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卷本長篇小說《張居正》,以清醒的歷史理性、熱烈而靈動的現實主義筆觸,有聲有色地再現了與“萬歷新政”相聯系的一段廣闊繁復的歷史場景,塑造了張居正這一復雜的封建社會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劇命運的必然性。作者因其豐贍的文史修養、恢弘均衡的藝術架構能力、對特定歷史底蘊的富于當代性的揭示。
熊召政 ·歷史 ·28.1萬字
本卷分上、下兩冊。甲申年四月,多爾袞懷著獨霸中國的勃勃野心,親率大軍南征。途中接到吳三桂“借兵”的來書,果斷地改變路線,直奔山海關。吳三桂在兩面夾擊的情勢下,不得不投靠清方。李自成率大順軍與吳三桂的關寧兵在山海關激戰方酣,清兵鐵騎突然沖出,大順軍英勇拼搏,死傷慘重。李自成率敗兵退回北京,匆匆登基后,又匆匆撤出北京。在退往陜西途中,大順軍又連續敗績。
姚雪垠 ·歷史 ·41.1萬字
該書是年度中國好書、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陳繼明的最新長篇小說。小說以唐代御用畫師到敦煌尋找顏色為主線,講述敦煌的歷史,講述吐谷渾人和漢人融合的過程,以及敦煌洞窟的民間世俗化歷程。小說打破時間上的古今限制,地域上的邊地中原限制,以及民族間的隔閡,在更為廣闊的時空內展現敦煌作為中國文化的母體之一,所蘊含的巨大精神空間和不可抗拒的中國魅力。小說繼續發揮陳繼明擅長小切口敘事、擅長在細膩的人物關系和人物心理中展現宏闊歷史視野和現實脈絡的特點,為讀者呈現了一部敘事技巧高級、藝術水準高超的長篇小說作品。
陳繼明 ·歷史 ·25.9萬字
呂不韋入秦,以非凡政治才能幾次化解秦國王室權力交接危機,推行呂氏新政,后以文信侯之身領國攝政,輔助少年繼位的嬴政站穩根基。秦國國力空前強大。范雎舉薦蔡澤為相,自己辭官隱退,南下游歷時結識呂不韋。呂不韋北上邯鄲,巧遇充當人質的秦國公子嬴異人而生從政雄心,最終決意棄商入秦,呂氏傳奇由此展開。呂不韋以雄厚資財入咸陽周旋,使公子異人成為太子嫡子;趙國平原君率軍追殺,呂不韋得百名義士血戰掩護,與嬴異人脫險歸秦。秦昭王病逝,老太子嬴柱(孝文王)繼位一年又病逝;異人繼位(秦莊襄王),任用呂不韋為丞相推行新政。莊襄王在位三年病逝,十三歲的少子嬴政繼位。呂不韋以“仲父”身份與太后共同攝政......
孫皓暉 ·歷史 ·23.9萬字
秦王嬴政以法治文明為后盾,以各種戰爭為主要形式,歷經驚濤駭浪而兼并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創建了統一文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應運而生。呂不韋于咸陽四門張掛《呂氏春秋》,公然懸賞改一字賜千金。王翦李斯蒙恬與秦王同心結盟,形成新的政治軸心。呂不韋門客城下論戰,國人公開駁斥《呂氏春秋》,引發朝野關于治國之道的大論爭。秦王嬴政以“壞法亂政,蠱惑國人”之罪罷黜呂不韋,呂不韋被迫自殺于洛陽。此后秦王嬴政正式拉開帝國創建大幕:第一階段整肅軍政,超拔新銳,一大批年輕將領與主政大臣形成新生代勢力,同時大力建設秦國腹地的水利工程鄭國渠,使秦川成天府之國;第二階段展開統一中國的連綿大戰......
孫皓暉 ·歷史 ·31.7萬字
玄奘,俗名陳祎,出生在關中一個官宦家庭。大業八年,朝廷下詔在洛陽剃度十四名僧人,十一歲的陳祎用自己的方式爭取到了機會,破格剃度為沙彌,法號玄奘。隋末群雄并起,處于風口浪尖中的洛陽饑荒蔓延,十室九空,玄奘開始負笈游學天下,廣拜名師,成為名震一時的少年高僧,同時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困惑和疑問。當再也無人能回答他的疑問的時候,玄奘便將目光鎖定在了天竺。17年、56個國家、110個城市、1335卷經文、5萬里路=玄奘西行。新興的大唐王朝、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亞、多種思想大碰撞的印度……一一展現在玄奘這樣一個孤獨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類徒步史上最偉大的探險。
昌如 ·歷史 ·27.1萬字
本書為陸榮廷的人物傳奇小說,從陸榮廷的出生到逝世,寫就了他從乞丐到將軍的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本書以小說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南北梟雄,塵封的舊情,馬幫古道往事,以及桂系軍閥發跡、貢獻、沒落,清末民初桂、粵、湘等西南地區的政治、軍事,及濃郁的風土人情。書稿內容豐富翔實,細節刻畫逼真,作品表達流暢,對歷史人物還原的栩栩如生,是一部上佳的歷史小說巨作。
(美)明陳·斯格特 ·歷史 ·38萬字
本系列共分四卷,春秋霸主卷、趙國卷、齊國卷和秦國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領略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恢宏歷史,體驗英雄人物的精彩人生。春秋戰國的歷史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個時代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比如勾踐和屈原;陌生的是那個時代距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了,這段歷史的故事和背景對我們幾乎是一片空白。雖然是很遙遠很陌生,但是春秋戰國歷史卻是我們最應該了解和學習的一段歷史。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民族文化就起源于此,它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孩童時期”,深刻影響了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茅廬小生 ·歷史 ·20.2萬字
孫皓暉 ·歷史 ·25.1萬字
春秋戰國的歷史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個時代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比如勾踐和屈原;陌生的是那個時代距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了,這段歷史的故事和背景對我們幾乎是一片空白。雖然是很遙遠很陌生,但是春秋戰國歷史卻是我們最應該了解和學習的一段歷史。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民族文化就起源于此,它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孩童時期”,深刻影響了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茅廬小生 ·歷史 ·45.7萬字
