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香料之戰 從重商主義到自由貿易

  • 貿易戰
  • 金圣榮
  • 17799字
  • 2018-04-19 16:23:18

在15世紀,人們眼中的世界仍然是歐、亞、非三個大陸,其余的地方都是海洋。亞洲商人與歐洲商人之間貿易往來歷史悠久,支撐著歐亞之間貿易的,是在今天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胡椒。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之后,原有的香料貿易之路被阻斷,于是歐洲人只好尋找其他的途徑來進行貿易。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開辟新航路、揭開人類歷史新的一幕的并不是當時的歐洲經濟文化大國,也不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是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更出乎意料的是,在開辟新航路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繼成了世界海洋霸主。那么,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困難,才成功開辟了新航路呢?在新航路成功開辟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經歷了怎樣的磨難,才登上了海洋霸主的寶座?

葡萄牙王子啟動征服大海的航程

1143年,葡萄牙正式脫離了西班牙的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然而,獨立之后的葡萄牙擁有的生存空間十分狹小,它的國土面積甚至不足10萬平方公里,但是這個位置偏僻的歐洲天主教小國成為歐洲國家中唯一一個由單一的民族組成的國家。因此,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民族意識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的時候,葡萄牙強烈的民族意識就通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強烈地體現出來了。在14世紀末,葡萄牙居然戰勝了強大的鄰國西班牙。

帶領著葡萄牙人贏得這場戰爭的領導人是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后來,一位賢淑的英國公爵之女嫁給了他。這對夫妻共生育了5個兒女,恩里克是他們的第三個兒子。正是這一位恩里克王子為葡萄牙的海上霸權奠定了基礎,并且成為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1406年,恩里克王子只有12歲。這一年,恩里克看到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學指南》一書。雖然這是一本塵封了一千兩百多年的古書,但是書中描繪的世界激發了恩里克強烈的好奇心:南極連著非洲,整個世界只有歐洲、亞洲和非洲是陸地,其余的地方都是毫無邊際的大海。盡管從今天的角度看,托勒密的論斷謬誤頗多,但是這本書仍然激發了恩里克探尋海洋秘密的夢想。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實現這個理想,并且能夠促成葡萄牙海外擴張的愿望。9年后,年僅21歲的恩里克王子以葡萄牙船隊統帥的身份親臨摩洛哥,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占領了休達。在這場戰役中,葡萄牙船隊陣亡了8人。休達一戰使地中海與大西洋的交通要道的控制權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同時也拉開了葡萄牙人也就是歐洲人向外擴張的序幕。

1417年,被葡萄牙人統治了兩年多的休達被摩爾人的軍隊包圍。于是,恩里克王子再次率領援兵征戰休達,成功地捍衛了葡萄牙的霸權,并且在休達停留了三個月。就在這段時間里,恩里克接觸到了不少戰俘和商人。這些戰俘和商人告訴他:其實,世界上原本就有一個古老的商路,通過這條商路,人們可以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僅用20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樹木成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綠色國家”。同時,還可以從那里獲得胡椒、黃金和象牙等珍寶。

聽到這些,恩里克王子冒出一個想法,他想嘗試著尋找一條能夠通往那個“綠色國家”的海路。雖然這是一個大膽而又冒險的想法,但是仍然得到了國王父親的認可和贊同。于是,恩里克便將全部心血投入了航海事業。他離開了豪華的宮殿、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溫馨和睦的家庭,來到了一個遠離首都里斯本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薩格里什”,它距離葡萄牙西南的圣維森特角不遠,是一個荒涼的海角。在這里,恩里克定居了下來。

此時的恩里克已經是基督騎士團的總團長了。恩里克把騎士團的資產當做創立航海學校的資金,并且建立了天文臺和圖書館。此外,恩里克還看好距離薩格里什20公里處的拉各斯,并在那里開設了港口和船廠,使那里成為葡萄牙的航海大本營。同時,恩里克招募了許多和他一樣的渴望探尋海洋的人來共同研究關于航海的各種資料,并且嘗試在航海事業中應用天文和數學知識。同時,恩里克也開始在自己設立的船廠設計船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建造了多桅三角船,這種船能在逆風的條件下調整風帆,以便于按照制定的目標航行。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和演練之后,恩里克認為自己做好了航海的充分準備,航海的時機到了。于是,在1418年,第一只西班牙船隊在恩里克的指揮下出發了。但是,他們卻被海風陰差陽錯地吹到了西方,而恩里克卻意外地發現了屬于馬德群島的桑托斯港島,在第二年,恩里克又發現了馬德拉島。隨后,恩里克王子宣布:這個地方被葡萄牙并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對于恩里克的航海事業來說,馬德拉島的發現意義非凡,因為為葡萄牙開疆拓土正是恩里克立志航海時最初的夢想。與馬德拉群島一起被恩里克發現的,還有亞速爾群島。在發現這些群島后,恩里克依照封建制度將這些島嶼封給不同的屬下,作為對他們的功勞的嘉獎。在這些發現者擁有了這些島嶼之后,不久這里就開始產出糖和酒,因此,葡萄牙每年的賦稅收入也因此而激增。

1432年,在恩里克的指揮下,包括一名牧師在內的數百人,攜帶著幾十頭牲畜乘坐16艘船揚帆遠航,前往亞蘇爾群島并在此開展殖民統治;第二年,恩里克的父親——若奧一世逝世,恩里克的弟弟繼承了皇位,而恩里克仍然投身于航海事業。也正是在這一年,恩里克接到了他麾下的一個名叫吉爾·艾亞內斯的船長的匯報:博雅多爾角是一個無形的障礙,我們沒有辦法通過!此時,自1422年以來的十多年里,恩里克王子已經組織了十多次以繞過博雅多爾角為目標的航海旅行,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1434年,在恩里克的親自指揮下,艾亞內斯船長和他的同伴們終于繞過了這個曾經看似恐怖的博雅多爾角。此前,在恩里克王子的航海大軍看來,博雅多爾角就是魔鬼的化身:它的南面是一片黑暗得讓人恐懼的綠海,沸騰的海水充斥著整片海域,毒辣的烈日似乎也希望能從這片海域中榨取一些利益。讓他們意外的是,事實上這里并不像傳聞的那樣令人畏懼,反而是一個富庶之國,這一切景象都令葡萄牙人欣喜若狂。于是,恩里克心中的航海夢想再度膨脹。自此,葡萄牙王國海上遠征的大幕在世界舞臺上正式拉開。很快,世界跨入了15世紀40年代的門檻。

