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這樣的話,請及時去說

【欣賞的話,請快點說】

現實生活中,一個善于發現別人長處,善于欣賞別人優點的人,絕不是單方面的給予和付出。欣賞別人,往往也會激勵自己。

世界是一個整體,但認識世界的人卻只是一個局部。我們每個人都只從一個或幾個角度認識世界,比如研究社會學的從社會角度看世界、學藝術的人從藝術的角度看世界等。世界上數千門學科,把我們每個人都切割成了分裂的人、局部的人。因此,幾乎可以說,我們人人都是帶有偏見的人,我們所說的話,幾乎都是帶有偏見的話。

由此可知,在人與人交流中,在一個團隊內,一個組織中,當要對某一件事發表看法時,自然就會見解各異了。那么,究竟誰對誰錯呢?

世界沒有對與錯,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只是得失不同而已。如果生活中,工作中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在取舍之前,我們應該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點欣賞和贊美之詞。

欣賞就是賞識,欣賞就是領略,欣賞就是視線之內的一份美好。欣賞別人是一種尊重,被別人欣賞是一種承認。無人欣賞則為一種大不幸。如果一顰一笑一招一式都有人欣賞,那孟浩然就不會發出“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慨嘆了。

鳥啼而欣然,花落而自得??梢娙魏蔚胤蕉加姓嬲拿罹?,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欣賞高山,自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強悍和凝重:欣賞大河,自會在大河的澎湃中感悟到氣度與洗禮;欣賞大樹,自會在大樹的偉岸中獲得自立與尊嚴;欣賞小草,自會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執著與希望。

欣賞不同于好奇,需要有一雙睿智而又真誠的眼睛;欣賞不同于獵艷,需要具備藝術的敏銳心靈,需要那份澄澈境界的雄闊。欣賞是人生的階梯,會產生奇妙無比的效果。欣賞更需要慧眼獨具,角度不凡。正如明代學者洪應明所言:“雨余觀山色,景象便覺新妍,夜靜聽鐘聲,音響尤為清越?!?

懂得欣賞他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和智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生活在社會中,彼此之間難免存在利益的差別、思想的分歧,但更具有一致的目標、相通的感情,更需要相互的支撐、相互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一個人的周圍,無論是上級、同事,還是下屬、朋友,都有可以欣賞的亮點,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富蘭克林說:“我成功的秘訣是,從不說別人的壞話,只說別人的好處?!?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胸懷寬廣、虛懷若谷的人,才能懂得欣賞他人。懂得欣賞他人,就是知道尊重和關愛他人,知道看到他人的長處?!?

有一則故事很能說明欣賞的力量。

有一個富翁,由于他特別喜愛吃烤鴨,于是重金聘請了一個精于制作烤鴨的大廚師,每天為他烤一只鴨。大廚師名不虛傳,每天烤出的鴨,香噴可口,不過卻只有一條腿。富翁覺得很奇怪,但礙于身份也不便過問。過了一星期,廚師烤出來的鴨還是只有一條腿,富翁實在忍不住了,他叫出廚師。

富翁問道:“你烤的鴨為什么都只有一條腿呢?另外一條腿到哪里去了呢?”

廚師答道:“哎呀!你弄錯了,鴨子本來就只有一條腿啊!不信的話,我帶你去看看?!?

于是,廚師帶著富翁到后院。這時,鴨子因天氣熱,縮了一足在樹陰下站著休息。

廚師說:“你看!鴨子都只有一條腿??!”

富翁氣不過,立刻雙掌用力拍了幾下,掌聲驚動鴨群,伸出了另一足,紛紛走避。

富翁說:“你看!鴨子都有兩條腳??!”

廚師答道:“是的!如果你早鼓掌的話,那鴨子老早就是兩條腿了。”

千萬別像富翁那樣,吝于鼓掌,否則你吃到的烤鴨,很可能永遠只有一條腿啊!

一個人懂得欣賞別人,在把慰藉和力量給了他人的同時,也把激勵和鞭策給了自己。因為在欣賞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往往也能以人為鏡,看出不足,找出差距,從而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和修養水平。

懂得欣賞他人,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人希望得到他人欣賞,并不等于圖虛榮、好面子;一個人懂得欣賞他人,也不是不顧事實、只唱贊歌。真正的欣賞是真誠和善意的流露,是理解和尊重的體現。這樣的欣賞,給人以溫暖和關懷,有利于激勵人們施展才干、發揮才智,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感情。俗話說看人長處,可以相處。

許多事實證明,發自內心的欣賞比劈頭蓋臉的訓斥更起作用。一個人如果把同行視為冤家,看他人一無是處,他是傷疤我是花,我最美麗他很差,往往會引起摩擦和沖突,最終自己也將難有大作為。只有學會欣賞他人,以誠待人,學人之長,才能營造出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集中精力做事創業。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欣賞良辰美景愉悅人們的心靈,欣賞精品佳作提升人生的境界。其實,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欣賞,欣賞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力量。得到他人的欣賞,就是得到他人的鼓勵,自然會感到幸福和快慰。

