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一 研究思路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以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為總的問題域,以東歐特別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與現實為主要的依托背景,以人的生存論為主線,在認識論與本體論的雙重維度及其相互關系中闡釋科西克關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獨特見解,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厘清主體、理性、異化實踐、存在、啟蒙、辯證法、現代性等哲學范疇,批判性分析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具體內容與理論指向,闡明人的存在的精神實質與辯證內涵。

二 研究框架

從整體上看,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是現代社會狀況下人的異化境遇的一種獨特的哲學審視和思考。立足于馬克思的批判精神,科西克借助于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學說,建構起獨特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目的是在理論上為現代人消除異化、解除危機指明一條道路。據此,本書以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根本研究方法,遵循“科西克是如何界定日常生活圖式及其特征的”、“科西克對人的異化現象持什么樣的立場”以及“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最終出路是什么”的內在邏輯線索,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闡釋和研究。

以整體性的視野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進行邏輯架構,本書致力于將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置于現代性批判理論的視野之內進行檢視,在邏輯框架上,全書共分為引論、正文和結語。第一章主要介紹本書研究的緣起意義,包括本書的研究背景、研究對象、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闡明本書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第二章以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哲學資源為主線,在黑格爾、馬克思、青年盧卡奇、海德格爾、列斐伏爾等人那里獲得了深厚的理論資源和思想支撐;同時,捷克斯洛伐克自身爭取解放與自由的民族運動,以及東歐同時代思想家如亞當·沙夫、斯維塔克等人也對科西克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第三章主要從本體論的角度來闡述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即日常生活的形而上學,繼而揭示出“偽具體世界”是日常生活的主導生存樣態和生存模式,日常生活的構成要素與一般圖式。第四章從認識論的視角出發,以“具體”、“總體”、“具體總體”為重點范疇,將科西克的“具體總體”的辯證法作為解析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主導性方法,并在這一基礎上,尋求異化日常生活的摧毀與具體實在的構造即本真性日常生活的具體路徑。第五章是充分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將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論進行理論辨識,從關注的具體內容、研究問題所運用的具體方法以及主導話語的實質等方面進行比較性闡釋,從而在理論上辨明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對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論究竟做出了多少有益的、可貴的貢獻,同時有哪些方面背離了馬克思的原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并分析出其背離的主要原因。最后,在結語中,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所延伸出的意義內涵以及未來走向進行了理論上的預測。

三 研究方法

為了充分展示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理論全貌,本書選取了科西克最近30年圍繞人的存在問題、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以及現代性問題寫作的兩部英文著作作為研究的基礎。選擇從科西克所一貫秉持的“批判”立場切入,目的在于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予以全方位的觀照,闡釋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思想主旨和理論內涵。

第一,歷史現象學的方法。在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解讀中,運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以“歷史”為基本尺度進入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哲學話語當中,將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置于歷史的問題與歷史的尺度之內進行檢視。同時,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邏輯層面的分析,將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歷史結構與邏輯結構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研究。

第二,文化哲學的方法。文化哲學是對歷史地生成的人的存在方式進行文化層面的解讀與研究的一種新的哲學方式,它關注人的異化狀態是如何存在的問題,這里有兩個基本維度:一是以總體性的視野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探討;二是在具體的層面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其他思想家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比較和分析,通過比較的研究方法凸顯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獨特性。

第三,范疇分析的方法。科西克所研究的“日常生活”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日常生活”,它是哲學層面或者哲學意義上對我們“平日”所生活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反思、深層考量和哲學反思,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是一種形而上學哲學,它由許多個哲學范疇組成。因而,對構成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諸多范疇如“偽具體世界”、“具體總體”、“平日”、“歷史”、“實在”等范疇進行哲學解析,是本書采用的另一個主要分析方法。

第四,闡釋批判的方法。“批判”不是傳統意義上我們所理解的簡單的“批駁”或反駁,而是一種研究方式,是一種辯證分析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或者態度。康德將其解釋為“分析”、“辨析”、“劃界限”等含義,其實質就在于闡釋性的分析和研究,將關注的重心放在揭示人的行為和思想的基礎之上。“批判的觀念不尋求用較高級的語句取代低效的語句,也不尋求把注意力集中在結果上。它的目的是觸及問題的核心,揭示我們的行為和思想所源出的基礎,并在這個基礎上,證明一切都不是準確無誤和井然有序的。” Karel kosik,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Edited by James H. Satterwhite, Boston and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d Publishers,1995, p.32.

四 研究內容

本書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立足于科西克對馬克思思想的基本解讀所建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圍繞著科西克關于人的存在和人的命運的主題進行理論運思,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邏輯結構與歷史結構的整體解析,以期對中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提供積極的有益的借鑒與啟示。總體來看,本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運用邏輯與歷史統一的視角,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理論資源、思想支撐與現實背景進行深層解讀,在隱形的邏輯支撐與顯性的話語表達上,對科西克哲學所包含的黑格爾、馬克思、青年盧卡奇、海德格爾、后現代的基本語境,捷克斯洛伐克自身的民族解放運動現實,以及同時代其他思想家的影響與滲透進行梳理和闡釋,為完整把握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想根基。

第二,立足于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在解讀科西克的哲學與日常生活批判的內在關系上對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解讀,指出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從根本上看就是一種文化哲學,即哲學自身所特有的一種對人的存在異化現象的微觀領域內的批判與反思,也是新人本主義現象學的時代性建構。

第三,以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論為基本參照,充分挖掘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并將這一理論與馬克思的生活世界進行理論辨識,解讀科西克以“偽具體世界”為核心的哲學本體論,以“具體總體”為主導的哲學辯證法的方法論,以及以“總體性”為主要方式的認識論模式。同時,把科西克的“偽具體世界”的本體論思想以及“具體總體”的辯證法思想及其二者內在的聯系統一于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當中,并以其存在論與辯證法作為批判的根本視域,對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進行辯證解析。

第四,將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置于現代性批判理論的框架內進行比較和分析,使之與當代各種現代性批判思潮結合與融通起來,進而對其文化哲學的視角對人的存在的異化現象獲得更加寬闊視野的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凤山县| 阜新| 吴江市| 黄石市| 黄骅市| 竹溪县| 子长县| 乌拉特后旗| 寿光市| 唐山市| 延长县| 互助| 莆田市| 舞阳县| 澄迈县| 甘洛县| 容城县| 错那县| 蒙自县| 密山市| 休宁县| 綦江县| 福清市| 清苑县| 利川市| 沾化县| 青铜峡市| 河池市| 太保市| 郑州市| 卢湾区| 宁阳县| 五河县| 炎陵县| 庆安县| 太康县| 镇原县| 昭平县| 安国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