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別讓心情不好毀了你的事情
- 先處理心情,后處理事情
- 金霞
- 8008字
- 2017-11-23 11:17:24
曬曬你的“心情賬單”
你的心情賬單是怎樣的?心情賬單里,對每一塊錢并不是一視同仁的,而是視不同來處、去往何處,采取不同的態度。
“心情賬單”是一種有趣的心理現象,對人的行為有直接的影響。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聽一場音樂會,票價是100元,在馬上要出發的時候,你發現把最近買的價值100元的電話卡弄丟了。你是否還會去聽這場音樂會呢?大部分人仍然會去聽??墒侨绻闆r改變一下,假設你昨天花了100元錢買了一張今天晚上的音樂會門票。在你馬上要出發的時候,突然發現門票丟了。如果你想聽音樂會,就必須再花100元錢買張門票,你是否還會去聽呢?結果卻是大部分人回答說不去了。
其實,仔細一想,這兩種結果損失的錢是一樣的。不管丟的是電話卡還是音樂會門票,總之是丟失了價值100元的東西,從損失的金錢上看,并沒有區別。之所以出現上面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數人的心情賬單的問題。
對于抑郁的人來說,他們的心情賬單是出現了較大虧損的。他們不是在不斷地透支積極、正面、平和,就是不斷在索取焦慮、抱怨、痛苦、擔憂,這樣的虧損使得他們總是對一件事情糾纏不休,不能很快地原諒自己、原諒別人,即使是因為客觀原因,他們也總是難以釋懷,并據此不斷地胡思亂想,難以很快擺脫事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個出身名校的外企白領,有房有車,但承受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她每天都忙得團團轉,更重要的是她根本體會不到快樂,她感覺自己的生活都被壓力、責任、忙碌、業績、客戶、出差等充斥著。
這樣的生活讓她感到了透徹心底的疲憊,慢慢地,她會莫名其妙地沮喪、孤獨、脆弱、厭食、渾身無力、失眠,全身不適甚至包括皮膚,像有塊沉重的石頭壓迫著空空的腦袋,無力集中精神做任何想做或必須做的,哪怕原來很感興趣的事。
讓心理長時間處于失衡狀態的結果,就是整個人的心態都走向了負面,完全看不到正面、積極的東西,在這樣的心態下,人是無法做好任何事情的。
如果將心情賬單做個延伸,我們就會發現,每個人的心情賬單并不僅僅是管錢的,還管理著傷心、痛苦、高興等不同的情緒。我們假設兩次傷害的程度是一樣的,那么,對一般人來說,如果這個傷害是別人造成的,那他的心里會非常委屈,甚至是異常憤怒;如果這個傷害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那程度就要輕很多。因為相對于原諒別人來說,人總是善于原諒自己。
如果你的心情賬單也出現了某種程度的虧損,那就盡快想辦法讓收支盡量達到平衡吧。當然,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光明正大、極有效的辦法。
心情不好,做事效率低
時間上的緊迫,工作上的壓力,會給人帶來種種焦慮,讓人每天都在著急上火、心情郁悶中渡過。
于是,有人開始發泄心中的煩悶:工作總是做不完,時間總是不夠用,上司又在指責工作沒有做好,老板又在加任務了,今天的工作又延誤了……一邊在生氣中眼看著時間白白流逝,一邊又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繼續生著氣,于是,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在了后面。
人們往往會這樣說:“算了,不干了,氣都氣飽了,還干什么?。俊薄罢媸堑姑雇疙敚O碌幕蠲魈煸俑?!”“老是挨批評,簡直成了受氣包!”“那些事先放一放,等我心情好了再說……”如此一來,必定會大大地降低工作的效率。
學習、工作太忙時,緩一緩再做,有助于調節緊張的神經。可是如果凡事都要“緩一緩,以后再做”,往往打亂計劃,一片混亂。
隨之而來的便是自責、后悔、煩躁的情緒。這些壞情緒又會影響后面的工作。
人有時是容易泄氣的。心情不好時,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遇到挫折時也會灰心喪氣,做事自然是無精打采、效率低下。
效率在壞情緒中被降低,是不值得的。想想,一有情緒就撂挑子,只顧自己發泄,發泄完了,事還得接著做,但是浪費的時間已經找不回了,降低的效率顯而易見。
工作上的事,并不會因為你的情緒化減少或自動消失,無論你是心情好還是心情不好的狀態,它都是存在的,任務仍然等著你去完成,活兒還得等你去干。所以,與其帶著情緒做事,不如心平氣和地做事,這樣效率一定會比在心情不好時高出許多倍。
心情不好,做事容易鑄成大錯
人在心情不好的狀況下,做事時往往不考慮后果,因而容易鑄成大錯。
《孫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币馑际牵簢豢梢砸蛞粫r的憤怒而興兵打仗,將帥不可憑一時的怨憤而與敵交戰,因為一個人憤怒過后可以轉變為高興,怨憤過后可以轉變為喜悅,但國家滅亡了就再也難以恢復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為轉移,合于利則動,不利則止,這才是理智的行為。
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張飛聞訊,悲痛欲絕,嚴令三軍趕制孝衣,為關羽戴孝,逼得手下將官無奈,最后鋌而走險,將其刺殺。
