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問:如果加息,房價暴跌可能比暴漲時更慘烈
- 2017發生了啥:30問幫你搞定投資理財
- 吳曉波頻道
- 2914字
- 2018-01-23 14:01:00
剛剛過去的春節,樓市似乎進入了休眠狀態,成交量慘淡。但親朋好友聚餐聊天時,都免不了說房價二字。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今年的房價趨勢如何,到底該不該買?
小巴先列幾條給大家看看:
△2017年房屋銷售面積下降幾乎是定局。最悲觀的是中投證券,預計跌18%,最樂觀的方正證券也預測要跌6%。
△上半年全國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整體趨嚴,三四線城市依然以去庫存為主,第四季度可能會出現政策上的松動。
△2017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房企并購案例。
除了機構的預測,小巴還采訪了幾位業內資深人士,來看看他們對2017年樓市趨勢的判斷,以及給買房者給出的相關建議。
丁建剛——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
“2017年的房產走勢,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今年樓市主要的影響因素,現階段主要是調控政策。而除了政策以外,2017年的國際政治、國內經濟、金融貨幣、債務風險等等因素都極為復雜。所以現階段的市場,是在政策強力干預下的動態平衡。
但限購、限貸、限價,這種平衡能夠持續多久,要打一個極大的問號。由于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2017年樓市的走勢也非常難判斷。
當然,如果如官方所愿的話,那只有一個字——穩。但有形之手,是否能夠如此如愿控制住市場,很難說。我們甚至不能完全排除極端情況的可能性,這一點比較令人擔心,比如再次出現暴漲。那么官方,一定會用更極端的手段來控制市場。
但政府的有形之手,在緊急情況下很難避免犯錯誤。當年日本的崩盤,就是他們的央行連續五次加息,刺破泡沫。
當然,各城市間的分化仍會存在。除個別受一線城市溢出效應以外,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不存在暴漲的可能。一二線城市就很難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2017年是否為買房的好時機,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完全不同的結論。比如,以舊換新,以劣換優,永遠是好時機。
但對于剛性需求購房者來說,特別是購房能力較弱的剛性需求購房者,我很難說現在是好時機了,因為選擇實在太難了。對于投資型需求購房者而言,也很難說,原因基于以上的判斷。
張大偉——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影響2017年樓市走勢,最關鍵的因素是資金價格的變化”
春節期間,大部分城市網簽系統暫停,從市場恢復看,預期要到正月十五前后,才能回到1月上半月的網簽水平。相比2016年春節的政策刺激,2017年春節前后,市場處于政策重壓下的平穩期。
影響2017年樓市走勢最關鍵的因素是資金價格的變化,目前看,加息或者變相加息的可能性已經出現。
△信貸是絕對短期房價的最最重要因素。判斷2017年北京或者全國房價走勢可以說主要看資金價格和是否認房又認貸,這個政策是否會出現影響非常大。如果認房又認貸,可以預期的是成交量還將有20%以上的跌幅空間,而房價的跌幅甚至會接近2014年。
△是否會加息?資本流出的壓力以及國際收支問題會使得央行考慮加息。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是否會延續也會影響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國內近期PPI連創新高,市場對于PPI連續上漲導致通脹上行的預期不斷加強,如果由PPI推升CPI接近3%,央行采取加息應對通脹就成了一種被迫之舉。
從國際收支視角來看,美聯儲去年12月份加息并給予3次加息預期,會給資本流出巨大壓力,采取加息的策略可以有效遏制資本流出。
當然,如果一旦加息(或者資金價格上漲過速),代表了金融政策的取向出現變化,房價的跌幅將有失控的可能性。但目前看,資金價格的確在逐漸上行,這對于房地產來說影響非常大。
