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理解女性的直覺(1)
- 理性的抉擇:女性如何做決定
- (美)特蕾澤·休斯頓
- 5332字
- 2017-11-16 15:57:36
當伊莎貝拉走進門時,我覺得她很時尚,但是有些靦腆。我以為她會像烹飪節(jié)目里的廚師一樣穿著古板的廚師外套,看上去精力十足。相反,她身著面料光滑的黃褐色絲質(zhì)套裝,雙手緊握,低聲問我這個地方是不是不好找。法國藍帶廚藝學院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負盛名的廚藝學校。我們走進這所學校的一間會議室,她端出了一壺沏得很好的茶。我心想,說不定還會有一盤奶油泡芙呢。不過,我可不是為了吃甜點才到那里的,而是因為伊莎貝拉是法國廚藝界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伊莎貝拉是這所學校的高管,她負責錄用指導老師。她還為學員選擇烹飪法,學員們只有掌握這些烹飪法,獲得批準后才有資格為世界人民烹飪。除此之外,她還負責挑選廚師去參加歐洲頂級烹飪大賽。她的頭銜是資源中心主管,事實上她是一位決策管理者。
我讓伊莎貝拉告訴我,她是如何做出來藍帶工作這一決定的。伊莎貝拉之前在歐洲一個大使館做了近十年的主廚,曾為各色人物準備過餐宴,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廚師茱莉亞·查爾德(Julia Child),也包括法國首相。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她解釋道:“當時,我接到了校長的電話,他說,‘伊莎貝拉,我想讓你來為我工作,我想讓你管理藍帶’。”她聳了聳肩,笑著說,“這些話誰都喜歡聽。”接著,她又嘆了口氣,眼睛盯著地板說:“但這依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我知道我會得到很多,的確,我再也不用站到凌晨兩點半,為5000個人準備雞尾酒會了。我的年齡越來越大,體力也不如從前,在辦公室工作似乎很不錯。但是我會失去一些朋友,丟掉之前所有的關(guān)系,也少了很多福利。而且我不能每天都烹飪了,我會懷念這些的。為了更清楚地感知這個地方,我和幾個曾在巴黎藍帶工作過的人聊了聊。我花了兩個月,不,事實上是三個月,考慮這個決定。最終,我下定決心,我能做這份工作。”
我感到驚訝且佩服,一個工作機會為她預留了三個月,這比我們當中很多人所遇到的都要長,不管我們有多么被需要。但真正讓我感到吃驚的是伊莎貝拉緊接著所說的話,她抬起頭,眼睛不再盯著地板,點了點頭,驕傲且不帶一絲戲謔地說:“你可以說,我不過是跟著直覺走。”
不過是跟著直覺走?數(shù)月的苦思冥想,權(quán)衡利弊,以及調(diào)查真實情況,不能說是直覺反應(yīng)。在采訪女性的過程中,我反復聽到她們這么說。女性在做關(guān)系決定、職業(yè)決定和醫(yī)療決定時,會用很長時間來苦思冥想,但是一旦她們做出決定,即使是那些受過良好教育、身居要職、能力很強的女性也會把這些決定的過程視為“跟著感覺走”“追隨內(nèi)心而非理智”“相信直覺”。這些女性都是在謙虛嗎?我覺得最發(fā)人深思的是,她們認為這些是自己最滿意的決定。當她們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覺得那些經(jīng)過仔細分析、反復思考,最終被歸因于本能或直覺的決定,是她們做過的最好的決定。
你聽說過“男性的直覺”嗎?很可能一次都沒有聽過吧。直覺被認為是女性的特征,仿佛它是我們穿在文胸里面的東西。深受歡迎的新聞博客,比如《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定期刊登關(guān)于女性直覺優(yōu)勢的文章。女性出版物也是如此,比如《奧普拉雜志》(O,The Oprah Magazine)。2015年,《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一位專欄作家這樣建議女性:“女同胞們,記住這句箴言:相信你的內(nèi)在知識、你的直覺,以及那種內(nèi)心感覺……如果你在做交易時不相信某個人,那就聽從你的直覺。”但是我們應(yīng)該承認這一點嗎?不。這篇文章警醒女性,不要透露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基于自己的“第六感”。他還建議女性,要記住“感覺在男性世界里是不可信的”。(1)
我在讀類似的專欄時,感到一種驚人的脫節(jié)——它們告訴女性要為自己跟著感覺而感到驕傲,但是她們應(yīng)該將此事隱藏起來。要承認,但不要聲張。這難道是一種隱秘的超能力嗎?說到這里,我還有幾個問題,女性真的比男性更依賴直覺嗎?她們應(yīng)該這樣嗎?真的存在女性第六感嗎?無論男女,一個人什么時候應(yīng)該單憑直覺做決定?
