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克大學13幅邏輯圖
- 葉成
- 1536字
- 2018-10-29 17:56:54
頓悟3:凈化人際關系的三條行為準則
情商高的人常常能從和他人的關系中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情商低的人則很喜歡拿自己或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一錯再錯,錯上加錯。
丹麥基督教思想家克倫凱郭爾曾經有警世格言三條:第一,不要用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第二,不要用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第三,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01
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太傻。
什么是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就是做錯了事,給自己帶來不幸和損失,后悔莫及,心情沮喪,恨自己不爭氣,通過自虐來發泄對自己的怨恨。舉個最近頻頻發生的例子,就是大學生被網絡詐騙騙走學費而自殺。自己被壞人騙了財已經夠倒霉的了,再賠上性命,豈不是太傻?
怎么讓自己不再犯傻?很簡單,盡快給自己定個止損點,允許自己悲傷難過一下,但不能無限放大,盡快止住。
02
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太蠢。
臺灣著名高僧證嚴法師有一句名言: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懲罰自己的人卻屢見不鮮。
我們平時總能聽到人們埋怨別人的話:“這件事真氣死我了,他怎么能這樣做事呢!”“我真倒霉,總是遇上這樣的人!”這就是我們對于別人的錯誤不能容忍,在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的確,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令人生氣的事情。比如出門時有人不小心撞了你而沒有向你說聲對不起,這時候我們會很生氣,會說人家沒修養;還有因為某種利益關系使你“吃了虧”,或者是某些事情不順利,也會讓我們感到不愉快;夫妻之間有時也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慪氣,甚至吵架;有時還可能遇到一個無情無義的朋友,也會使我們不高興。凡此種種,都是別人犯了錯,惹你生氣。
既然錯誤在他,為何你要生氣?別人犯了錯,而你去生氣,豈不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犯錯者應該受到懲罰,但生氣解決不了問題。
還有一種人更傻,他們會假想出別人的過錯來“整”自己。一個家庭主婦,因為老公參加應酬回來晚而大發雷霆。
先生拿出了參加活動而獲得的禮品來哄她。她更生氣了,指責活動方贈送的禮物太差,簡直是看不起人。
老公還是耐心地哄她。她更來勁了,說老公今晚態度這么好,允許她胡攪蠻纏,是不是在外面做了什么對不起她的壞事。
這樣一想,她氣得一夜都沒合眼,夫妻倆吵了一晚上。
其實她老公只是參加了一個商務活動而已。如此干凈簡單的事情,卻被她的疑心放大成連續劇。
怎么讓自己脫蠢?
不妨做道選擇題:你是想好好地活,還是想無辜地死?
有生理學家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他把一支玻璃試管插在盛有零度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呼在水里的“氣水”。心平氣和的人呼出來的氣體經冷卻后是澄清透明無雜質的;悲傷時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時試管中有蛋白質沉淀;生氣時試管中有紫色沉淀。當把人在生氣時呼出的“生氣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時,12分鐘后大白鼠竟然死了。
實驗很簡單,結果卻令人十分驚訝,人在生氣時呼出的物質居然可以毒死一只大白鼠,由此可見生氣時人體會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可以致大白鼠于死地,可想而知對人體健康也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在知道生氣會影響健康之后,你還會經常生氣嗎?
03
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太惡劣。
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好,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也同樣不好。當你心情不好時,拿別人當出氣筒,讓自己當“復讀機”,一遍遍地嘮叨給別人聽,折磨別人的視聽,就是對別人“犯罪”。一個人的苦難與不幸,盡量自己擔待。壞情緒本就是垃圾,你自己含著不放,還要強制性吐給別人細品,你太不像話了。
如何才是正確的?
設想一下,如果你總拿自己的錯誤懲罰朋友,那時間長了,朋友都被你懲罰走了,你就成了一個寂寞無人問的孤家寡人,沒有朋友的世界,好可怕啊。
能做到以上三點,你的情商就可以了。生氣的時候,當你用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三根手指是指向自己的。這就提醒我們:要多反省自己,觀照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