愛人者人必愛之,懂得欣賞他人,自己也必然收獲友誼和快樂。在現實社會里,人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懂得欣賞他人,學會欣賞他人,用寬容代替苛求,用鼓勵代替指責,人與人之間就會多一分溫馨,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分和諧。

欣賞別人,就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詞。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贊美。”贊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贊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贊”字,表明贊美者友好、熱情的待人態度。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也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因此,對于他人的成績與進步,要肯定,要贊揚,要鼓勵。當別人有值得褒獎之處,你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誠摯的贊許,以使得人們的交往變得和諧而溫馨。

可以說,欣賞是友誼的源泉,是一種理想的黏合劑,它不但會把老相識、老朋友團結得更加緊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識的人連在一起。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肯定和認可,我們在付出了必要勞動和熱情之后,都期待著別人的贊許。那么,把自己需要的東西,首先慷慨地奉獻給別人,體現的只能是我們的大方和成熟。

多講欣賞的話,是對別人的尊重和評價,也是送給別人的最好禮物和報酬,是搞好人際關系的一筆暫時看不到利潤的投資。它表達的是我們的一片善心和好意,傳遞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無意間與人形成的隔閡和摩擦。對人表示贊許,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欣賞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我們就要在和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毫不吝嗇地贊揚別人,使贊許動機獲得廣大而神奇的效用。真誠的贊美是生活的動力之源。它們像是空氣,充滿我們的汽車輪胎,載著我們在生活的大道上向前飛奔疾馳。

【贊美的話,抓時機去說】

贊美可以給平凡的工作帶來溫暖和快樂,可以給人們的心田帶來雨露甘霖,給人帶來鼓舞,賦予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美妙的贊語可以使我多活兩個月?!奔毾肫饋?,這句話不無道理。馬克·吐溫坦誠地傾吐了我們人類所共同需要的精神食糧——贊美。

一位心理學家說:“贊賞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評價的人,往往也會懷著一種潛在的快樂心情滿足你對她的期待。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贊賞效應。”當你對某個人有意見或準備指責他的時候,你不妨試一下贊賞,首先看看你想責備的那個人,還有哪些值得敬佩和贊賞之處,然后真誠地表達出來,把你對他的批評或責備變成一種你對他的期待,并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值得你所期待的人,你一定會收到比預想要好的交際效果。

喜歡聽好話、受到贊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每個人都會對來自社會或他人的得當贊美而感到自尊心和榮譽感上的滿足。當我們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贊賞,并感到愉悅和鼓舞時,不免會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從而使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靠近。那么此時若抓住這個時機求人辦事,往往是事半功倍。

美國商界中,年薪最早超過100萬美元的管理者叫小劉·斯科爾特。他在1921年被安德魯·卡耐基選拔為新組建的美國鋼鐵公司的第一任總裁,而當時他只有38歲。那時人們收入水平普遍較低,因此這100萬美元的價值相當高。

為什么小劉·斯科爾特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年薪呢?他是天才嗎?當然不是,小劉·斯科爾特親口說過,對于鋼鐵怎么樣制造,他手下的許多人比他懂得還要多。

小劉·斯科爾特說,他能夠拿到這么多的年薪,是因為他知道跟別人相處的本領,知道辦事的訣竅。他說那只是一句話,但這句話應該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有人住的地方,每個人都要背下來,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會提高我們的辦事能力。他說:“我認為,我那些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擁有的最大的資產。而能夠讓一個人發揮出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鼓勵和贊美。”

因為,只要是人,就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美。沒有人喜歡遭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同樣的道理,在辦事的時候,你要與人打交道,那么贊美別人就是你求人辦事的訣竅所在。

心理學家認為: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希望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希望別人欣賞和贊美自己。

美國一位哲學家曾說:人類天性中都有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欲望。人類天生有一種被人稱贊的強烈愿望。所以,能否獲得贊美以及獲得贊美的程度,便成了衡量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標志。每個人都希望在贊美聲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得到贊美或能夠真誠給予贊美的人還很有限,有的人想得到別人的贊美,卻又對別人很吝嗇,人們往往對自身的這種心理需求產生誤解,認為贊美與奉承同義,而奉承即是獻媚,獻媚便是有辱自己的人格,會受到人們的唾棄。有的則自視清高,目中無人,覺得別人都是凡夫俗子,誰也不如自己。于是乎,即使周圍存在許多美好的人和事,也不愿加以贊美。其實,奉承和贊美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反對做虛偽奉承的人,不說言不由衷的話。我們提倡真誠的贊美,提倡對真、善、美的謳歌。

工作和生活中,贊美可以令別人愉快,自己也會因此受益??突凇度诵缘娜觞c》中,講了一個他曾經經歷的一件事。

一天,卡耐基去郵局寄掛號信,從事著年復一年的單調工作的郵局辦事員顯得很不耐煩,服務質量很差。當她給卡耐基的信件稱重時,卡耐基對她贊道:“真希望我也有你這樣的頭發?!?

