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壞情緒再也不來糾纏你
- (美)辛特勒
- 937字
- 2019-01-03 20:41:11
第四章 愉悅的情緒比任何藥物都理想
人的身體自身懂得如何保持體內內分泌平衡,人卻不知道。但我們也有辦法達到內分泌的平衡,那就是保持愉悅的心情。

壞心情有害身心健康,而好心情是帶來健康身體的最大法寶。健康的情緒,比如平和鎮定、樂天知命、勇敢、堅定以及愉悅,都會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激素以達到最佳激素平衡。這種平衡所產生的效力可能比世界上的任何藥物都更加理想。

良好的心情是最好的療法
保羅·懷特在1951年12月出版的《內科醫學年鑒》中舉例說明了他的觀點。當年人們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還一無所知,他的一位病人患有嚴重的風濕熱,她有兩個孩子和一個嗜酒如命的丈夫。她已經臥床三年,醫生說至多還能活上一年。

那位女士的精神狀態也非常糟糕,幾乎喪失了任何希望。然而,不幸接踵而來,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原因拋棄了家庭,甚至連生活費也沒有留給她和兩個孩子。于是,她不得不挺身面對所有的不幸。而正是這不幸的遭遇讓她結束了自己的消沉狀態。
當懷特大夫去給她看病時,她堅定地說:“懷特大夫,我決心要讓自己好起來,我要供養兩個孩子。”
懷特大夫答道:“我親愛的女士,我當然希望你能做到,但你的心臟承受不了啊。”

我想要提醒一下各位,并不是懷特醫生低估了她的心臟,像保羅·懷特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當然知道那個心臟的現狀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是他低估了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到那時人們還不知道這種激素的存在)的生理作用,低估了某些情緒可以刺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以形成荷爾蒙正常譜的可能性。即便瓦特這樣建議,那位婦女還是以滿懷勇氣、堅定、熱情與愉快的心情下床開始工作。她努力撫養兩個孩子,堅持了八年。
任何觀察力敏銳的主治醫生都能從他的行醫經歷中挑出類似的例子。這種例子在手術后較為常見。我們的診所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們給一位惡性腫瘤患者做了一個極其艱難的大型手術。手術后三天,主治醫生讓我去看望病人,并說:“那位病人活不久了。”
從病例來看他的確是活不長了。我走進他的病房,他看起來很清醒,但僅此而已。
我說:“亨利,你今天感覺怎么樣?”
亨利對我愉快地笑了笑,雙眼充滿了堅定的熱情(我不知道這種力量從何而來),用一種很真誠的語氣回答說:“我很好啊!過不了幾天我就可以出院了。”
亨利一直保持著那樣的態度。他恢復得很好。我想如果病痛帶來的消極情緒一直困擾著他的話,他應該已經去世了。
另一個我永遠難以忘記的病人是一位中年婦女。她因為一種無法控制的出血病而住院,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每次我去病房探望她都覺得她再沒有生的希望了。但是每當我問她感覺如何,她都保有一貫的愉快和信心:“我感覺很好,我想坐起來。不久我就可以回家了。”她真的很快痊愈了,并不是因為任何治療手段,良好的心情是最好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