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場:團隊助動學習(Facilitation)的11項關鍵技能
- 李嘉骔
- 2283字
- 2019-01-03 10:35:51
1.3 故事結構與思維導圖
一些非常勤奮的培訓師常會遇到一個誤區,就是找到很多不錯素材,以及想到許多不錯的主意,都想用在自己的培訓課堂上,這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或者是本來很好的素材由于是拼湊起來的,使得整個課堂顯得雜亂無章。
任何一個建筑,都有框架結構。有了這個框架,多么宏偉的建筑物都能容易地搭建起來。建筑是這樣一個過程,思維也是這樣一個過程。一次培訓課程就如同一個宏偉而且精巧的建筑物,是以知識結構為框架搭建起來的一個能量場。
什么是知識架構呢?房子有棟梁,房子才能立起來,你在里面放什么,既受到棟梁的限制,也得到棟梁的支撐。知識的架構就是思維的房子,探究事物的方法是棟;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是梁。我們把不同的知識放進這個架構,便建成我們的思維房子。在培訓課程中,學員就在這個培訓的能量中遨游,如同在世博中國館里面參觀,依次走過一個個展覽廳。
在《金字塔原理》中,作者認為,“因為主要思想總是從次要思想中概括出來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組織結構也就必定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由一個總的思想統領多組思想。在這種金字塔結構中,思想之間的聯系方式可以是縱向的(Vertically)——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上的思想的總結;也可以是橫向的(Horizontally)——多個思想因共同組成同一個邏輯推斷式,而被并列組織在一起。我們可以很容易地使讀者了解金字塔結構組織的思想——先從金字塔的最頂部開始,沿各個分支向下展開。首先表達的主要思想將使讀者對作者這樣表述產生某種疑問,而主要思想的(金字塔結構中的)下一個層次上的思想將對此問題作出回答。”這樣橫向的和縱向的關系,以及在最頂端的思想,就組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這是最清晰的和最簡單的思維結構,用來指導人們寫作、演講和思維已經很多年了。在這個思維結構指導下,人們進行了無數的商業運作。一次課程,就是多次思維的結果,也是一次集體思維的開始,而一個清晰的思維框架,讓思想的交流更加容易和高效,更加節省培訓能量中的能量。
思維導圖是一個建構思維框架和金字塔架構的實用工具,利用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快速地建立整個培訓的框架,而且圖像化地顯示出來。思維導圖的意義就在于將思維的過程畫出來,這與故事的情景感有異曲同工之妙。思維導圖能將課程像一幅地圖那樣描繪出來。
以上就是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主題是“助動團隊學習”描繪出了本書的全貌,也描繪出了整個課程的全貌。
思維導圖就像一個神經網絡,其核心就是某個神經元。使用思維導圖有很多好處:
(1)在課程設計過程能擁有更多的創造力;
(2)節省課程設計的時間,從全貌開始,逐漸走向細節,基本上避免了返工的風險;
(3)很多細節問題的解決往往是通過整個課程完成,思維導圖提升了從整體上解決問題最為直觀的輔助工具;
(4)圍繞主題,集中注意力;
(5)幫助你從整體上對課程進行思想上的梳理,并使它逐漸清晰;
(6)更好地記憶課程中的細節;
(7)更高效、更快速地學習,在利用思維導圖建立了課程的框架后,培訓師在收集素材時可以根據思維導圖進行歸類;
(8)在制訂培訓的講課進度計劃時,思維導圖也能幫助培訓師切分教學時間;
(9)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與他人溝通,會非常高效。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圍繞主題建立課程的框架呢?前人摸索的一些經驗總是能給我們一些啟發,我們稱之為“培訓故事線建構六步曲”。
第一步,將主題放在思維導圖的中心處。這一步很簡單,也最為關鍵。一旦確定了主題,就不能輕易更換了,因為未來的建構工作完全圍繞這個主題進行。
第二步,以關鍵詞為核心建立1級分支。關鍵詞是主題的第一層展開,展開方式有很多種,完全取決于課程設計的需要。比如是根據場景來切分《溝通技巧》這門課程的話,那么關鍵詞可能會是:與上級溝通、與平級溝通、跨部門溝通、壓力情景下的溝通、電梯溝通等。如果是根據流程來切分《銷售技巧》這門課程,那么關鍵詞可能是,訪前準備、開場白、探詢、說服、締結、訪后分析等。
第三步,以知識點為單位建立2級分支。常用的知識點分類方式有“what-why-how”。比如銷售技巧中探詢這一部分的“what”有需求、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等,“why”有探詢不足帶來的弊端,“how”有如何組合使用“開放—封閉式提問”。這些知識點應該能夠滿足學員對關鍵詞的學習、理解和應用。
第四步,建立3級分支。這一級的分支是為各個知識點的講授設計各種教學環節。如需求這個知識點,我們需要設計概念的見解,比如我們使用Elaborate的技巧,首先說明需求是現狀和理想的差異,解釋什么是現狀,什么理想狀態。然后,我們可以利用類比的方法,比如問問大家“雞為什么過馬路?”來類比說明需求。最后,我們可以講述一個成功經驗,說明什么是需求。這些教學手段都屬于3級分支這一層。一般來說,整個課程框架分為3級已經足夠了,更細的內容最好放在FG里面。
第五步,調整和建立關聯。當我們完成了3級分支的建立后,整個思維導圖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課程的整體了,而且是模塊化的結構。這些模塊在思維導圖上可以隨意調整,也能任意為各個模塊補充素材,或者各個分支的先后順序和層級,這時候都能進行調整。
第六步,建立故事線,這是最有樂趣的一步。我們擁有了主題和整個模塊化的結構后,現在就是考驗我們編故事能力的時候了。我們在后面會談到如何編故事。
思維導圖用于建立故事的結構,主題就是故事結構的核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這個核心。使用過思維導圖的人都知道,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框架性的思路。幫助學習者建立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為什么思維導圖擁有如此多的忠實粉絲呢?因為思維導圖體現了人的結構性思維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