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產業森林:AI時代的創業密碼
- 張孝榮
- 667字
- 2019-01-04 16:37:23
第3章 尋找你需要的文化共同體
“在去年深冬,我向業界發出一個邀約,希望和大家在初夏有一個約會,很高興現在和大家在這里相遇。”這是在2011年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馬化騰回顧心理歷程的一段話。當時,在半年前,騰訊公司宣布向開放和分享轉型。半年后,馬化騰坦承:“那時候我心里也沒有什么底,我也聽到了同事、很多合作伙伴、媒體、業界領袖和整個輿論都在質疑,認為一個發展了12年、在固有模式下成長起來的企業,怎么可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完成轉型呢?”
事實上,騰訊做到了。在騰訊2010年近200億元的收入中,有40億元的收入是分給合作伙伴的。馬化騰卻覺得,這遠遠不夠,“當時已經處于一個半開放狀態,但這個數字大部分是給少數的大型合作伙伴,甚至相當大的比例是給海外的合作伙伴與開發者”。
馬化騰說:“對于騰訊來說,我們過去做生意,現在做生態,這是自身成長自然的使命轉變。如果說我們過去的夢想是希望建立一個一站式的在線生活平臺,那么今天,我想把這個夢想往前推進一步,那就是一起打造一個沒有疆界、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新生態?!?/p>
五年以后,騰訊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向這個夢想邁近。
從技術社會角度來看,開放平臺所營造的是一個技術文化的實踐共同體。到今天為止,大致形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創業共同體,包括創業者、技術創新者和發明家;第二層是產業共同體,對騰訊而言,開放平臺催生了多種商業生態,并形成了產業森林;第三層是技術的使用和消費意義上的消費共同體,主要由各類產品、平臺的終端用戶構成。
從封閉走向開放,這是互聯網企業獨有的一個現象,開放讓初創企業實現了向偉大躍遷,讓偉大的公司變得更加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