1441年,葡萄牙戰火再起:進攻丹吉爾的慘敗引發了一系列的政治斗爭,因此,恩里克不得不暫時放下他的航海志向,回到宮殿處理這些事情。之后,恩里克王子重新回到薩格里什重拾他的航海之夢。再次來到薩格里什的恩里克把探險的目標指向了非洲沿岸。這一年,恩里克派出的葡萄牙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今天的毛里塔尼亞的努瓦迪布角,創下了探險隊向南航行的新紀錄。同年,恩里克派出的另一只探險隊返航時帶回來十個黑人,他們成了世界歷史上的首批“黑奴”。這使歐洲的歷史上首次出現了奴隸貿易,也是歐洲人卷入奴隸貿易的開始。

后來,尋找黃金、販賣黑奴等活動帶來的豐厚的經濟利益讓葡萄牙人為之深深著迷,因此,航海發現開始帶有武力征服和掠奪財富的色彩,繼而演變為殘酷的殖民統治。而葡萄牙也將他們罪惡的奴隸貿易的觸角伸向了非洲西海岸。此時,葡萄牙人對恩里克王子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前,人們一直把恩里克開辟航海事業的行為看做對國家資產的無意義的耗費,現在卻毫不吝惜對恩里克的贊譽。

在控制了非洲之后,恩里克創辦了“皇家非洲公司”,以此壟斷對非洲的探索,也大膽實行對在西非冒險探索的大小船只征收賦稅的制度,此時探險行為成了葡萄牙一項普遍的運動,也成了一項人人都能參與的事業。截止到恩里克去世,已經有4000公里的非洲西海岸被西班牙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1460年,恩里克在薩格里什的航海基地逝世,終年66歲。他在航海事業中度過了四十余年的時光。正因為他對航海事業的探索,葡萄牙才擁有了世界一流的船隊、世界一流的造船技術和世界上一流的探險家和航海家。更重要的是,葡萄牙因為他的航海事業而掌握了強大的海上霸權。恩里克在世的幾十年間,葡萄牙改變了傳統的農業國地位,成了歐洲最富有的國家。

香料——驅使千舟競發的誘餌

15世紀的歐洲,經濟中心的位置一直被地中海獨霸著,來自熱那亞、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的大小船只載著人們致富的夢想,頻繁地往返在地中海和北海。只有依托地中海,這些船只才能把從東方運來的奢侈品輾轉運往歐洲各地,進而為自己謀取巨額的利潤。而威尼斯正是當時地中海的貿易中心之一。因此,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威尼斯有發展貿易的得天獨厚的優勢。1424年,威尼斯總督曾經洋洋自得地向其他國家炫耀自己的政績:威尼斯已經擁有45艘巨型戰艦,中型船只也有300艘,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型船只竟然達到了3000艘之多。此外,威尼斯以每年還將1000萬杜卡的巨資應用于貿易,而當時教皇的仆人每年的收入也不過30杜卡。

不過,這還不足以引起歐洲其他國家商人對威尼斯商人的敵視,然而讓歐洲其他國家的商人妒忌的是,威尼斯商人壟斷了歐洲的香料貿易。在14、15世紀的歐洲,香料是奢侈的物品。因為當時沒有冰箱,所以使用香料成了保存食物的最主要的方法,并且被人們廣泛應用。如果沒有香料,大量的肉類很快就會失去新鮮的色澤和口感,那么人們只能食用臭肉以求果腹。因此,香料成為歐洲人生活的必需品,歐洲市場對香料的需求很旺盛,香料的價格也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中世紀的歐洲,只有黃金具有衡量香料價值的權力。11世紀的時候,歐洲的胡椒按粒交易,除了保持食品新鮮之外,胡椒還可以派上買房置地的用途,“胡椒袋”成了富人的代稱。而且,當時的歐洲只允許用天平和戥子來稱量胡椒的重量。另外,在進行胡椒交易的時候,還要緊閉門窗,以防風將貴重的胡椒吹跑。

對于當時的歐洲來說,香料的貿易就是整個對外貿易的支撐。而且,胡椒的產地是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群島。若想把這些產自亞洲的香料運到歐洲,要經過馬六甲、霍爾木茲或亞丁、埃及的沙漠、尼羅河河口和地中海。才能使歐洲的顧客購買到昂貴的香料。此外,歐洲人復雜的運輸香料的過程為許多沿途國家帶來了財富:每年,埃及因香料過境而收取數十萬杜卡的稅收;在印度只需2杜卡就可以買到的胡椒,在開羅要花68杜卡;在威尼斯,胡椒的價格已經是印度的50倍。

這些產自東方的香料讓歐洲人對東方充滿了美好的想象。一切豪華、典雅、貴重和豐厚的想象,都與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歐洲人看來,亞洲是一個充滿財富的地方,而歐洲只不過是亞洲的窮親戚。尤其是《馬可·波羅游記》的流行和其中對東方的描述,使歐洲人對遠東充滿了渴望。正是這種渴望,直接促成了歐洲人在15世紀中期對航海的探索。

當歐洲人還沉浸在對東方的幻想中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突然崛起,使原有的香料貿易之路瞬間被隔斷。于是,歐洲面臨著一個新問題:他們必須盡快找到一個連通東方的新道路。受到地理因素的影響,尋找與東方相通的道路的歷史重任,擺在了葡萄牙人面前。在葡萄牙,登基不久的若昂二世就把尋找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任務當做國家使命。于是,他派出大量的船只,到達了今天的加蓬、剛果、安哥拉等地的大部分海岸。可是,這并不是通向印度的航線。那么怎樣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線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找到非洲的最南端。

于是,在1487年8月,迪亞士奉若昂二世的命令,率領著由三艘船組成的隊伍起航了。1488年年初,迪亞士發現了一片陸地,這片陸地讓他欣喜不已,因為迪亞時看到,這片陸地就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往東方延伸。這個時候,迪亞士早已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開始了返航的行程。返航時,迪亞士的注意力又被一塊巨大的海角吸引。于是,迪亞士將這里叫做“風暴角”,若昂二世又鄭重地為這個海角改了名字——“好望角”。因為,是這里讓他看到了發現印度的希望。