劉備為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舉兵伐吳。諸葛亮、趙云等人苦苦相諫,然而這時的劉備心情壞到了極點,已完全失去了理智,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劉備率兵攻打東吳,結果被吳將陸遜一把火燒得潰不成軍,數萬軍士喪生,劉備本人帶著殘兵敗將退歸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嗚呼。蜀軍從此一蹶不振。
而與張飛、劉備相反的是,一個人因為心智圓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最后獲得了成功,他就是司馬懿。司馬懿多謀善變,遇事極為冷靜,從不為自己的心情所左右。
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祁山交戰,諸葛亮千里勞師欲速戰決雌雄。司馬懿以逸待勞,堅壁不出,欲空耗諸葛亮士氣,然后伺機求勝。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閉門不戰,無計可施,最后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裝給司馬懿,羞辱他如果不戰小女子是也。古代以男人為尊,尤其是軍旅之中。如果是常人,定會接受不了此種羞辱??伤抉R懿另當別論,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兒裝,情緒并沒有受到影響,心態保持良好,還是堅壁不出。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因一時的不順,心情失控,失去理智,做事不加考慮,不計后果,最終鑄成大錯。如果能保持理智,調整好心情,謀后而動,就會避免很多錯誤事情的出現。
一個人心情不好時容易沖動,大腦就會失去理智,因而往往不能正確判斷形勢,做事錯誤就在所難免了。因此,不論面對什么情況,都要讓自己的心情不受影響,不要讓壞情緒左右你,頭腦清醒,如此為人做事,才能成就大事業。
總而言之,良好的心情,適宜的克制,理智的行動,是人們做事時具有智慧的表現。
心情不好,小事情變成大事情
心理學上有一個積累定律,說的是,很多人想成就一番大事,其實天下并沒有什么大事可做,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就變成了大事。這條定律用在這里同樣成立,無數的小快樂會成就樂觀幸福的人生,而無數的小煩惱則會導致大煩惱不請自到。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是一種能耐。但是如果反過來,讓小事不斷累積變成了大事,最終無法解決,那就成了一種無奈。不光是無奈,還會帶來很多的煩惱和問題,讓你應接不暇,無能為力。
人們每天需要面對很多的事情,每件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心情,或高興,或煩惱。高興自不必說,而如果放任煩惱不斷出現、累積,那一天的好心情就會蕩然無存。而如果讓每一天的煩惱這樣累積,每個月如此累積,人們會很快在這種周而復始的不斷累積中產生抑郁情緒,更嚴重者還可能得抑郁癥。
一些煩惱、麻煩、不快樂的理由只是很小的問題,但是如果不能及時將這些小問題解決掉,就會不斷累積變成大問題,最終導致人們的心情越來越糟糕,無法集中精力做好事情,從而離自己最初的目標越來越遠。
很多時候,這樣的小問題甚至都是無意識的,但是只要存留在心里,就可能成為最后壓倒你的那根稻草。
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边@句話很有道理,生命的茁壯不僅僅是對抗嚴峻的挑戰,還在于對小問題、小麻煩的免疫。如果我們不能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出現一點小問題、小麻煩就郁悶不已,那么小問題、小麻煩往往會給你帶來致命的威脅。
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小問題、小事情,不要因為一點小問題、小事情而煩惱愁悶,影響了自己的心情,以免讓小問題累積成大問題,小事情演變成大事情。
心情不好,好事會變成壞事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你做生意失敗了;太太被老板炒了魷魚;孩子踢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人家找上門來,等等。假使你面對上述情形,你會有“發瘋”的感覺吧。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和事,就是因在突發情況下的不理性,心情惡化,喪失了判斷力,從而使事情惡化,自己也在其中成了受害者。
一位大學生畢業后應聘于一家公司搞產品營銷,公司提出試用三個月。三個月過去了,這位大學生沒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于是,他一怒之下憤然提出辭職。公司的一位副經理請他再考慮一下,他越發火冒三丈,說了很多抱怨的話。于是對方也動了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其實公司不但已經決定正式聘用他,還準備提拔他為營銷部的副主任。這么一鬧,公司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用他了。這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因自己的不理性而白白地喪失了一個絕好的工作機會。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才能抓住機會,不讓自己的生命留下悔恨呢?這不僅需要你有一雙勤勞、敢于探索的手,更需要你有一雙智慧的眼睛、一顆成熟冷靜的心。