隋煬帝遭困雁門關。邊境三十九城盡入突厥之手,但救援之路最大的阻礙卻是昔日好友徐懋功所率之瓦崗軍。拜將封侯,是兩個人年輕時共同的夢。而今他們卻不得不向對方舉起了刀。李旭千里勤王,只為償知遇之恩。這回他們用自己的血,染紅整片大漠。
酒徒 ·歷史 ·25.8萬字
本書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糅合民間傳說、趣聞軼事、野史,搜尋中進一步錘煉加工,作品還原歷史,將人物放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揭示其性格、命運,演繹人物的悲歡離合。展示給讀者一個嶄新的《張廷玉》。
堯子 ·歷史 ·43.8萬字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大敗而歸。李旭和劉宏基率部經過慘烈的血戰,終于僥幸得脫。事后,宇文家族百般籠絡李旭,李婉兒因此對李旭惱羞成怒……楊廣心有不甘,再次陳兵遼河。但就在宇文述即將攻下遼陽城之時,楊玄感突然率兵造反,天下震動……
酒徒 ·歷史 ·25.6萬字
漢武帝劉徹去世后把輔佐昭帝的重任托付給了霍光。霍光成了權傾朝野的首輔大臣兼大將軍。朝廷要事他必一一過目,甚至可以做決定。他成了讓皇帝又倚重又膽寒的股肱大臣。昭帝賓天,他親手立了新帝又廢了新帝,為什么帝王的立廢他可以板上釘釘。霍光用一輩子的時間修行為官的道行,你所謂的計謀、心機在他那里都是雕蟲小技,官場的那些貓膩兒都是他玩兒剩下的。讓霍光教你升得快、坐得穩的官場之道!
都現民 ·歷史 ·23.5萬字
熱鬧的三國,為何最終屬于沉默的司馬懿?論奸詐不及曹操,比智謀不敵諸葛亮,拼武功,關羽、趙云、呂布隨便一個都能滅掉他;翻開本書,看司馬懿如何靠數十年如一日的隱忍,擊敗三國所有英雄,獨吞天下。司馬懿潛伏曹操身邊幾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裝弱、裝傻、裝病、裝癱,甚至裝死來麻痹敵人、對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開本書,看司馬懿無與倫比的沉默、隱忍和計謀。
李浩白 ·歷史 ·28.4萬字
公元612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開始了對高麗的征伐。隋朝全國大征兵,一時豪杰蜂起,征伐不斷。李旭,一個邊塞小郡的懵懂少年,為了躲避煬帝的征兵,不得不逃離出走,與徐茂公同行,遠赴塞外。他先投奔李淵父子,后又歸附張須陀,并在四處征戰中,結識了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豪杰。不久,他隨眾又入伙瓦崗,并與紅拂女漸生情愫……
酒徒 ·歷史 ·24.8萬字
《五代史演義》是蔡東藩《中國歷史通俗演義》叢書中五代十國部分。《五代史演義》共六十回,真實再現了分裂動蕩局勢下“兵強馬壯者為天子”這一政權更替游戲規則。蔡東藩筆下描摹的不僅是這一時期的紛紛亂象,更旨在揭示其根源,并以史家的見地聯系了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社會現實,正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蔡東藩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五代史演義》張弛有度,自批自評,妙趣橫生,集文學性與史學性于一體,不但可以作為一般的休閑讀物,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此外本版特對原著部分內容做了白話改譯,較其他版本更適合青少年閱讀。
蔡東藩 ·歷史 ·39.1萬字
從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蔡東藩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用《三國演義》式的語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寫成了這套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從1915年開始創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33年《后漢通俗演義》出版,整套《歷朝通俗演義》耗時十年才全部完成。這套小說除極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還極其重視史料的真實性。不但可以作為一般的休閑讀物,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
蔡東藩 ·歷史 ·30.4萬字
本書由莫應豐所著,是一部直面上世紀十年浩劫的長篇小說,它以空軍某兵團司令員彭其受迫害的經歷為主線,通過三位將軍的命運遭際,頌揚了老一代革命家在生死考驗下的原則性和斗爭性。小說不僅以詩意化的理想表達了一位正直將軍在特定年代的內心動蕩,而且通過生動人物群像塑造,再現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生活。本書曾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莫應豐 ·歷史 ·37.8萬字
乾隆皇帝雖有壯志,宵旰勤政,嚴厲懲腐,可無力挽救乾隆盛世落入江河日下的尷尬局面。在國家大政方面,此時清朝國力已達巔峰,民生富足,四海升平,可說是開國以來最強盛的時期,在中國歷史上,也可比漢唐盛世。但大小金川之役長年累月未能獲勝,始終是乾隆心頭一大隱憂。主帥訥親軍事失利之后,又欺瞞乾隆真相,更使他為之震怒。另一方面,由于國家承平日久,官吏大都懈怠,貪污之風復熾。最后就連貴為皇親、乾隆依為股肱之臣的傅恒也涉及貪贓。事發之后,使得一直“以寬為政”的乾隆,憤懣不已。也由于國庫充盈,乾隆生活逐漸驕奢。他大造宮殿,增建了圓明園等新苑,但后宮日益龐大之后,皇后又體弱多病,無力管束,不免生出許多穢聞,甚至發生了有人欲謀害皇子的事件。
二月河 ·歷史 ·3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