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趕集(9)
- 老舍短篇小說集(套裝共3冊)
- 老舍
- 4467字
- 2018-02-01 10:19:15
去年舊歷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千佛山上蓋著些厚而陰寒的黑云。尖溜溜的小風,鬼似的人鼻子與耳唇。我沒事,住的又離山水溝不遠,想到集上看看。集上往往也有幾本好書什么的。
我以為天寒人必少,其實集上并不冷靜;無論怎冷,年總是要過的。我轉了一圈,沒看見什么對我的路子的東西——大堆的海帶菜,財神的紙像,凍得鐵硬的豬肉片子,都與我沒有多少緣分。本想不再繞,可是極南邊有個地攤,擺著幾本書,引起我的注意,這個攤子離別的買賣有兩三丈遠,而且地點是游人不大來到的。設若不是我已走到南邊,設若不是我注意書籍,我決不想過去。我走過去,翻了翻那幾本書——都是舊英文教科書,我心里說,大年底下的誰買舊讀本?看書的時候,我看見賣書人的腳,一雙極舊的棉鞋,可是緞子的:襪子還是夏季的單線襪。別人都跺跺著腳,天是真冷;這雙腳好像凍在地上,不動。把書合上我便走開了。
大概誰也有那個時候:一件極不相干的事,比如看見一群蟻擒住一個綠蟲,或是一個癩狗被打,能使我們不痛快半天,那個掙扎的蟲或是那條癩狗好似貼在我們心上,像塊病似的。這雙破緞子鞋就是這樣貼在我的心上。走了幾步,我不由的回了頭。賣書的正彎身擺那幾本書呢。其實我并沒給弄亂:只那么幾本,也無從亂起。我看出來,他不是久干這個的。逢集必趕的賣零碎的不這樣細心。他穿著件舊灰色棉袍,很單薄,頭上戴著頂沒人要的老式帽頭。由他的身上,我看到南圩子墻,千佛山,山上的黑云,結成一片清冷。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決定回去,雖然覺得不好意思的。我知道,走到他跟前,我未必敢端詳他。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勁兒,像破廟似的,雖然破爛而仍令人心中起敬。我說不上來那幾步是怎樣走回去的,無論怎說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我認得那兩只眼,單眼皮兒。其余的地方我一時不敢相認,最清楚的記憶也不敢反抗時間,我倆已十幾年沒見了。他看了我一眼,趕快把眼轉向千佛山去:一定是他了,我又認出這個神氣來。
“是不是仁祿哥?”我大著膽問。
他又掃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極快的又轉回來。他的瘦臉上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的動了動,傲氣使他不愿與我過話,可是“仁祿哥”三個字打動了他的心。他沒說一個字,拉住我的手。手冰硬。臉朝著山,他無聲的笑了笑。
“走吧,我住的離這兒不遠。”我一手拉著他,一手拾起那幾本書。
他叫了我一聲。然后待了一會兒,“我不去!”
我抬起頭來,他的淚在眼內轉呢。我松開他的手,把幾本書夾起來,假裝笑著,“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待一會兒我找你去好了,”他還是不動。
“你不用!”我還是故意打哈哈似的說,“待一會兒?管保再也找不到你了?”
他似乎要急,又不好意思;多么高傲的人也不能不原諒梳著小辮時候的同學。一走路,我才看出他的肩往前探了許多。他跟我來了。
沒有五分鐘便到了家。一路上,我直怕他和我轉了影壁。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寶貝確實落在手中。可是我沒法說話了。問他什么呢?怎么問呢?他的神氣顯然的是很不安,我不肯把他嚇跑了。
想起來了,還有瓶白葡萄酒呢。找到了酒,又發現了幾個金絲棗。好吧,就拿這些待客吧。反正比這么僵坐著強。他拿起酒杯,手有點顫。喝下半杯去,他的眼中濕了一點,濕得像小孩冬天下學來喝著熱粥時那樣。
“幾時來到這里的?”我試著步說。
“我?有幾天了吧?”他看著杯沿上一小片木塞的碎屑,好像是和這片小東西商議呢。
“不知道我在這里?”
“不知道。”他看了我一眼,似乎表示有許多話不便說,也不希望我再問。
我問定了。討厭,但我倆是幼年的同學。“在哪兒住呢?”
