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與化學:健康生活的學問
- 謝德明等
- 17328字
- 2019-01-03 14:51:15
1.1 飲用水與飲料水
“飲料水”和“飲用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飲料水偏于商品經濟效益,主要滿足臨時解渴而不是每天必需品。而飲用水是民用必需品,每天必須喝。聯合國衛生組織對飲用水有嚴格的定義,即人從出生到70歲平均每天飲用2L不會出任何問題。非自然狀態的純凈水以及在純凈水基礎上加工的礦物質水都屬于飲料水而不是飲用水。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規定:生活飲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
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用水沖調飲用的,乙醇含量(質量分數)不超過0.5%的制品都屬于飲料,但不包括飲用藥品。按照《飲料通則》(GB 10789)的分類,我國飲料可分為:碳酸飲料(汽水)類、果汁和蔬菜汁類、蛋白飲料類、飲用水類、茶飲料類、咖啡飲料類、植物飲料類、風味飲料類、特殊用途飲料類、固體飲料類以及其他飲料類11大類。飲用水類飲料是指密封于容器中的可直接飲用的水,包括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天然泉水及其他天然飲用水、飲用純凈水、飲用礦物質水及其他飲用水(如調味水)。由此可見,飲用水類飲料是密封于容器中的水、可直接飲用的水;而生活飲用水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流動的水,即通常的自來水,理論上講也可以直接飲用,如直飲水。飲用水類飲料從本質上看與其他10大類飲料有較大區別。本書為了討論的方便,將飲用水類飲料合并到飲用水來討論。
早期,人類長期飲用河水、井水(不加熱或加熱),這種方式既不方便也很不衛生。自來水的出現既解決了取水的便利,又通過過濾、消毒等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水質,堪稱第一次飲水變革。桶裝飲用水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燒開水用開水瓶儲水的飲水方式,它滿足了人們即取即用的需求,是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快、效率高的產物,是第二次革命。第二次的飲用水革命的任務不僅是除去濁度和病原菌,而且還要除去多種多樣的有機和無機微量污染物,稱為深度凈化技術。未來,直飲水也許將全面占領市場,成為徹底的集安全與便捷于一體的飲水方式,稱為第三次飲水革命,但就目前來看,這仍需一個漫長的過程。
1.1.1 天然水的組成、自凈作用及飲用水的水質處理
1.1.1.1 天然水的組成、自凈作用
(1)天然水的物質組成
古代人們認為露水與雪水是純凈的,其實不然。自然水都是不純的,因為水是很好的溶劑,大氣污染物在降雨過程中也溶解其中。江河湖泊的水接觸地球表面,其雜質成分更多。天然水含有許多溶解性物質和非溶解性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是固態的、液態的或者是氣態的,它們大多以分子態、離子態或膠體微粒態存在于水中。表1-1給出了天然水中的主要成分。
表1-1 天然水中的主要成分

(2)天然水體的自凈作用
各類天然水都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污染物質進入天然水體后,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降低,這種現象稱為水體的自凈。如果污染物質大量排入天然水體并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就會造成水體污染。水體的自凈作用按其凈化機制可分為三類:a.物理凈化,天然水體的稀釋、擴散、沉淀和揮發等作用,使污染物質的濃度降低;b.化學凈化,天然水體的氧化還原、酸堿反應、分解、凝聚等作用,使污染物質的存在形態發生變化和濃度降低;c.生物凈化,天然水體中的生物活動過程,使污染物質的濃度降低。特別重要的是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體的自凈作用按其發生場所可分為四類:a.水中的自凈作用,污染物質在天然水中的稀釋、擴散、氧化、還原或生物化學分解等;b.水與大氣間的自凈作用,天然水中某些有害氣體的揮發釋放和氧氣溶入等;c.水與底質間的自凈作用,天然水中懸浮物質的沉淀和污染物被底質吸附等;d.底質中的自凈作用,底質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底質中有機污染物發生分解等。天然水體的自凈作用包含著十分廣泛的內容,它們同時存在、同時發生并相互影響。
1.1.1.2 飲用水的水質處理
(1)凈化
①混凝沉淀 密度大于水的懸浮物質在重力作用下逐漸下沉稱自然沉淀。顆粒小的物質其自然沉淀速度極慢,特別是膠體顆粒如極細小的黏土顆粒、硅酸腐殖質和蛋白質等,很難自然下沉,需要加入混凝劑,使它們互相黏附聚合成較大的顆粒,然后從水中沉淀下來,此過程稱為混凝沉淀。混凝沉淀的目的是清除懸浮物,降低渾濁度。
常用的混凝劑有:a.金屬鹽類,如Al2(SO4)3、明礬[Al2(SO4)3·K2SO4·24H2O,起作用的仍是Al2(SO4)3成分]、FeCl3、FeSO4等;b.高分子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為提高混凝效果,在使用混凝劑時,需加入助凝劑。助凝劑的作用是:a.調節或改善混凝條件,如堿度不足,可加氫氧化鈣;b.改善絮凝體結構,如鋁鹽產生的絮凝體小而松散,可使用聚丙烯酰胺、活化硅膠、骨膠等高分子助凝劑,使絮凝體變粗且緊密,以改善絮凝體結構,促進混凝沉淀作用。
②過濾 通過石英砂等濾料層的截留作用,降低懸浮物和微生物。水經過濾后,殘留的細菌、病毒失去了懸浮物的保護作用,從而為消毒創造了條件。
(2)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除去病原微生物。
①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是一種最古老而又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其消毒效果可靠,對一般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和寄生蟲卵,經煮沸3~5min均可全部殺滅。
