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執著無意義,學會遺忘和放手(1)

所謂心事,

不過是不如己意,

那就是“我執”,

執著于自己描畫的理想,

一有落差,即生煩惱。

【越想越后悔?——覆水難收,往事難追,后悔無益】

令人后悔的事情,在生活中屢見不鮮。許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許多人遇到要后悔,錯過了更后悔;許多話說出來后悔,不說出來也后悔……人的遺憾和后悔情緒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正像苦難伴隨生命的始終一樣,遺憾和悔恨也與生命同在。

史書記載:“漢桓靈間,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頭不顧,徑然前行。名士郭泰見而奇之,隨尾問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復能用,顧之何益?’郭泰服其‘有決斷’,張揚于世,卒顯其能。”

打碎了瓦罐,的確是件讓人懊悔的事。但故事中的孟敏卻偏偏“掉頭不顧,徑然前行”,這說明他善于權衡利弊,深知后悔、埋怨遠不如輕裝前進,不再計較已有的損失,而且干脆無視,只管向前!因此,在前進的征程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權衡利弊,豁達開通遠勝于獨自悔恨。

人生一世,花開一季,誰都想讓此生了無遺憾,誰都想永遠不做錯事,從而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可這只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錯事,不可能不走彎路。做了錯事,走了彎路之后,有后悔情緒是很正常的,這是一種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與拋棄的前奏曲,正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后悔”,我們才會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穩。

但是,如果你后悔不已,羞愧萬分,一蹶不振,或自慚形穢,自暴自棄,那么就是蠢人之舉了。要知道人生沒有返程票,世上亦沒有后悔藥。

古希臘詩人荷馬曾說過:“過去的事已經過去,過去的事無法挽回。”的確,昨日的陽光再美,也移不到今日的畫冊。我們又為什么不好好把握現在,珍惜此時此刻的擁有?為什么要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對過去的悔恨之中?

覆水難收,往事難追,后悔無益。

波爾·布朗特威博士曾經給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講過他學來的寶貴教訓,讓卡耐基大受啟發,卡耐基說:

“20年前,我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大學生,常常稍一受挫便悶悶不樂,焦慮得無法入眠。想起做過的事,便后悔為什么不用更好的方法?對出了口的話后悔說得不夠恰當。

“有一天,我們班聚集在科學實驗室,波爾·布朗特威博士早已在那邊等候。他的桌上放了一杯牛奶,當我們坐下來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杯牛奶上,心下揣測著那杯牛奶和衛生學有什么關系時,老師突然站了起來,牛奶被打翻了。博士叫我們過來仔細看牛奶杯的碎片:‘仔細地看啊!你們要永遠記住這個教訓,牛奶已經打翻了,就算你再怎么懊惱,也不可能再收回來。也許會想到剛才小心點不就得了?但已經遲了,所以我們只好把牛奶的事忘得一干二凈,而對未來從長計議。’”

雖然覆水難收是老生常談,但卻蘊含了深沉的智慧。

漫長的人生之路充滿了許多未知、未卜的因素,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變的,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或改變一定的條件而使之轉化;另一類是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無論我們付出何種努力,也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因此,當我們面對后者時,就得面對現實,做出積極樂觀的反應,這才是一種可取的態度。

正如楊柳承受風雨,水適于一切容器一樣,我們也要承受一切不可逆轉的事實,對那些必然之事主動承受。我們能接受任何情況,使自己適應,然后就整個忘了它。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間15世紀的古老教堂的廢墟上刻有這樣的一句話:“事情是這樣,就別無他樣。”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都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況,它們既然是這樣,就不可能是別的樣子。但我們也可以有所選擇,可以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并且適應它,或者用后悔來毀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會精神崩潰。

我們必須接受和適應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這并不容易,就連那些在位的帝王也要常常提醒他們自己這樣做。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的房里墻上掛著下面的這句話:“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為過去的事后悔。”叔本華也說過:“能夠順從,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費城日報》的富雷特·法蘭杰特先生是一個懂得將古老的真理融入現代生活從而受益的人。有一次他在對某一所大學的畢業生致辭時說:“曾拿鋸子鋸過木頭的人,請舉手!”大部分的學生都舉起了手。之后他又問:“現在,曾拿鋸子鋸過木屑的人請舉手!”結果沒有一個人舉手。

“當然,拿鋸子鋸木屑是不可能的。木屑是鋸過的殘渣,而我們的過去不也像木屑一樣嗎?為無法挽救的事追悔不已,不就像拿著鋸子鋸木屑一般嗎?”富雷特就用這種方法教學生們如何克服后悔的情緒。

卡耐基先生有一次曾造訪希西監獄,對獄中的囚犯看起來竟然也和世人一般快樂的樣子很是驚訝。典獄長羅茲告訴卡耐基:犯人剛入獄時都滿腔怨恨,常常鬧脾氣或添麻煩。幾個月后,大部分人都能冷靜地接受現實,認命地服刑,盡可能快樂地生活。有一位花匠囚犯在監獄里一邊種著蔬菜、花草,還一邊輕哼著歌呢!他哼唱的內容是:

事實已經注定,事實已沿著一定的路線前進,

痛苦、悲傷并不能改變既定的情勢,

也不能刪減其中任何一段情節,

當然,眼淚也無濟于事,它無法使你創造奇跡。

那么,讓我們停止流無用的眼淚吧!