我們將要審視一個許多人很看重的理念,一種有些女性認為讓她們優(yōu)于男性的能力。有的女性可能在閱讀這個章節(jié)時,心里會想:“你就不能放過女性的優(yōu)勢,讓我們在這個方面贏一次嗎?”然而,你將會認識到,女性直覺這一概念并不像乍一看那樣能給女性帶來力量。
【你聽從內(nèi)心,還是聽從大腦?】
在繼續(xù)深入之前,你不妨評估一下自己的認知方式,看看在直覺-分析譜(intuitive-analytical spectrum)上,你處于哪個位置,是更具直覺性,習慣聽從內(nèi)心,還是更具分析性,更習慣聽從大腦。我準備了一份簡易的調(diào)查問卷,來幫你認清自己喜歡哪種方式。首先,列出數(shù)字1~14(沒關(guān)系,你可以寫在頁邊上),然后在每個數(shù)字后寫上T(True)或者F(False)。如果這句話描述的是你的自然狀態(tài)或傾向,你的答案應(yīng)該是T。如果這句話聽起來和你很不符,描述的不是你的自然狀態(tài),或者你一般不會如此,那你的答案應(yīng)該是F。回想你過去3個月所做的任何決定,可以是要不要購買健身手環(huán),也可以是要不要接手一個新的客戶。放心,答案沒有正誤之分。對于某些問題,你很可能比別人的感受更強一些;而對于感覺不強的問題,請仍盡力用T或F作答。
1.細節(jié)和數(shù)據(jù)比寬泛的描述和想法更讓我舒服。
2.做決策時,我的直覺和仔細分析同樣可靠。
3.我覺得,在做決定時,一步一步分析太花時間了。
4.我喜歡瀏覽報告,而非仔細閱讀。
5.和隨性的人一起工作時,我能發(fā)揮到最好。
6.我很少不假思索地做出決定。
7.那種需要邏輯性、分步驟進行的工作,讓我感到備受限制。
8.解決問題時,我喜歡收集數(shù)據(jù)。
9.通常在有證據(jù)支撐時,我才會提出建議。
10.在做某項任務(wù)時,我覺得自己可能太井井有條了。
11.時不時地就會有人告訴我:“你可能想太多了。”
12.當我要做的任務(wù)有一個清晰的次序時,我的效率最高。
13.我的信念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14.我認為,只有在不同的想法和可能性之間權(quán)衡,才能讓問題得到最好的解決。
現(xiàn)在花點兒時間,計算你的得分。2、3、4、5、7、10、14這幾個問題,答T得1分。剩余的問題答F得1分。[1]現(xiàn)在把你的得分加起來。(2)
你的分數(shù)最低可能是0分,最高可能是14分。如果你得了0分或1分,不要擔心。在這里,低分不是壞事。得分低,說明你很可能在解決問題和制定決策的過程中更傾向于分析;得分高,說明你的認知方式很可能更偏向直覺;如果你的得分在6~8分之間,則被研究者稱作適應(yīng)型,也就是說你分析和直覺并用,會根據(jù)不同情況,調(diào)整使用比例。
但是,不論你格外依賴直覺,還是喜歡分析問題,當你發(fā)覺自己正在相信直覺時,你的確切依據(jù)是什么?