②氯化消毒 氯化消毒是我國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氯化消毒原理是:氯氣或其他氯化消毒劑溶于水后,在常溫下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HOCl是強氧化劑,可氧化細菌病毒的蛋白或核酸,使細菌病毒死亡。加氯量除需滿足需氯量外,應有一定量的余氯。
Cl2在常溫下為黃綠色氣體。在6~7atm(1atm=101325Pa)下,可變成液態氯,體積縮小為原來的1/457。液態氯灌入鋼瓶,有利于儲存和運輸。液氯消毒的優點是: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簡便,易于控制;具有剩余消毒劑,并易于監測;成本低。液氯消毒的缺點是:原水有機物含量高時,會產生大量氯化副產物;氯氣有毒,需防止漏出和事故。漂白粉消毒除產生氯化副產物外,還具有以下缺點:漂白粉易受光、熱、潮氣作用而分解失效;漂白粉的溶解和調制不便;用量大時,設備容積過大,故只適用于小水廠。
③臭氧消毒法 臭氧是極強的氧化劑。在水中的溶解度約較O2大13倍。O3極不穩定,需在臨用時制備,并立即通入水中。臭氧消毒的優點為:用量少;接觸時間短;pH在6~8.5范圍內均有效;不影響水的感官性狀;不產生三鹵甲烷。臭氧消毒的缺點是:投資大,消毒費用高;O3不穩定,控制和檢測O3均需要一定技術;出廠水無剩余O3(O3對水管腐蝕作用強,也不允許有剩余O3),故需使用第二種消毒劑,以防止二次污染;與有機物、鐵和錳反應,可產生微絮凝,使水渾濁度升高。溴酸鹽在國際上被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是飲用水行業廠家大量使用臭氧進行殺菌時,一種不可避免的毒副產物。如何去除溴酸鹽或減少其含量成為礦泉水企業的一個重大難題。
④紫外線消毒法 波長200~295nm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其中以254nm的紫外線殺菌作用最強。利用紫外線消毒時,水的色度和濁度要低,水深不超過12m(因為紫外線的穿透力弱)。紫外線消毒法的優點有:接觸時間短;效率高;不影響水的味道;管理簡單。紫外線消毒法的缺點是:無持續殺菌作用;成本較高。
⑤碘消毒法 用于小規模一時性的飲水消毒和戰時軍用水壺消毒。優點是效果可靠,使用方便,一般接觸10~15min即可飲用。缺點是價格較高,消毒后水呈淡黃色。
(3)去離子
對天然水的凈化主要以降低其硬度為主,天然水的硬度主要決定于鈣鎂含量。
硬度定義:1L水中含有10mg CaO,或者相當于10mg CaO稱為1度(1°)。
長期飲用硬度過高的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經常喝硬水者可增加結石的患病率,這也是因為硬水中含有較多鈣、鎂離子,它們能轉化成難溶性的鹽沉積于腎,可引起腎結石。高硬度水中Ca與結合有苦澀味,會使人的腸胃功能紊亂,出現暫時性的腹脹、排氣多、腹瀉等現象。久居南方的人初到北方,開始一段時間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是因為北方不少地方飲用硬度比較高的地下水,而時間長了,胃腸逐漸適應后,這種現象就會隨之消失。我國規定:飲用水的硬度不得超過25度。
鈣和鎂都是生命必需的宏量元素,因此,長期飲用過軟的水也不利于人體健康。
①煮沸法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為:
由于CaCO3不溶,MgCO3微溶,碳酸鎂在進一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水垢可以用稀鹽酸洗,但是為了防止腐蝕設備,需要加入合適的緩蝕劑。
水的硬度是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的總和。暫時硬度是由Ca(HCO3)2和Mg(HCO3)2引起的硬度,可以通過煮沸形成沉淀消除。Ca2+、Mg2+等的鹽還有硫酸鈣、硫酸鎂、氯化鈣、硝酸鈣、硝酸鎂。這些物質不能像暫時硬水那樣通過煮沸消除。由鈣鎂硫酸鹽和氯化物引起的,不能用煮沸法消除的硬度叫做永久硬度。
②離子交換法 原理見圖1-3。

圖1-3 離子交換法降低水的硬度
③反滲透 海鷗能喝含高濃度鹽的海水生存,其原因是海鷗體內有一層非常薄的膜,飲入的海水水分子可以滲透過膜,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海水中的鹽分、雜質等不能通過膜而吐出嘴外。由于與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反滲透又稱逆滲透,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對膜一側的料液施加壓力,當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得到透過的溶劑,即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即濃縮液。若用反滲透處理海水,在膜的低壓側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鹵水。反滲透淡化海水示意圖見圖1-4。

圖1-4 反滲透淡化海水的示意圖
④電滲析 電滲析是利用離子交換膜和直流電場的作用,從水溶液和其他不帶電組分中分離帶電離子組分的一種電化學分離過程。海水淡化、純水制備和廢水處理常用電滲析。電滲析制備初級水可除去80%~90%的鹽;再用離子交換法可除去剩余10%~20%的鹽。
1.1.2 自來水、白開水與直飲水
1.1.2.1 自來水
19世紀,歐美一些國家由于排出的污水、糞便和垃圾等使地表和地下水源受到污染,造成霍亂、痢疾、傷寒等水傳染病的多次大規模爆發和蔓延,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些慘痛教訓,促進了飲用水的第一次革命。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飲用水的凈化主要是除去原水中的濁度和殺滅水傳染病原菌,其處理流程是粗濾→混凝沉淀→砂濾→投氯消毒(圖1-5),它基本上消除了上述水傳染病的爆發。地下水如水質較好,僅需消毒處理。目前,發達國家現已普遍采用在常規處理工藝前增加生物預處理、臭氧代替余氯處理和強化混凝等預處理,在常規處理工藝后增加活性炭過濾或生物過濾池深度處理等措施,降低飲用水中鹵化副產物的含量。

圖1-5 自來水的傳統處理程序
1.1.2.2 中國人喝水首選白開水
將自來水煮沸即可獲得白開水。煮沸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可靠,也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