不可否認,葡萄牙是幸運的。因為,葡萄牙人當時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海洋探索。當葡萄牙的海洋探索行動已經開始了一段時期之后并且也有所收獲的時候,他的鄰國西班牙仍然被光復國土的戰爭牽制著精力。在這場戰爭結束后,哥倫布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開始了探索海洋的航行,發現了中美洲和南美洲。至此,西班牙成功加入了探索海洋、爭奪貿易之路的戰爭。

西班牙的加入給葡萄牙帶來了更多的危機感。在1497年7月8日,達·迦馬接受了葡萄牙國王的任命,成為了探險隊的隊長,再次為開辟葡萄牙的貿易之路遠行。這一年的11月22日,達·迦馬的船隊風平浪靜地繞過好望角,成功地駛進印度洋。在1498年的5月20日,達·迦馬如約到達了真正的印度,使歐洲人長期以來的愿望變成事實,并且將葡萄牙的霸業擴展到了印度洋。

在達·迦馬成功到達印度之后,葡萄牙的海上實力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憑借著這股海上力量,葡萄牙又把南美洲列入了自己的擴張計劃中。1500年,葡萄牙發現了巴西并且使之成為自己的領地;150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開始了與阿拉伯人的戰爭并且獲勝,不僅封鎖了紅海航路,也終結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的歷史。從此,印度洋的海上霸權完全落入葡萄牙人手中,使葡萄牙成為當時的海上貿易第一強國。

但是葡萄牙依然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在控制了印度洋之后,葡萄牙又沖向了西太平洋。1511年,馬六甲也落入葡萄牙人手中,至此,通往西太平洋的通道也被打開。隨后,科倫坡、爪哇、印度尼西亞等香料產地也被葡萄牙占領、控制。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控制權已經牢牢被葡萄牙人掌控。

葡萄牙成功地控制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這一事實讓西班牙有些著急。在當時的情況下,成功地控制香料產地使葡萄牙的實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擴充并且使之擁有了絕對的貿易優勢。為了讓自己擁有與葡萄牙抗衡的足夠實力,西班牙不得不盡快地實行自己的擴張政策。但是,亞洲的香料產地已經被葡萄牙控制,所以西班牙只能在其他地區尋找可控自己占領的地方。這時,美洲進入了西班牙的視野。

隨后,西班牙也加快了搶占美洲的步伐。與葡萄牙爭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控制權的方式不同,西班牙征服美洲的行動充滿了血腥。在美洲,西班牙實行了殘忍的種族屠殺,其中以對墨西哥的屠殺最為嚴重。當時,阿茲特克人統治著墨西哥。在這里,他們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哥斯達黎加都在這個帝國的國土范圍內,人們的生活寧靜而富足。然而,西班牙人的到來改變了這里的一切。

1519年4月,西班牙冒險家科爾斯特登陸墨西哥。上岸后,他馬上下達了“破壞所有船只”的命令,破釜沉舟,企圖以此來達到斷絕士兵后退之心的目的。在激烈的戰爭和血腥的屠殺之后,科爾斯特最終占領了墨西哥。

1522年9月,葡萄牙的一位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領導的船隊歷經了三年多的生死搏斗之后回到了葡萄牙,首次完成了人類自西向東的環球航行的壯舉,而這次圓滿的航行也給葡萄牙建立海上霸權的過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不久之后,印加帝國、秘魯、智利等都不敵西班牙的強大實力,紛紛淪為西班牙的領地。到了1550年的時候,西班牙已經控制了巴西以外的整個南美洲。

在美洲的強勢擴張,使西班牙牢牢地握住了海上霸權,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這一點也成為西班牙富國強兵的重要保證。在西班牙統治美洲的時期內,大量的金銀從美洲源源不斷地運到了西班牙,并且年年激增。到16世紀末,西班牙已經占有了世界金銀中的83%。此外,發達的種植園經濟和廉價的印第安勞動力更是為西班牙帶來了數不清的財富。不僅如此,西班牙的海上控制權使西班牙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在1588年花費重金打造的無敵艦隊成了維護西班牙海上霸權的重要力量。至此,歐洲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葡萄牙已經占領了當時非常重要的香料產地,并且控制了馬六甲、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等由歐洲通往亞洲交通要道,而西班牙穩居歐洲第一海外殖民、貿易帝國的位置,并且因此而獨步全歐,傲視群雄。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上的財富

憑借著自己歐洲航海中心的地位和掌握的海上霸權,葡萄牙成了歐洲最富有的國家;而第一個海外殖民、貿易帝國的位置也讓西班牙逐漸顯露出他的擴張野心。由于歐洲國家爭搶著前往亞洲運回昂貴的香料,海洋和海上航線變得格外重要。因此,誰能控制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上的財富。

故事還得從“香料之爭”的年代說起。在達·迦馬返航6個月之后,葡萄牙又組織了一個“追蹤探險隊”,這個探險隊以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為主帥,因此這支探險隊也得名“卡布拉爾艦隊”??ú祭瓲柭暑I著他的艦隊再次駛出了里斯本的港口,遠征印度洋。但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是卡布拉爾艦隊的性質和使命??ú祭瓲柵炾牭男再|有些模糊,它的裝備具有貿易艦隊和戰斗艦隊的雙重特點,因此它的使命既包括貿易往來,也隱含了掠奪的意義。他的成員大多數都是商人,因為商人是除王室貴族之外的、卡布拉爾艦隊的唯一經費來源。

卡布拉爾艦隊的最大收獲是發現了馬達加斯加島。然而,從馬達加斯加島駛向印度南部的卡利卡特時,卡布拉爾艦隊只剩下6艘船。卡利卡特國王和善而健忘,他與卡布拉爾定下了通商條約,但是卻無法履行,這激起了卡布拉爾的憤怒。于是,卡布拉爾下達了“燒船、搶劫、殺人、炮轟沒有設防的卡利卡特港”的命令。然而,卡布拉爾僅余6艘船,力量薄弱。這時,一個消息也傳到了卡布拉爾的耳朵里:80艘阿拉伯快帆船將在卡利卡特國王率領下,對卡布拉爾艦隊發起進攻。于是,卡布拉爾在月色的掩護下倉皇起錨,逃離了卡利卡特。但是,他的幾個船員仍然被憤怒的印度人殺死了。倉促逃離的卡布拉爾把一大批香料帶回了葡萄牙,這成為卡布拉爾遠征印度的最大收獲。

