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JournalofChinese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刊)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此前發行多年的電子網刊基礎上形成的英文版學術集刊,依托學校雄厚的翻譯實力,將國內研究中國經濟的論文選輯翻譯向海內外發行。書中開設經濟理論、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金融財政研究等欄目,致力于面向英文讀者介紹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情況。
(美)黃少敏 ·中國經濟 ·2.7萬字
本書考察了中國作為東亞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提供者的地位和前景,分析了中國對外市場提供者地位對東亞貿易模式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影響,研究了中國對外市場提供者的結構變化與中國進口貿易模式轉型以及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為分析外部國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以及如何與之尋求共同利益而實現“合作共贏”提供了理論上的思路,為中國在進口貿易結構優化、有效供給增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馮永琦 ·中國經濟 ·17.7萬字
整村調查是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百縣千村人口流動調研與數據庫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今年是連續開展的第三個年度,本報告是基于此次調研收集的信息由各調研組編寫的專題研究成果匯總。中原發展研究研究組織整村調查并不是僅僅關注當前河南省鄉村人員流動的情況,同時也希望借本次調研記錄河南省傳統村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制度的變革,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或正在發生如何的變化,然后在此基礎上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本書是基于“百縣千村萬戶”調查活動第六期(2022年度)整村調查活動成果匯集而成。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數據整理與分析,主要包括五章整村分析報告;第二部分為專題報告,分別是傳統平原農區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與難點,土地流轉、種植結構“非糧化”與農戶增收,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空間層級選擇對定居性遷移意愿的影響研究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家庭成員公共服務空間選擇問題研究。
耿明齋 劉濤主編 ·中國經濟 ·14萬字
如今,企業的生滅正變得前所未有的快。小米、滴滴、拼多多……幾年時間,這些品牌已經家喻戶曉,另一方面,同樣不過幾年時間,ofo、愛屋吉屋,這些快速竄紅的“互聯網+”獨角獸卻紛紛倒地。“這是沖刺式的馬拉松長跑”,本刊編委、北大國發院教授陳春花形象地比喻當今的企業經營狀態。今天的經營環境不準許有任何間歇和調整,每一段都是沖刺,又必須是長跑。陳春花說,今天真正的“快”,是你對顧客價值的深度開發和聚焦的價值創造,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慢就是快”。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被技術淘汰,而是自己淘汰了自己,因為缺乏不可替代性……《商業評論》是由中國社科院主辦,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管理刊物,創刊于2002年。《商業評論》同時也是《MIT斯隆管理評論》(MITSloanManagementReview)的中國區獨家版權合作伙伴。創刊以來,《商業評論》秉承“理念引領,實踐落地”的定位,深耕中國優秀企業,開發本土管理案例,并持續引入國際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一直引領中國管理媒體行業,被管理界譽為“中國管理第一刊”。
商業評論 ·中國經濟 ·10.7萬字
2017,新零售元年,群雄并舉,怪象頻仍。虎嗅精選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有著深厚傳統零售功底、又銳意創新的一批有分量的玩家,與他們面對面地深度交流,從而做最深度的內容輸出。這一年,一批新物種斜刺殺入戰局,攪得江湖天翻地覆:這其中扛旗的是盒馬鮮生;爭議頗大但引得整個茶行業史無前例關注的,是小罐茶;還有在線下蓄勢多年、反攻線上的酒類電商1919;以及10年開了25家店卻估值10億的鹵味零售品牌熱辣生活;最后,還有從意見領袖、網紅圈一腳踏入紅酒訂閱電商,月流水2500萬的企鵝團。而如上提到的這五個案例,就構成了我們這個新零售深案例合集的主體,我們就以每篇上萬字的體量,來還原他們的全部商業邏輯和真實面貌。
虎嗅精選 ·中國經濟 ·6.6萬字
本書基于對全國22個省份相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問卷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書中分析了貧困形成的環境因素、個人因素,研究扶貧政策對貧困人口減貧脫困的作用;收集關于貧困的言論和貧困家庭故事;深度分析了農村發展、貧困人口易地搬遷、村落政治結構與貧困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扶貧悖論的概念;提出市場導向型扶貧政策,強調通過建立城鄉統一高流動性的要素市場,尤其是勞動市場,實現貧困人口與有效率的生產要素相結合。
樊明等 ·中國經濟 ·13.6萬字
“吳曉波細說商業史”系列圖書為全數字系列產品,是對《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的補充。該系列整理了吳曉波近年來所寫作的文章,了解中國百年商業的風雨歷程,再現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商人,探尋中國商業百年變遷,深入中國商人企業家精神內核?!镀髽I家的“基因”(吳曉波細說商業史04)》:從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國企業家百年史。
吳曉波 ·中國經濟 ·2.8萬字
本書基于多空間層次、多作用維度相結合的視角,從區域尺度、港市尺度和港區尺度對港口發展、港-城經濟與空間關系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探討。書中通過多指標和多方法的結合運用,較為深入地揭示了區域港口體系發展和港-城關系的規律特征;通過分析總結長時間跨度的港口發展與港-城關系模式,揭示了廣州市港-城關系演化的規律特征;通過大量資料的收集整理,從微觀層面揭露了不同性質港區港-城相互作用關系的發展演化及規律特征。
陳再齊 ·中國經濟 ·18.5萬字
本書稿分為上下篇。上篇對中國2022年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展望。第一章從實體經濟和貨幣金融兩個方面簡要回顧和分析2021年全年的經濟形勢。第二章對當前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進行探討,尤其是識別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分析中國經濟總需求的自然走勢和總供給的自然走勢。所謂自然走勢,指的是在政府現有或既定政策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的經濟走勢。第五章總結了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可能的風險點。第六章在第三、四、五章的基礎上,分析中國經濟的自然走勢,然后預判2020年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自然走勢與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就是政府政策發揮作用的空間;第七章針對自然走勢和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預判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第八章是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下篇為專題報告部分。是對上篇展望報告的支持文件和基礎,主要是對影響2021年經濟安全平穩運行的重要熱點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劉偉 蘇劍主編 ·中國經濟 ·14.7萬字
本選題重點研究我國如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全稿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總論”重點介紹我國綠色發展的理論沿革、我國綠色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全球綠色發展形勢對我國的啟示、我國綠色發展的內涵和主要特征、建設綠色發展體系的重點任務、建立我國綠色發展目標責任體系和建立促進綠色發展的制度體系;第二部分“專題篇”重點研究新時代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發展體系的理論內涵,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發展體系國際經驗,建設綠色發展體系的重點任務以及建立綠色發展的目標責任體系;第三部分“案例篇”通過對福建省連江縣和山西省的案例研究,探索建立資源節約、綠色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之路。