白開水是目前為止最安全、最方便、最經濟的飲水,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健康。如果源水安全,那么無需喝其他水。
用水中飲水的比例大約為2%,其余的生活用水中的有害物質除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攝入外,還可經盆浴、淋浴、游泳、洗碗和洗衣服等方式通過皮膚、黏膜和呼吸道進入體內。水中有害物尤其是揮發性有機物,大約1/3由口腔進入,1/3在漱口和洗澡時由皮膚吸收,1/3在洗澡時由蒸汽吸入。因此,忌洗澡時間過長。另外,長時間在熱水中洗澡對心臟也不好。
1.1.2.3 代表自來水未來發展方向的直飲水
(1)分質供水與直飲水
隨著原水污染加重、存在嚴重二次污染,使出廠合格的水到達家庭時已成為不合格的水。由于我們國力所限,目前還不能一下解決城市供水問題,因此產生了分質供水的想法。分質供水是指以自來水為原水,把自來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飲用水分開,另設管網直通住戶,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達到直飲的目的,并滿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要求。
管道直飲水以分質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區(酒店、寫字樓)內建設水處理中心,對自來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去除水中有機物、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同時采用優質管材設立獨立循環式管網,將凈化后的優質水送入用戶家中(或客房、辦公室),供人們直接飲用。“水龍頭一開,生水可飲”。直飲水可使國內一些大城市的居民進入了“生飲水時代”。
家用凈水機是將一套小型化的水處理設備安裝在飲水機內或廚房壁柜內,連接自來水,就能產生直飲水,飲用多少生產多少,某種意義是將水廠建在家里,新鮮水自己造,既衛生又方便。
到目前為止,全國真正完全實現直飲水網絡建設的城市還沒有一個,現在城市直飲水普及率普遍偏低。要大規模普及直飲水必須跨過后期維護費用和管網改造兩道門檻。
(2)直飲水將沖擊桶裝水
直飲水的特點是省去了運輸和搬運,用戶可隨時打開水龍頭取用;管道直飲水的價格約為0.2元/L,相當于桶裝水1/3~1/2的價格。
直飲水成為主流優質水是必然的趨勢。但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因為直飲水普及,桶裝水就消失。桶裝水是直飲優質水的補充。人們對桶裝水早已接受,有消費基礎。
(3)現階段的直飲水質量堪憂
理論上,管道直飲水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二次污染。一是因為管道直飲水管網都采用新型優質管材,水管本身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二是直飲水管網為全密封性體系,且供水系統采用變頻供水方式,不需要儲水池,不存在二次污染的源頭;三是直飲水供水系統采用系統循環方式,飲用水每天都循環幾次,不存在死水段。實際上,機器都會存在出差錯、維修不及時甚至假冒偽劣的情況。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一些城市的分質管道直飲供水工程,用的竟然是純凈水的制造工藝!
我國直飲水行業到現在還沒有專門的直飲水標準,同時也沒有專門的職能部門來監管和引導從事直飲水行業的企業,這使得直飲水行業的發展陷入盲目無序中。例如,有的現已安裝直飲水系統的小區,水費定價不等,沒有統一標準。而且不少公司在直飲水后期維護中偷工減料,譬如直飲水系統的過濾網需要定期更換,但是很多公司并未按章操作,使得水質下降,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直飲水標準,消費者碰到這種情況也無處申訴,只能不了了之。
2009年6~7月,陸梅英等[5]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田東縣13所大中學校36臺現制現售直飲水機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及水質檢測分析。結果表明:
①調查的13所學校中,未建立飲用水衛生管理規章制度的有7所(54%);未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的有5所(38%);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未取得體檢合格證,未經衛生知識培訓直接上崗工作的有8所(62%);未建立預防水污染應急處理預案的有11所(85%);未與代理商簽訂飲水安全保障協議的有11所(85%)。
②檢查的36臺直飲水機,無衛生部批準文件的10臺(28%),選址安裝及周圍環境不符合衛生要求的20臺(56%),無衛生防護設施的16臺(44%),無直飲水設備清洗記錄及更換相關水處理裝置記錄的16臺(44%),未定期進行水質檢驗的26臺(75%)。
③水樣檢測指標總體合格率為0。不合格指標主要是電導率,超標1~6.7倍不等,合格率僅有6%;其次是菌落總數,超標3~160倍不等,合格率僅有22%;還有部分水樣檢測出霉菌、酵母菌等。
楊樺等[6]對上海市浦東新區現制現售水供水站衛生現況調查以及薄明珠等[7]對上海市寶山區現制現售純凈水衛生狀況抽檢的結果也不容樂觀。
1.1.3 天然水的簡易處理
在中國農村、老少邊窮地區、水資源缺乏地區、污染嚴重地區,很多時候喝不到合格的自來水,這些地區需要一些簡易的水處理方法和設備。
①沉積 部分不可溶的固體物質沉到水底,形成沉積物。沉積法不能去除懸浮在水中的細小固體物質。
②過濾后煮沸(圖1-6) 液體通過過濾器,可去除懸浮的固體物質。通過過濾器的液體稱為濾液,殘余物會留在過濾器上,該方法不能去除可溶的雜質及微生物。已經過濾的水煮沸后仍非安全飲用水,這是因為大部分微生物都在煮沸時被殺死,但水中還有可溶雜質,可能對人體有害。

圖1-6 水處理的簡單工藝——過濾后煮沸
云南耿馬縣孟定鎮居民用手壓井提取的飲用水呈渾濁狀,有特殊氣味,直接用冷水泡茶,茶水迅速變為紫藍色,而用開水泡茶時沒有顏色變化。當地村民自發用塑料桶和河沙制成土制過濾器過濾飲用水,過濾后飲用水變清,特殊氣味和泡茶變黑情況明顯改變。水樣的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過濾前水中砷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0.05mg/L),過濾后水中砷含量大多數已達到國家標準,下降率為84.25%。