既然誰也無力使時光倒轉,不如抬頭往前看。

生命感悟:

錯過了就別后悔。后悔不能改變現實,只會消弭未來的美好,給未來的生活增添陰影。請牢記:要是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煩擾我們的生活。且讓我們原諒自己,豁達一點。

【再這樣下去,我就完了!——與其憂慮未來,不如計劃未來】

一個人如果總是對往事耿耿于懷,或者對未來憂心忡忡,或者對別人的話思前想后而陷入過度憂慮的狀態,將不利于身心健康。

不久前,王大夫接待了一位自稱患了不治之癥又求醫無門的病人。患者林先生是位年近40的中年男士,在某外資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于工作關系,經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飲食都很不規律。3個月前,林先生經常感覺沒有食欲,飯后腹中脹氣,還經常腹瀉。起初,林先生以為是一般的胃腸問題或脾胃不和,隨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藥物,很多天后,病情不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林先生去了很多家醫院,腹部B超、纖維胃鏡、消化道造影等檢查都做遍了,未見異常,但不舒服的感覺像惡魔一樣始終糾纏著他,林先生總覺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類的惡疾。

王大夫初步了解了他的病情,又向林先生詢問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原來,已近不惑之年的林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要輔導兒子功課,經常是一邊為孩子做聽寫練習,一邊打瞌睡。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時常使林先生覺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像上了發條一樣,腦子里的弦繃得緊緊的,時間一長,他經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時還會失眠。前一段時間,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腸胃不適的新毛病。

王大夫聆聽完林先生“訴苦”,又仔細分析了他的各項檢查結果,最終將其診斷為:功能性胃腸功能障礙伴發抑郁癥。林先生對診斷結果吃驚不已,原以為自己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怎么會是抑郁癥?其實,早在19世紀就有學者對情緒波動對人體胃腸運動的影響做過研究。研究顯示,當患者情緒憂郁、恐懼或易怒時,可顯著延緩胃的消化與排空,結腸運動也明顯受到抑制。據統計,功能性的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的占30%以上,結腸功能紊亂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研究表明:“胃潰瘍大多由情緒緊張所造成。”這句話從瑪雅臨床醫學中心的上萬個病例中得到證明。因為其中有4/5原非由于身體機能所致,而是不安、煩惱、怨怒、憎恨、自卑及無法適應現實生活等引發胃病或胃潰瘍的。因胃潰瘍而死亡的例子并不罕見,據《生活》雜志的統計,胃潰瘍在致死病因中排行第10位。

憂慮不但是導致腸胃疾病的一大病因,還會引發風濕癥和關節炎。世界著名的關節炎醫學權威羅斯爾·西勒指出了導致關節炎的四個原因:

◎婚姻生活的觸礁;

◎經濟拮據;

◎極度的憂慮;

◎宿仇積怨。

當然,這四種狀況并不是導致關節炎的全部原因,但卻是其中“最普遍”的致病因素。

在美國,心臟病是排行首位的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者有30多萬人,而同一個時期死于心臟病者卻多達200萬人,而且其中約有100萬人是因為焦慮緊張而死于心臟病的。難怪連名醫都搖頭嘆息:“對憂慮的侵蝕束手無策的商人注定要早死。”

愛德華·波多斯凱醫生有一本著作叫《停止焦慮》。書中談到了以下問題:

◎憂慮對心臟的影響;

◎憂慮造成高血壓;

◎風濕癥能因憂慮而起;

◎為了保護你的胃,請少憂慮些;

◎憂慮如何使你感冒;

◎憂慮和甲狀腺;

◎憂慮與糖尿病患者。

另外一本討論憂慮的書,是卡爾·明格爾博士所寫的《與己作對》。此書雖沒有告訴你如何避免憂慮,卻告訴你一些很可怕的事實,讓你看清楚我們怎樣通過焦慮、煩躁、憎恨、后悔、反叛和恐懼等情緒來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著名的法國哲學家蒙田在故鄉波爾多市當選為市長時,告訴他的選民:“我樂于以雙手來為各位服務,但并不打算把憂慮緊張造成的傷害帶進我的肝肺之中。”

