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克大學13幅邏輯圖
- 葉成
- 1508字
- 2018-10-29 17:56:47
頓悟3:做任何事情,最正確的時間就是“just now”
朋友一直想買房,一直在觀望。問我:買房最好的時機是什么?
我說:現(xiàn)在。當即。馬上。
現(xiàn)在你有明顯的購房需要,有看好的樓盤,且又買得起(首付掏得起,月供交得起)。OK,那就火速拍板吧。
01
很多事情,你此刻不做,以后就沒機會。
有一年圣誕前夕,我和朋友去香港旅游,兩個人在旺角吃過飯邊聊邊逛。滿街都是濃濃的圣誕氣息,各種商店推出各種各樣的打折促銷活動。走過一家商店時,我被櫥窗里一雙精致的銀色高跟鞋吸引過去。
我本無心購物,只想和朋友找一家店喝下午茶好好聊聊,但一想到公司馬上辦年會,這雙銀色高跟鞋和自己新買的禮服很搭配,就忍不住拉著朋友進去試穿。
鞋子挺合腳,只是打完折的價格也不算便宜,我反復照著鏡子,內(nèi)心無比糾結(jié)。
一看收銀臺擁擠的樣子,掂量著價格,又不忍心讓朋友在一旁干等著我,就想著“明天有空還能對比一下其他家的鞋子”,就拉著朋友離開了那家店。
結(jié)果誰料當天晚上公司臨時有緊急項目把我給召喚回去了。
回去以后,我總是惦念那雙銀色的高跟鞋。忙完項目之后,我也去商場逛過,其他鞋子卻再難入法眼,我心心念念的滿是那雙銀色高跟鞋。
我也特地憑印象一家一家店找那雙鞋,就是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淘寶也搜索了好久,一無所獲。
后來甚至忍不住麻煩當?shù)氐呐笥延謳臀遗芰艘惶送牵Y(jié)果商店早換了一批新貨,根本沒有那雙鞋的影子。
我每年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遺憾,為一雙鞋子,為一件衣服,為一條絲巾,甚至為一件月白色精巧吊帶。
那些令我們怦然心動的物件兒和人,當時只是猶豫了一小下,便后會無期。
還好只是物件兒,萬一錯過的是人呢?
02
我們能夠牢牢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
每個人好像手里都攥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光陰,而實際上每個人能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因為生命里全是無常。
親鸞上人九歲時就已經(jīng)下定決心出家。
他請求慈鎮(zhèn)禪師為他剃度出家。
禪師問他因何出家。
他說:“我只有九歲,但父母雙亡,我不知道什么原因。為什么人一定要死呢?為什么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呢?我要探求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禪師聽后欣喜,答應了他的要求。不過告訴他要第二天為他剃度。
親鸞聽后說:“師父明天為我剃度,但是我畢竟年幼無知,無法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能否持續(xù)到明天。況且,您那么高的年紀,也不能保證您明天還是活著的。”
禪師聽了他的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拍手叫好,說:“你說得對,我現(xiàn)在立刻為你剃度。”
親鸞的話聽著不吉利,實則道出了生命的意義。未來是未知的,誰都難以預知準確,更無從把握。人可以知曉生于何日,卻無從得知死于何期。我們是凡人,只有現(xiàn)在是可以把握的。
03
那么,大多數(shù)人為什么還那么猶豫呢?
①習慣性拖延
大多數(shù)人都有拖延的習慣,比如“改天請你吃飯”“過陣子再說吧”“再等等看吧”。在這樣的語境下生活,我們也學會了這樣的表達。明明分分鐘都能解決的事情,我們拖到遙遙無期。很多熱情一丟下,就再也撿拾不起來了。
②沒占夠便宜
我為什么明明很喜歡那雙高跟鞋卻還是猶豫呢?因為想貨比三家。那套樓盤已經(jīng)很契合你的心理預期了,你為何還在猶豫呢?因為你幻想價格再降一點。
③從眾心理
我們典型的國民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所以喜歡隨大流,扎堆兒。什么事情做的人多,就沒來由地覺得這事靠譜。人家都做了,那我也做;即使萬丈深淵,還有那么多人墊底呢。
其實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這是特別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那么可貴;每一個念頭,都是那么難得。
假如念頭強烈,就去實現(xiàn)。比如現(xiàn)在,你可以馬上起身去擦桌子,或者洗碗;可以馬上給父母打電話,告訴他們你的歸期;可以馬上約會你的親們,告訴他們你很想念;可以把報紙放一邊,閉起眼睛沉思;也可以把這篇短文分享給你的朋友。這樣的話,你可能改變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