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在最初講授“Facilitation TTT”課程的時候,我就一直被這樣一些問題所困擾:

為什么同樣的課程和學員,不同的培訓師進行培訓,結果卻相去甚遠?

為什么同樣的會議主題和受眾,不同的主持人主導,氛圍卻大相徑庭?

為什么同樣的話題和聽眾,不同的人演講,效果卻截然不同?

課堂具備哪些要素可以使培訓師從一般走向優秀乃至卓越?

影響群體學習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在會議、培訓及演講中,Facilitation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

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一直貫穿在我多年的講授、研究和培訓實踐中。我知道,如果我們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浪費很多無謂的付出,讓培訓變得毫無價值;而解決了這些問題,就可以讓培訓取得更大的成效。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一個富有成效的課堂,培訓師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

(1)故事演繹能力 對于成年人,單純地講道理是蒼白無力的。一個好的培訓師,能夠結合自己的豐富閱歷,將闡述的內容變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學員在故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進而使整個課堂生動、富有活力和樂趣。

(2)在課堂遵循“FIRST”的原則 少即是多,培訓師太多的信息會引起學員的困擾,讓學員不知所云,無所適從。“FIRST”分別代表什么呢?

Focused 聚焦:一個好的課堂一定是緊緊圍繞主題展開的。凡是與主題無關的,無論故事多么有趣,自己的閱歷多么感人,都要毫不猶豫地摒棄。一個課堂,一個主題,才會讓群體的學習富有成效。

Impact 有影響力:一個好的培訓師,思想卓越,對課程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對學員有深刻的洞察,這樣才會有效感染和影響學員,驅動學員改變。

Reflection 領悟/悟道:一個好的課堂,培訓師能夠激發和觸動學員,給學員以洞察自己和反思的機會,讓學員自我參悟、省悟和悟道在固化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達到深化乃至升華的境界。

Seeking feedback 積極交流反饋:一個好的培訓師,能夠主動地尋求反饋,營造相互交流分享的課堂氛圍,使個體的分散知識經驗匯聚成群體智慧。

Transformation 轉變:一個好的培訓師,能夠在課堂上引發改變。這種改變,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行為的改變,而是一種脫胎換骨式的蛻變,是涅槃重生。它由內而外,它自上而下;它觸發學員內在的改變意愿,它觸動學員的思維模式;它使得學員主動去嘗試改變。這種影響內在且恒久。可能課堂僅僅是開始,課堂之后,學員仍然會自發地持續改變,并有可能主動令這種改變影響到其所在團隊的其他人。

(3)具有自己獨特風格 一個成功的培訓師,會把課程內容和他對課程的領悟有機結合,再融合他對課程及對學員的把握,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二、一個卓有成效的群體學習效果,Facilitation起到關鍵作用

Facilitation的效果的確關系到每一堂培訓課程的成效,每一個學員的學習所得。導致出現學習問題的核心因素就是:沒有很好地理解和應用Facilitation技巧,沒有理解好培訓師、課程和學員的相互定位。無論是對于Facilitation相關概念的理解,還是對于Facilitation相關理論及其規律的認識,都產生了偏差,甚至在很多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錯誤。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導致了Facilitation行為的偏差,也就影響了學習的成效。換個角度說,因為培訓師自身認識Facilitation的偏差,導致學員無效地學習。

本書的寫作賦予我培訓實踐者和Facilitation TTT教師的雙重身份,無論是從培訓Facilitation實踐的角度,還是Facilitation TTT教學的角度,我和羅氏培訓部的同事以及醫藥行業Facilitation TTT課程中的同仁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Facilitation實踐,我將通過本書傳遞出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啟示。

從這本書中,讀者可以了解到:

●Facilitation就是讓培訓師明白課堂上什么對群體學習是最重要的;

●Facilitation就是讓每一個學員個體充分得到尊重和發揮,成為學習的主體;

●Facilitation就是如何在課堂上把課程和大家匯聚在一起,發揮集體創造力,匯聚每一個人的心智,達成培訓目標;

●Facilitation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和實踐營造一個“1+1>2”的群體學習的課堂;