在葡萄牙人看來,卡布拉爾所帶回來的香料當然是商業利益,但是,在卡利卡特國王的強勢進攻下倉皇而逃也是政治恥辱,而這一切都無法令葡萄牙甘愿罷休。于是,葡萄牙利用10個月的時間磨煉出一支更龐大的葡萄牙艦隊。當這支艦隊準備妥當后,國王曼努埃爾任命達·迦馬為艦隊司令,出征印度。

1502年,達·迦馬遵照國王的意愿,率領一支由20條航船組成的艦隊征戰印度。這是他第二次率領船隊漂洋過海前往印度。但是,與上一次尋找連通葡萄牙與印度的航線以便于運輸香料的意義不同,這次前往印度的目的,就是要為葡萄牙奪取印度洋的海上霸權和印度的財富。

為了向印度展示葡萄牙卓越的海上實力,達·迦馬剛剛靠近印度海岸,就攔截了一艘途經印度前往別處的阿拉伯商船。達·迦馬將船上的貨物據為己有,接著在海上燒毀了這艘船和船上所有的人,包括婦女和孩子在內的幾百人和他們的商船一起葬身火海。

達·迦馬到達卡利卡特之后,對卡利卡特國王扎莫林提出了一個蠻橫的要求:驅逐卡利卡特市的所有伊斯蘭教徒,讓他們遠離這里。是否答應達·迦馬的這個要求,扎莫林舉棋不定。此時,達·迦馬又殘害了38名印度漁夫,接著,達·迦馬做出了和卡布拉爾一樣的決定:炮轟卡利卡特。這讓扎莫林憤怒到了極點。

盡管扎莫林極其憤怒,但是他卻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印度沒有任何的海洋霸權,因此對葡萄牙人的暴行毫無反抗能力。他只好答應了達·迦馬的要求。至此,達·迦馬此行宣告勝利。在離開卡利卡特、返回葡萄牙之前,達·迦馬不忘在東非設立了一些葡萄牙的殖民地。

達·迦馬的航海勝利向全世界昭示:葡萄牙人開辟了從歐洲途經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線。從此,越來越多的船只載著大量的香料和金塊源源不斷地駛離卡利卡特港口,把這些珍貴的物品送到了他們的新主人——葡萄牙人的手中;龐大的艦隊載著越來越多的大炮和近乎癡狂的士兵與商人離開了葡萄牙,駛向東方。1504年,葡萄牙遠征軍攻陷了卡利卡特,幾千名阿拉伯人沒有逃過被屠殺的命運。1507年,葡萄牙第一任駐印度總督弗朗西斯科·德·阿爾梅達指揮19艘船和1800多人,打敗了由2000多艘航船、20000多人組成的穆斯林武裝艦隊。至此,葡萄牙終結了印度洋的伊斯蘭時代,葡萄牙的艦隊可以在印度洋的海面上橫沖直撞、為所欲為。

此后,葡萄牙憑借強大的海上力量作為自己擴張的資本,開始向海外擴張殖民。1509年,葡萄牙在印度洋戰勝了阿拉伯人,封鎖了紅海航路,使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的事實成為歷史;1510年,葡萄牙第二任駐印度總督阿豐索·德·阿爾克不克占領果阿,果阿由此成為葡萄牙帝國東方殖民地的首都。此時,印度洋的霸權和印度的財富已經毫無爭議地落入了葡萄牙人的手中。

盡管葡萄牙已經控制了印度洋的霸權,也控制了卡利卡特,但是卡利卡特并不是東方向西方出口香料的唯一一個重要港口。與卡利卡特一樣,馬六甲也承擔著把香料從東方運輸到西方的重要任務。而此時,葡萄牙人雖然控制了卡利卡特,但是馬六甲的香料貿易仍然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這就意味著,葡萄牙人仍然要向阿拉伯商人購買香料,因此阿拉伯人仍然可以從葡萄牙人手中獲取高額利潤。

雖然葡萄牙人已經控制了印度洋,但是阿拉伯商人仍然有辦法將香料運往歐洲:他們可以通過錫蘭以南的海域駛進紅海,而這片海域并不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中。所以,葡萄牙人僅控制印度洋,還不能滿足他們掌控世界香料貿易、掌握世界財富的愿望。因此,葡萄牙必須向東擴張,占領生產香料的地方,征服馬六甲。

1508年,葡萄牙提出了一個與馬六甲建立商業聯系的計劃。同時派出一只船隊,在洛佩斯·德·塞克伊拉的率領下遠赴馬六甲。他們的任務是,爭取同馬六甲的蘇丹建立貿易聯系。1509年,塞克伊拉來到了馬六甲,并且向蘇丹國王傳達了葡萄牙國王想建立貿易關系的美意。開始,蘇丹國王答應了這個請求,但是阿拉伯商人出于保護他們僅有的重要“領地”的目的,說服了蘇丹國王,使蘇丹拒絕了葡萄牙建立貿易關系的要求,并且對葡萄牙采取了一種敵對態度。因此,這支葡萄牙的艦隊面臨著一個嚴峻且危急的形勢。塞克伊拉見形勢不妙,及時逃脫,但是,他的一些部下卻被蘇丹抓捕或殺害。

1511年,在葡萄牙人阿爾科·布爾克的帶領下,一支由18艘船只組成的艦隊登陸馬六甲。當時,馬六甲的蘇丹與中國、暹羅(現在的泰國)的關系都不令人樂觀,因此,馬六甲在政治上是一個比較孤立的地方。針對這種情況,葡萄牙人實行了“分化策略”,當時馬六甲的穆斯林商人和非穆斯林商人在葡萄牙人這里受到了不一樣的待遇。所以,一些非穆斯林商人成了葡萄牙征服馬六甲的暗中支持者。但是,葡萄牙的一些船長認為,沒有必要與蘇丹敵對。所以,在進攻之前,阿爾科·布爾克對屬下做了一番演講來說明這座城市對葡萄牙的重要意義。他認為只要攻占了馬六甲,那么全世界的香料都將成為葡萄牙人的私有財產。這番慷慨激昂的演講激起了葡萄牙人的斗志,很快,這座城市也被劃進了葡萄牙人的版圖。

阿爾科·布爾克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將領,他有謀略、有遠見,懂得通過縮小打擊面和分化異己力量的方式增加自己勝利的希望。因此,他一面按當時的習慣慫恿士兵在馬來人的居住區域肆意掠奪、屠殺。另一方面,他禁止屬下騷擾印度人、緬甸人和爪哇人。正是在這些策略的輔助下,葡萄牙人才能在1511年成功控制馬六甲。

