金融是現代經濟核心”這一論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作為實體經濟的糧食生產同樣具有重大作用,這是現代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和觀念而轉變,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人們對金融行業的認識、對金融支持糧食生產的認識都需要進一步提高,以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河南工業大學作為原鄭州糧食學院,是我國唯一以糧食為專業的高等院校,在糧食行業發展上有深厚積累,這為研究糧食問題提供了良好契機;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的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專長,開展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問題研究,對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開展研究,以為金融服務糧食生產做出貢獻。本書在邏輯結構上采取“總-分-總”的方法,在研究內容上首先從“總”的問題出發,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個總體問題出發,在研究清楚金融作用、金融對實體經濟發揮作用的途徑等問題基礎上,開展“分”的研究,即細化開展五個具體金融行業對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研究,即研究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期貨業、互聯網金融等五個行業對糧食生產的機理、模式及案例研究,在最后二章又回到“總”的問題研究對金融服務糧食生產的風險防范、政策對策開展研究。目前,我國進入新時代,但經濟上面臨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由于我國前些年金融發展迅速、金融風險積累,金融發展出現偏離實體經濟傾向,我國把防范金融風險作為當前三大攻堅戰的首位,這體現了中央對實體經濟的重視、對金融發揮作用的新認識,這使本選題在當下更具有現實意義,盡管對此問題的研究日益引起學界及業界重視,各種觀點散見于各種文章,但對此問題的系統研究還比較少見,我們認為在新常態下要繼續發揮金融的新功能,對此問題要重新學習和認識,我們結合自己的專業教學開展較為深入的研究,以為我國金融支持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做一點自己微博貢獻。

汪來喜 ·部門經濟 ·18.2萬字

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特色發展路徑研究
會員

本書從資源環境基礎、地理開發條件和社會發展等方面對鄉村振興的影響,評價攀西地區鄉村振興資源環境開發條件對人口、經濟要素集聚及康養小鎮建設的作用機制,揭示影響攀西地區產業振興的關鍵制約要素,為探索產業振興合理的發展路徑。首先,分析攀西地區產業振興面臨的困難。全面分析當前階段造成攀西地區產業振興的困難之處。從農業生產條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產業轉化動力、人力資源供給、社會發育程度低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分析攀西地區產業振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其次,結合攀西地區農業產業基礎情況,制定農業產業發展策略,鞏固優勢、發展適合攀西地區特色種養業,確定主導產業,整合優勢資源,為特色種養產業發展開路;探索引導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進而實現雙贏、共同進步;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村新型服務行業等,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同時,發展新農村經濟;完善現代農業產業與經營體系,從而構成多元化的規模經營模式。再次,對攀西地區的資源環境基礎及其壓力的測算,確定攀西地區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強度及總體特征,以此判斷未來攀西地區資源環境保障體系建設的基本走向與鄉村振興的目標選擇。最后,探索攀西地區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特色發展路徑的設定,從優格局、調方式、落空間和保制度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優格局即通過構建合理的城鄉區域空間格局,從地理空間上總體布局攀西地區農業農村發展大格局,以康養小鎮為抓手,構建“康養小鎮農村新型社區產業園區”的發展思路;調方式即通過改革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扶持培育新型農地經營主體優化現有農業規模化經營方式;落空間即運用空間規劃的手段,構建攀西地區鄉村振興特色發展基本格局,引導農村人口、產業集聚發展。保制度即以農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為根本路徑,建立攀西地區農業農村空間發展的制度保障。

羅春秋 陳江 ·部門經濟 ·10.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五指山市| 永修县| 尖扎县| 金坛市| 镇赉县| 白朗县| 印江| 鄂尔多斯市| 罗田县| 光泽县| 福海县| 普格县| 运城市| 昌乐县| 德惠市| 克东县| 海口市| 张家口市| 钟祥市| 德庆县| 车险| 玉山县| 满洲里市| 平塘县| 察隅县| 察雅县| 昭平县| 团风县| 威远县| 台东市| 新沂市| 永州市| 渑池县| 清徐县| 福泉市| 元阳县| 雅安市| 金沙县| 永胜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