一名初登歌壇的歌手,滿懷信心地把自制的錄音帶寄給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電話機旁等候回音。第一天,他因為滿懷期望,所以情緒極好,逢人就大談抱負。第十七天,他因為情況不明,所以情緒起伏,胡亂罵人。第三十七天,他因為前程未卜,所以情緒低落,悶不吭聲。第五十七天,他因為期望落空,所以心情壞透,接通電話就罵人。沒想到電話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來的。他為此而自斷了前程。
錯過一次機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令人抱憾終生的錯過,一次又一次在你身上上演的時候,那么你的人生恐怕就注定沒有轉機了。
在生活當中,保持良好的心情,理性地面對社會百態,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提升至較高品位。
理性是知識、智慧的獨到涵養,更是豁達、大度的深刻感悟。我們面對著一個高速發展的物質世界,我們必須具有心靈和人性的成熟美。否則,就是成功送到我們面前,還是難免在毛躁中遭致失敗。
心情不好,做事總走倒霉運
生活中很多糟糕的事情,常常是由于人的負面心情不斷累積、惡化而引發的后果。
心態的失衡,以及對不良心情的放縱,沒有及時制止不良心情的蔓延,是導致負面情緒不斷擴散影響,進而將這種影響固定下來,并在之后的時間里不斷惡化,由此引發一系列的惡果的原因。
所謂“人倒霉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事實上就是心態失衡后,沒有及時讓心態回歸平靜,而是放縱不良心態的典型案例。
小王因工作表現不佳,受到上司的嚴厲批評。他心中不服,臉上掛不住,這時候的他肯定是怨恨、憤怒、不滿等心理情緒交織著。
他回到辦公室忍不住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很重地撞開了門,結果由于力量太大,震碎了窗戶上的玻璃,而掉下來的玻璃恰好砸在他自己身上,他覺得自己太倒霉了。
然后,憤怒的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由于用力過猛,椅子翻了,自己摔在地上,扶著桌子起來的時候沒看見丟在桌子上的大頭針,結果扎傷了手,他覺得自己簡直倒霉到家了……
這一連串倒霉事情的發生源于小王一開始受到的嚴厲批評。批評導致小王的心態失衡,他沒有及時調整,而是放縱了這種失衡心態,使自己一直徘徊在負面情緒中。心理一直處于失衡狀態導致的結果就是,等有新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心理狀態還在延續之前遭受挫折時的心理,因而采取的處理辦法多半是消極、不正確的,這就導致了倒霉事一件接一件的狀況發生。
凡事總有因果,不良情緒會導致不良結果。不良情緒的產生有一個累積過程。當小情緒不斷累積,變成大情緒,變成無法解決的煩惱,變成心理上難以承受的負擔,如果不加以控制,情緒的“火山”就會爆發,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煩惱由小變大的這個過程,也就是壞情緒不斷繁衍的過程。如果能夠及時打斷這個過程,壞情緒很可能就戛然而止了,也就避免了一些意外的事情。
負面心理的影響有時候并不會在很短時間內消除,需要一個緩沖地帶,但是別讓這個緩沖地帶過大。因此,最好不要讓不良心理停留時間過長,以免郁積于心,不斷膨脹,引發不良后果。當問題出現時,應當正確看待,將心情調整好,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時處理好問題。
心情不好,誤人誤己誤事情
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依從心情的擺布,心情激動時就會喜怒無常(情緒化最典型的表現),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干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談話,我們便可能與人爭吵,損傷彼此和氣;甚至與人打斗,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事后冷靜下來,自己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這都是因為心情的躁動和亢奮,蒙蔽了人的心智所為。
心情失控會使人失去理智,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將為此付出代價。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第190裝甲旅旅長阿薩夫·亞古里與埃及軍隊第二步兵師先頭部隊遭遇時,因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便惱羞成怒,孤注一擲把剩余的85輛坦克全部投入戰場,結果中計慘敗,使85輛坦克在3分鐘內毀于一旦。