③蒸餾(圖1-7) 蒸餾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物質和不可溶物質以及微生物,所收集的液體稱為餾液。蒸餾水較為純凈,但是長期飲用不利于身體健康,詳細情況參見其后對純凈水的論述。

圖1-7 蒸餾法
1.1.4 飲料水
1.1.4.1 長期飲用純凈水有害健康
純凈水是指經過深度凈化制得的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純凈水的最大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去除了原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特別是有機污染物,這是常規自來水處理工藝所達不到的。深度凈化是指對已經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或《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要求的水,用各種方式(活性炭吸附、微濾、超濾、反滲透、電滲析、蒸餾、離子交換等)組合成的水處理工藝進行凈化處理。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市場上不合格的純凈水(水或者塑料瓶、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1)純凈水危害的植物和動物實驗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浙江大東南公司(曾組織5千人參與實驗)所做的大量植物實驗中可以看出:純凈水對大多數植物生長與發育帶來不利[8]。浙江桐鄉實驗小學的朱晟等使用純凈水、礦泉水、河水、自來水澆灌已浸泡過3天的快要發芽的黃豆,結果發現生長發育緩慢的是澆純凈水的黃豆。
蘇聯學者曾用小白鼠做過水硬度不同梯度的試驗,試驗梯度分別為0(蒸餾水)、50mg/L、100mg/L、250mg/L、500mg/L、1000mg/L的水,經喂養5個月的生長代謝試驗結果表明,效果比較差的為50mg/L以下及500mg/L以上組,說明水硬度過高或過低對動物生長發育及代謝均不好,其中7個試驗組以蒸餾水組為最差,飼料消耗量、飼料中能量消耗量、尿中排出礦物質的數量均以蒸餾水組為最高[8]。
長期飲用純凈水可引起大鼠血鎂降低,減弱大鼠血清白蛋白合成水平,導致脂質代謝障礙、血脂增高,損害心血管系統,從而成為某些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的誘因。還可能對腎臟的生長發育和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圍產期飲用純凈水對幼鼠神經系統發育可能有輕微影響。史景熙等[9]給6周齡純種BALB/C小鼠飲用天然礦泉水、純凈水和自來水,研究表明純凈水有加速機體衰老的作用。
國內有幾篇文獻提到就遺傳毒性而言,純凈水較自來水、凈化水、涼開水更為安全。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國內水源污染嚴重,因此純凈水污染物濃度低的優點就顯得比較突出。然而,這幾篇文獻的可靠性并未得到確認。例如,舒為群等[10~12]通過檢測有機提取物的遺傳毒性來推斷各種水的遺傳毒性,研究方案是比較采用Ames實驗、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PCEs)微核實驗以及彗星實驗分別檢測了上述4種水中OE誘導染色體的突變、DNA損傷以及基因突變的能力。這個和動物飲水實驗是不同的。楊德強等人對三個世代的純種昆明小鼠的試驗研究表明,飲用純凈水對純種昆明小鼠的生長、發育、繁殖既無明顯的好處,也沒有不利的影響[13]。
把長期喝礦泉水和喝純凈水的兩組白鼠,分別綁個鐵塊,重量一樣,讓它們游泳,看誰的耐力強,結果一看,長期喝純凈水的白鼠體質弱,慢慢悠悠很快死亡,喝礦泉水的白鼠體質很好、很壯,一直活潑亂跳(李復興)。
湯先偉等[14]認為飲用純凈水3個月對小鼠體重無影響,而耐力和生物化學指標低于飲用自來水的對照組,即飲用純凈水引起小鼠耐力和體力恢復能力明顯下降,對肝臟功能、蛋白合成能力和脂肪代謝產生一定的不良作用。
我國海軍醫學研究所給水部丁南湖研究員等人,從1987年至1994年對小白鼠進行了7年試驗,讓其長期喝蒸餾水(純凈水),結果發現小白鼠生長較慢、體重下降、骨質疏松、肌肉萎縮、腦垂體和腎腺系統功能被破壞[15]。
(2)純凈水危害的人群調查
作為工業化生產的蒸餾水100年前在英國首先問世,剛問世時英國人曾把蒸餾水作為飲用水直接利用,結果造成英國人體質下降。后來許多歐洲國家規定純凈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我國1998年抗洪救災中,抗洪第一線戰士在強體力勞動下,大量飲用捐贈的純凈水,結果普遍發生脫水病癥(醫學稱為低滲脫水)。
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影響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弱化神經、肌肉和多種酶的活動,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造成骨質變軟,導致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使人出現全身無力、虛脫、暈厥、肌肉哆嗦等病癥[2]。長期飲用低礦化度水可提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AS)]和癌癥的發生率。因此飲用純水要慎重為之,尤其對嬰幼兒、兒童、長身體的青少年、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和孕婦是不合適的。
1996年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進行了自然回歸水、純凈水、自來水、礦泉水等系統的醫學生物學實驗。從生長發育、抗病及抗應激能力、降血脂功能及新陳代謝等各項生物學實驗結果比較發現,多項實驗中以純凈水組最差,回歸水組為最好。在和華南農業大學園藝中心聯合進行的植物生長發育和衰老實驗,以及微生物抑菌實驗、金魚養殖等眾多生物學實驗,也取得了同樣結論:純凈水組最差[8]。
