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場:團隊助動學習(Facilitation)的11項關鍵技能
- 李嘉骔
- 4518字
- 2019-01-03 10:35:50
緒論Introduction
什么是培訓場?
在一個課堂中,培訓師和所有學員,圍繞著課程,構建了一個群體學習空間。我們尊重并欣賞每一個學員的獨特性,意圖釋放每一個學員自我完善的能量,我們在互動中激發(fā)每個人,讓所有人的心智融會貫通,從而引發(fā)每個學員個人能量在這個空間內(nèi)的共鳴與共振,加速群體中每一個個體學習,達到“1+1>2”的課堂效果。這樣的課堂,這樣一個加速群體學習的空間,我們稱之為“培訓能量場”,簡稱培訓場。
培訓場的概念,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團隊助動學習的含義,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為什么關鍵技能是這11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更自如地運用這11項關鍵技能。
要想更好地領會和掌握“培訓場”的概念,我們需要清楚了解:
●氣場、個體氣場和群體能量場;
●培訓場成長模式和遵循原則;
●培訓場構建三要素:引導者、學員、課程(自我、他人和情境)的三角關系。
氣場這個詞聽起來有點玄,我們試著從“代人捉刀”這個成語開始感受一下氣場。
三國時期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威震四方,很多部落紛紛依附。其中,一個匈奴國王派使者給曹操進貢很多寶物,同時,使者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察曹操這個人怎么樣,是不是做皇帝的人才,值不值得匈奴國王依附。于是,使者要求見曹操一面。曹操覺得自己長相不夠,怕壓不住匈奴使者,讓匈奴王覺得自己好欺負而暗懷反心,曹操將聲姿高揚、眉目疏朗的崔琰召來,要他代替自己接見使者。接見時,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作侍衛(wèi)模樣,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后,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豐采高雅,而榻側(cè)捉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
氣場摸不著,看不見,但感覺得到,能體會到。
心理學家認為氣場就是感覺,交際學家認為氣場就是影響力。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說某個人身上透著一股勁兒,或者特別有活力,特別有感染力,特別有生命力,這里說的“勁兒”、“活力”、“感染力”指的就是身體魅力,是身體散發(fā)出來的氣場;“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讀書人的才華外溢,武林高手的內(nèi)氣,印度瑜伽里的prana氣能,法拉第電磁場理論提出了生物電磁場,黑格爾把生命力解釋為食物通過消化釋放的能量,有一位神經(jīng)外科專家把氣場解釋為神經(jīng)外激素,能放射10米,但是現(xiàn)代儀器檢測不到。
大致感覺到氣場是怎么回事了,我們試著從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心流和前文中提到的“FIRST”原則關聯(lián)起來闡釋它。心理學家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定義心流是人們?nèi)硇耐度肽呈碌囊环N心理狀態(tài),如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人們處于這種情境時,往往不愿被打擾,即抗拒中斷。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chǎn)生的同時會伴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使心流發(fā)生的活動有以下8個特征,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些活動特征跟培訓師在課堂遵循的“FIRST”原則高度一致:
(1)活動是我們傾向去從事的——Focused;
(2)是我們會專注一致的——Focused;
(3)是有清楚目標的——Focused;
(4)活動是有立即回饋的——Seeking feedback;
(5)我們對這項活動有主控感——Impact;
(6)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Reflection;
(7)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Impact;
(8)不斷克服障礙,我們對于所從事的活動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戰(zhàn)的,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練習來增加跨越障礙的能力——Transfor-mation。