高虎 王仲穎 ·中國經濟 ·17萬字
為了滿足廣大干部群眾亟須了解“一帶一路”熱點問題的需求,我們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從絲路古今、國家戰略、共贏之路、專家觀點、絲路故事、高峰論壇六個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啟示、“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設想、“一帶一路”幾年來取得的成績與進展、專家學者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獻言獻策、“一帶一路”上的平凡故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六個絲路熱點問題,精選新華社等中央媒體播發的系列相關稿件,再編輯深加工,策劃出版了這本通俗理論讀本。
編寫組 ·中國經濟 ·18.5萬字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國開啟了“扎實推動共同富?!毙抡鞒獭崿F共同富裕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必須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其中關于就業、住房、教育、醫療、收入、養老等方面的宏觀規劃,關乎共同富裕的目標,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本書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作序,黃奇帆領銜解讀,厲以寧、劉世錦、蔡昉等經濟學家執筆,闡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重點任務、實現路徑和戰略舉措,幫助讀者全面準確理解共同富裕,明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把握新發展機遇。
厲以寧等 ·中國經濟 ·18.4萬字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后,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為什么我們什么東西都比美國貴。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么都比中國便宜;為什么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
郎咸平 ·中國經濟 ·13.1萬字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的主題,充分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資源節約、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輝煌成就。從傳統發展模式下的“發展之痛”到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較為全面地涵蓋了生態建設、循環經濟、低碳智慧城市、綠色消費、應對氣候變化和貢獻全球可持續發展等廣闊的主題。從過去與自然抗爭的“改天換地”、“人定勝天”的觀念到今天的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中國正在從傳統的農業文明和現代西方的工業文明,加速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作者以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數據,向海內外讀者展現出一個全景式的綠色大轉型,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
解振華 潘家華 ·中國經濟 ·7.7萬字
本書在總結全球及中國軟件產業整體發展概況的基礎上,從行業發展、企業運營、重點區域、重點城市、特色園區、政策環境等多個維度對中國軟件產業發展進行剖析,并對2021年中國軟件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全書分為綜合篇、行業篇、區域篇、城市篇、園區篇、企業篇、政策篇、熱點篇和展望篇共9個部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注重研究國內外軟件產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持續發揮對政府機關的支撐作用,著力提升中國軟件名城、軟件園區(基地)、軟件人才、區域軟件產業發展等服務能力。希望通過不懈努力,為進一步推進軟件產業在重點領域的產業化、規?;瘧?,發揮好軟件產業的基礎型、戰略性、前沿性作用,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3萬字
近年來,世界級城市群在區域經濟中的功能不斷擴展、地位迅速提升,對國家經濟增長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著。京津冀區域協同的發展目標就是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本書基于上述視角研究了作為區域重要組成部分的天津,應如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找準城市定位,推動京津冀協同深入發展。
王立國 蔡玉勝 ·中國經濟 ·14.2萬字
民營企業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力軍,本書通過解讀“一帶一路”建設有關政策,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與民營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的關系,從國別和行業角度分析“一帶一路”建設為“走出去”民營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探討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思路和途徑。此外,書中通過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個案研究,為企業在執行層面建言獻策,并為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任力波 ·中國經濟 ·6.6萬字
本書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出發,系統剖析了人工智能、5G通信、數字經濟、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工業軟件、物聯網、智能電網、自動駕駛、超高清視頻、硅基OLED微顯示、生物藥、氫能、工業安全等2019年中國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產業鏈全景、價值鏈與創新、行業龍頭動向、市場規模預測、資本市場動向并提出賽道選擇建議。本書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撰,力求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相關企業、投資機構及研究人員把握產業發展脈絡、了解產業前沿趨勢提供參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劉文強主編 ·中國經濟 ·9.4萬字
本書詳細分析梳理了國內外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基礎概念、指標體系及指數統計模型,并結合我國創新與創意最為活躍、文化和科技融合最具代表性的北京海淀區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出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產業分類體系與指標統計方法建議。本書從產業統計分類角度對我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進行了重要探索,對國家、行業及地方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及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賈佳 王良杰 李珠峰 ·中國經濟 ·5.1萬字
本書分為七部分,總報告分析了中國的產業競爭力變化,與“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的貿易結合度、競爭與互補關系,探討了中國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與美國、歐盟15國及日本合作的可能性、面臨的挑戰;其余六大部分分別探討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中亞地區、俄羅斯和蒙古、西亞和中東地區及中東歐地區的貿易競爭與互補關系,提出了中國在這些地區進行貿易拓展的空間和方向。
張其仔 郭朝先 白玫 鄧洲 胡文龍 張航燕 ·中國經濟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