1997年8月24日,上海《新民晚報》以“醫學專家向上海30萬飲用純水用戶提出忠告:常喝純水危害一代人健康”為題,發出警告。該文稱:再過10年,我們這座城市中喝純水長大的青年或許都會感到渾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上海市某醫院門診患者中,有些孩子不明原因的沒力氣或禿發,經醫生查詢,這些家庭大多都是純水的忠實用戶。據《中國醫藥報》報道,天津市兒童醫院接診了9名因大量飲用太空水、蒸餾水而發生肌肉哆嗦、眼皮發抖的兒童[15]。大連某海島駐軍,曾飲用自制的蒸餾水(純凈水),時間久了,官兵們患上了各種礦物質缺乏的疾病。上海市海軍醫學研究所也提到了兩個類似的現象[15]:a.某軍艦上以蒸餾式淡化海水作為飲用水,結果戰士反應均不佳,軍方又及時配置了礦化設施。b.舟山海島戰士飲用雨水半年后普遍感到乏力。這是因為雨水中缺少礦物質,其水質與純凈水相似。
在美國、加拿大飲用硬度低于75mg的軟水人群中,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比飲用較硬水的人群高15%~20%。在英國有兩座城鎮Scunthrope鎮和Grimshy鎮,這兩座城鎮原來都飲用硬度為444mg/L的水,心臟病的死亡率相同,Scunthrope鎮把水軟化到100mg/L,幾年后心血管病發病率猛然上升,而Grimshy鎮仍然維持原有百分率。有個學者分析了92座城市飲水與健康的關系,發現人們喝含溶解性總固體高的水死于心臟病、癌癥和慢性病的概率比喝含溶解性總固體低的水的概率要小些[8]。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對河南省陜縣長期飲礦泉水人群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該人群的期望壽命比附近生活條件接近但不飲用礦泉水的對照人群高3歲,平均死亡年齡大5歲。男女小學生身高分別高3cm,體重多2.7kg和4.6kg,長期飲用礦泉水的人群患病率和腫瘤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8]。王在民等[16]對長期飲用山東郊城清泉寺礦泉水人群進行健康調查顯示:在飲用礦泉水的人群中>40歲居民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45歲居民血脂、血壓,6~15歲兒童少年血壓均是顯著低于對照組。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士王士雯也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
澳大利亞科學會會長布魯斯·諾布爾表示,孩子們牙病的增多與20世紀90年代瓶裝水和運動飲料的流行有關,因為瓶裝水中缺乏加固牙齒琺瑯質的氟化物,導致孩子們患蛀牙的風險增加。
(3)純凈水危害的理論分析
①長期飲用純凈水不僅減少了有益元素的攝入,同時純凈水還可能作為一種“饑餓水”,促進體內有益元素的排出。“水至清則無魚”,這是因為太清澈的水含礦物質少,不利于生物生長。人喝水也是如此。
長期以來,純凈水鼓吹手都以“成年人從飲水當中得到的礦物質大約占人體需要量的5%”來說明人類不必在意從水中獲取礦物質。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a.隨著工業化程度的加深,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含量急速減少,而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卻并沒有減少。
有報道稱,現在一個普通的蘋果中Fe的含量是有機蘋果(幾十年前的蘋果)的1/2000!100年來,很多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減少到其祖先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現在同樣的主糧或者蔬菜水果,不同品種的營養物質含量差異極大,而且很多比野生種的營養素低很多。
b.特殊人群從水中攝入的礦物質比例要遠高于5%。
對于某些偏食者或者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量的人來說,從飲水中攝入礦物質是一個重要渠道。例如,對兒童來講,因兒童食物的攝入量和種類遠不及成年人,而兒童生長發育特別需要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且兒童活潑好動,出汗多,隨汗排出的礦物質也較多,所以從水中補鈣就顯得相當重要。
c.整體和局部是有區別的。
上述指的是整體上總攝入量,但是當純凈水進入到人體后會因為滲透壓的原因從細胞中吸取礦物質。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柴巍中博士指出“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能力,人們大量飲用純凈水后,體內原有微量元素、營養素和營養物質,就會迅速地溶解于純凈水中,然后排出體外”。
有些敏感的人感覺純凈水越喝越不解渴、越想喝,長久下來感覺四肢無力。對此,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指出,純凈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卻會導致身體內有益元素向體外流失。
d.水中礦物質的形態以及吸收率和食物中的是不一樣的。
美國馬丁弗科斯博士在其著作《健康的水》一文中指出:“水中的溶解性礦物質要比食物中的更容易和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水中所含的宏量和微量無素有著人們從其他途徑,例如食物中獲得的宏量和微量元素所無法取代的功能。
e.有些微量元素從水中吸收的比例是很高的[17~19]。
鎂是人體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之一。機體攝取鎂的途徑主要包括食物和飲水,其中約有1/3來自于飲水中。隨著工業化程度的加深,飲食中礦物質含量不斷下降,飲水中鎂的補充也就越來越成為一條重要途徑,而現在人們大量飲用純凈水就失去了這一補充途徑[18]。
飲水中攝入的氟占到飲食總攝入量的1/3~2/3,飲水不足或者飲用純凈水會導致氟的總攝入量減少[19]。
青少年兒童鈣的需要量30%來自于水。而且,食物中的鈣比水中的鈣吸收要來得慢,要低得多,水中鈣的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而食物中鈣受其他營養元素,包括粗纖維、植酸的影響,鈣的吸收率很低,只有30%(李復興)。
類似Mg、F、Ca的例子還有一些。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夢雄認為:“長期飲用純凈水會減少人體對礦物質和有益元素的攝取。從對健康的影響而言,天然水優于純凈水,礦泉水優于天然水。”
現在往食鹽中加入各種所謂“營養”成分的做法,是極不科學的,食鹽就只應是天然食鹽,所有人體缺少的其他元素,應以體檢和醫生的處方來進行補食,在所有人都要食用的食鹽中添加包括碘在內的添加劑,都是不科學的,對于不缺碘的人,天天食碘鹽,后果也是不良的。