●群體學習中如何發揮每個人的能量,并把它匯聚成貫穿學習始終的群體氛圍和能量;

●課堂中如何通過有效問題引發學員參與和思考并進而深化對于課程的理解;

●如何把學員的固有知識與課程內容有效橋接關聯,進而讓學員自己融會貫通;

●如何開場才能讓學員明白這堂課這節內容是為他專門而設;

●如何處理學員的不同反應;

●如何回應學員,激勵和激發他們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

●如何主持控場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以達到群體智慧大于每個個體之和的效果;

●如何歸納總結評估進展;

●如何建構培訓教學框架與故事化從而讓整個培訓渾然一體;

……

這些都是在課堂培訓中必須面對的話題,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會產生很多課堂Facilitation行為的誤差,而這些誤差就會導致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事實上,在大多數效果不佳的培訓中,很多時候我并不認為是學員素質差、不愿意學習,也不認為是企業文化不行、管理層不支持,首先應該檢討的是培訓者自身,培訓中對Facilitation的認知和行為實踐是否正確,只要培訓者具有對Facilitation正確的認知和行為,學員的主動性就一定會展示出來,課堂的效果就一定會出來。

我從事培訓發展工作十多年,接受、實施和參與過很多課程和課程TTT,我見到了太多效果不盡如人意的培訓課程,甚至專業公司的專業Facilita-tionTTT課程,很多人學完后還是未見提高。很多同仁、同事、領導和下屬,甚至許多培訓公司的客戶都邀請我做了許多關于Facilitation的主題分享,覺得操作性和實戰性很強,所以我決定把自己關于Facilitation點點滴滴的體會與感悟梳理一下,從最基本的11項Facilitation技巧入手,來解決問題。

在我的內心里,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個學員都在培訓中充分發揮自己作用;每一個培訓師都可以讓學員積極主動,并獲得成長;更重要的是,因為培訓師有效的Facilitation行為,讓課堂成為快樂的群體學習平臺,讓每個學員、每個培訓師的個體價值和潛能得以發揮和釋放,進而匯聚成“1+1>2”的群體智慧和創造力。

借助本書,我想把理論和概念用最簡單、易用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希望書中所寫能夠直接應用于培訓課堂。我也發現,這些技巧同樣可以運用到會議、主持和演講等場景中。

峨山是白隱禪師晚年的高足,其年老時,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單,信徒看到,覺得奇怪,便問道:“禪師,您有那么多的弟子,這些雜事您為什么要親自整理呢?”峨山禪師道:“雜事,年長者不做,那要做什么?”信徒說:“年長者可以修行呀!”峨山禪師非常不滿意,反問道:“你以為處理雜務就不是修行嗎?那佛陀為弟子穿針,為弟子煎藥,又算什么呢?”信徒終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禪。

其實,很多高僧在開田、種菜、采茶、砍柴、擔水、牧牛……中修行悟道。一般人的最大錯誤,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這是概念的誤區。其實,無論是修行,還是任何其他的事情,如果不能夠運用于生活中,不能夠運用于日常行為中,那就不是最好的。Facilitation亦然。寫作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理解培訓和實踐培訓技能的過程。出類拔萃,就是在基礎的地方做得比別人好。

本書的寫作就是一個創作團隊群策群力、相互激發的群體助動學習過程,感謝創作組全體成員在這個過程中對11項關鍵助動學習技巧的運用和實踐。

李嘉骔

2014年12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孝义市| 台江县| 遵义县| 理塘县| 盘山县| 沅陵县| 邻水| 甘肃省| 龙井市| 太和县| 仁布县| 油尖旺区| 宝山区| 锡林浩特市| 丁青县| 大荔县| 安西县| 昌都县| 克什克腾旗| 洮南市| 商河县| 搜索| 水城县| 永兴县| 柘城县| 泰宁县| 阜新市| 竹山县| 通河县| 固阳县| 射阳县| 察雅县| 呈贡县| 电白县| 浑源县| 万全县| 始兴县| 阿巴嘎旗| 昭苏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