聽到這句贊美,辦事員喜出望外,驚訝地看著卡耐基,接著臉上泛出微笑,熱情周到地為卡耐基服務。

張海迪曾應日本友人之邀,赴日參加特意為她舉行的演講音樂會。張海迪面對臺下一個個熱情的日本朋友,第一次在這樣的場合用自己學來的日語做自我介紹,并唱了幾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在她講完之后,多么需要贊許、鼓勵和褒揚?。∵@時,主人之一,日本著名作家和翻譯家秋山先生上臺把她緊緊抱住,連聲稱贊說:“講得太好了!”臺下的許多朋友也大聲說:“講得太好了,我們全部聽得懂!”一字字、一句句吐露了日本友人內心深處真情的話語,這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這簡短的幾句贊美,猶如雪中送炭,使張海迪增強了自信心,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氣氛,把演講音樂會推向高潮。

人人都有渴望贊美的心理需求,有時一句美好的贊語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大音樂家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國漢堡的貧民窟,少年時代便為生活所迫混跡于酒吧間里。他酷愛音樂,卻由于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享受不到教育的機會,更無從系統學習音樂,所以,對自己未來能否在音樂事業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開舒曼家大門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他的一生的命運就在這一刻決定了。當他取出他最早創作的一首C大調鋼琴奏鳴曲草稿,手指無比靈巧地在琴鍵上滑動,彈完一曲站起來時,舒曼熱情地張開雙臂抱住了他,興奮地喊道:“天才??!年輕人,天才!”

正是這出自內心的由衷贊美,使勃拉姆斯的自卑感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賦予了他從事音樂藝術生涯的堅定信心。從那以后,他便如同換了一個人,不斷地把心底里的才智和激情流瀉到五線譜上,成了音樂史上的一位卓越的藝術家。舒曼對勃拉姆斯發自內心的一句贊美,成了勃拉姆斯一生中的轉折點。正是這一句贊美,創造了偉大的音樂大師,使人類聽到了《B小調鋼琴四重奏》等一曲曲美妙絕倫的樂章。

由此可見,真誠的贊美對人對己都有重要的意義。

尊重別人,別人才會敬重你。任何人都有活著的理由,存在的價值。即使是卑微的人也希望受到別人的尊敬。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別人的贊美,而實際上,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從他人那里得到賞識,但是,周圍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并不多,而我們自己也很少評論那些發生在周圍的、我們所喜歡的言行。這一點著實令人感到奇怪,因為表示贊賞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任何代價,而在贊美別人后自己得到的回報卻是多方面的。

人人都喜歡被贊美。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曾推出一條原則:“給人一個好名聲?!比绻隳芤哉\摯的敬意和真心實意的贊揚滿足他人的被認同感和榮耀感,那么他人可能會變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達理、更樂于協力合作。

贊美不能太浮夸。太浮夸的稱贊會讓人以為你在譏諷他們,這樣的贊美不僅達不到“好聽”的效果,還相當刺耳,讓人厭煩。贊美盡量具體細致,深入細致的贊美讓人覺得真實,如絲絲暖風,沁人心脾。

日常交往中經常可聽到這樣的贊美詞:“你這個人真好”“你這篇文章寫得真好”等。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好到什么程度,好的原因又何在,不得而知。這種贊美顯得很空洞,別人以為你不過是在客氣、在敷衍。

所以,贊美語應盡可能做到熱誠具體、深入細致。比如贊揚一個人穿的衣服漂亮,你不妨說:“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很合身,顏色鮮艷,人顯得精神多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倫·H·克林納德認為,正確的贊美方法是把贊美的內容具體化,其中需要明確三個基本因素:你喜歡的具體行為或某一個點;這種行為或某個點給你的感覺;你對這種感受給你帶來的影響。有了這三個基本因素,贊美才不至于籠統空泛,能使人產生深刻的印象。

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并不多見。因此,交往中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善于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并不失時機地予以贊美。贊美用語愈翔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讓對方感到你的真摯、親切和可信,你們之間的人際距離就會越來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辭地贊美對方,說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領導”等空泛浮夸的話語,只能引起對方的猜度,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信任危機。

我們在日常交往中,如能注意觀察,并對那些被我們忽略了的優點、美德加以及時贊揚,往往比贊揚那些人所共知的優點效果更好。如一位著名科學家、著名演員或著名作家,或在某些方面有較突出成就的普通人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都頗有建樹,而對他們在各自領域里所取得的成績的贊美聲也就會不絕于耳。那么,我們不妨另辟蹊徑,如贊揚他們和諧的家庭生活,他們漂亮的衣著打扮,他們親切的微笑以及優秀的品格等,這樣肯定會使他們喜悅倍增。

【感激的話,快加謝謝說】

及時謝謝是一種教養,它會贏得太陽;及時謝謝是一種風度,它會贏得月亮;及時謝謝是一種禮貌,它會贏得禮遇;及時謝謝是一種素質,它會贏得青睞。

一生中最該多說的兩個字是什么?是“謝謝”!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當蒸汽渡輪“埃爾金淑號”撞上一艘滿載木材的貨輪并沉沒之后,船上的393名乘客全部掉入了冰冷的密歇根湖水之中……一個名叫史賓塞的年輕大學生奮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搶救溺水者。當他救出第17個人后,終因筋疲力盡而虛脫,再也無法站起來。從那以后,英雄在輪椅上度過了自己的余生。

多年后,在接受一家報紙的采訪時,被問到那天晚上留給自己最難忘的是什么,他的回答讓人感慨萬千:“17個人中,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人回來向我說聲‘謝謝’?!?