這充分顯示了培訓師要想讓課堂卓有成效就需要遵循“FIRST”原則以引發(fā)學員全身心投入學習。
群體氣場即培訓場(助動學習引發(fā)個人氣場共鳴)
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所有個體都能達到心流的狀態(tài)。這種工作群體的特征包括了以下7項,這又跟我們的“FIRST”原則不謀而合,并且與下面提到的助動學習的含義中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密切相關。培訓師可以遵循“FIRST”原則,運用助動學習的11項關鍵技能引發(fā)所有課堂中的學員達到心流狀態(tài),共鳴共振,形成加速學習的群體能量場即培訓場。
(1)創(chuàng)意的空間排列:教學形式——Reflection;
(2)游戲場的設計:教學形式——Seeking feedback;
(3)平行而有組織的聚焦——Focused;
(4)目標群組聚焦——Focused;
(5)現(xiàn)存某項工作的改善(原型化)——Transformation;
(6)以視覺化增進效能——Impact;
(7)參與者的差別是隨機的——Impact。
培訓場成長模式:自我接納和自我完善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個奇跡,一個活生生的寶藏。生命的意義就是要讓每個奇跡找到和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以及找到和欣賞他人的獨特性。人們會在相似的基礎上相聚在一起,在發(fā)現(xiàn)和尊重彼此差異的基礎上得到成長。
我們相信:人們具有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積極能量,也被稱為生命能量,從身體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給我們以健康的推動,貫穿我們的整個生命。普遍生命力量來自這樣一個前提:我們每個人生來具有平等的內(nèi)在價值。所有關于自我價值的問題絕不是我們是否擁有它,而是我們應該如何去體現(xiàn)它。自我價值永遠植根在我們的心底,并不斷掙扎著,希望被發(fā)現(xiàn)、被承認和被證實。
薩提亞有一首小詩《我就是我》,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種理念:
遍及整個世界,再沒有一個人與我如此相似。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實可靠地屬于我,因為那是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的選擇。
我擁有我的一切:
我的身體,以及一切它的舉動;
我的思想,以及所有的想法和意念;
我的眼睛,以及一切看到的影像;
我的感受,不論是什么,憤怒、喜樂、挫折、愛、失望、興奮;
我的嘴巴,和一切從口中所出的話語,溫文有禮的,甜蜜的或粗魯?shù)模瑢Φ幕虿粚Φ模?/p>
我的聲音,喧嚷的或輕柔的;
還有我所有的行動,不論他們是針對別人還是我自己。
我擁有我的幻想,我的夢,我的希望,我的恐懼。
我擁有我所有的勝利與成功、所有的失敗與錯誤。
因為我擁有全部的我,我可以變得與自己如此親密無間。
這樣做使我能用身體的每一部分來愛自己,并與自己友好相處。
我知道關于我的某些方面正在困擾著我,而其他一些方面并不為我所了解。
但是,只要我友好地愛著自己,我就能勇敢地、滿懷希望地尋求解決困境和了解更多自我的方式。
在任何一個時刻,無論我怎樣看和怎樣聽,無論我說或做些什么,也無論我怎樣想,怎樣感受,這些都是真實的我。
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某些我看、聽、想和感受的部分已經(jīng)不再適合,我將摒棄那些不再適應的部分,保留那些經(jīng)過證明后合適的,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東西來取代被我摒棄的那些。
我可以看、聽、感受、思考、說話和做事。
我擁有這樣的本領,可以生存,可以與他人親近,可以具有生產(chǎn)力,還可以了解和動員這個世界上除我以外的人和物。
我擁有自己,所以我能掌管我自己。
我就是我自己,這讓我感覺良好。
自我接納之后,我們就可以與他人連接起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會喜歡別人所做的一切,或是每個人都崇敬我們的所作所為。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在考慮了他人和自己雙方各自情況的基礎上,對自己做出合適的評價。我們可以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對自己或他人進行評判。當我們這樣做時,也就擁有了高度的信任,同時讓許多新的選擇機會成為可能。
培訓的本質(zhì)是改變,我們基于每個學員都具有的自我接納和自我完善成長模式,建立我們培訓場的遵循原則。
