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與化學:健康生活的學問
- 謝德明等
- 1065字
- 2019-01-03 14:51:14
第1章 水與生活
水是生命之源(圖1-1)。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一切細胞和生命組織的重要成分,是構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迄今為止唯一被發現擁有生命的星球,因為地球上擁有陽光、空氣和水。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蓋著。水的分布曾經決定了世界文明的版圖:中華民族——黃河,古埃及——尼羅河,古巴比倫——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恒河。水是構成人體最主要的材料。一個60kg重的成人,體內水分就有40kg;一個5kg重的嬰兒,水竟占4kg之多。胎兒時水約占90%,嬰兒時占80%,青壯年占70%,老年時只占50%~60%(圖1-2),一個人老化的過程也就是水分喪失的過程。水是消化食物、傳遞養分、排除廢物、促進體液循環、潤滑關節和各內臟器官以及調節體溫、乳化脂肪的重要承擔者。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都是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或實現,沒有水就沒有人體和人體器官的運動,也就沒有人的生命。人可以三日無糧,但不能一日無水。人的健康與長壽,和其日常飲用水的品質以及飲水習慣有密切的關系。“水土不服”是由于空氣和飲水的品質改變、氣候的不適應等所引起,尤其是水質的差異。世界上80%的疾病與水或水源污染有關。例如,洪水災難時,人們往往容易患腹瀉病,原因是喝了被霍亂菌等污染的水。所幸現在霍亂、傷寒、赤痢等傳染病已減少了很多,只有在前往異國旅行時需要稍微注意。另外,人類攝入的食物其含量主要也是水。例如,蘿卜含水94.5%,牛肉含水70%。

圖1-1 水——生命之源

圖1-2 水占人體比例圖
當前,我國國民飲水安全存在以下問題[1~4]。
①我國水污染狀況嚴峻,同時飲用水和飲水機品種逐漸增加,但是各種類別的飲用水的定義不明確,質量不同,標準不一。
②我國居民缺乏健康飲水知識和意識,有健康飲水行為的比例很低,處于飲用水只為解渴的心理狀態。例如,喝水量偏少,喝水時機不合適,不懂得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礦物質缺乏、飲料不能經常喝、運動后不能立即飲冷水、晨起飲水好處多、長期飲用反復煮沸的水有害等,不會消除瓶裝水或桶裝水的二次污染。尤其是農民飲用水的安全意識淡薄,例如,大多數農民不懂得飲水與環境衛生的關系,村莊存在垃圾隨意堆放、污水隨意排放,家庭的庭院和廚房衛生干凈率很低,廁所位置與衛生狀況不好等情況。
③很多民眾想了解關于健康飲水的知識,尤其是老年人對健康飲水的知識需求較高。但是絕大多數健康飲水文章的內容過于簡單,群眾難以了解系統的健康飲水知識。
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對居民開展飲水與健康教育,提高民眾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中國人的飲水質量和健康水平。因此,筆者對最常見的健康飲水知識做了簡單總結,希望可以提供稍微詳細的健康飲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