一個以自己的雙腿甚至可能是生命為代價,從死神手中搶奪出17條生命的勇者,他對自己的沉重付出沒有遺憾,沒有抱怨。救人活命之恩,他不圖涌泉相報,他圖的僅僅是那17個人中,哪怕只有一個回來,對他說一聲“謝謝”。

一聲“謝謝”,在一個人心中有多么大的分量!

有一個老太太,健康地活了104歲,很多人都很驚奇。他們登門拜訪這位百歲老人,問她有什么長壽秘訣。老人說:長壽秘訣只有兩條,一是要幽默,二是要學會說“謝謝”。從25歲結婚起,她每天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她感謝她的丈夫,感謝她的父母,感謝兒女,感謝鄰居,感謝大家給予她的關懷和體貼,感謝每一個祥和、溫暖、快樂的日子。別人每對她說一句親切的話語,每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張問候的笑臉,她都忘不了說聲“謝謝”。

這個老太太的一生是幸福的,因為她的心中充滿著感謝。

感謝,簡單的兩個字,讓人可以從中受益,感受到溫暖,感受到關懷。所以,請大聲說一聲“謝謝”吧!

有位愛花的小姑娘,常常去花店買花,花店的老人永遠用慈祥的口吻問候她。每次小姑娘都想對老人說:“您真好,我愛您!”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她想:“明天再告訴老人也不遲!”無數個明天之后,她又朝花店走去,發誓這一次一定要對老人傾訴感激之情。然而花店的門緊鎖著,老人在前一天過世了。

我們應該及時地把感激、欣賞、贊美……直言不諱地告訴對方,即使對方是一位陌生人,因為我們不能等待明天,因為許多機會里不存在明天。

有一個男孩爬到汽車底下,幫一個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擰緊了螺絲。他爬出來后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那男人,男人給小孩五塊錢,小孩不要,男人又加了五塊,小孩還是搖頭。男人有些生氣了:“你嫌少?再嫌少這十塊錢也不給你了?!薄安?,我沒有嫌少,我的老師說,幫人是不要報酬的!”

男人蒙了:“那你怎么還不走?”

小孩說:“我在等你說謝謝。”

即使對一個孩子,我們也要及時說謝謝。那男人只知道給錢,卻忘記說謝謝。在孩子眼里,謝謝比金錢更重要,金錢只肯定做事的價值,謝謝卻像尊重的糖果甜在孩子的口里,像贊賞的陽光照在孩子的心頭,像感激的雨露滋潤孩子的心靈。孩子在乎的不是金錢,在乎的是尊重、贊賞、感激,我們千萬不能忘記說謝謝。不僅如此,能否記得說謝謝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試金石。

一個大學生到一家公司應聘辦公室文員的職位。經過筆試和面試,在他等待最后結果的時候,他卻被告知回家等消息。第五天,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他求職的那家公司寄來的,信中委婉地拒絕了他的求職要求。收到這樣的信無疑讓人泄氣,他也不想回信。但他反過來一想,給人家回一封信也是一種禮貌;于是,他就寫了一封回信,感謝用人單位提供面試的機會。信寄出兩天后,他接到了那家公司招聘負責人打來的電話,通知他有一個工作崗位,讓他準備上班。后來才知道公司的信是公司對應聘者考察的最后一關。共寄出了十八封信,只有三個人寫了回信,他是其中之一。

就這樣一封感謝信贏得了一次機會,贏得了一個崗位。如果這個大學生忘了回信說謝謝,沒有及時感謝,這個崗位就會和他失之交臂。

為了自己,為了他人,請別忘了及時地說聲“謝謝”,這最平常不過的兩個字,卻能為自己,也為他人帶來一份美好的心情。

【理解的話,請當場就說】

如果說友情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那么可以說理解的話語是聯結鮮花與鮮花之間柔軟的紐帶。當別人處于逆境時,紐帶輕輕地拉扯著你,會給人心靈以莫大的安撫。

“理解萬歲”的口號,一直廣泛為人們所提倡。彼此理解,是朋友之間所真心希望的,并一直尋求的。對一個人作評價、下結論,就應該堅持全面、完整的原則,因為只有這樣,作出的評價和結論才有概括性,才符合這個人的全部實際。

這個道理很簡單,不必贅述。但對一個人要做全面、完整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人們的評價活動本身要受對被評價者的了解程度的影響。了解不多,可又必須有個評價,就只好憑印象了,現實中就是這樣。所以人們不要總是奢望別人時時處處都對自己有個全面公正的評價。

理解是一種藝術,是對朋友的一種幫助。你只有真正理解了別人,別人才會真正理解你。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默契,但工作上的默契畢竟不同于生活中的,不是每一對工作拍檔都適合繼續發展。

Chris是個美麗的女人,單看外表,最多只有30歲出頭。“默契有時候,只是一個眼神,一句別人聽上去漫不經心的話?!盋hris說,“我有上級,也有下級,可真正讓人感到貼心的不多。Paul,算是一個貼心的吧?!?