△兩會窗口期的政策預期。從目前市場走勢看,包括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兩會將是一系列房地產長效機制可能出現的窗口期。當然,我們不認為房地產稅中大家認為的存量征收會短期落地執行,但如果兩會期間出現時間表,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將會非常大。
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的協調關系是很難調整,但如果兩會期間出現政策加碼的預期,對2017年上半年的房價影響將會較大。
整體看,2017年北京及其他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整預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加息等可能性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趨勢和幅度會加大。
齊俊杰——投資人、財經專欄作家
“房地產走出了暴漲行情,暴跌一定來得比暴漲更加慘烈”
這段時間我正在重新研讀索羅斯的自反理論,他總結了一個暴漲暴跌模型,一般分為八個步驟:
△1.并不會有明顯趨勢產生;
△2.加速區,大家注意趨勢變化,并產生流行偏見來增強趨勢;
△3.考驗期,價格開始回調,如果偏見和趨勢順利度過這個時期,還能繼續向上,價格將遠遠偏離均衡狀態;
△4.一般基本面分析無法解釋價格現象,需要找出很多新的特殊性理由解釋價格;
△5.真實回歸期,開始真實的價格下跌;
△6.朦朧期,大家還在參與其中,并覺得這里就是價格的右肩位置,并默默念誦口訣,千金難買牛回頭,大量進場準備抄底;
△7.臨界點,趨勢開始掉頭向下。偏見看似呈現翻轉,預期180度變化,原來的俠之大者為國接盤,變成了暴跌股災的心驚膽戰;
△8.崩盤,也是下跌的加速期。
把房子套在這里面,是不是非常吻合?
第一階段:2005年之前大家不知道趨勢。
第二階段:2005年—2007年房價上漲,第一波,大家開始關注了房價要上漲,且喊出高房價的社會問題,比如當時的小說《蝸居》。
第三階段:2008年全國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價下跌,深圳出現了斷供。但很快四萬億拉起了房價,房價度過考驗期進入自反階段。
第四階段:各種調控,各種看多,北上深永遠漲已深入人心,無論用什么估值方法來比較,房價都貴得離譜,但大家仍愿相信,中國土地制度的特殊性是房價的背后推動力。這個特殊性不解決,房價不會跌。
大家仍愿相信土地制度在推動房價。
第五階段:2014年出現過一次,杭州、溫州的房價開始下跌,后來政策救市讓房地產的8個階段循環從第五階段退回到了第三階段。
房地產經過多重考驗期,在2016年度過了最危險的加速期,2017年會不會是第五階段?目前還并不清楚,但按照索羅斯模型唯一肯定的是,既然房地產走出了暴漲行情,那么暴跌一定來得比暴漲更加慘烈。這種偏見形成的市場價格,最終的結局必然是大多數人賠錢,進而形成財富的再分配。
至于房價的調控也就是宏觀經濟的管理,在索羅斯的理論中也有自反階段,即房價調控通常的意圖是防止房價暴漲暴跌,但政策滯后于價格的暴漲,當政策進行調整時,往往市場就已進入自反階段,而價格的不斷強勁,反而刺激著政策不斷加碼,最后政策的層層施壓反而刺破了泡沫形成了暴漲之后的暴跌。
Yevon_ou——資深地產投資人
“建議購房者放棄幻想、直面現實、立即買房”
2017年影響房價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貨幣政策、宏觀經濟、美國大選、國內利率?以上全錯。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就是去年的房價。
去年如果漲得高,今年就漲得少。去年如果硬憋著不漲,今年就漲得多。2016年房價漲得很多,2017以消化漲幅、橫盤待漲為主。
2016年房價幾乎翻倍的行情,摧毀了很多人的心理預期。隨著2017年十二個月的消化,購房者會逐漸熟悉并接受現有的價格體系,并在下一輪大浪潮口入場。
因為人口的加成作用,一二三四線城市房價會分化調整如下(M代表大盤指數):
△一線城市:M+5%
△二線省會:M
△三線城市:M-5%
△四線城市:M-10%
因此,我對2017年購買房者的建議是放棄幻想、直面現實、立即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