他笑了,“還在哪兒住?憑我這個樣?”還笑著,笑得極無聊。
“那好了,這兒就是你的家,不用走了。咱們一塊兒聽鼓書去。趵突泉有三四處唱大鼓的呢:《老殘游記》,噯?”我想把他哄喜歡了。“記得小時候一同去聽《施公案》?”
我的話沒得到預期的效果,他沒言語。但是我不失望。勸他酒,酒會打開人的口。還好,他對酒倒不甚拒絕,他的倆臉漸漸有了紅色。我的主意又來了:
“說,吃什么?面條?餃子?餅?說,我好去預備。”
“不吃,還得賣那幾本書去呢!”
“不吃?你走不了!”
待了老大半天,他點了點頭,“你還是這么活潑!”
“我?我也不是咱們梳著小辮時的樣子了!光陰多么快,不知不覺的三十多了,想不到的事!”
“三十多也就該死了。一個狗才活十來年。”
“我還不那么悲觀,”我知道已把他引上了路。
“人生還就不是個好玩藝!”他嘆了口氣。
隨著這個往下說,一定越說越遠:我要知道的是他的遭遇。我改變了戰略,開始告訴他我這些年的經過,好歹的把人生與悲觀扯在里面,好不顯著生硬。費了許多周折,我才用上了這個公式——“我說完了,該聽你的了。”
其實他早已明白我的意思,始終他就沒留心聽我的話。要不然,我在引用公式以前還得多繞幾個彎兒呢。他的眼神把我的話刪短了好多。我說完,他好似沒法子了,問了句:
“你叫我說什么吧?”
這真使我有點難堪。律師不是常常逼得犯人這樣問么?可是我扯長了臉,反正我倆是有交情的。爽性直說了吧,這或者倒合他的脾氣:
“你怎么落到這樣?”
他半天沒回答出。不是難以出口,他是思索呢。生命是沒有什么條理的,老朋友見面不是常常相對無言么?
“從哪里說起呢?”他好像是和生命中那些小岔路商議呢。“你記得咱們小的時候,我也不短挨打?”
“記得,都是你那點怪脾氣。”
“還不都在乎脾氣,”他微微搖著頭。“那時候咱倆還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沒對你說過;說真的那時節我自己也還沒覺出來是怎回事。后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雙好好的眼睛嗎?”我說。
“平日是好好的一對眼;不過,有時候犯病。”
“怎樣犯病?”我開始懷疑莫非他有點精神病。
“并不是害眼什么的那種肉體上的病,是種沒法治的毛病。有時候忽然來了,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
“幻象?”我想幫他的忙。
“不是幻象,我并沒看見什么綠臉紅舌頭的。是些形象。也還不是形象;是一股神氣。舉個例說,你就明白了,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可是我一犯病,他就非常的可惡,我所以跟他橫著來了。過了一會兒,我的病犯過去,他還是他,我白挨一頓打。只是一股神氣,可惡的神氣。”
我沒等他說完就問:“你有時候你也看見我有那股神氣吧?”
他微笑了一下:“大概是,我記不甚清了。反正咱倆吵過架,總有一回是因為我看你可惡。萬幸,我們一入中學就不在一處了。不然……你知道,我的病越來越深。小的時候,我還沒覺出這個來,看見那股神氣只鬧一陣氣就完了;后來,我管不住自己了,一旦看出誰可惡來,就是不打架,也不能再和他交往,連一句話也不肯放過。現在,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幼年的一切是甜蜜的,因為那時病還不深。過了二十,凡是可惡的都記在心里!我的記憶是一堆丑惡相片!”他愣起來了。
“人人都可惡?”我問。
“在我犯病的時節,沒有例外。父母兄弟全可惡。要是敷衍,得敷衍一切,生命那才難堪。要打算不敷衍,得見一個打一個,辦不到。慢慢的,我成了個無家無小沒有一個朋友的人。干嗎再交朋友呢?怎能交朋友呢?明知有朝一日便看出他可惡!”
