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記憶竟然能被測量

我們現在從測量記憶的角度,再次討論前文提到過的保持和重復出現的誦讀。在這兩種現象中,至少可以把握一種數量的觀察和看清一種數量的變化。一個音節組從第一次出現到第二次重復出現,中間所經過的時間是可以記錄下來的,而使完整的記憶得以重復(完全背誦)所需要的朗讀次數也是可以衡量的。但是,從最初的實驗來看,再根據發生的現象推斷,這種情況也可能不發生。也就是說,音節組是否重復出現是有概率的,也許會重復出現,也許不會。不過,我們有時候也要承認,在不同的環境之下,它或多或少地接近實際情況,因為它是基于某個特定數值下的不同級別的差距。但是,只要我們把特定的觀察限制為偶然的遇到或者特意的關注時,記憶就從我們內部突然重復出現,這時候,對我們來說,一切的差異將無法存在。

在實驗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少用一些內省的方法,因為單純的想象容易脫離實際。而且,脫離內省還能將記憶中的某些深層差距挖掘出來。

假設,我們把一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不需要經過任何形式的復習,都能隨時隨地憑著記憶背出來。但是半年之后或者一年之后,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忘記,不管怎樣努力思考,也無法在意識中找到那首詩的只言片語,運氣好些,興許能記得一些零星的片段。這時候,我們再拿出那首詩重新學習,就能再次學會,而且比第一次學習這首詩要快得多,比學習同樣長度的同類詩的速度也要快。

在這種現象之下,我們就會知道,第一次背誦詩句時,這種記憶被深深地留在了意識中,即便半年后我們背不出來了,那次背誦所形成的連貫以及押韻的記憶仍然留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是能夠進行測量的。如果第一次背誦和第二次背誦中間間隔的時間較短,那兩次學習的效果差距就非常大。反之,如果第一次背誦和第二次背誦中間間隔的時間過長,如三年以上,那么兩次背誦的差別就有可能不明顯,甚至不容易察覺。還有一種情況,如果第一次背誦的時候聚精會神,兩次的差距就會大,反之,兩次的差距就小。

總體來說,我們對于這些用數量表示的在一定范圍內的記憶差異的存在深信不疑,但在其他情況下,我們只是認為它存在,而沒辦法用有效的觀察方法去驗證。但記憶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大門,讓我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數據。這讓我們可以在自然科學的領域中找到對于記憶的量化研究方法,使我們在記憶的效果方面清清楚楚地確定一些發生的現象,并做出合理的解釋。

但是,有了這個方法,我們是否就能夠對人內部的心理活動的因果循環樹立一個正確的概念呢?答案是不一定,這必須要通過實踐來證實。就像我們做化學實驗的時候,不知道化合作用究竟是熱量、光電還是其他因素所產生的能量一樣,我們不能預先確定原因,只能有一種確定的理論和方法。實驗的時候,先假定這種方法是正確的,然后在實驗中逐漸觀察和記錄,最后看看記錄與我們的預期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證明假設成立,此時的假設成為概念;如果兩者自相矛盾,則推翻原假設,開始新的假設。

我們從實驗的角度出發,不考慮沒有數量來衡量的記憶重復出現是否發生的現象,而只是從記憶的效果來看,比較這個過程中的數量。我們要測量的是,當外在或內在的條件變化時,適當數量的反復背誦和人為的記憶重現的關系。這樣的重復出現需要人的主觀,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

要用實驗的方法證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必須能夠準確無誤地記錄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這里的“目標”一般指從一開始到完全背誦的時間長度。如果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我們計算的時間超過了達到完全背誦的那個時間點,或沒有達到,那就會產生一種不平衡,若要把它們量化,就非常不準確了。比如學習一首詩詞,在記憶的重復出現之中,受試者必須要選擇一個特殊的點,來確定記憶第一次完整的重復出現的時間,而隨著實驗的進行,受試者就可以相當準確地找到第一次記憶重復出現的點。

第二,我們必須要確定這樣一個假設,就是在外界任何條件和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在每次記憶重復出現的時候,誦讀次數都是相同的,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如果在外部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每次到達記憶重復出現時的誦讀次數都不相同,那么,這個實驗就沒有任何意義,變化其他的環境和條件所產生的差異性也就無法準確測量。

第一種條件想滿足并不難,只要找對正確的需要朗讀和背誦的實驗素材就可以,比如一首詩、一個字表、一首歌曲。當然,最好用的還是由字母組成的音節組,這在第三章將詳細解釋。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重復朗讀和背誦的次數逐漸增長時,記憶就會頻繁地重復出現,但最初的幾次肯定是不完全的、成片段性的。慢慢地,重復出現的記憶準確程度增加,到了最后,重復出現的記憶已經與實際的內容完全相同。第一次完整重復出現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記憶力強的人所用的時間短,記憶力弱的人用的時間較長。

第一次出現完整的記憶時,我們就可以馬上將它選擇出來,并記錄下時間。實際上,第二次出現的時候,我們也能很快認出來。我們把第一次的完整記憶稱為“第一次可能的復現”。

第一種問題解決后,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也就是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這種完整記憶重復出現的次數是完全一樣的嗎?

這個問題看上去有些幼稚,但卻實際存在,它好像一個不用說就能猜出來的假設。但事實上,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或者只能得到一連串并不準確的答案。但這個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我相信有99%的人會說:“如果實驗條件完全一樣,出現的次數肯定一樣,如果是同一個人的話。”

這句話雖然沒有根據,但實際上是正確的。不過這個理論對我們的實驗而言價值并不大,如此唐突地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其實沒有搞明白當初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證明環境相同的情況下次數是否一致,而是我們怎樣避免環境的變動。

實驗過程中,外在環境和內在環境都在變化,我們能夠控制實驗的時間段,但卻很難避免天氣或者季節,甚至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可能對實驗產生影響。我們能夠采用一系列的辦法使這種外部環境統一,而且只要肯花工夫和成本,就能夠做到。但是,內部環境并不容易。我們無法人為地監測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所謂的內省或者意志力都不能很好地控制內心。這種不可控性給第二個問題增加了不少難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青浦区| 镇康县| 上犹县| 始兴县| 吉安县| 广平县| 特克斯县| 淮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贡山| 常德市| 赤水市| 奈曼旗| 淮南市| 若羌县| 项城市| 西安市| 扎赉特旗| 纳雍县| 盖州市| 江阴市| 托克托县| 南溪县| 天镇县| 新蔡县| 鄢陵县| 苍溪县| 多伦县| 德格县| 合江县| 孟连| 墨竹工卡县| 金寨县| 托克托县| 印江| 张家口市| 专栏| 平昌县| 长丰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