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于我國國情尤其是特殊的體制背景,全面回顧了我國農村金融改革歷史,系統描述了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對現有的政策框架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同時結合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歷史邏輯和未來前景,對當前爭議較大的農村信用社改革、非正規金融改革發展以及其他相關重點難點問題均進行了考察和討論,最終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徐忠 ·中國經濟 ·12.4萬字
碳中和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會對所有領域構成史無前例的影響,同時也必將催生眾多新興領域和商業模式。它將改變中國,改變世界,改變未來。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嚴謹的邏輯體,用真切而的寫作手法描繪了碳中和的前因后果,以及中國經濟社會即將迎來的大變局,進而呈現一種波瀾壯闊的畫面。本書內容包括碳中和的投入、碳中和的機遇、碳中和時代的國際能源新秩序,以及個人在碳中和中的發展和機遇。本書適合政府官員、企業人員,以及各類對碳中和感興趣的人員閱讀。
曹開虎等 ·中國經濟 ·17.4萬字
本研究的核心目標是在對區域城鄉一體化現狀做出科學評價的基礎上,為區域制定科學可行的城鄉一體化行動路徑,同時為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完整的在城鄉一體化過程中要重點設計和改革的相關政策以及投入的重大建設工程。主要內容包括:(1)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理論研究,以此指導區域城鄉一體化實踐。(2)區域城鄉一體化監測、評價及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3)推進城鄉一體化可資借鑒的國內外經驗研究。(4)未來中長期區域城鄉一體化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研究。(5)城鄉一體化的區域特征及地域性策略研究。(6)區域城鄉一體化的推進模式選擇及適應性評價。(7)區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政府轉型和政策創新。
陳修穎 湯放華 ·中國經濟 ·14.4萬字
本書對電子商務、醫療健康、網絡教育、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社交平臺、視頻、交通出行、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搜索、知識付費、網絡音樂、互聯網金融、旅游、房地產服務、招聘、汽車服務、網絡游戲等互聯網細分領域的企業責任進行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尤其是重點考察了疫情期間的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為了引導中國互聯網企業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改善社會責任管理,提升社會責任績效,力圖從企業在引領信息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便捷服務、增加就業機會、保障社會民生、增進公共治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履責情況進行分析評價,以期進一步引導互聯網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推動履責實踐,為助力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李韜主編 ·中國經濟 ·11萬字
本書從法學的視角,圍繞國家利益這根主線,揭示了碳稅制度這一重要的經濟減排制度在發達國家緣起的利益根源,分析了單邊碳稅制度與多邊貿易體制的內在沖突,探討了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碳稅制度構想,最后對碳稅制度在國際范圍內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
陳紅彥 ·中國經濟 ·14.1萬字
本書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對井岡山革命老區的要素稟賦、發展基礎、規制現狀、政策環境、矛盾困難、機遇潛力等一系列問題以及其產生的背景、原因、機理等的分析研究,結合國家實施的中部崛起戰略、羅霄山片區扶貧開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一系列戰略部署,運用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的經典理論,對井岡山老區(永新縣、遂川縣、蓮花縣、炎陵縣、茶陵縣、井岡山市)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實證性研究,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與建議。
周金堂 ·中國經濟 ·16.4萬字
本書基于全球化視角,對過去一年中我國及世界主要國家裝備工業發展發展態勢進行了重點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國家相關政策及其變化對裝備工業發展的影響,預判了2023年世界主要國家以及主要工業行業的發展走勢。全書共分為綜合篇、重點行業篇、區域篇、政策篇、熱點篇、展望篇六個部分。本書可為政府部門、相關企業及從事相關政策制定、管理決策和咨詢研究的人員提供參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對工業技術行業感興趣的讀者學習閱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5.6萬字
本書從實踐的角度,通過一手案例,理解新質生產力,發現新質生產力,展望新質生產力。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以中國制造與“專精特新”之路為線索,展示中國式生產力的40年發展路徑。下篇以產業創投為第一視角,展現產業投資的進化史。通過多個企業案例,展示中國企業在新質生產力各方各面的實踐與探索,深入理解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現新質生產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何丹主編 ·中國經濟 ·11.1萬字