我插了一句:“你所謂的可惡或者應當改為軟弱,人人有個弱點,不見得就可惡。”
“不是弱點。弱點足以使人生厭,可也能使人憐憫。譬如對一個愛喝醉了的人,我看見的不是這個。其實不用我這對眼也能看出點來,你不信這么試試,你也能看出一些,不過不如我的眼那么強就是了。你不用看人臉的全部,而單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點可惡來。特別是眼與嘴,有時一個人正和你講道德說仁義,你能看見他的眼中有張活的春畫正在動。那嘴,露著牙噴糞的時節單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惡。沒受過教育的好些,也可惡,可是可惡得明顯一些;上等人會遮掩。假如我沒有這么一對眼,生命豈不是個大騙局?還舉個例說吧,有一回我去看戲,旁邊來了個三十多歲的人,很體面,穿得也講究。我的眼一斜,看出來,他可惡。我的心中冒了火。不干我的事,誠然;可是,為什么可惡的人單要一張體面的臉呢?這是人生的羞恥與錯處。正在這么個當兒,查票了。這位先生沒有票,瞪圓了眼向查票員說:‘我姓王,沒買過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還是不買!’我沒法管束自己了。我并不是要懲罰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來。我給了他一個頂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樣?他嘴里嚷著,走了。要不怎說他可惡呢。這不是弱點,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沒人常打他。他的原形是追著叫化子亂咬的母狗。幸而我那時節犯了病,不然,他在我眼中也是個體面的雄狗了。”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問。
他似乎沒聽見,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我不能說我以這個為一種享受;不過,不犯病的時候更難堪——明知人們可惡而看不出,明知是夢而醒不了。病來了,無論怎樣吧,我不至于無聊。你看,說打就打,多少有點意思。最有趣的是打完了人,人們還不敢當面說我什么,只在背后低聲的說,這是個瘋子。我沒遇上一個可惡而硬正的人;都是些虛偽的軟蛋。有一回我指著個軍人的臉說他可惡,他急了,把槍掏出來,我很喜歡。我問他:你干什么?哼,他把槍收回去了,走出老遠才敢回頭看我一眼;可惡而沒骨頭的東西!”他又愣了一會兒。“當初,我是怕犯病。一犯病就吵架,事情怎會作得長遠?久而久之,我怕不犯病了。不犯病就得找事去作,閑著是難堪的事。可是有事便有人,有人就可惡。一來二去,我立在了十字路口:長期的抵抗呢?還是敷衍一下?不能決定。病犯了不由的便惹是非,可是也有一月兩月不犯的時候。我能專等著犯病,什么也不干?不能!剛要干點什么,病又來了。生命仿佛是拉鋸玩呢。有一回,半年多沒犯病。好了,我心里說,再找回人生的舊轍吧;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我回了家,老老實實去作孝子賢孫。臉也常刮一刮,表示出誠意的敷衍。既然看不見人中的狗臉,我假裝看見狗中的人臉,對小貓小狗都很和氣,閑著也給小貓梳梳毛,帶著狗去溜個圈。我與世界復和了。人家世界本是熱熱鬧鬧的混,咱干嗎非硬拐硬碰不可呢。這時候,我的文章作多了。第一,我想組織家庭,把油鹽柴米的責任加在身上也許會治好了病。況且,我對婦人的印象比較的好。在我的病眼中經過的多數是男人。雖然這也許是機會不平的關系,可是我硬認定女子比男子好一些。作文章嗎?人們大概都很會替生命作文章。我想,自要找到個理想的女子,大概能馬馬虎虎的混幾十年。文章還不盡于此,原先我不是以眼的經驗斷定人人可惡嗎,現在改了。我這么想了:人人可惡是個推論,我并沒親眼看見人人可惡呀。也許人人可惡,而我不永遠是犯著病,所以看不出。可也許世上確有好人,完全人,就是立在我的病眼前面,我也看不出他可惡來。我并不曉得哪時犯病;看見面前的人變了樣,我才曉得我是犯了病?焉知沒有我已犯病而看不出人家可惡的時候呢?假如那是個根本不可惡的人。這么一作文章,我的希望更大了。我決定不再硬了,結婚,組織家庭,生胖小子;人家都快活的過日子,我干嗎放著熟葡萄不吃,單檢酸的吃呢?文章作得不錯。”
他休息了一會兒,我沒敢催促他。給他滿上了酒。
“還記得我的表妹?”他突然的問,“咱們小時候和她一塊兒玩耍過。”
“小名叫招弟兒?”我想起來,那時候她耳上戴著倆小綠玉艾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