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理解女性的直覺(2)
- 理性的抉擇:女性如何做決定
- (美)特蕾澤·休斯頓
- 4618字
- 2017-11-16 15:57:36
【女性傾向于使用數(shù)據(jù)】
所以,女性的直覺真的像所吹捧的那樣嗎?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在它背后還隱藏著一個更值得注意的問題:在面臨選擇時,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使用直覺嗎?老一套的看法是,女性在做決定時,聽從直覺,基于她們的感覺或者連她們自己都說不清的東西;而男性通過分析來做決定,基于由數(shù)據(jù)支撐的線性思維過程或可用PPT展示出來的邏輯論證。我們應(yīng)該弄明白,這些普遍看法有沒有事實根據(jù)。
簡單來說,沒有。克里斯托弗·阿林森(Christopher Allinson)和約翰·海斯(John Hayes)是英國利茲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他們分析了32項比較男女決策方式的研究。這些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商務(wù)人士,但包括來自各個地區(qū)以及處于職業(yè)生涯不同階段的人,有美國商學院的在校本科生,也有新加坡的高管。這些研究都使用了同樣的決策類型診斷測試,即阿林森和海斯為了評估直覺和認知決策類型而開發(fā)的“認知風格庫”(前面做的調(diào)查問卷,有一部分是從這里挑選并改編的)。通過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女性不一定總是依賴直覺。40%的研究得出結(jié)論,相較于男性,女性的決策風格更加傾向于分析,這與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恰恰相反。那剩下的60%是什么樣的呢?剩余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男女認知風格并沒有大的差異,在思維過程中,男性和女性依賴直覺的程度相同(或者依賴分析的程度相同)。32項研究中沒有任何一項發(fā)現(xiàn)女性的決策風格比男性更依賴直覺。(11)10項研究中差不多有6項說明聽從直覺和聽從理智的人并無區(qū)別。
如果你聽到,工作中有人擅長分析和系統(tǒng)性的思維,而且這些人是女性,而不是男性,可能不會覺得驚訝。許多女性覺得在提出一個想法之前,有必要將一切安排妥當,特別是當她們和男性一起工作,想讓他們認真聽時。凱特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前任CEO,正如大多數(shù)科技公司那樣,這家公司的男職員要比女職員多。她發(fā)現(xiàn),當女性職員想為公司的一種產(chǎn)品添加一個新特征,或者想讓公司朝一個不同的方向發(fā)展時,一般會以市場調(diào)研為依據(jù)。但是男性呢?凱特說:“男性職員喜歡認為自己想出了一個點子。”男性將自己視為擁有遠見的人,而女性將自己看作有理有據(jù)的人。
研究顯示,如果男女同時參與一項討論,在沒有指定領(lǐng)導者的情況下,男性喜歡在對話中享有更高的地位,除非話題是買衣服、育兒,或者其他傳統(tǒng)上被認為是女性專長的領(lǐng)域。(12)想想如果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一起完成一項富有爭議的任務(wù),比如決定在哪里縮減預算,會發(fā)生什么?美國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們發(fā)現(xiàn),當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就如何解決一個問題產(chǎn)生不同意見時,即使這名男性在討論過程中犯過明顯的錯誤,而且很明顯這位女性在這個話題上比他懂得要多,但還是會聽他說什么,讓他影響自己的判斷。可是,如果女性犯過明顯的錯誤,那就不一樣了。根據(jù)這項研究,在意見相左時,一旦發(fā)現(xiàn)女性有錯,男性更可能堅持自己的看法,女性為失誤所付出的代價比男性要高。這些發(fā)現(xiàn)說明,只有之前比男性表現(xiàn)得更出色,女性在說服和影響男性方面才會更成功。(13)因此,女性之所以在做決定時要將方方面面都考慮清楚,可能是因為她們想確保自己能引起重視。
此外,還要考慮工作需要的因素。有些科學工作者認為,如果你想預測一個人是更偏向直覺,還是更偏向分析,要看工作性質(zhì),別看性別。(14)如果你是華爾街的一名股票交易員,你經(jīng)常要依賴直覺快速做決定,因為在變化快的時候,還沒等你讀完晨報的標題,股票價格可能已經(jīng)變了3次。(15)但如果你是一名精算師,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考慮要增加還是減少所有未滿30歲房主所要繳納的保險金,光有直覺是不夠的,老板會希望你用細致的分析支撐你的建議。
【想讓團隊更聰明嗎?讓女性加入,并讓她們真正成為一分子】
所以,與大眾的看法截然相反,女性基于有文檔記錄的分析做出判斷的頻率,如果不比男性高,至少也和他們相仿。可是,有些人在說“女性的直覺”時,想表達的意思卻很不同。他們認為,女性更擅長看人,他們用“女性的直覺”這個術(shù)語來形容那些對有助于判斷別人情緒的言語和非言語線索格外敏感的人。(16)一個感覺敏銳的人走進會議室,掃一眼在座的人,在大家發(fā)言之前,想到:“史蒂夫因為什么事特別生氣?這次會議要比我想象的難熬得多。”討論開始,史蒂夫真的生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的直覺”指的是同理心,研究者將其稱作人際敏感度、社交敏感度,或者同理心精確度。所以這就是第二個問題,因為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擅長讀懂別人的情感,所以女性在判斷方面就更偏向直覺嗎?
