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求靈魂的現(xiàn)代人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譯序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這一名詞在中國的學術界已不再令人感到陌生。近幾年來,有關心理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的介紹作品相當多。研究心理分析的學者并不只限于弗洛伊德一人,而向弗氏學說提出批評及補充的學者亦不乏其人。本書的作者榮格(Carl Gustav Jung)便是其中的一位。
《尋求靈魂的現(xiàn)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一書在一九三三年即已問世。現(xiàn)代人的精神苦悶,對于科學文明的厭倦與抵抗,西方人及其對物質文明破壞、擾亂東方世界等現(xiàn)象,作者在本書里有非常精辟而獨到的見解。他不但為我們指出這些現(xiàn)象,而且還為我們現(xiàn)代人開出一帖解救精神痛苦的藥方。
現(xiàn)代人的精神之所以苦惱,部分是由于缺乏宗教的信仰寄托。當基督教從西方傳到東方時,東方人對之所產生的不同反應,作者在本書里也有詳細的分析。
現(xiàn)代文明乃是幾千年來人類的努力結晶,可是物質文明的進化并無法掩飾人類內心所具有的原始民族之心靈特性。在這方面,由于作者從一九一三年起即陸續(xù)到過北非、美國西南部的山區(qū)、肯尼亞、烏干達、印度等地,與當?shù)氐脑济褡迳钤谝黄穑虼怂麑υ济褡逍撵`特性的了解特別深入,對于原始民族與現(xiàn)代人的共同點,他也做了一項獨到的探索工作。
榮格的治學態(tài)度令人折服。當他與弗氏反目后,弗氏一派的人對于他的學說及態(tài)度殊多詆毀,可是榮格本人卻未改變其對弗氏的敬佩與感激態(tài)度。他承認,弗氏的學說仍然有其道理在,雖說其看法不免有所偏差與缺陷。可是,在他看來,缺陷到底亦是屬于其學說整體的一部分。此種坦誠的態(tài)度也是他偉大的地方。
譯者為使讀者對于作者的生平及學術成就有概括性的了解,特選譯出有關榮格的介紹文章附于本書之前。
本書拉丁文及梵文部分蒙耕莘文教院美籍神父傅良圃及好友張平男兄鼎力協(xié)助,本書定稿承蔡逸價小姐及馬敬業(yè)先生幫忙校對,譯者在此一并致謝。
譯者才疏學淺,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尚請海內外賢達不吝指教。
譯者只憑對于精神分析的一股熱衷與興趣,便大膽將本書譯成中文,因此書內有關精神分析的專門術語乃是承蒙臺大醫(yī)院精神科醫(yī)師曾炆煋、林克明先生幫忙訂正的,譯者在此特致謝意。
一九七一年六月 于臺北龍泉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