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心靈篇》:自討苦吃的驢
從前,有個商人在鎮上買了很多鹽。他把鹽裝進袋子里,然后裝載于驢背上。
“走吧!回家吧!”商人拉動韁繩,可是驢子覺得鹽袋太重了,便很不情愿地走著。城鎮與村子間隔著一條河。在渡河時,驢子東倒西歪地跌到河里。鹽袋里的鹽被水溶掉,全流走了。
“啊!鹽全部流失了。唉!可惡!多么笨的驢子呀!”商人發著牢騷。可是驢子卻高興得不得了,因為行李減輕了。
“這是個好辦法!把它記牢,下次就可以照這樣來減輕重量了。”驢子嘗到甜頭,商人卻一點也沒發覺。
第二天,商人又帶著驢子到鎮上去。這一次不是鹽,而是棉花。棉花在驢背上堆的像座小山。
“走吧!回家!今天的行李體積雖大,可是,并不重。”商人對驢子說,并拉動了韁繩。驢子一副很重的樣子,慢吞吞地走著。不久又來到河邊,驢子想到昨天的好主意。
“昨天確實是在這附近,今天得做的順順利利才行!”于是,驢子又故意滾到河里。
“順利極了!”
這時驢子雖然想站起來,但突然覺得沒辦法站起來。因為棉花進水之后,變得更重了。
“失算了,真糟糕!”
驢子邊哼哼地嘶叫著,邊載著浸滿水而變重的行李,走回村子去。
心靈寓語
驢子自以為聰明卻自討苦吃。真正的聰明人和真正的愚笨者,其實都沒什么危險性,真正具有危險性的,往往是那些半愚半聰明的人。
一個真正愚笨的人,即使有什么陰謀企圖,也因為本身的智力和能力有限,無法做得到。而一位真正聰明及有智慧的人,本身已有足夠的能力判斷、分析事情,任何事都能夠拿捏得很準,所以也不用為他們擔心或怕他們會做出不合情、理、法的事情。
相對于完全都不會去做和會做得很好的以上兩種人,就是那種一知半解,半聰明半愚笨的人,說他很愚笨,他又能說得頭頭是道;說他聰明,但他所做出來的事又叫人不放心。自以為聰明的人是既悲哀又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