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人因情緒的浮躁、簡單、不理智等而鑄成過錯的例子,大則失國失天下,小則誤人誤己誤事。
面對各種困境、煩惱的時候,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須控制自己的思想,必須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著警覺,并且視其對心態的影響是好是壞而接受或拒絕。樂觀會增強你的信心和彈性,而憤怒會使你失去寬容和正義感。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將會因為不時的心情波動而受害。
心情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最淺、最直觀、最不動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只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作智謀上的考慮,這樣會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就已距離很遠了,心情更是情感的最表面部分,最浮躁部分。心情不好容易走向情緒化,以情緒做事,哪里會有理智?不理智,能夠獲勝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一般心性敏感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常受心情支配,頭腦容易發熱。問一問你自己,你愛頭腦發熱嗎?你愛情緒沖動嗎?檢查一下你自己曾經因此做過哪些錯事,犯傻的事,以警示自己。
記住,做人不能太情緒化。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
你不可能因為給人一個微笑而喪失什么。沒有人不喜歡微笑,這個道理,人盡皆知。
向平曾經有段日子生活得很惆悵,他喜歡的女孩不在乎他,他精心做的稿子被改來改去,感冒也不時地光顧。這時向平的好朋友對他說:“輸什么也不能輸了心情,有些事情還是放了吧?!?
向平決定改變。他不再找那個女孩,那篇稿子他立即投往別處,并告別了一度懶散而無規律的生活,每天開始打球和跑步。結果,他的身體變了,那個女孩開始在乎起他了……
一個人或一件事能令你不舒服是一定有著什么原因的,有的原因要過很久才有可能知道,而有些原因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使你不舒服,它影響你的心情,影響到你的判斷,也消磨著你的時間和生命。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斗志,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但如果我們能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即使我們身處逆境,事情不盡人意,也一定會有苦盡甘來、光明燦爛的那一天。
而且,就現實的情形而言,你一時的呻吟與傷感,雖然能得到短暫的同情與憐憫,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得到別人的鄙夷與厭煩;而樂觀上進的人,經過長久的忍耐與奮斗,最終贏得的將不僅僅是鮮花與掌聲,還有那飽含敬意的目光。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盡相同,但命運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礪一顆堅強的心,一雙智慧的眼,透過歲月的風塵尋覓到輝煌燦爛的星星。先不要說生活怎樣對待你,而是應該問一問,你怎樣對待生活。
只要我們保持好心情,就能化解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之事,就能贏得如意的人生。
安下心來,做好眼前事
生活中常有不公平的事情出現,于是你的心理開始不平衡,心里一陣陣地覺得窩火。
你努力了,付出了,反而沒有得到回報;看到別人的小日子過得好既眼饞又嫉妒,想到自己混得不好不賴,覺得心里堵得慌;看到別人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模樣,想想自己覺得不免有點窩囊,于是窩心、憋屈……
其實,這些事情也不只出現在你一個人的身上。地球是圓的,總有一些人站在圓的切線點上比你早幾分鐘看到太陽。人生的事情很難做到公平,有些人生下來或許就含著“金鑰匙”,而有些人或許生下來身體就不完整,這些都是我們先天無法掌握的,只能接受。
生活有時候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美好,它們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待遇都有所偏心,有的人確實生于榮華,處于順境;有的人或許就沒有那么多天生的優勢。不過相信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窗的同時,肯定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看淡這些不平,才能潛心地去做正經的事情。我們的心和胸懷就那么大,如果裝滿了埋怨和憤憤不平,又怎么能有心思去探索自己的夢想呢?
