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管理制度實務及范例大全(第3版)(配盤)
- 張尚國
- 3574字
- 2019-01-04 09:47:29
第六章 法律事務管理制度
第一節 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要點
如今,隨著公司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涉及法律的事務越來越多,公司法律事務工作也日顯重要。因此,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和企業家對企業的法律事務工作也格外重視。他們不僅聘請專業律師擔任企業的法律顧問,甚至還成立專門的法律事務部門,聘用專業法律人員處理企業的法律事務,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一、法律事務管理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把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與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公司法律事務管理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保障公司健康、穩定、長遠發展為出發點,以有效預防控制法律風險為根本目的,使公司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向依法規范、依法管理、依法運行轉變。
2.基本原則
(1)堅持公司領導干部與廣大員工相結合的原則。公司領導干部務必重視公司的法務工作,最好由公司董事會對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實行直接領導,單設公司法律事務管理機構,以確保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規劃落到實處。
(2)堅持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與時俱進的原則。公司應積極探索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努力提高公司依法決策經營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堅持積極發揮公司法律事務管理機構的法律風險預防、控制職能和作用的原則。把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貫徹到公司運作的各個環節與各個方面,并將法律事務管理工作與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及時發現和分析有可能引發公司、個人違規、違紀、違法,承擔法律責任的傾向性問題。
二、法律事務管理的總體目標
第一,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法律事務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并完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一整套公司規章制度及保障其有效執行的監督體系;建立健全規范員工經營管理活動和有效控制經營管理權力的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依法防范、事間依法跟蹤、事后依法完善的現代公司法律事務管理方式,最終實現公司決策、經營、管理工作的合法化、制度化、規范化。
第二,建立企業法律風險認識、評估、管理制度,并將其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及企業法律事務管理的各項制度中。
三、法律事務管理的具體步驟
按照法律事務管理的總體要求,公司法律事務管理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又稱“基礎建設階段”和“規章制度完善階段”,工作重點如下:
(1)制定法律事務管理規劃和普法教育規劃,完善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工作的組織保障,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單設法律事務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在各下屬公司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法律事務工作人員,從而形成合理、完備、科學的法務工作網絡體系,并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務管理機構自身的各項工作制度,保證公司法務工作有序、高效的實施。
(2)建立健全公司規章制度體系。為適應新形勢對法律法規的總體要求,著力開展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的“立、改、廢”工作;加快公司管理工作的三大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監督系統)及其運作機制建設,進一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水平和依法維權能力;強化“四責”(責任意識、責任管理、責任考核、責任追究);實現各級各職的職權和責任的清晰、明確。
2.提高階段
提高階段即“合同管理提高階段”和“規范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階段”,其工作重點如下:
(1)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合同管理規定》,提升在合同審查會簽時“問(合同背景)、看(合同條款)、堵(合同漏洞)、核(合同標的)”的審核效果;加強對合同履行的監督,提高對合同的法律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