“老板總是對我恩威并施,我也知道他也有他的苦處。有一次,一個新來的員工和我鬧別扭,我去找Paul抱怨,他拍拍我的肩膀說,他知道我也很累,當時我確實是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墒且痪淅斫獾脑捑妥銐蜃屛腋袆恿?。”

理解是溝通的橋梁,是人際交往中最理想的潤滑劑,如果我們在勸說時注意多說一些理解的話語,就可以增強語言的親和力,具有親和力的語言是人們最容易接受的。

高女士讓自己八歲的兒子到商店買了五斤蘋果,回來一稱發現只有四斤一兩,便提著蘋果怒氣沖沖地來質問店主。盡管店主一再聲稱“我們誠信做生意,絕對沒有缺斤短兩的事情”,但氣昏了頭的高女士不但不信,反而出言不遜,說了些“開黑心店、無商不奸”等傷人的話,要出門時,竟然說:“你記著,誰也不會花錢買氣受,全世界的商店都關門了,我也不來這里買東西了!”

店主心里真想罵她“潑婦,無賴”,可是一想到“顧客就是上帝”,馬上就笑嘻嘻地說:“大姐啊,今天咋的啦?您常來買東西,氣頭上來找我,我怎么就沒給您個面子,反倒惹您生這么大的氣?將心比心,換了我遇到被坑挨宰的事也要生氣的。不過,您是不是先調查調查,問問你兒子……”高女士聽后,氣消了一些,出了商店慢慢冷靜下來,這才想起問兒子,原來兒子在買蘋果回家的路上,遇到同學小胖,兩人各吃了一個蘋果。高女士不好意思起來,馬上來到商店,一個勁兒地賠禮道歉。從此高女士和店主關系更融洽,成了商店的鐵桿顧客。

這里,店主不僅彬彬有禮、罵不還口,而且還講了一些理解的話語:“惹您生這么大的氣”“換了我……也要生氣”,做到了善解人意、將心比心,才讓情緒激動的高女士接受了“消消氣”“問問兒子”的勸說,避免了業主與顧客之間一場交際的失敗。理解的話語為買賣雙方架起了溝通的橋梁。

要想真正理解他人,就得要有寬容心。寬容是人際關系的“黏合劑”和“潤滑液”。寬容,我們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就給了自己一個機會。若斤斤計較、寸土必爭,不善于體諒他人,勢必會影響和阻礙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

劉偉和謝華在大學里是“情敵”,關系一直有點疙疙瘩瘩;畢業后,兩人進了同一家公司,謝華在市場拓展部,劉偉在行政辦公室。盡管不在一個部門,但肚量不大的謝華人前人后還是說了劉偉不少壞話,什么劉偉在大學里風流成性、什么好斗逞能、打人鬧事被學校處分之類子虛烏有的事,在謝華嘴里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公司里很多不明真相的員工因此對劉偉都有點“另眼相待”。

一年后,劉偉調任市場部部長,成了謝華的上司。謝華想到自己平時對劉偉的造謠誹謗,擔心劉偉會借機報復,為此心神不寧,惶惶不安。誰知劉偉不但沒有對謝華進行打擊報復,相反大會小會、人前人后經??渌X子活,點子多,能力強,干勁足,并放手讓他去拓展業務。劉偉的寬容讓謝華心服口服,工作積極性更加高漲,放棄了偏見和妒忌,主動地幫劉偉出謀劃策,成了他得力的助手。當初那些準備看他倆“好戲”的員工也被劉偉的寬容大度所折服,大家齊心協力,整個市場部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對與自己心存芥蒂的下屬,劉偉不借機打壓排擠,而是待之以寬,容之以量,勵之以行,從而避免了一場兩敗俱傷的“窩里斗”,實現了“雙贏”。

要想真正理解他人,還得要有同理心。所謂同理心,是指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心態。擁有同理心的人,在交際中往往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贏得別人的尊重。

劉嘉和王路同為某公司設計員。剛進公司時,相互間競爭,由于一個客戶的原因,兩人產生了誤會,雖同在一辦公室,但彼此關系卻不融洽。

前幾天,劉嘉接了個業務,為一對準備結婚的青年設計新房裝修方案。熬了幾個夜晚,劉嘉終于把裝修的方案設計好了。周一上午,客人前來看圖樣,他興沖沖地把設計方案拿給他們看,誰知他還沒有介紹完自己的設計意圖,客人就說起了設計方案的不是,門廳玄關、客廳吊頂、臥室窗戶如何如何,說得設計方案幾乎一無是處。劉嘉沒想到客人如此挑剔,一時面紅耳赤,滿臉窘態,不知如何是好。

見此情景,坐在一邊的王路連忙走過去,拿起劉嘉的設計圖對客人解釋說:“門廳是住房的‘第一張臉’,方寸之地自有玄機。作為連接室外室內的一個過渡地帶和緩沖空間,它既要有很好的使用功能,又要有較高的審美要求。所以你們不能只考慮美觀而忽視實用……”針對客人的質疑,王路解釋得很細心,剛才還面有慍色的一對新人聽后連連點頭?!爱斎?,這只是設計初稿,你們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劉設計師一定會為你們提供最好的設計方案。”王路見客人情緒緩和了許多,就說,“你們可以坐下來,充分地交換意見嘛!”