【內(nèi)心的指南針,還是消防員訓練有素的感覺?】
我們是如何看待直覺的?直覺仿佛是我們所接收到的東西,它通常迅速出現(xiàn)或者不期而至,不是我們辛苦一整天就能形成的東西。一直以來,杰出人物將他們的偉大發(fā)現(xiàn)歸功于直覺。喬納斯·索爾克(Jonas Salk)成功研制出了第一支小兒麻痹疫苗。他曾說,“我每天早上都懷著激動的心情醒來,想著今天直覺會為我?guī)硎裁矗拖駚碜源蠛5亩Y物。我跟隨直覺一起工作,我依賴著它,它是我的搭檔”。(3)在美國深受歡迎的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將直覺視為“能夠指引你到達真北的內(nèi)置衛(wèi)星導航”和只有當你安靜地坐著傾聽時才能聽到的“細小的聲音”。(4)對于我們許多人而言,直覺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這種感覺帶來的東西超越了眼前的數(shù)據(jù),是一種牽動內(nèi)心的信念。在做決定的過程中,你應(yīng)該暫時忽略外部的世界,專注傾聽內(nèi)在的聲音。
我一直將直覺稱作一種感覺,不過,這個詞并不能準確地描述它。直覺不像是嫉妒、激動,或者其他一般的人類情感。直覺和領(lǐng)悟相似。最棒的是,直覺像是不費一點兒力氣就能得到的領(lǐng)悟。英國詩人、小說家羅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將直覺描述為“一種摒棄全部思維過程、直接從問題跳到答案的超級邏輯”。(5)如果我們將直覺的英文“intuition”拆開來看,它的意思是“受內(nèi)心教導或指引”,因為直覺來自內(nèi)在,而非外在,所以讓人覺得更精確、更值得信賴。(6)我們受到一股力量牽引,去傾聽并追隨自己的直覺,如果感受到了它,卻選擇無視,從而背道而馳,我們會想自己是不是違背了真心。如果后來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確實做了錯誤的選擇,那就會向好友傾訴,說自己的內(nèi)心一開始就“知道”正確的選擇,但卻沒有理會,這就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直覺的看法。
日復一日鉆研直覺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們對直覺的認識在三個關(guān)鍵方面是正確的。第一,他們贊同直覺的出現(xiàn)很迅速。設(shè)計師能在不到兩秒的時間內(nèi),判斷出眼前的手包是真的普拉達(Prada),還是冒牌貨。(7)熟練的消防員走進一幢著火的建筑時,能在幾分鐘內(nèi),感覺出要坍塌的部位。(8)第二,科學家還贊同,強烈的情感通常伴隨直覺而來,被一種東西所吸引或者對另一種東西產(chǎn)生厭惡。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一名消防隊指揮官,在和隊員用軟管澆滅廚房的大火時,猛然間產(chǎn)生了一種不祥的感覺,緊接著他喊“撤出這里”。幾秒鐘后,廚房的地板塌陷了。調(diào)查員了解到,著火的不僅有廚房,還有整個地下室。(9)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是消防員,但我們都知道那種莫名的厭惡或吸引是什么感覺。
研究者也贊同直覺的第三個根本屬性:直覺意味著建立全面的關(guān)聯(lián),一種在當下的小事和很久之前你已經(jīng)很清楚的事情之間驚人的跳躍。消防隊指揮官包裹著全身,但是他拉起了頭盔上的護耳,這讓他得以“跳躍”。研究員蓋瑞·克萊恩(Gary Klein)在火災(zāi)后多次與他面談,經(jīng)過細致推斷,他們確定了兩個可能讓這位消防隊指揮官做出那樣反應(yīng)的原因:其一,他感覺到耳朵很熱,若是中等火勢,不該如此;其二,雖然產(chǎn)生了巨大熱量,但是沒聽到什么燃燒的聲音。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覺察到這兩個細節(jié),誰知道廚房著火的聲音該有多大呢?但是這位指揮官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他情況不妙。