至此,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霸權都被葡萄牙牢牢握住。雖然西班牙仍然有足夠的實力與葡萄牙爭奪香料貿易,但是葡萄牙已經控制了整個世界的香料貿易,而世界的財富也落入了葡萄牙的手中。

西班牙女王與哥倫布的合約

憑借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權,葡萄牙幾乎締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話,這讓整個歐洲燃起了嫉妒和貪婪的火焰。雖然已經有一條從歐洲出發,途經非洲然后抵達亞洲的新航線來連通歐亞,但是這條航線已經被葡萄牙徹底壟斷。因此,歐洲的其他國家若想同葡萄牙一樣得到香料貿易的權力并且獲得可觀的財富,就不能依靠葡萄牙已經開辟的航路,因為那樣做得把很大一部分利潤支付給葡萄牙。因此,其他國家只有開辟駛向東方的新航線,才能確保自己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君主一樣,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也不甘落后,她希望西班牙也能夠像葡萄牙那樣,得到一個開辟連通東方的新航線的機會。伴隨著西班牙的統一,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降臨了。

完成西班牙統一大業的,是女王伊莎貝拉。她原是卡斯提王位的女繼承人,她的丈夫費爾南德原是阿拉岡王子,兩人于1469年結婚。1474年和1479年,兩人分別繼承了王位。1479年,兩國合并,于是,中央集權的國家西班牙就此誕生,伊莎貝拉也成了西班牙女王。在這之后,伊莎貝拉開始致力于完成西班牙統一的事業。1492年1月2日,西班牙軍隊對格拉納達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在炮火中,霸占著格拉納達的摩爾人不再做無意義的抵抗,棄城投降,長達8個世紀的戰爭由此宣告結束。伊莎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費爾南德一起進入格拉納達,進入了阿爾漢布拉宮。

完成了統一的西班牙國家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海洋霸權的問題,同時,統一之后的西班牙也有了擴展海洋霸權的基礎。于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開始思考一個新的問題:怎樣才能開辟屬于西班牙的航線,用來與葡萄牙人爭奪海上霸權和財富呢?就在此時,伊莎貝拉女王的面前出現了一個渴望探索海洋秘密的人,這個人就是以后奉命西行、并且因發現美洲大陸而轟動世界的克里斯托夫·哥倫布。

克里斯托夫·哥倫布是意大利人,他出生在一個祖祖輩輩以毛紡織生意為生的商人家庭,但生活并不富裕。1469年,18歲的哥倫布正式成為一名水手,開始了他的航海人生。成為水手的哥倫布頻繁地在地中海和北海中劈波斬浪,他跟隨著船隊到過許多地方,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和冰島等地。豐富的航海經歷讓哥倫布受益匪淺:他熟悉整個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航線,這為他以后成功地完成西航任務奠定了基礎。

在航海的時候,哥倫布閱讀了《馬可·波羅行記》,書中描繪的充滿了財富和香料的東方世界讓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同時,哥倫布對當時普遍傳播的“地圓學說”也深信不疑。由此,哥倫布產生一個想法:如果不走葡萄牙的航線而向西航行,同樣可以到達盛產黃金和香料的東方,而他的航海計劃一樣能夠為歐洲帶來大量的財富。于是,哥倫布的“西航思想”由此產生。

但是,哥倫布畢竟出身平民,而不像恩里克王子那樣出身高貴,并有著雄厚的實力來支撐他實現遠航的夢想。不過,在哥倫布的“西航思想”產生之后,雖然不具備馬上實現的條件,但是此后發生的事情似乎都在為他的“西航夢想”的實現做鋪墊。

1476年8月,哥倫布接受了一個任務:為一艘熱那亞船隊護航。但是,在行駛到西班牙的圣維森提角附近海域的時候,這艘船遭遇了一次嚴重的災難:一支葡萄牙和法國的聯合艦隊對他們發動了猛烈的突襲。在這場戰斗中,哥倫布負傷落水,幾經輾轉到達里斯本。于是,哥倫布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葡萄牙。

可以說,葡萄牙之行是哥倫布人生和航海夢想的一個新開端。在這里,他娶了一個美麗賢淑的女子為妻。而這位女子的父親,就是馬德拉群島總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勞。而這個航海家也把自己珍貴的手稿和航海圖毫不吝嗇地留給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女婿。在岳父的幫助下,哥倫布也得到了跟隨船隊訪問黃金海岸、葡萄牙要塞米那的機會。

1484年,哥倫布向葡萄牙當局建議,希望葡萄牙能夠嘗試向西航行去尋找印度,而葡萄牙當時正忙于尋找途徑非洲進而到達印度的新航路,再加上當時的葡萄牙原本就有一批航海知識豐富的專家,他們認為,哥倫布預測的距離遠遠不及西航到達東方的實際距離。正是在這些專家的“正確”意見的左右下,葡萄牙拒絕了哥倫布的請求。讓葡萄牙人后悔的是,正是這些在他們看來準確無誤的論斷,使他們失去了一次足以改變歷史的機遇。

為了讓自己向西航行尋找印度的夢想成為現實,哥倫布被迫尋找新的辦法:他不得不舉家遷往西班牙。在西班牙,哥倫布遇上了雄心勃勃并完成了國家統一大業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此時,西班牙女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君主一樣,對葡萄牙人依靠海權而暴富的事嫉妒得紅了眼,因此不甘示弱,也要尋找一條新航線。這個時候,哥倫布出現在她的面前。兩人尋找新航路的心愿不謀而合。

1492年1月,剛剛完成統一大業的伊莎貝拉女王召見了哥倫布。同時,一場長達三個月的談判也在高貴的君主與普通的百姓之間開始了,但是女王卻認為這次看似身份懸殊的談判并不存在不妥。出生在商人家庭的哥倫布從小見慣了討價還價的商業行為,多年的航海經歷又使他擁有了抬高價碼的理由。于是,在談判中,哥倫布理直氣壯地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力。哥倫布告訴這位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女王,向西走一樣可以到達盛產香料的東方,一樣可以給西班牙帶來財富。