回過神來的劉嘉向王路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從那以后,兩人前嫌冰釋,成了一對工作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

平時關系不融洽的同事拿出的設計方案,遭到顧客非議和質疑時,王路并沒有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而是盡力維護同事的利益,出面解圍,使事情出現了轉機。王路積極主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這種在交際中表現出的同理心,最終讓他贏得了信任和友誼。

一個人是否能受到朋友的歡迎,與這個人能否理解他人有很密切的關系。懂得事事為他人著想,事事理解他人,談吐風趣而不失儒雅的人,身上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馨香,令周圍與他相處的人,如沐春風,被他善解人意的魅力所吸引,以能成為其好朋友而自豪,不管日后是否同道,心中的思念卻會歷久彌新,友情長存。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妙,你要保存一段情誼,不能以為單靠嘴巴或一雙手便如愿以償。這皆因人的思想變化無常,以為彼此日夜共對,相擁相依便可保持熱情,這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西方的心理學家一致認為,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人理解,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無論走到哪里,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結交到患難知己,人人會向他伸出友誼之手。

培根曾說:“缺乏朋友的理解,乃是最純粹最可怕的孤獨,假如沒有朋友,世界不過是一片荒漠。只要人人都多一點理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朋友并不是庸俗的金錢附庸品,并不是權勢下的奴隸。只有當一個人能發現他人身上閃現出別人需要的亮點時,別人才愿意與之為友,才愿意為他敞開心靈之門,才愿意付出他應得到的激情和贊美。

青年人涉世不深,往往體驗較少,于是對于一個需要安慰的人常顯得束手無策。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當一個人充滿悔恨時,尤其需要朋友在此關鍵時刻拉他一把,在朋友的寬慰力量下增長力量。如果,這時你多說幾句理解的話,那么你就必然會獲得不絕的贊美。

【鼓勵的話,適時去說】

鼓勵不僅僅是獎賞和懲罰,它和一些行為的發生相聯系,它有著促使某種行為重新出現的趨向。鼓勵的話最好在適合的時候及時說出。

中國傳統教育中對于管束孩子的名言很多:“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從古到今,中國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都非常嚴格,仿佛對子女說一句贊揚、縱容的話就會害了孩子。但在今天,教育被越來越多地提倡人性化,所以常識教育應運而生,而且家長們也都看到了常識教育所帶來的驚喜改變。

一位教師經常批評油畫班的學生不完成作業,出于對訓斥的反感,有個學生禮貌地建議老師,是否能以表揚完成作業的學生來取代批評沒有完成作業的人?老師采納了他的建議。果然,幾個星期后,他不僅看到同學們認真完成作業,而且,看到了一個充滿歡樂氣氛的集體。

可見,贊揚對孩子們的行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哈佛大學藻類學專家B·F·斯金諾的實驗也充分地肯定了這一點:當動物的大腦接收到鼓勵的刺激,大腦皮層優勢興奮中心調動起各個系統的“積極性”,潛在的力量能動地變成了現實,行為發生了改變。他說:“我最初認識到這一問題,是在夏威夷海洋生物公司大型水族館工作的時候。1963年,我在那里是海豚教練員的負責人。訓練馬和狗,可以用傳統的訓練方法,但是,對那些水生動物,不能使用皮帶和馬籠頭,‘積極的鼓勵法’是我們唯一的方法?!?

他介紹說:“我們通常采取‘條件鼓勵法’,運用條件反射原理,我們讓一些原始的信號(如聲音、光等)和一些基本的鼓勵(給食物)聯系起來,使這些信號在它們頭腦中和鼓勵的刺激建立穩固的聯系,當信號一出現,鼓勵的作用也同時出現了。海豚教練員們經常在喂食的時間吹口哨,口哨成了海豚的鼓勵信號。在沒有給食物的條件下,動物們聽到口哨,同樣能表演一個多小時的節目。”

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看守人準備打掃大猩猩的籠子,喚它出來,猩猩不肯。無奈,看守人搖動手中的香蕉,想吸引它出來,可是,大猩猩不是不予理睬,就是搶到香蕉跑回原處。一個教練員看到這種情況指出:“這種搖動香蕉的鼓勵方法,從前沒有實施過,因此不能奏效。但是,運用‘食物鼓勵法’,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奏效。你應該把香蕉放在門前,讓香蕉吸引猩猩自己走出來。”果然,大猩猩見到門前的香蕉,乖乖地走了出來。

同樣,把“積極的鼓勵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也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有個孩子不愛勞動,父母經常大聲呵斥他,這不僅無濟于事,家庭氣氛也很緊張。后來父母改變了教育方式,注意觀察他表現好的行為,如看到他幫助大人洗盤子的時候,就用贊許的口氣鼓勵他,果然,他開始熱愛勞動了,家庭的氣氛和睦多了。

一般來說,鼓勵有兩種形式,肯定的和否定的。肯定的鼓勵,出自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如給動物食物、撫愛、表揚等。否定的鼓勵,適用于禁止的、需要回避的事情。如打它、對它皺眉頭或者發出不愉快的聲響。

