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意識與邏輯:基于唯物史觀的解釋
- 胡瀟
- 499字
- 2018-11-08 19:58:50
二 社會反推
此種方法,局限于把文化作為社會進步的標志,從被它表征的社會狀況、特征出發,反過來推斷表征社會狀況的文化的含義,以此界定文化。1973年版的《蘇聯大百科全書》,就是用此法去規定文化概念的。該書的“文化”條目指出:“文化是對社會的一種特殊的鑒定,它表明人類所達到的、由人同自然界和社會的關系所決定的歷史發展水平。”“文化,是社會和人在歷史上一定的發展水平,它表現為人們進行生活和活動的種種類型和形式,以及人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文化這個概念用來表明一定的歷史時代、社會經濟形態、具體社會、氏族和民族的物質和精神的發展水平(如古代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瑪雅文化),以及專門的活動或生活領域(勞動文化、藝術文化、生活文化)。”
很顯然,這樣界定文化,雖然強調了文化是人們的活動方式和人類創造財富的總和,標志著社會的發展狀況,但是,其落腳點則是在愚昧與開化、落后與發達的對應關系中去說明文化。因此,它實質上把“文化”一詞與“文明”一詞的意義相混同。由于更多地是從社會“發展水平”這一量的角度去界定文化,因而它忽視了對文化的自身本質、社會本質的說明,還沒有從內在的方面完全達到對文化現象自身的本質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