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4 歸因模式

把責任歸于他人,并不能解決你自己的失控問題。

心理學家讓一對夫妻各自分擔一定范圍內的勞動責任,勞動時間各為1個小時(他們差不多平分了責任)。1小時后,心理學家分別且單獨向這對夫妻問了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在這次勞動中你承擔了多少責任?”其結果是,這對夫妻的答案皆為——我大概做了70%~80%,老伴做了20%~30%。

此時,我們終于可以明白夫妻之間常發生“吵架事件”的原因了。在夫妻兩人的勞動責任相等的情況下,結果卻各自夸大自己的功勞,并且兩人都懷有這種自認為“最真實”的信念,這往往就成了“家庭戰爭”的導火線。不良的歸因模式容易引起個體的失控。

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顧慮,對同一個問題做出不同的解釋。每個人對同樣的問題會有自己獨特的歸因方式,歸因方式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就不同;看法不同,態度與行為就會不一樣。對一個問題持正確的看法,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但不少時候,人們對一個問題做出的解釋并不是客觀的,而是帶有個人的偏見。歸因偏差是最帶有個人偏見的一種方式。

很多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們總是存在著利己偏差——對自己有利的因素歸自己,對自己不利的因素歸他人。而且,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

“要不是經理反對這個方案,公司現在也不會變成這樣!”

“如果當初家人支持我的想法,我現在應該賺了很多錢!”

“如果沒有我的教育,這孩子肯定成不了材!”

“幸虧有我的努力,任務才得以順利完成!”

人們心中到底是如何衡量的?我們不妨從一場球賽中來了解球員們最真實的心理。乙隊憑借前鋒的一個進球戰勝了甲隊,以下就是他們各自的心聲。

進球的前鋒:“多虧了我的進球,不然我們就輸定了。”

為前鋒助攻的中場:“要不是我的傳球,那小子怎么進球?”

守門員:“不是我撲出了甲隊好幾個危險球,你還有進球的機會嗎?”

教練:“都瞎說什么呢?沒有我的臨場指揮,這場球能贏嗎?”

不論這種心理在這些人心中占據多大的比重,但我們可以確定在慶功宴上,這些人都會為自己攬點功勞,同時又會為自己的失敗或失誤尋找一些開脫的理由。即使這種心理微乎其微,也是人性中的一種公式化的思維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大渡口区| 金阳县| 惠水县| 湖北省| 拜泉县| 尼玛县| 多伦县| 麻江县| 图片| 双桥区| 安达市| 连城县| 思南县| 平定县| 崇明县| 阳朔县| 恩施市| 昌宁县| 甘洛县| 江永县| 留坝县| 嘉义市| 深泽县| 宜兰市| 盐津县| 越西县| 舟曲县| 探索| 榆中县| 巴中市| 柘城县| 义乌市| 桓仁| 石城县| 海淀区| 新密市| 永清县| 康马县| 丰台区|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