如果你問你的同事是否擅長看人,你很可能發(fā)現(xiàn)女性比男性更可能說自己擅長。(17)社會告訴女性,她們理應(yīng)擅長讀懂內(nèi)心,應(yīng)該擁有能探查到別人想法和情感的觸角。(18)在經(jīng)典電視情景喜劇《老友記》(Friends)中,錢德勒和莫妮卡經(jīng)常進行類似啞劇字謎(charade)的對話,只不過總是莫妮卡在猜。錢德勒看起來不開心,莫妮卡猜發(fā)生了什么壞事。錢德勒微微晃一晃手,示意她“繼續(xù)猜”,然后她接著猜。莫妮卡說出的情境越來越復雜,等到她僅憑錢德勒轉(zhuǎn)動眼珠就能準確判斷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時,錢德勒會簡單地點點頭。
那錢德勒要猜莫妮卡為什么滿臉不開心嗎?不用。而且真要到猜的時候,他通常都猜錯了。這不過是一部電視情景喜劇,但它說明我們經(jīng)常被告知,男性在弄清別人的思想和感受方面享有免費通行證,而且我們很容易就接受了這件事。女性雜志經(jīng)常建議讀者,如果男同事、男朋友或丈夫看不懂她們的情緒,不要為難他們。在一本關(guān)于性別差異的書中,作者認為,女性經(jīng)常在男性知道自己的情緒之前就知道他們的情緒了。(19)我們時常聽到別人說,女性在移情方面具有優(yōu)勢。
這種說法部分正確,至少女性在辨別他人情緒的技能方面是正確的。但是那種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早了解他們的情緒的看法則夸大了女性的洞察力,也侮辱了男性的自我察覺能力(而且我們很快就會看到,男性在這個方面享有免費通行證,對他們并沒有什么好處)。研究表明,女性在識別非言語線索方面比男性更加敏銳,所以女性也許能更快地覺察到同事對談話感到不耐煩,能更準確地判斷老板垂下頭是表示挫敗還是在集中注意力。女性還能更快地通過一個人嗓音判斷出這個人是否感到惱怒。如果要在電話會議中做決定,看不到別人的面部表情,這種信息會很有幫助。(20)
在這個研究領(lǐng)域中,最不可思議的發(fā)現(xiàn)可能是女性在“從眼神中讀懂心靈測試”(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簡稱眼神測試)中的表現(xiàn)。安妮塔·威廉姆斯·伍莉(Anita Williams Woolley)是美國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的一名組織心理學家,她和同事讓男性和女性在只能看到一個人的眉毛、眼睛和臉頰最上部的情況下,猜測這個人的情緒。(21)他們的眼神是擔憂,還是惱怒?是詼諧,還是諷刺?這聽起來很難辦到,很少有人能給出完美的回答。但伍莉和她的同事在多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女性比男性表現(xiàn)得更好。(22)當然,人們很少根據(jù)這種孤立的信息來判斷他人的情緒,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你在看到對方眼睛的同時,也能看到對方是愁眉苦臉,是眉開眼笑,還是在虛情假意地笑。
那么,女性具有看懂別人情緒的“天賦”嗎?并沒有。有證據(jù)表明,男性在這方面能做得和女性一樣好,并且要獲得這種能力,不需要參加專門的培訓。期待和動力是這種能力的關(guān)鍵。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男性認為這個研究測試的是他們的認知能力,而不是情緒敏感度時,他們在識別情緒方面表現(xiàn)得和身邊的女性一樣好。(23)因為如果測試和智力有關(guān),他們就會全力以赴。然而,如果被告知測試的是同理心,女性會比男性得分高。同樣地,當男大學生認為讀懂他人情感的能力會讓他們有更多性愛機會時,他們識別情緒的準確性立馬就提高了,不需要任何培訓。(24)所以,只要有合適的刺激物,男性感知情緒的能力就會和女性不相上下,這說明動力明顯是男性讀懂他人情感的關(guān)鍵方面。(25)需要動力的并非只有男性。莎拉·霍奇斯(Sarah Hodges)、肖恩·洛倫特(Sean Laurent)和凱琳·路易斯(Karyn Louis)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們認為,女性在同理心測試中表現(xiàn)出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有這方面的期待。(26)讓一位女性參加人際關(guān)懷測試,她覺得需要證明自己的敏感度,而男性卻沒有這種感覺。還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在這個過程中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女性更擅長閱讀社會信號,是因為她們體內(nèi)催產(chǎn)素水平更高,睪丸素水平更低。(27)單單這個因素很可能無法解釋這種性別差異,而期待、社會化和生理的互相作用或許可以。