只要發出肯定的鼓勵信號,行為必然會得到改善。

假如你要某人打電話給你,他沒有這樣做,你不能鼓勵他,因為這是沒有出現的事情;當他打電話給你的時候,你高興地發出鼓勵的信號,他就會經常打電話給你的。如果,你冷淡地對待他,也許,他從此便不會再給你打電話了。

鼓勵的力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鼓勵是有條件的。下雨對鴨子是肯定的鼓勵,對貓卻是否定的鼓勵;在你溫飽的時候,食物并不是鼓勵的因素,但是,在訓練動物的場所,這是各種鼓勵法中最有效的方式。

在海洋上捕殺鯨魚的人,就會采用許多種鼓勵法。如用魚誘惑,用撫摩、抓撓的方式,用引起群體的注意或者用玩具的作用等。動物們從沒想到鼓勵引起的行為是獵人們設下的陷阱。

鼓勵是一種信息,通過傳導的方式起作用。它準確地告訴對方,你喜歡、需要的是什么。在運動員和舞蹈演員的訓練場上,教練的口令“對”或者“好”絕不是在訓練結束后的更衣室內詢問訓練情況,事實上,它是意味著發出需要動作的一個信號。

觀看足球賽和籃球賽時,我們經常被運動員受到喝彩和鼓勵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所打動。每當一個投籃得分或者精彩的險球之后,場下人群中爆發的雷鳴般的喝彩聲使運動員和群眾感情交流融為一體,運動員們受到多么大的鼓舞??!

鼓勵要適時,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如果你說:“噢,孩子,昨天晚上你的行為多么高尚啊!”他會回答:“怎么,難道現在我有什么不高尚的行為嗎?”或者在他還未考試前,你就說再接再厲,那估計他會心生疑惑,并且不知所措。當孩子們遇到挫折而灰心喪氣的時候,長輩們應該經常鼓勵他們對于沒有成功的事情進行嘗試。當孩子們獲得成功之后,更應該贊揚他們的能力,并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

【夸獎的話,別留到明天說】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百澝乐o”,往往過時不候,如果錯過了那個火候,會給人以“馬后炮”的感覺。當你面對你所想夸贊的人或事時,請抓緊時間,由衷地說出來吧!千萬不要留到明天。

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顧忌得太多,導致想法很好卻沒有執行。也許在想夸別人幾句以表達自己的敬意時,卻礙于情面或擔心別人有想法而只好作罷。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下屬工作出色,你對他的表現很滿意,真想好好地表揚他一番。可是,你怕他聽了“翹尾巴”而失去應有的效果,于是你克制住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向他布置下一個任務……

上司確實有魄力,處理問題正確果斷,而且作風正派,身先士卒,你很想在共同享用工作餐時把大家對他的好評,包括你的肯定,直接告訴他。但是,你怕這會被他視為別有用心,怕別的同事視你為“拍馬屁”,更怕這會喪失了自我尊嚴,于是你將話咽了回去……

在樓門口遇上了鄰居全家,老少三輩,全體出動,是去附近的小飯館聚餐。看到他們那和諧喜悅的情形,你想跟他們說幾句祝福的話,可是你想到人家平時并沒有跟自己家說過什么吉利話,又覺得此時此刻人家也許并不會珍視你的友好表示,于是你只是側身讓他們一家走過,然后遠遠地望著他們的背影……

在商場購物,你遇上了一位服務態度確實非常好的售貨員。當她將你購買的商品裝進漂亮的塑料袋,親切地遞到你手中時,你本想不僅說一聲“謝謝”,而且再加上幾句鼓勵的話,可是到頭來你還是沒說,因為你想著“我是‘上帝’,她本應如此”“反正總會有別的顧客表揚她”……

在研討會上,遇上了你長期的對手,你們的觀點總是背道而馳。然而,這回他的發言,盡管你仍然不能“茍同”,可是他那認真探索的精神,自成邏輯的推理,抑揚頓挫、流暢自如的宣講,實在令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功力。在會議休息飲茶時,你真想走過去跟他說:“雖然我不能同意你的觀點,可是我的的確確愿意為了維護你的表達權,而作出最大的努力……”你都走到他跟前了,卻又忽然覺得說這種話會招來誤會,而且,你覺得這也實在并不是什么新鮮的話語,于是你開了口,沒說出這樣的話,卻吐出了幾句咄咄逼人“語帶雙關”的酸話……

人與人之間交往需要贊美之辭。因此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將自己的感激表達出來。

當你心頭涌現了非自我功利目的、自然親切、樸素厚實的贊美之辭時,不要再猶豫不決了,要快把贊美之辭說出口!只要你確實由衷而發,你就大大方方把好話說出來。即使遇上了“狗咬呂洞賓”的情形,你也并無所失,因為你煥發著人性善的光輝,你把好話給予別人,即使是你的親人,那也是必要的播種。

這世上的絕大多數人,是會接受來自他人的善意、愛意、親合意向的種子。這種子落在他們的心田,多半會生出根,發出芽,開出花,結出果……

當然,善意的批評,恨鐵不成鋼的諷刺,乃至于義正辭嚴的訓斥,也可以被視為廣義上的好話;并且,對民族公敵,對貪官污吏,對社會渣滓,不存在著跟他們說好話的問題。即使是日日“司空見慣”、已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了浪漫的夫妻,如果在一剎那間忽有好話涌上心頭,請趕快把它說出口。這不僅絕不多余,甚至會成為夫妻之間攜手共度歲月的重要黏合劑!