統一之后的西班牙有了足夠的實力和決心來贊助哥倫布的這次偉大的航行。1492年4月17日,伊莎貝拉女王與哥倫布達成協議,這就是著名的“圣大菲協定”,國家的意志同航海家個人的愿望終于巧妙地形成了一個整體。根據雙方的協定,在發現地所獲得的一切財富和商品的1/10歸哥倫布所有,并一概免稅;對于以后駛往這些地方的船只,哥倫布也可以獲得其利潤的1/8;同時還將任命哥倫布為海軍司令、新發現地總督和欽差大臣。于是,伊莎貝拉便成了哥倫布遠航的總贊助人。1492年8月3日,在伊莎貝拉女王的授意下,哥倫布登上了甲板,向三艘船上的120余名航海家下達了起航的命令。

在贏得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青睞之后,哥倫布便有了足夠的實力來實現自己宏偉的遠洋計劃?,F在,在緊鄰地中海的巴塞羅那,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仍然可以參觀哥倫布廣場。為了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四百周年,這里建起了哥倫布塔。于是,在位于海濱的哥倫布廣場上,哥倫布高高地站在塔上,他的手指向起航的方向,代表西班牙的航海史上最榮耀的成就。在哥倫布塔的下部雕刻著四面浮雕。第一幅浮雕就是:哥倫布極盡所能,勸說西班牙女王和國王同意資助他遠航。不過,從浮雕上面看,國王顯得冷漠無情,一副毫不主事的樣子;而美麗優雅的女王則神采飛揚,對前景充滿了信心。在畫面的前方就是哥倫布,他手中拿著的,就是航海方案。

為了表示自己對遠洋航行的信心,哥倫布曾說:“比夢想更富有想象色彩的,就是生命!”而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在同意支持哥倫布遠航之后,伊莎貝拉夫婦給哥倫布頒發了通行證,上面寫著:“為了一些理由和實現某些目的,我們派遣高貴的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帶領三艘裝備精良的船艦并且攜帶一些禮物,漂洋過海,駛向東方,駛向印度?!?

追溯哥倫布向西航行的歷史時期,完全可以說,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成就了哥倫布,她才是哥倫布遠洋航行的“伯樂”。時至今日,西班牙人仍然對航?;顒佑兄厥獾膼酆?。1922年,哥倫布的子孫小哥倫布正式成為了西班牙的海軍上將?,F在,就在哥倫布廣場邊的碼頭上,仍然停泊著上萬條船艦,西班牙人對生活的品味和對航海運動的熱愛由此可見一斑。

為財富而戰的哥倫布:沒有一次遠航沒有貿易色彩

攫取了海上霸權的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自由航行和擴張,這大大刺激了西班牙人開辟通向東方的新航路并且占有財富的欲望。就在這個基礎上,平民出身的哥倫布與西班牙女王之間有了一次合作。在西班牙王室的贊助下,哥倫布從歐洲出發了,一路向西。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領著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資助的三艘帆船和120余名航海家從巴羅斯港出發了。哥倫布指揮他的團隊先向西南方向航行,以此來躲避逆流和風暴等不利條件。在這一年的9月初,哥倫布一行到達了加那利群島的戈梅臘島。隨后,哥倫布和他的同伴們又從戈梅臘島出發,繼續向西南航行,進入茫茫無邊的大西洋,最終駛入了大西洋的腹地。

此時,哥倫布悄悄地調整了帆船上的計程工具,使這些計程工具每天少顯示一些航行里數。哥倫布知道,船員們會因為離陸地太遠而產生恐懼,他希望以這種方式將恐懼降到最低。即使如此,在從戈梅臘島駛出一個月之后,這個船隊依然跌到了崩潰的谷底。

1492年10月10日,船員們不安和激憤的情緒已經膨脹到了極點。他們對哥倫布聲稱:如果繼續西行,那么他們就要叛變。經歷了一番爭論后,哥倫布建議:再繼續航行三天,如果依然不能見到陸地,就返航。

哥倫布的決定是明智的。就在10月12日的時候,曾經反對哥倫布的船員們在桅桿上興奮地呼喊:“陸地!陸地!”而哥倫布的船隊在當時看到的陸地,就是今天屬于北美洲的巴哈馬群島。確切地說,當時哥倫布所到達的島嶼是巴哈馬群島東南部的薩馬納島。哥倫布到達北美洲意味著當時的全球貿易版圖又擴大了。當時,哥倫布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將這個小島占領,命名為“圣薩爾瓦多”,寓意是“救世主”,這個名稱也被人們沿用到了今天。西班牙人成功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歐洲,后來,“10月12日”也成了西班牙的國慶日。

不過,在哥倫布率領西班牙人剛剛到達美洲的時候,發現這個地方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是富庶的樂土,而是荒涼一片,根本找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后來,西班牙人偶然發現,就在這個荒涼的地方卻埋藏著大量的黃金。不僅如此,美洲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銀礦開采地,直至今天仍然如此。所以,美洲不僅有豐富的黃金,也有大量的白銀。所以,從此以后,西班牙人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掠奪。

西班牙人通過在美洲掠奪金銀而變得非常富有。與葡萄牙人在東方的貿易壟斷和財富掠奪相比,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陸上的貿易掠奪更加直接。數據顯示,在1502年-1660年之間,西班牙人從美洲掠奪了一萬八千余噸白銀和200噸黃金。

盡管在最初到達美洲時,哥倫布沒有看到《馬可·波羅游記》中描繪的繁榮的商業城市和華美的宮廷建筑,但是,當時的哥倫布仍然偏執地認為,他們登陸的小島就是印度,于是他們把當地居民稱為“印第安人”,就是印度人,并且向他們詢問黃金和香料的產地。

離開這個島嶼之后,哥倫布和他的船隊繼續向南航行,并且在10月28日那一天到達古巴。不過,當時,哥倫布和他的同伴們都對古巴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古巴就是中國領土中一個貧瘠的地方,那么它的東方就是日本。于是,哥倫布命令船隊,調轉方向,向東方起航。這一年的12月7日,哥倫布一行到達海地。海地山川瑰麗,在哥倫布看來,在這些瑰麗山川的映襯下,海地美麗猶如西班牙,于是,哥倫布將這個地方稱之為“小西班牙”。在圣誕節那天,哥倫布船隊中一艘名為“圣瑪麗亞”號的旗艦在海地北岸觸礁擱淺。哥倫布指揮他的船員們利用船體修建了第一個殖民據點,命名為“圣誕城”,并且留下39人駐守在這里。

1493年1月,哥倫布率領剩下的兩艘船返航。3月15日,哥倫布船隊重新回到了巴羅斯港,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5月末,西班牙國王履行了在“圣大菲協定”中的承諾,將哥倫布封為新發現地總督、海軍司令和欽差大臣,并且正式頒發授銜證書。

盡管哥倫布的遠行讓西班牙榮耀無比,但是最早看到哥倫布凱旋的并不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而是曾經冷漠對待哥倫布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哥倫布返航的首站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若昂二世專門接見了他。

對于哥倫布遠行的經歷,若昂二世總是半信半疑。于是,他拿來一盤干豆子,讓哥倫布帶來的印第安人在桌子上擺出新世界的模樣。后來,看到了游戲結果的若昂二世捶胸頓足:“我真是一個見識短淺的人啊,讓這樣一個重要的大事溜走了!”

