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愛的教育》于1886年10月18日首次出版,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十個月日記;他的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日記內容描寫了小主人公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以及同學們的生活瑣事。是一部非常富有愛心的作品。
(意)亞米契斯 ·世界名著 ·13.3萬字
本書是保爾·海澤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集,其中既有對純真愛情的描寫,也有對美好人性的贊美。情節跌宕起伏,幾乎每一篇作品都富于少見的古典戲劇性和浪漫傳奇色彩。
(德國)保爾·海澤 ·世界名著 ·13.7萬字
該書首印于1891年。現在已被公認為是英國文學中最重要的經典文學作品之一。BBC有個大全英語世界19—20世紀最佳文學作品排行榜,該書名列第26位,足見此書的巨大魅力。另外,由于這本書在西方文學界影響巨大,因此,被幾次搬上銀幕,也數次被拍成電視連續劇。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就引進了由法國著名女演員金斯基主演的《苔絲》。最近,英國版的《苔絲》電視劇,也被介紹到了中國來。
(英)托·哈代 ·世界名著 ·15.3萬字
《艾瑪》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經典小說之一,由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汀所著。小說主人公是個叫艾瑪的姑娘,天資美麗、聰慧而富有。可同時,她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熱心關注身邊的浪漫故事,卻又固執地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張為一個孤女,導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戀愛。當那女孩以為自己愛上了地方官時,艾瑪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愛上了同一個先生。這雖與她一開始就宣布終身不嫁誓言有悖,但墜入情網的她,卻也不得不放棄天真誓言。這部作品被多次被搬上銀幕,也被多次拍成電視連續劇,在西方受到廣泛喜愛。此書稿最初發表于1815年。雖然是部愛情浪漫小說,但作者也是想通過此小說,深刻探索當時英國婦女所面臨的困境與憂慮。
(英)簡·奧斯汀 ·世界名著 ·16.5萬字
《茶花女》是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兒子小仲馬的代表作,發表百多年后,已被公認為世界文學經典名著,同樣也成為了西方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必備品。這個版本也同樣成為英譯本的最經典的范例版本。故事主人公是個年輕的小伙子,他與妓女瑪格利特發生了愛情。而小伙子的父親卻不同意這段感情有任何結晶。于是,大加阻撓。因此,產生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這段包括了希冀、愛戀、憐憫和寬恕等人性中的大問題,也對社會階層進行了很有角度的分析與揭露。
(法)小仲馬 ·世界名著 ·7萬字
馬克吐溫四大名著之一。小說描寫的是以湯姆·索亞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們為了擺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境,做出了種種冒險經歷。湯姆是個聰明愛動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智慧、計謀、正義、勇敢乃至領導等諸多才能。他是一個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謀,富于同情心,對現實環境持反感態度,一心要沖出桎梏,去當綠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小說塑造的湯姆·索亞是個有理想有抱負同時也有煩惱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媽眼里,他是個頑童,調皮搗蛋,可是她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謀”給軟化了。
(美)馬克·吐溫 ·世界名著 ·7.3萬字
《最經典英語文庫:雙城記(英文版)》是描述法國大革命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雙城”分別指的是巴黎與倫敦。后來被改編拍攝了多個版本的電影,也有音樂專輯以此為名。它也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47歲時發表,算是其中年的巔峰之作。早在創作《雙城記》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對法國大革命極為關注,反復研讀《法國革命史》和有關著作。他對法國大革命的濃厚興趣,發端于對當時英國潛伏著的嚴重社會危機的擔憂。1854年底,他說:“我相信,不滿情緒像這樣冒煙比火燒起來還要壞得多,這特別像法國在DI一次革命爆發前的公眾心理,這就有危險,由于千百種原因——如收成不好、貴族階級的專橫與無能,把已經緊張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緊、海外戰爭的失利、國內偶發事件等等——變成從未見過的一場可怕的大火。”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名著 ·13.9萬字
《簡愛》是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代表作,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心地純潔、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會底層,受盡磨難。但是她有倔強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說以濃郁抒情的筆法和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深摯愛情,具有強烈的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其最為成功之處在于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夏洛蒂·勃朗特 ·世界名著 ·19萬字