②純凈水是酸性水。人的體液偏弱堿性,我國生活飲用水的酸堿度標準是pH值為6.5~8.5,而純凈水的pH值約為6。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文件認為,純凈水不含礦物質,因此很具侵蝕性。純凈水是一種活躍的吸收劑,當它與空氣接觸時,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溶解后變成酸性。飲用的純凈水越多,人體的酸性物質就會越多。
蒸餾水可算作最早的人造純凈水。上百年來蒸餾水只作為醫藥部門消毒、配藥專用水。普通水經高溫蒸發再冷凝而成蒸餾水,在其吸熱、放熱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因此不宜作為飲用水大量生產。而且蒸餾水只能除去非揮發性物質,但氨、硫化氫等揮發性物質不能除去。應盡量避免飲用蒸餾水,一般蒸餾水的水性偏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臟功能較弱的人士則更為不利。
③純凈水促進了有害元素的吸收以及有機污染物的溶解。John Sorenson博士認為:“飲用水的礦物質能很好地被吸收,新陳代謝的主要金屬元素與非主要元素的比例,受到水中主要元素數量的重大影響,如果所需主要元素得到滿足,就會使得非主要元素減少吸收和不被吸收,即會被排泄掉。例如,如果水中鈣、鎂含量高而鉛含量低,人體就會選擇吸收主要元素(鈣、鎂),而將非主要元素鉛排泄掉;但如鈣、鎂含量也低,細胞就可能選擇吸收非主要元素鉛。這表明如果飲用不含鈣、鎂或含量甚微的脫鹽水(如純凈水),這種飲水中任何些微的有害物質的致毒作用就會放大,脫鹽水中少量的有害物質就會比硬水中同等含量的有害鈣、鎂等致硬物質對人體產生更有害的作用。可見,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喝被污染的水和除鹽水,同樣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純凈水有很高的溶解力,因此使得一些有機污染物很容易溶出。例如,科研人員測定了不同容器的水中壬酚的濃度,發現每升自來水中含有3ng;離子交換水含13ng;貯存在塑料容器中的超純凈水竟含180ng。
④純凈水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退化了的水。李復興說:“即使是沒有經過污染的天然水,經過反滲透法等一系列提純工藝抽走了水中所有礦物元素后,也會失去小分子團賴以支撐結構的支架而‘退化’,并且因沒有任何礦物元素而失去其生理功能。”純凈水是一種人造水,自然界不曾有過,對人的細胞來說是個“異物”。它是大分子團水,是酸性水,是一種功能退化、異化的水,是一種不健康的水。
⑤長期飲用純凈水會使兒童機體抵抗力下降。純凈水不但缺少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太“純凈”,少有細菌,兒童長期飲用得不到細菌的刺激,產生不了抗體,致使機體抵抗力因之下降而易生病。另外,長期飲用純凈水,人為地使體內一部分細菌減少,造成體內菌群失調也易患疾病。
(4)哲學方面的思考
純凈水正是犯了哲學家黑格爾提出的“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掉”的錯誤。
人類進化有400萬年的歷史,伴隨著飲水歷史也有400萬年,幾百萬年內人類是在含有礦物質、微堿性的自然水環境下生存的,人體對這種環境已經適應。現代人一下子飲用不含礦物質、酸性的水,會不會造成體內運行環境、微生態環境及一系列相應的體內代謝環境受到破壞?打破幾百萬年人類生存、進化中而形成的飲用水環境,會有益嗎?
據說一個令犯人招供的簡單招數就是:將犯人關押在極端安靜的白色小屋,不超過2天,犯人就會精神崩潰。又比如,如果大氣中沒有塵埃,陽光就會原原本本地照射到地球上來,使得地球上一切生物都無法生存,地表又干又熱,所有河流、湖泊被蒸發殆盡,地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死亡之球。另外,雨的形成也離不開塵埃。大氣中的水汽就是以塵埃為核心,并在周圍凝結,形成云、霧,然后越聚越大,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上。所以,如果大氣中沒有塵埃,就不會有蔚藍的天空、朵朵白云以及變化多端的天氣,甚至不會有生命,地球就如同其他星球一樣成為一個荒蕪的世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5)很多國家和地區拒絕純凈水
純凈水也被稱無營養水,在西方被稱為“刮骨水”。否定純凈水的報道應有盡有,純凈水的危害已逐步深入人心。不少的純凈水廠家(如農夫山泉)也打出了反純凈水的大旗。
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都明確規定,不能飲用超純水或蒸餾水。
1997年上海市政府下文,不提倡該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將純水作為飲用水。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03年3月10指出:人體大多適宜喝弱堿性的水,老人、少年兒童及嬰幼兒尤其不宜將純凈水作為通常飲用水大量、長期飲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曾發出通知:純凈水廣告不宜宣傳“可長期飲用”和用純凈水沖調奶粉、煮飯等內容。2003年3月杭州市部分中小學生告別了純凈水[15]。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教育局等部門下發《長沙市中小學生飲水管理辦法》的通知【長政辦發〔2006〕25號】“學校應限制供水企業向學生長期供應純凈水。”
1.1.4.2 淡化海水不能常喝
(1)淡化海水的工藝過程
海水淡化亦稱海水脫鹽,是先將海水中的固體雜質、青苔和細菌等過濾掉,使它變成清潔鹽水,然后通過蒸餾技術或者反滲透膜技術除去海水中的鹽分并獲得淡水的工藝過程。經過處理所得的水屬于純水。淡化海水還需經調pH值、增加礦物質后才可飲用。
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西班牙籍總經理約爾迪(Jordi)介紹,淡化海水的礦物質含量少、堿度低,不能直接飲用,在進入市政供水管網前還需要進行處理。后續的處理主要包括投加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次氯酸鈉,可以調節pH值,提高水的硬度,增強水的穩定性和飲用舒適度,同時,對水進行消毒,防止配水管網中微生物污染。