首次西航歸來的半年之后,哥倫布又組建了一支更龐大的船隊,開始第二次西航。這一次,哥倫布的麾下聚集了比上一次更多的人才,有傳教士、官員和想到海外獲取財富的商人,共計1500余人,攜帶了種類更多的物品,如家畜、槍支彈藥、生產工具和種子,分別乘坐17艘船,于1493年9月駛離加的斯港。之后,他們來到了第二次航行的第一站——加那利群島。

到達加那利群島后,哥倫布的船隊立即掉轉方向,向西南方向行駛。20天后,他們到達了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多米尼加島、瓜德羅普島和維爾京群島的波多黎各島。在這些地方,哥倫布的船隊大肆進行殖民掠奪。11月27日,哥倫布的船隊重回海地,卻意外地發現,他們曾經建立的殖民據點已經被夷為平地,原來留下的39人也被印第安人殺死。

于是,哥倫布又用一種新的方式對海地的印第安人實施他的殖民政策:“人頭稅”。除此之外,西班牙殖民者還將這些印第安人屠殺或擄為奴隸,甚至是哥倫布船隊所經的多米尼加、維爾瓜德羅普和波多黎各等島的居民也無法逃脫被西班牙殖民者砍殺擄掠的命運。在牙買加,對那些表現出不熱情的印第安人,哥倫布下令先放弩箭穿透他們的身軀,然后放出惡狗咬噬一番。而哥倫布從這種做法帶來的結果中得出結論,“對付印第安人,一條惡狗的力量等于10個西班牙人”。

居住在海地瓜蒂瓜那的泰諾人,遭到了哥倫布麾下的一支遠征隊的攻擊,在大肆的砍殺破壞后,1500名泰諾人被哥倫布船隊逮捕。在這些人中,哥倫布挑選出了500名精壯的男女,把他們送回西班牙為奴。然后,哥倫布宣布,任何西班牙人都可以收留泰諾人為奴隸,并且沒有數量的限制。后來,哥倫布又挑選了600個泰諾人,分給了不同的西班牙人。從這個時候起,哥倫布開創了捕捉并販運印第安人為奴隸的先例。

1496年3月,哥倫布離開海地,返回西班牙。于是,他的弟弟巴塞羅謬代理他的新發現地總督的職務。在海地南岸,巴塞羅謬修建了圣多明各城,這就是在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下的西印度群島的首府?;氐轿靼嘌赖母鐐惒荚?498年的5月組織了第三次西航。這一次,哥倫布到達了特立尼達島和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口。在這里,哥倫布望見了南美大陸。但是,不久之后,他與西班牙王室之間出現了意見不合的問題,因此哥倫布之前所享有的一切特權都被取消了,而他本人也被逮捕并被遣送回國。

在西班牙,哥倫布獲釋之后重拾舊夢,于1502年開始第四次西航。這一次,他來到了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1504年返回西班牙。在哥倫布組織西航期間,佛羅倫薩人阿美利哥也組織了多次航行,也多次到達哥倫布到過的地方?;氐綒W洲后,阿美利哥出版了一部游記,上面記載,哥倫布所說的“印度”其實根本不是印度,而是一個“新大陸”。哥倫布的錯誤被糾正了。但是,直至現在,加勒比海的諸島仍然被稱為“西印度群島”,而美洲的原始居民依然被稱為“印第安人”。

盡管哥倫布對他到達的一些地方仍有認識上的偏差,他所實行的殖民統治也讓一些無辜的人遭受了災難,但是,他的遠航使歐洲與美洲之間聯系了起來,開辟了一條新航路。伴隨著哥倫布的到來,美洲與世隔絕的狀態結束了,并且為西班牙的海外掠奪和殖民統治奠定了基礎。

貿易航路的開拓者靠冒險精神領航

在14、15世紀的歐洲,就在歐洲的航海家們尋找通向東方的航線來獲得香料以滿足口腹之欲的時候,歐洲也陷入了早期重商主義的狂潮。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室貴族,都把黃金白銀看做衡量財富的唯一標準。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把獲得金銀作為最根本的目的。因此,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一個國家擁有的金銀越多,那么這個國家就越富有、越強大。然而,除了開采金礦和銀礦,還有什么方式能獲得更多的金銀呢?答案就是依靠對外貿易。

可是,當時的歐洲各國都信奉重商主義,因此紛紛實行貿易保護的政策。一方面,他們鼓勵本國出口,另一方面又限制進口,因為只有貿易順差才能讓別國的金銀財富流入本國。在當時的歐洲貿易版圖上,重重貿易壁壘布滿了每一處,甚至細微的地方也不會被忽略;因此,為了擁有更多的黃金和白銀,歐洲各國不得不尋找新的航路,開辟新的市場。所以,歐洲國家才不惜資金來支持航海家們的遠洋航行。

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是歐洲遠洋航行的先驅者,而葡萄牙國王贊助的遠洋航行活動也為葡萄牙奠定了霸主的地位。而這深深刺激了歐洲其他國家的遠洋航行的欲望,所以西班牙與哥倫布之間才會在遠洋航行的問題上形成一對默契的搭檔??墒牵m然哥倫布的遠行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但是卻沒有到達富庶的東方,也沒有讓西班牙人得到他們想要的財富。然而,達·迦馬卻在成功地到達印度之后,讓葡萄牙人得到了可觀的財富,這讓西班牙人羨慕不已。于是,西班牙仍然寄希望于尋找通向東方的新航路,繼續支持尋找新航路的遠洋探險活動。