中國企業為什么要“走出去”?中國企業家懷著什么樣的情懷走向全球市場?中國企業選擇了什么樣的全球化路徑?它們在全球化過程中遭遇了什么樣的挑戰?它們是怎樣應對這些挑戰的?它們的全球化是否有創新和顛覆,是否創造了價值?它們在全球化過程中有怎樣的經驗和教訓……本書精選了9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實踐案例,全面透視了它們的全球化進程,旨在為即將或已經踏上全球化征程的中國企業提供指引和借鑒。
《商業評論》編著 ·中國經濟 ·13.1萬字
“互聯網+”風口過后,實體企業該如何走好自己的互聯網下半場,實現銷量的指數級增長?為了尋求答案,易觀不僅分析了新電商時代企業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機會,建構了新電商方法論系統,還親自動手剖析蜜芽、韓都衣舍、酣客公社、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諸多典型案例,從而為實體企業重回主場提供了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要想在新電商時代實現銷量突破,全力做到聚集粉絲(“心聚粉”),同時建立多方營銷渠道(“新零售”),才是根本之道。
易觀“互聯網+”研究院 ·中國經濟 ·9.1萬字
《中國經濟史評論(2017年第2期)》既有緬懷吳承明、汪敬虞兩位老先生的紀念文章,也有專題論文及綜述文章。紀念文章體現了對兩位經濟史學巨匠的懷念和對經濟史學科及相關學科發展的思考。專題論文涵蓋的主題較多,時間跨度也較大,但都體現了作者的研究和思考。綜述文章則顯示了作者梳理文獻的卓越能力。
魏明孔 戴建兵 隋福民 ·中國經濟 ·13.6萬字
人工智能是當前全球性的重要技術熱點。國內外“產學研”各界對人工智能都十分重視,且投入巨大。我國也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力爭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周萬物:人工智能改變中國》立足中國人工智能全景,先從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講起,介紹人工智能在國內外的發展歷程、學科和產業概況;再介紹人工智能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改變,然后縱覽智能云、超級計算等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平臺的發展布局和方向,分析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賦能和影響,接著講述一些學術界和產業界一線人員的奮斗故事;zui后通過對學術界、產業界部分專家的訪談,探討中國人工智能在技術、產業等方面的發展前景。
楊靜 ·中國經濟 ·11.6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年度重點研究項目成果。基于中國產業結構的變遷過程和表現特征,分析制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深層矛盾,從歷史演進和國際分析兩大視角透視中國產業政策實施的內外部環境,探討“十三五”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與戰略機遇。按照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協調金融體系內部結構改革,積極創新金融資源配置方式,大力提升金融業的市場化、綜合化與國際化經營水平,有效統籌運用各種形式的金融機構和市場工具,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支持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董裕平 徐楓 ·中國經濟 ·5.3萬字
質量滲透在企業管理中的方方面面,質量管理工作是每一名企業管理者都會遇到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質量管理新的觀點、理論、方法層出不窮,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隨著ISO9000標準的問世,上個世紀末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ISO9000熱潮”;其次是企業大力推廣統計技術的應用。最后是以全國質量管理獎為代表的卓越質量經營模式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顧客滿意度、6西格瑪管理在當今中國正方興未艾。書稿基于生產、經營、財務、人力資源等崗位實際需求,著眼質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提供具體解決質量問題的思路和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方方面面質量問題,排除質量隱患、化解質量風險。
王萌主編 ·中國經濟 ·18.6萬字
本書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主要面向技術轉移、交易和高新技術商業化管理的從業人員,包括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高新技術產業和經濟管理人員、創新創業者、MBA等相關人員。
顏錦江 吳鵬編著 ·中國經濟 ·16.9萬字
本書內容結合了筆者多年來的數字經濟、數據要素理論及政策研究成果,以及在國內龍頭平臺企業工作的實踐觀察。主要內容包括七個部分:一是提出了由四個閉環構建的數字經濟發展驅動系統模型,即技術閉環、產業閉環、商業閉環和制度閉環。二是介紹了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特點、發展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議。三是總結了作為數字經濟發展載體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之道。四是剖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主要挑戰和價值效益評估。五是對常態化監管環境下平臺經濟創新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進行了研判。六是分析了多層次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態勢、全球主要發展模式、產權制度設計以及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數據治理相關問題。七是介紹了地緣政治影響下數字出海的新機遇和新空間。
王星 ·中國經濟 ·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