權(quán)力是不是也發(fā)揮作用了呢?如果你幾乎毫無權(quán)力,那么快速準確地讀懂別人的情緒能幫你守住現(xiàn)在的工作。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Carol Tavris)寫道:“這不是一個女性的技能,這是一個自我保護技能。”(28)她指出莎拉·斯諾德格拉斯(Sara Snodgrass)所做的一項精彩研究,斯諾德格拉斯將哈佛大學的學生兩兩分組,讓他們一起工作一個小時。(29)有時是兩個女生一起工作,有時是兩個男生或者男女搭檔。斯諾德格拉斯會更換小組的領(lǐng)導:在一半時間內(nèi),男生被指派為組長;在另一半時間里,女生任組長。如果女性天生更敏感,那么我們會期待,不管女性的搭檔是誰,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她們都會在識別非言語信號方面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結(jié)果顯示,組員更能讀懂組長發(fā)出的信號。斯諾德格拉斯發(fā)現(xiàn),當女生是組長,男生為組員時,男生在識別對方的情感和非言語信號方面比女組長好得多。這項研究表明,當女性處于領(lǐng)導地位時,男性能夠很快學會如何看懂領(lǐng)導的不耐煩或者感興趣。斯諾德格拉斯建議,不應(yīng)該將直覺稱作女性的直覺,而應(yīng)該稱其為下屬的直覺。(30)
不論原因如何,女性傾向于擁有更高的人際敏感度,這意味著她們能為團體帶來決策優(yōu)勢。研究員伍莉發(fā)現(xiàn),女性比男性更擅長根據(jù)少量面目表情洞察他人的情緒。她與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聯(lián)合學院的同事嘗試了解促成團隊高效的因素。我們大都以為,如果讓能干的人一起工作,那就集合了一個能干的團隊。但我們都看到過,一群精明能干的人也會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對我們中的很多人來說,團隊合作可能徒然無功,我們情愿獨自完成一項任務(wù)。伍莉和她的團隊想知道預測團體智慧的因素,他們將之命名為一個團隊的“C因素”。研究者聚集起一些互相不認識的人,將他們隨機分成2~5人的團隊,讓他們解決一些復雜問題。對于有些任務(wù),團隊需要頭腦風暴,展現(xiàn)出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與此同時,團隊還面臨復雜的選擇:他們必須根據(jù)信息做出評估,決定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捉摸不定的道德難題。也就是說,團隊必須全力應(yīng)付那些和實際情形相同的抉擇。
伍莉的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yīng),而且理應(yīng)如此:一個團隊的集體智慧不由該團隊所有成員的平均智商值或最聰明成員的智商決定,其實決定團隊智慧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它的社會敏感度。想出最佳方案的團隊擁有能夠讀懂組員非言語信號的成員,換言之,這就意味著擁有更多女性成員的團隊能做出更好的決定。一個團隊的集體智慧與它的女性成員比例呈正相關(guān)。即使對于那些在線上工作、用網(wǎng)絡(luò)聊天室進行溝通的團隊,女性成員多的團隊表現(xiàn)出了更高的集體智慧。為什么會這樣?我們都知道通過郵件信息判斷一個人的語氣有多難,很多人都有自己發(fā)的短信或郵件被誤讀的經(jīng)歷,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被曲解成另一種意思。但女性似乎具備讀懂語氣的優(yōu)勢,即使沒有肢體語言或面目表情,她們還是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