面對人生的不公,不可強求,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生活就是如此,它給了你什么,你是無法改變的,不如坦然地接受,利用它賦予你的東西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看淡生活的不平,便是懂得如何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不僅僅是成功的人,也是具有智慧的人。沒有什么可以完全按著你的意愿去發展變化,有時候付出了、努力了反而沒有回報的事情并不代表它們白白付出,相信它們肯定會以其他形式,在其他方面補償你的。
付出和回報有時候展現出的不平衡,只是暫時現象,需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然而有的人偏偏不懂這一點,他們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奮斗上,放在探索人生上,反而苦苦追尋著平衡,換來的也不過是勞累罷了。
面對這些所謂的不平,平庸之輩只會心理不平衡,極力埋怨,而不以實際行動去改善,結果差距越來越大;智者則會調整心情,坦然地接受它們,積極地用后天的努力去改變這種不平,贏得了自己的人生,也贏得了更多的敬佩。
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好事情
人的心情好壞,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有的人決定擁有憂傷,有的人決定擁有快樂?;蛘哒f,悲觀是你的決定,樂觀也是你的決定。同樣的,自卑是你自己決定的;自信也是你自己決定的。
心情不同,人們眼中的世界也不相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悲觀者的世界;春光燦爛,鳥語花香,是愉悅者的世界。
如果你內心不快樂,必須先對你的思想來一次徹底地改造。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憤懣、怨恨、自私或者灰色思想,當然,一切快樂的光芒便無法穿越。你需要改變精神生活,采用另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然后,才能真正獲得人生的樂趣,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作家愛默生在每天睡覺前,總是告誡自己說:“時光一去不返,每天都應盡力做完該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難免,盡快忘掉它們。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一切,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包袱?!?
他十分清楚,如果以悔恨來結束一天,實在是不明智之舉。因此,愛默生就像一個關門人,在一天結束時就把門關上,將一切忘記。
曾任英國首相的勞合·喬治也是這樣做的。有一天,他和朋友在散步,每經過一扇門,他便隨手把門關上。“你沒必要把這些門關上?!迸笥颜f。
“哦,當然有必要?!眴讨握f:“我這一生都在關身后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開始?!?
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往前看。忘記過去的不愉快,努力向著未來的目標前進。
如果某些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總是耿耿于懷,應該學會放下,將懊悔關在門外。因為,不管你如何想著它,事情的結果也不會有什么改變,只會白白浪費你的時間。與其在追悔莫及中度過每一天,為什么不抓緊時間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你可以制定新的計劃,樹立新的目標,讓你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今天,不要為昨日的失誤而悲傷,否則,明天就要為今日的頹喪而懊悔。
當然,失敗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吸取,決不能再去犯第二次錯誤。我們把昨天關在門外,并不是把經驗教訓也扔掉,而是要迅速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以昂揚的姿態應對明天,精神煥發地去做計劃中的事情。
現在,繁忙的一天就要結束,你已經完成了你該做的事情。臨睡前請把這一扇門關上吧,當明天第一縷陽光照向你的窗口時,新的大門就會向你開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