天津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唐娜表示,淡化海水屬于軟水,礦物質含量少,長期飲用容易造成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缺乏,但是天津的淡化海水進入市政管網都是與自來水摻雜在一起的,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2)淡化海水危害健康
淡化的海水是救命水,不是安全水,更不是健康水。我國沿海城市在對海水利用上應大力推廣工業冷卻水和大生活用水,而不要盲目開發海水淡化飲用水。淡化海水的生產和使用成本也較高,購買淡化海水的價格大約是每噸7塊錢,遠高于自來水和地下水價格。
目前,輪船上的反滲透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鍋爐等設備用水以及船員清潔用水,較少直接用于船員飲用。
另外,現在海水污染很嚴重,淡化海水也很難保證有效去除污染物。
嵊泗海島從1997年開始建立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費軍良等[20]選擇在嵊泗生活5年以上的居民為對象,調查了嵊泗地區淡化海水作為飲用水水源長期飲用對人群健康的危害,結果表明心血管系統相關疾病的患病率大小順序為:淡化海水自來水>混合水源>非淡化海水自來水區域。其原因可能是淡化海水屬于軟水,反滲透法海水淡化處理清除了鈣、鎂、氟、碘、硒等機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硼元素超標。由于低年齡組慢性病患病率及癥狀發生率較低,故對45歲以上的人群調查結果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飲用淡化海水組、飲用混合水源組和飲用其他水源組的血脂異常發生率分別為2.65%、5.23%和1.09%,冠心病患病率分別為10.62%、6.54%和1.18%。周密康等[21]則發現嵊泗地區45歲以上的人群中,淡水來源居民的消化道癥狀發生率為1.9%,混合水源居民的發生率為11.5%,淡化海水自來水居民的發生率為4.6%。
張永利等[22]指出:a.長期飲用海水淡化水,不僅對人群健康有益的礦物質和營養成分的攝入大大減少,由于體內某種礦物質元素的減少,可使另外的相關元素起替代作用而被消耗,而某些礦物質的不足又會加速一些有毒物質的吸收。b.海水淡化水屬于軟水,長期飲用硬度小于75mg/L的軟水對體液礦物質平衡有不利影響,而且水的硬度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之間有統計學負相關。c.淡化水的pH值一般呈弱酸性,但由于人體的體液呈堿性,長期飲用有可能破壞體內的酸堿平衡。d.在膜淡化脫鹽過程中,常因聚合材料合成膜的老化脫落、產生單體進入淡化水中,有的單體本身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或者與海水淡化過程中的各種添加劑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有毒物質。e.原水的微生物及化學污染程度都可影響海水的淡化除菌效果,對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滅活不理想,以一般的指示菌作為評價淡化水的衛生細菌學指標并不安全。
1.1.4.3 礦泉水
《飲料通則》(GB 10789)中定義飲用天然礦泉水:采用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飲料通則》(GB 10789)中定義飲用天然泉水:采用從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或經鉆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地下泉水且未經過公共供水系統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飲料通則》(GB 10789)中定義其他天然飲用水:采用未受污染的水井、水庫、湖泊或高山冰川等且未經過公共供水系統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市場上銷售的一般是礦泉水,筆者至今未見到標有“飲用天然泉水”的飲料水。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礦泉壺不能制取“礦泉水”。礦泉壺的濾芯孔徑一般為0.45μm,小于0.45μm的過濾性病毒、大部分化學藥物、重金屬污染物仍然存在于已過濾的水中;同時礦泉壺只有一個進水口和一個出水口,濾芯用后可能成為新的污染源影響水質。
國外飲用水只有天然礦泉水和瓶裝水兩個標準,國內由于政府部門多頭管理,導致標準“政出多門”,消費者無所適從。水源決定水質,標準保障的是瓶裝水的安全底線,想對健康真正有利,最后還是要看水源地。一瓶瓶裝水消費者只要看看標貼上有無標注水源地就可以辨別。好的水一定來自人跡罕至的優秀水源,而如果是用城市自來水作為水源的瓶裝水廠家只會在瓶標上簡單地標出工廠地址。
礦泉水目前主要以瓶裝水或桶裝水形式供應。飲用時風味佳美,有獨特的適口感。根據身體狀況及地區飲用水的差異,選擇合適的礦泉水飲用,可以起到補充礦物質,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作用。盛夏季節飲用礦泉水補充因出汗流失的礦物質,是有效手段。但長期飲用礦泉水可能導致某些微量元素攝取過多。
礦泉水不宜煮沸飲用。飲用礦泉水時應以不加熱、冷飲或稍加溫為宜,不能煮沸飲用。因礦泉水一般含鈣、鎂較多,有一定硬度,常溫下鈣、鎂呈離子狀態,極易被人體吸收,起到很好的補鈣作用。如若煮沸,鈣、鎂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這樣既丟失了鈣、鎂,還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適,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溫下飲用。
大多數礦泉水對孩子來說太“硬”了,而純凈水對孩子來說,卻又太“軟”了,而且純凈水在凈化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工業原料,可能對嬰幼兒肝功能有不良影響。既然軟硬不吃,那么什么樣的水才最適合孩子呢?自來水燒開后再冷卻至室溫,最有利于健康。
1.1.4.4 其他飲料水