做生意絕不僅僅只是金錢上的來往,它更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交流。因而在生意場中多給別人一些贊美,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喬治·伊士曼發明了感光膠卷,電影得以產生,他因此積累了一筆高達1億美元的財產,從而成為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商人之一。

伊士曼曾經在英國曼徹斯特建過一所伊士曼音樂學校。同時,為了紀念他母親,還蓋過一所著名的戲院。當時,美國紐約高級座椅公司的總裁亞當森想得到這兩座建筑里的大筆座椅訂貨生意。于是,他同負責大樓工程的建筑師通了電話,約定拜見伊士曼先生。

為了使談話更有效果,亞當森拜訪了這兩座建筑的建筑師,因為建筑師比較了解伊士曼。于是建筑師向亞當森提出了一條忠告:“我知道你想爭取這筆生意,但我不妨先告訴你,如果你占用的時間超過了5分鐘,那你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他是說到做到的,他很忙,所以你得抓緊時間把事情講完就走。同時,你要盡量多地運用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贊美?!?

亞當森被領進伊士曼的辦公室,伊士曼正伏案處理一堆文件。

過了一會兒,伊士曼抬起頭來,說道:“早上好!先生,有事嗎?”

建筑師先為他倆做了引見,然后,亞當森滿臉誠意地說:“伊士曼先生,在恭候您的時間里,我一直在欣賞您有這樣一個辦公室,我很羨慕您的辦公室,假如我自己能有這樣一間辦公室,那么即使工作辛勞一點我也不會在乎的。您知道,我從事的業務是房子內部的木建工作,我一生還沒有見過如此精致的辦公室呢。”

伊士曼放下手中的工作,愉快地回答說:“您提醒我記起了一樣差點兒已經遺忘的東西,這間辦公室很漂亮是吧?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對它也是極為欣賞??扇缃?,我每來這兒時總是盤算著許多別的事情,有時甚至一連幾個星期都顧不上好好看這房間一眼?!?

亞當森走到墻邊,用手來回撫摸著一塊鑲板,那神情就如同撫摸一件心愛之物,“這是用英國的櫟木做的,對嗎?英國櫟木的組織和意大利櫟木的組織就是有點兒不一樣?!?

伊士曼走到他身旁答道:“不錯,這是從英國進口的櫟木,是一位專門同櫟木打交道的朋友為我挑選的?!?

接下來,伊士曼帶亞當森參觀了這間房子的每一個角落,他把自己參與設計與建造的部分一一指給亞當森看。他還打開一只帶鎖的箱子,從里面拉出他的第一卷膠片,向亞當森講述他早年創業時的奮斗歷程。

伊士曼感慨地說到了孩提時家中一貧如洗的慘狀,說到了母親的辛勞,說到了那時想掙大錢的愿望,講了怎樣沒日沒夜地在辦公室搞實驗等等。

“我最后一次去家具城時買了幾把椅子運回家中,放在我的玻璃日光室里??申柟馐怪柿松?,所以有一天我進城買了一點漆,回來后自己動手把那幾把椅子重新油漆一遍。你想看看我漆椅子這活兒干得怎樣嗎?好吧,請上我家去,咱們共進午餐,飯后我再給你看?!碑斠潦柯f這話的時候他倆已經談了兩個多小時了。吃罷午飯,亞當森看了那幾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值最多只有1.5美元,但伊士曼卻為它們感到自豪,因為這是他親自動手油漆的。對伊士曼如此引以為榮的東西,亞當森自然是大加贊賞。最后,亞當森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那兩幢樓的座椅生意。亞當森說什么了嗎?沒有!他沒有表達自己的迫切需求,也沒有急著讓伊士曼做決定。是從無關緊要的贊美他物開始,最終獲得了伊士曼的認同和好感,當然,生意也順理成章地做成了。

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贊美可以搞好你的人際關系,使你在事業的道路上暢通無阻。贊美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種有效的感情投資。當然,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對領導的贊美,能使領導心情愉悅,對你越發重視;對同事的贊美,能夠聯絡感情,增強團隊精神,在合作中更加愉快;對下屬的贊美,使你贏得下屬的敬重,激發下屬的工作熱情和創造精神,從而更好地協助自己在事業上的發展;對自己生意伙伴的贊美則會贏得更多的合作機會,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如果你是一個商人,學會贊美你的顧客,則會擁有更多的顧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新密市| 淮滨县| 福清市| 建宁县| 柞水县| 鄂尔多斯市| 江安县| 阿拉善盟| 吉林省| 乳山市| 安岳县| 咸宁市| 岗巴县| 自治县| 红河县| 东兰县| 焦作市| 莱芜市| 来宾市| 万荣县| 夏河县| 三台县| 隆昌县| 天台县| 贵阳市| 明光市| 密云县| 商南县| 莆田市| 宣武区| 呈贡县| 邳州市| 泽普县| 邮箱| 彝良县| 湖北省| 密云县| 平湖市| 监利县|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