(1)改變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環(huán)境的改變不可行,我們的內(nèi)部世界仍然存在著改變的可能。
(2)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成長和成功所需的一切內(nèi)在資源。
(3)人在本質(zhì)上是好的,每個人都正在做出最好的選擇,每個行為背后都有其正面意圖,我們通過傾聽、發(fā)掘這些正面意圖,就能找到自己的內(nèi)在資源。
(4)過程是改變的途徑。故事內(nèi)容形成情境,而改變就在那里發(fā)生。
(5)人們在彼此相似的基礎上建立連接,而在各具差異的基礎上得以發(fā)展和成長。
培訓場——基本三角關系
培訓場真的可以做到引發(fā)個人氣場共鳴,實現(xiàn)“1+1>2”?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日本醫(yī)學專家不相信中醫(yī)中小柴胡顆粒能治療感冒,用現(xiàn)代分析方法分析小柴胡每一種成分,結果沒有一種成分具有治療感冒的作用,但是發(fā)現(xiàn),感冒后使用小柴胡確實可減輕癥狀,具有治療作用。專家估計這可能每個成分雖然不治療感冒,但到體內(nèi)反應后可能產(chǎn)生好多代謝產(chǎn)物,可能會有這個作用。
我們課堂由培訓師、學員圍繞課程在課堂一起互動,三者一起構建了群體分享學習成長的生存空間。我們常常說誰被誰啟發(fā)了、激發(fā)了、觸動了等,培訓場就是在這種互動中被構建并加速了這個學習過程。能否引發(fā)個體共振形成群體能量場,助動學習11項技能至關重要。
助動學習(Facilitation)的三重含義
領會和掌握了培訓場的概念,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助動學習的含義。“Facilitation”海詞在線翻譯的翻譯:n.(名詞)①促進;②簡易化,容易化,易化作用;③使人方便的東西;④助長;⑤容易,便利,簡化。譯成“引導”,但是“引導”只是其中之一的意思。同樣。譯成“激發(fā)、催化”,同樣不能涵蓋。翻譯成“團隊學習互動”或者“團隊助動學習”更貼切點。本書把它譯成“團隊助動學習”,我們不再糾結它的翻譯,它實際包含三重含義。
(1)有序化 這是團隊學習的技巧,不是一對一的學習技巧,而是一對多的學習技巧,它是從團隊中,從團隊每個人的互動中,歸納總結信息,把零散的、雜亂無章的個人經(jīng)驗歸納、總結、升華為統(tǒng)一的、融會貫通的集體體驗和智慧,達成了源于個人卻高于群體中個人之和的信息有序化,互動碰撞構成了集體智慧。
(2)多元化 這是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我們每個人接受信息有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等不同的方式,它綜合眾多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在快樂中學習。
(3)正向化 在這個群體學習過程中,我們關注積極因素,促進正面回應,通過啟發(fā)引導,使得群體學習向積極正面方向發(fā)展。
“助動學習11項關鍵技能”的關系
領會和掌握培訓場的概念和理解了團隊助動學習的三重含義,我們就容易理解為什么關鍵技能是這11項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試著用這樣一張圖示來闡釋11項關鍵技能,這有助于記住并且自如地運用這11項關鍵技能,因為它們在培訓能量場中是不可分割的,相輔相成,共同發(fā)揮引發(fā)共鳴共振的作用。
Energize是核心,我們尊重每一個人,覺察每個行為的正面意圖,發(fā)掘其內(nèi)在資源并引發(fā)個體共鳴共振,匯聚成培訓能量場。
Question是思想引擎,它引領培訓場中的每一個個體思考,讓所有人意識到改變的機會并且自發(fā)自主地產(chǎn)生改變。因為改變是不可避免的,當人們知覺到他們價值的平等性,并意識到他們具有的獨特性和相似性時,就會接受和歡迎改變的到來。自我是改變的主體。
Framing是故事線。故事主題貫穿了整個群體活動,構建了培訓能量場的框架。“FIRST”原則就是要培訓師和學員在課堂中必須自始至終聚焦于主題,才會引發(fā)個體能量共振共鳴并匯聚到一個方向,從而達到“1+1>2”的群體最大能量。
Opening啟動了群體學習活動,點燃了培訓能量場。
Summarize聚沙成塔,及時歸納群體學習的階段性成果,在培訓能量場中不斷凝聚智慧結晶。
Bridge是橋梁,它可以關聯(lián)培訓能量場的所有要素,為群體學習借勢助能:與課程關聯(lián)的部分是Elaborate,它是對知識點的呈現(xiàn)、發(fā)揮和演繹;與學員關聯(lián)的部分是Response,它是對每個人的有效回應。它們相輔相成,使得群體學習向積極正面方向的發(fā)展。
虛線是能量的水平線,發(fā)現(xiàn)有利于培訓場的積極因素,要及時Compli-ment和Paraphrase,助力培訓場能量提升;發(fā)現(xiàn)不利于培訓場的消極因素,要通過Mediate和Rephrase,避免培訓場能量下降。它們相互交叉,在互動過程中使得培訓場能量匯聚到積極正面的方向。
知易行難,接下來我們一一展開團隊助動學習11項關鍵技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