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谷物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分布
谷物是由不同的化學物質(zhì)按一定比例組成的。谷物中的各種化學成分,不僅是谷物子粒本身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zhì),而且也是人類的營養(yǎng)源泉。了解谷物的化學成分及其在子粒中的分布,對于按不同用途來確定其利用價值、選擇合理的加工方式、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提高出品率、采取有效的儲藏措施、保持儲糧品質(zh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谷物化學成分
谷物及油料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指水分、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物質(zhì)。實際上,糧油子粒的化學組成因品種、土壤及栽培條件的不同而有較大的變化。
二、谷物中化學成分的含量及分布
(一)谷物中化學成分的含量
谷物及油料子粒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種類谷物及油料之間相差很大。但在正常穩(wěn)定的條件下,同一品種的化學成分變動幅度較小。表2-1為各種谷物及油料子粒的化學成分及含量。
表2-1 各種谷物及油料子粒的化學成分及含量

從表2-1中可得出以下結(jié)論。
①糧油品種不同,其化學成分各異。化學成分是糧油分類的主要依據(jù),如禾谷類子粒的主要化學成分60%~70%是糖類,其中主要是淀粉,故可稱它們?yōu)榈矸圪|(zhì)糧食;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特別是大豆,約含有40%的蛋白質(zhì),是最好的植物性蛋白質(zhì);油料子粒則富含大約30%~50%的脂肪,可作為榨油的原料,又稱為油料。
②帶殼的子粒(如稻谷、小麥等)或種皮較厚的子粒(如蠶豆、豌豆等)一般都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同時,含纖維素多的子粒,礦物質(zhì)含量也較高。
③含脂肪多的種子,蛋白質(zhì)含量也較多,如油料種子和大豆種子。
一般來講,谷類糧食的化學成分以淀粉為主,種子具有發(fā)達的胚乳,大部分化學成分儲存在胚乳中,常用作人類的主食;豆類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常作為副食;油料作物含有大量的脂肪,主要用于制油;豆類與油料作物一般具有發(fā)達的子葉,絕大部分化學成分儲存在子葉內(nèi);大豆中除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外,其脂肪的含量也較多,因此,既可作為副食,又可作為油料;薯類糧食的化學成分是以淀粉為主,主要用于生產(chǎn)淀粉和發(fā)酵產(chǎn)品。
(二)谷物中化學成分的分布
谷物及油料子粒中各種化學成分的分布很不平衡,在不同部位之間的含量相差很大,因此子粒各部分的生理生化特性也不一致。以稻谷、小麥子粒為例,其各部分的化學成分見表2-2和表2-3。
表2-2 稻谷子粒各部分的化學成分

表2-3 小麥子粒各部分的化學成分(以干基計)

從表2-2和表2-3中可以看出,作為主要儲藏養(yǎng)分的淀粉全部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細胞中,其他各部位均不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則集中在胚和胚乳中,糊粉層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也很豐富。低聚糖也大部分存在于胚中,其次是糊粉層和胚乳。纖維素主要存在于皮層中,而且以果皮中為最多,胚乳中含量很少。礦物質(zhì)集中在糊粉層和皮層中,胚乳中含量很少。
- 高校第二課堂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創(chuàng)新研究
- 行為改變技術(shù)
- 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方法及應(yīng)用
- 陳安《國際經(jīng)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混合動力汽車技術(shù)解析
- 配色與打樣
- 儀器分析實驗
- 嵌入式軟件基礎(chǔ)
- 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教程
- 2020年陜西省選調(diào)生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丁樹杞《大學俄語(1)》(東方老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語音語調(diào)+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中級宏觀經(jīng)濟學
- 全國自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2015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課程代碼:03706]
- 財經(jīng)應(yīng)用文寫作(附全套范例模板)
- 丁樹杞《大學俄語(3)》(東方老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