焦慮就像不間斷的水滴一樣,一點一滴地使人崩潰發狂。如果你終日受憂慮折磨,不久你就會患上令人無法忍受、苦不堪言的憂慮癥。

有一位知名電影明星說:“我堅決不焦慮,因為這會奪去一個電影明星最大的財產——美貌。所以我絕對不讓自己陷入憂慮。當我決心在電影界闖出個名堂時,心中充滿恐懼和焦慮。我只身從遠方來到倫敦,人生地不熟,想進入電影界。我和好幾個導演見過面,卻沒有一個肯用我,身上的錢也用完了。兩個星期都是靠著鹽餅和開水維生。在饑餓和不安情緒的雙重打擊下,我對自己說‘你真是個大傻瓜,除了有個好臉蛋之外,連一點舞臺經驗也沒有,有誰肯用你!’我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自己,看到的是因為焦慮而凹陷的臉頰、無神的雙目及平添的皺紋,我再次警告自己說‘你唯一值得驕傲的財產是自己的容貌,再這樣下去,你就破產了!’”

憂慮會使一個女人老得更快,并摧毀她的容貌。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會使我們的臉上產生皺紋,會使我們老是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灰白,有時甚至會使頭發脫落。憂慮會使你臉上的皮膚產生斑點和粉刺。

憂慮甚至會使最強壯的人生病。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最后幾天里,格蘭特將軍發現了這一點。

格蘭特率兵圍攻里奇蒙德有9個月之久,李將軍手下衣衫不整、饑餓不堪的部隊被打敗了。有一次,好幾個兵團的人都開了小差。其余的人在他們的帳篷里開會祈禱——叫著、哭著,看到了種種幻象。眼看戰爭就要結束了,李將軍手下的人放火燒了里奇蒙德的棉花和煙草倉庫,也燒了兵工廠,然后在烈焰升騰的黑夜里棄城而逃。格蘭特乘勝追擊,從左右兩側和后方夾擊南部聯軍,而由騎兵從正面截擊,拆毀鐵路線,俘獲了運送補給的車輛。

由于劇烈頭痛而眼睛半瞎的格蘭特無法跟上隊伍,就停在了一個農家。“我在那里過了一夜,”他在回憶錄里寫道,“把我的兩腳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里,還把芥末藥膏貼在我的兩個手腕和后頸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復原。”

第二天清早,他果然復原了。可是使他復原的不是芥末藥膏,而是一個帶回李將軍降書的騎兵。

“當那個軍官到我面前時,”格蘭特寫道,“我的頭還痛得很厲害,可是我一看到那封信的內容,我就好了。”

顯然,格蘭特是因為憂慮、緊張和情緒上的不安才生病的。一旦他在情緒上恢復了自信,想到他的成就和勝利,就馬上好了。

如果想要看看憂慮對人會有什么影響,我們不必到圖書館或醫院找到例證。只要從家里望望窗外,就能夠看到在不到一條街遠的一個房子里,有一個人因為憂慮而精神崩潰;另外一個房子里,有個人因為憂慮而得了糖尿病——股票一下跌,他的血和尿里的糖分就升高。

那么對于憂慮——這個人生幸福的殺手,我們該采取什么辦法來對付?

紐約卡瑞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威爾斯·卡瑞爾的經歷和做法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卡瑞爾年輕時曾在紐約州的水牛鋼鐵公司做事。有一次他要去密蘇里州的匹茲堡玻璃公司安裝一臺瓦斯清潔機,希望由此去除瓦斯產生的雜質,以提高燃燒率并預防引擎磨損。

但這臺機器此前只被試驗過一次。當卡瑞爾到密蘇里州后,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出現了,雖然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可以使用,但效果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事實上,他感到失敗了。

卡瑞爾回憶說:“我對自己的失敗感到非常吃驚。覺得自己被擊了一悶棍,胃和肚子也痛了起來,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后來,我認識到,憂慮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我想出一個不需要憂慮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非常有效。”卡瑞爾的方法大致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海城市| 甘孜| 海口市| 米脂县| 枝江市| 洪江市| 湖口县| 柳河县| 循化| 长沙市| 阳西县| 隆昌县| 进贤县| 繁峙县| 图木舒克市| 邮箱| 南乐县| 邢台市| 荆门市| 汕尾市| 苏尼特右旗| 曲沃县| 湘阴县| 湖州市| 山东省| 灵台县| 淮北市| 延川县| 黎川县| 高州市| 临洮县| 天气| 丰城市| 区。| 离岛区| 巫山县| 和顺县| 浑源县| 武川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