“你休想從鏡子里認出自己,因為那兒只有個陌生人的影子。”“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人”西德尼·謝爾頓,在動筆寫小說之前曾經是獲得過奧斯卡獎的好萊塢金牌編劇,多年浸淫于影視圈的他,把自己對好萊塢的深刻體察、對人性的洞見和高超的敘事技巧融為一爐,為讀者奉上這驚心動魄、令人唏噓的故事。橫渡大西洋的豪華游輪起航之前,發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放映室大門敞開,里面血跡斑斑;百萬富翁大衛·肯尼文棄船而去;大明星托比·坦波爾的遺孀痛不欲生。在好萊塢底層掙扎的女演員的辛酸經歷,喜劇大明星的悲劇人生……西德尼·謝爾頓以他在好萊塢闖蕩多年的經歷,寫下這部精彩至極又發人深省的作品。
(美)西德尼·謝爾頓 ·世界名著 ·16.7萬字
《世界末日的陰謀》情節緊張,扣人心弦,是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人——謝爾頓少見的科幻故事。以《達芬奇密碼》風靡全球的丹·布朗承認,正是《世界末日的陰謀》讓他踏上通俗小說創作道路。在風景秀麗的瑞士山區,十名游客目睹驚人事件;在美國馬里蘭州,“末日行動”開始;海軍情報官貝拉米中校被國家安全局借調,去追查這十名游客的下落,而此時他發現自己也被一股邪惡勢力追捕……每一步都扣人心弦,讓你緊張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美)西德尼·謝爾頓 ·世界名著 ·15.8萬字
貴族青年拉法埃爾破產后心灰意冷,準備投水自殺時,一位古董商給了他一張神奇的驢皮。這張驢皮能實現任何愿望,但愿望一經實現,驢皮立刻縮小,使用者的壽命也隨之縮短。此后,拉法埃爾開始用這張驢皮獲得金錢,填補自己的欲望,而象征他的生命的驢皮也隨之縮小,將他一步步帶往死亡……
(法)巴爾扎克 ·世界名著 ·19.2萬字
《小約翰》這部頗具深意、意象開闊的哲理小說,用通透純凈、輕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輪美奐的大自然的天堂。一個叫小約翰的孩子穿梭在大自然奇幻的世界里,聽花兒說話,和螢火蚯蚓談心,和蝴蝶共舞,和鰻魚同游,和鴿子并排飛過天空……他一心尋找那本解答人生疑問的“真理之書”。這本小說看似是寫給孩子的,但即便對大人來說,其內容和意境都充滿深刻睿智的哲學思辨。書中真實與幻象重生,羈絆與別離共存,時光與生死相伴,愛與求知交纏,傳遞了人們對世界,對人生價值、意義、理想和責任的深刻思考與追問。
(荷)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世界名著 ·7.9萬字
本書是孟德斯鳩惟一的一部文學作品,全書由一百六十封書信組成。信中有對當時法國社會的細致觀察和犀利批判,對流血、肉欲和死亡的描繪,黑白閹奴與后房被囚妻妾的對話,以及身處異國他鄉的主人的綿綿情話等。這是一部游記與政論相結合的小說,也是一部哲理小說。
(法)孟德斯鳩 ·世界名著 ·16.6萬字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荒誕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寫成,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英)斯威夫特 ·世界名著 ·18.8萬字
本書是歌德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一出版即風靡歐洲,掀起“維特熱”。年輕的維特來到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他對少女綠蒂一見傾心;綠蒂也喜歡他,但她已與維特的好友訂婚。維特陷入尷尬和痛苦,他離開此地,希望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以便得到解脫。而鄙陋的環境、壓抑個性的現存秩序,使他無法忍受。他遂以死殉情。
(德)歌德 ·世界名著 ·8.5萬字
喬治·奧威爾(1903—1950)是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著名的英語文體家。《動物農場》是奧威爾優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則入骨三分的反烏托邦的政治諷喻寓言。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論家如是說。
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5.2萬字
《一九八四》(1949)是喬治·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匯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匯,不斷出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論家如是說。
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18.1萬字
《達洛衛夫人》描寫了一位議員夫人一天的活動過程。全書以主人公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為樞紐,突出地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會及習慣勢力的“大醫師”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時對當時英國社會的上層階級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畫,讓讀者領略到典型意識流小說的各種特色,并以其“一天寫盡一個女人的一生”的藝術功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這部作品的獨特性,同時還告訴人們,意識流小說并非僅僅是藝術技巧的創新,它們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會意義。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世界名著 ·14.1萬字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它是菲茨杰拉德創作生涯中的第三部長篇小說,此時的他對文學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因而反復斟酌修改,精益求精,直到1925年4月才將書稿付梓。主人公詹姆斯·卡茲本是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自幼夢想做個出人頭地的大人物。經過一番努力,他終于步步高升,并更名為杰伊·蓋茨比。
(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世界名著 ·13.5萬字
古巴老人桑又提亞哥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而被人嘲笑,就在出海的第85天,終于出乎意料地捕到一條大槍魚,老人在與它周旋了兩天后終于將其殺死。但是在歸途中,大魚在海上留下的血腥蹤跡引來了無數的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回港時,捕到的槍魚只剩一副骨架。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 ·世界名著 ·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