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特萊津》(Terezin)
魯特·薩赫苔洛娃
Ruth Schachterova

魯特是個女孩,她出生在一九三〇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九日,在她十一歲半的時候,她被遣送到特萊津。一九四四年五月十八日,她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在那里,納粹殺死了她,她還沒到十四歲。
這是一張上色的剪貼作品,用了當時作廢的表格紙,貼在一張發亮的黃色紙上。這張剪貼作品的構圖、變化和虛實處理都很好。這是藝術化的特萊津景觀。
那么,什么又是魯特生活中現實的特萊津的內核?
一九四四年,一個小名叫做米夫(Mif)的男孩寫道:
特萊津
沉沉的輪子碾過我們的前額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們的記憶深處。
我們遭受的已經太多,
在這哀慟和羞辱凝合的此處,
需要一個盲人的標記
以給未來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個證明。
等待了第四個年頭,像是站在一個沼澤地的上方
任何一刻,那里都可能噴涌出泉水。
同時,河流奔向另一個方向,
另一個方向,
不讓你死,也不讓你活。
炮彈沒有呼嘯,槍聲沒有響起
在這里,你也沒有看到鮮血流淌。
沒有這些,只有默默的饑餓。
孩子們在這里偷面包,并且一遍遍地提出同樣的問題
而所有的人希望能夠入睡,沉默,
然后再一次入睡……
沉沉的輪子碾過我們的前額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們的記憶深處。
沒有人知道,這首詩的作者米夫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這是特萊津的兒童藝術教育者面對的困境。藝術家弗利德認為,在這樣畸形環境的不斷刺激中,孩子們的心靈會非常自然地失去常態。她知道,在這樣的窒息中,你不需要時時對孩子說,你要記住苦難。即便你喝令他們忘記,記憶仍然如“沉沉的輪子碾過前額”,已經“深深地埋入記憶深處”。仇恨是自然發生的,很快地,它就會堵住孩子的胸膛。在這樣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保留一雙正常的眼睛,仍然能夠看到和理解什么是美;引導他們保留愛的能力,把這樣的種子播入孩子們的心田,期待它慢慢地萌芽和生長。
在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了解了真實的特萊津生活,再看弗利德引導的孩子畫下的特萊津,我們才能夠懂得,弗利德在集中營的兒童藝術教育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