阿曼達是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港景醫(yī)療中心(Harborview Medical Center)的一名外科醫(yī)生,她訓練實習醫(yī)生從碎片化信息中獲得盡可能多的靈感。阿曼達所在的部門是幾個州中唯一的一級創(chuàng)傷中心,那里通常接待最嚴重的病人。救護車將三級燒傷的一歲孩子送進海景醫(yī)療中心,直升機將盆骨粉碎的建筑工人帶去交給阿曼達救治。一周中,總有幾次,需要她和她的團隊迅速做決定,比如,是否還有時間做CT,是否要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將病人推進手術(shù)室。此時,熟練的觀察和專業(yè)的直覺至關(guān)重要。阿曼達訓練她的實習醫(yī)生以多種方式在信息量最少的情況下快速做出準確的判斷。她告訴他們,在走進重癥監(jiān)護室之前,要在門口停留一會兒,先別看表格,盡可能打量一切,猜測躺在床上的病人是不是有所好轉(zhuǎn)。她解釋道:“這不過是猜測,過一會兒,你看病人的表格時,就能知道自己猜對了沒有。”阿曼達讓他們留意種種跡象,注意那些能和他們已有的廣博的書本知識相聯(lián)系的細微線索。她要讓她的實習醫(yī)生在看到一點點卻能夠知道很多時,認識到這一點。(10)這就是可靠的直覺。
阿曼達這種做法富有開創(chuàng)性,因為大多數(shù)醫(yī)療訓練都是學習準確說出你看見了什么,沒看見什么,這種類型的癥狀說明了什么。但阿曼達不是在訓練醫(yī)生的意識思維——這些醫(yī)生如果沒有很高的智力水平,也不會出現(xiàn)在她的醫(yī)院里。她在訓練他們的無意識,幫助他們訓練快速判斷能力。多數(shù)專家同意,直覺并非來源于意識層面,不是理性慎重的思維。我們不能計劃直覺的步驟,一般也無法追溯直覺的根源,所以我們通常對直覺或本能反應(yīng)的來源一無所知。
有時,要讓我們接受不能有意識地解釋自己的本能反應(yīng)并不容易。我們總是能找出理由。假設(shè)你不喜歡住在你家旁邊第三棟房子的那位女士,當你出門注意到她時,就會掉頭進門。你一周只見她一面,也說不清楚為什么沒辦法信任她。如果有人給你一分鐘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你多半能想出一個能夠被社會所接受的理由,即使這并不是真正讓你產(chǎn)生厭惡的原因。你可能會說,她從不跟我打招呼,即使你自己也想不起跟她打過哪怕一次招呼。或者,她讓垃圾漫出了她的垃圾桶。然而,所有這些都是你后來想出來的,你回想自己的某種感受或行為,試圖找出原因來解釋,但如果你實事求是,就會明白其實自己并不知道。你對有意識地回顧信息并不排斥,但是你沒有看到所有杠桿一個個動起來,就像復雜的魯布·戈德堡機械[2]那樣,你只看到了最后的結(jié)果,那只最終滾入意識滑道的球,然后你感到鄙夷。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直覺的理解是科學的。然而,研究者稱,多數(shù)人在談?wù)撝庇X時,在一個方面的認識是錯誤的,而這個方面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都以為,直覺能很自然地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我們的第六感能察覺到大腦意識遺漏掉的根本因素。有時是這樣的,有時卻不是。我希望能帶來更好的消息,但事實是直覺并沒有那么準。你很可能已經(jīng)多多少少了解到了這一點。至少,你知道其他人的直覺通常是錯的。你的叔叔給一家公司投資了幾千美元,因為感覺是對的,但在被問及是否對那家公司做過調(diào)查時,他聳聳肩,轉(zhuǎn)換了話題。如果那位讓人難以忍受的鄰居是你的媽媽,你也許會說,“我覺得她沒有什么問題——也許是你想太多了”。本章會告訴我們,根據(jù)過去20多年的研究,哪些類型的直覺最值得信賴,哪些需要更系統(tǒng)的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