(2)針對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不合理、不規范的頑疾,主動配合各級管理層理順關系、制定制度、完善機制、明確權責,把法務工作向縱深輻射;堅持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實施專項法律事務管理丁作和系列活動,提高公司法律事務管理的整體水平。
3.總結階段
總結階段即“檢查總結提高階段”,此階段是總結前兩階段的工作成果,按照公司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逐項檢查,對不完善之處進行“補課'爭取全面實現各項目標。
第二節 法律事務管理崗位職責
一、法務部經理崗位職責
(1)在總經理的領導下,承擔公司法律事務的全責。
(2)按照公司要求,對公司各類合同進行審查,提供法律意見。
(3)為保護公司權益,有在各種糾紛發生時參與解決對外訴訟事宜的責任。
(4)為保證本部門工作及時有效地進行,按照公司要求做好協調溝通及部門內部管理工作。
(5)為董事會、高層領導會議提供法律支持和處理相關的法律事務。
二、法務秘書崗位職責
(1)在法務部經理的領導下,按照公司的要求和工作需要,制訂相關的文件、協議。
(2)在法務部經理的領導下,做好各類文件、合同的審查工作,保證公司各類文件、合同準確無誤。
(3)為保證部門工作及時有效地開展,按照經理要求收集法律法規并實時歸納總結。
(4)協助法務部經理做好日常行政工作,整理好部門檔案、資料,做好存檔、管理工作。
(5)在法務部經理的領導下,及時有效地處理好相關事宜和法律糾紛。
第三節 法律事務管理制度范例
一、合同審定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維護公司權益,確保公司合同合法、有效,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合同的談判、簽訂、履行、解除、終止。
第三條 公司簽署的勞動合同、目標責任書等合同文書由人力資源部管理,不適用本規定。
第四條 合同的談判、審批、簽訂、履行、解除、終止的全過程,公司法務部均可根據實際需要介入,并在公司對外合同簽訂前出具審查意見。
第五條 代簽合同方應出具真實、有效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托書、代理人身份證明,法務部需確認相關證件的有效性、受托事項及權限、有效期等。
第六條 對于重大合同,法務部人員還需了解和審查合同對方的履約信用,審查其有無違約事實,有無涉及重大經濟糾紛或重大經濟犯罪案件。
第七條 合同對方履約能力或資信狀況有瑕疵的,公司不得與其簽訂合同;必須簽訂合同時,應要求其提供合法、真實、有效的擔保。
第八條 法務部需審查合同條款的完備性和嚴謹性,特別是違約責任的約定應明確合理,經辦人應充分估計違約風險,在合同中約定仲裁條款。
第九條 法務部應根據審查結果擬定“法務部合同審查意見書”,交經辦人加以完善。
第十條 本規定于××××年×月×日起執行。
二、法律糾紛處理規定
第一條 為有效處理法律糾紛事件,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相關部門負責人應于糾紛案件發生當天及時填寫相關表單,說明案件發生的詳細情況,提交法務部。
第三條 公司總經理確定案件處理原則后,由法務部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對案件的有關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收集相關資料,確定糾紛處理對策,預估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并將相關情況上報總經理審批。
第四條 公司實行案件過錯責任追究制,各部門必須及時上報發生的案件,對隱案不報或嚴重失職、致使公司權益受損的直接責任人,將給予嚴肅處理。
第五條 涉及以下法律糾紛的案件,法務部應在起訴或應訴前及時將訴訟事實和訴訟應對方案概要報總經理備案,并在訴訟過程中及時向總經理報告訴訟進展情況。
(1)涉及侵犯公司注冊商標、名譽權等類型的訴訟、仲裁案件。
(2)訴訟案件審理結果或執行結果可能會給公司利益帶來嚴重不利影響的案件。
(3)單筆訴訟標的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達到公司凈資產10%以上的案件。
(4)涉及刑事問題的民事、經濟案件。
(5)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訴訟、仲裁案件。
第六條 對公司主動提起訴訟、仲裁的案件的處理。
(1)法務部應做好起訴前的準備,收集整理各種有利和不利的證據。
(2)在起訴前10日內,法務部應向總經理提出書面報告,擬定起訴書和法律建議。
(3)法務部根據總經理的意見進行庭外和解或提出訴訟、仲裁。
第七條 公司法務部接到對方的“律師函”或法院(仲裁機構)的“應訴通知書”的,根據案件性質、可能遭受的損失和危機程度實行分級管理。
第八條 屬于解除業務、服務合同性質的糾紛,或標的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糾紛,或已被媒體曝光的糾紛,法務部必須及時上報總經理,并在7日內上交書面報告,附所聘律師的法律意見書、答辯書。
第九條 屬于一般民事合同的糾紛或標的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糾紛,法務部應在7日內上交書面報告(附擬聘律師及其法律意見書、答辯書)。
第十條 法務部接到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必須立即上報總經理,決定是否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一條 法務部接到行政機關作出的將給予重大行政處罰的口頭或書面“聽證告知書”時,必須在次日報總經理,決定是否聘請代理人,準備參加聽證。
第十二條 法務部應在案件處理后15日內上交結案報告,內容包括糾紛的產生、爭議事項和金額、案件結果、總結分析,并附和解協議、調解書、裁定書等復印件。
第十三條 如糾紛事件有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法務部需作出處理意見。
第十四條 法務部應建立特別法律事務案件檔案,包括各種法律文書、證據、內部報告和批復。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公司法務部制定,解釋權歸法務部所有。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年×月×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