糾正哥倫布錯誤的阿美利哥曾設想,繞過新大陸的南端就可以到達摩鹿加群島(今馬魯古群島),那里就是盛產香料的地方。于是,在1513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總督巴爾博亞帶領一支探險隊越過巴拿馬海峽,登上了一個山頂。遠遠望去,美洲的西邊緊挨著一片汪洋大海。這片大海被稱作“大南海”。巴爾博亞相信,假如能夠找到與大南海相通的海峽,那么就能夠到達盛產香料的東方了。為了尋找這個與東方相通的、能為西班牙帶來財富的海峽,人們也曾多次冒險航海。在阿根廷的拉普塔拉河口、圣馬提阿斯灣都留下了西班牙人航海的蹤跡。就在西班牙人尋找這個“與大南海相通”的海峽的時候,一個叫做麥哲倫的航海家密切關注著每一次動態,隨時準備完成這項偉大的任務。

費爾南多·麥哲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個衰敗的騎士家庭。1496年,麥哲倫在葡萄牙的航海事務廳找到了一份工作,這使他有了熟悉航海知識的機會。從1505年開始,麥哲倫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葡萄牙遠征隊的水手。跟隨著葡萄牙遠征隊,麥哲倫來到了印度、爪哇、馬六甲、蘇門答臘等地,也跟隨著其他葡萄牙人在這些地方從事過殖民活動,同時,麥哲倫也與其他英勇的葡萄牙人一起參加了激烈的海戰。在海戰中,麥哲倫也曾多次負傷,并因此得到了葡萄牙國王的信賴。

麥哲倫在到達摩鹿加群島的安汶、布魯和班達島之后,堅定不移地相信再往東就會遇到一片茫茫大海。此外,麥哲倫對地圓學說也堅信不疑。他多年的航海經驗告訴他,經過摩鹿加群島東面的海洋就可以到達哥倫布發現的美洲。也就是說,摩鹿加群島就在美洲的西面。因此,只要能夠找到通往大南海的道路,那么從歐洲西航同樣也能到達摩鹿加群島。于是,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是卻受到冷漠對待。于是,麥哲倫一怒之下,在1517年前往西班牙。

1518年3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接見了麥哲倫,并且同麥哲倫簽訂了一份《遠洋探險協定》。這份協定規定,麥哲倫將接受新發現地總督和欽差大臣的任命,同時也將得到新發現地全部收入的1/20和島嶼的1/6,而西班牙的義務是:為麥哲倫的探險隊配備5艘船,同時也將提供必要的物資、武器和保障供應人員。

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麥哲倫帶領由265人組成的隊伍,于1519年9月20日乘坐5艘船從塞維利亞的外港圣盧卡起航。麥哲倫一行首先到達的,是拉普塔拉河口。麥哲倫通過實踐驗證這里不是一個海峽。離開拉普塔拉河口,麥哲倫團隊到達了圣馬提阿斯灣。離開這里繼續南行,航海家們發現,他們遇到的都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地方。此時,冬季已近,風雪相疊,使麥哲倫的航行越發艱難。不久,麥哲倫團隊就駛進了南半球的圣胡利安港。在這里,航海家們度過了整個冬天。

1520年8月,麥哲倫船隊繼續南航。在南緯52度的位置,他們駛進了一個海峽。這個海峽不僅長,而且寬窄不一,曲曲折折,波濤不斷。能否順利駛過這個海峽,誰也不知道。如此大的困難令一艘船上的人們的意志消磨殆盡,掉頭返回西班牙,而另一艘船也早已沉沒,麥哲倫只好帶領剩下的三艘船繼續航行。38天之后,他們終于駛出了海峽,進入了無邊的大南海。航海家終于找到了溝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麥哲倫船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在“大南?!敝泻叫?。

從1520年11月月底到1521年的3月初,麥哲倫的船隊在大南海中行駛了3個月,竟然沒有遇上一次暴風雨,因此,麥哲倫便將“大南?!狈Q為“太平洋”,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1521年3月,麥哲倫船隊駛達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島。就在8年前,麥哲倫從東方回到西方,而現在他又從西方繞到東方,因此,此時麥哲倫實際上已經實現了他的西航夢想。但是,在4月27日,數十名殖民者在麥哲倫的帶領下進攻宿務島東面的馬克坦島并強迫島上的居民納稅,麥哲倫被當地的戰士擊斃。

在麥哲倫犧牲后不久,西班牙殖民者為了征服這個地區,采用了血腥的手段。在占領了這里后,西班牙用王子菲利普的名字命名這個地方,此地就是今天的菲律賓。5月1日,麥哲倫團隊從宿務島出發,輾轉多時,在11月8日到達摩鹿嘉群島的提多爾島。12月21日,麥哲倫團隊開始返航。此時,這個團隊中只有一艘名叫維多利亞號的航船。這艘船裝滿了香料,而船長埃利·卡諾單獨帶領這艘航船踏上了返回西班牙的征途。

由于這艘船載滿了香料,因此必須選擇另外一條路以避免葡萄牙人的阻截。所以,在埃利·卡諾船長的指揮下,這艘船橫渡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然后沿著非洲西岸北上。在1522年9月6日,這艘船回到了他們的出發港圣盧卡港。

麥哲倫船隊運回了大量的香料,大大刺激了西班牙殖民者的神經。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馬上選定了一個位于西班牙國土西北角的拉科魯尼阿港口,在這里創立了一個“香料貿易局”,同時向全國宣告:授予前往菲律賓島的5支遠征隊33種特權。從此,西班牙大肆侵占菲律賓島的序幕被揭開,而菲律賓也陷入了一場激烈的斗爭。而這正是在冒險精神的指導下的遠航行動產生的結果:雖然一些歐洲國家因此而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他們夢寐以求的香料,但是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卻因為他們的到來而深陷災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黎川县| 镇赉县| 古田县| 堆龙德庆县| 五指山市| 荣成市| 靖远县| 泰顺县| 兴业县| 汤阴县| 剑河县| 淳化县| 巫溪县| 揭阳市| 吉水县| 岱山县| 金山区| 正蓝旗| 历史| 贺兰县| 西吉县| 上思县| 剑河县| 文登市| 吴桥县| 会宁县| 徐闻县| 吴江市| 舟曲县| 旌德县| 梁平县| 武山县| 苍南县| 雷州市| 玉溪市| 平陆县| 石台县| 鲜城| 西乌珠穆沁旗|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