市場上的各種“理療用飲水”或“保健用飲水”可能有一定理療保健效果,但不宜作為生活飲水大量飲用。而且各種新型用水的功能及其理論尚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的研究實驗來證實。古人就沒有礦泉水、離子水、小分子水、納米水、太空水等;然而,這些“水”的質量和甘美,均比不上古人隨意蹲下所捧起的一汪山澗溪水。活性水與功能水是指改變水的某些理化性質使其活化,使之產生對人體健康有益功能的新水種。活性水的制備方法較多,如:電磁能法、電磁波法、機械能法、發射線法、超聲波法、遠紅外線法、天然礦處理法、陶瓷處理法、礦物質添加法。與礦泉水、純凈水不同,大多數功能水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以桶裝或瓶裝的形式進入到零售終端,而是以“整水器”“功能水機”“電解水機”等家電形式直接進入家庭。
據《中國青年報》2001年4月6日報道,廣州一家公司用所謂的“納米水”把老百姓搞得暈頭轉向。這家公司把“納米水”說得神乎其神:抗疲勞、耐缺氧、抵抗細菌、降火排毒,長期飲用可“水到病除”,甚至還可以“增強女士防匪徒強暴的能力”。
目前,我國共有四個專門針對瓶裝水的國家標準,分別是《飲用天然礦泉水》《瓶裝飲用純凈水》《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其中,前兩個是產品標準、后兩個是衛生標準。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定》對功能型的高端水市場進行了規范,其中要求涉水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不得標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不得出現虛假、夸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以及與生活飲用水無關的內容,不得出現“堿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內容。2014年4月,國家衛計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下一步我國應當制定礦物質水的國家標準[23]。
(1)礦物質水和礦化水
《飲料通則》(GB 10789)中定義飲用天然礦物質水為:以符合GB 5749的水為水源,采用適當的加工方法,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的礦物質而制成的制品。在水中添加的人工礦物質主要有氯化鈉、氯化鉀和硫酸鎂,少數水中還添加氫氧化鈉、碳酸氫鉀等。
有些家用凈水器為了提高賣點,除了采用活性炭或滲銀活性炭、陶瓷濾芯實現凈化功能,還在凈水器內裝填麥飯石、珊瑚砂、硅砂或稀有礦砂,聲稱可以增加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去除有害重金屬,釋出礦物質,制備人造礦化水。
礦物質在自然界中與在飲水器中溶入水中完全不同,至少有4點:自然界中的礦物質遠比礦物質水中的種類多且復雜;空間上廣大得多;時間長得多;其他如溫度等條件也不同。
①飲用水中添加人工礦物質難保終生飲用安全。
目前我國尚不能確定哪些礦物質、多少含量的礦物質對人體無害。另外,由于各個廠家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給國家的產品質量監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在水中添加的物質都是企業自己找專家、自行定標準,在水里添加多少礦物質、添加什么比例的礦物質,以及添加的礦化液質量等等都是企業說了算,并沒有經過權威論證,也沒有臨床實驗報告,如果再加上企業在制定標準時稍微把關不嚴,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在所謂的“礦物質水”中添加的人工礦物質主要有氯化鈉、氯化鉀和硫酸鎂,少數水中還添加氫氧化鈉、碳酸氫鉀等,其添加量約為自來水礦物質含量的5%,這與人體需要的21種礦物質相差甚遠。純凈水是呈弱酸性的,在純凈水基礎上添加硫酸鎂和氯化鉀的混合物則進一步增強了其酸性,礦物質水的pH值酸性指標往往低于5.65——比酸雨還酸。另外,有專家表示,天然水中的礦物質是呈“水合離子”狀態,每個礦物元素外面都包含著很多的水分子,而不是以單一的形式游離存在,每種天然水中的礦物元素所包含的水分子也不一樣,這都是經過長期天然形成的結果。而人工添加的礦物質都是“非水合離子”,而我們人體吸收的礦物元素,都是在水合離子狀態下吸收的。
柏廣新認為,無論是添加礦化液還是添加水果元素,都容易導致礦泉水中礦物質與添加物的化學反應,改變酸堿度,既不符合國際標準,也達不到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礦物質水小部分彌補了純凈水礦物質極度缺乏的缺陷,但是礦物質水=純凈水+化學添加劑,因此,礦物質水具有純凈水和化學添加劑的雙重風險。
天然水中的礦物元素是經過成百上千年自然形成的,它的存在是相對穩定的。水營養學專家、世界水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復興教授一語道破:“純凈水好比沒牙,礦化水是假牙,假牙永遠趕不上真牙”。在他看來,礦物質水的“假”就在于,跟純凈水比起來它是“富人”,但跟真正的礦泉水比起來就是個“窮人”了。添加礦物質的水遠遠不如優質天然礦泉水。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父”安部司在其所著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中談到:“與其喝這樣強行加入礦物質的水,還不如喝未經加熱處理的天然水,其中富含的礦物質極其珍貴,是人工做不出來的。”
在飲用水中加入添加劑,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營養上講均無必要,所有的目的只是滿足廠家商業宣傳的需要。例如,有學者認為“礦物質水連自來水都不如”。“礦物質水有害物超標,消費者喝水被灼傷”的新聞也不鮮見。
②發達國家一般禁止或非常謹慎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
美國在聯邦法規第21篇165章中明確規定在飲用水中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歐盟委員會也要求所有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置于永久觀察下,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進行重新評估。目前我國的飲用水生產企業有的還把礦泉水處理成純凈水,再添加礦化液生產礦物質水或向礦泉水中添加水果元素生產飲品。利用礦泉水制成礦物質水和純凈水,既浪費了寶貴的礦泉水資源,也違背國際和我國礦泉水標準。歐盟規定,礦泉水通過過濾處理分離出一些不穩定的元素外,不得改變礦泉水中特性物主要成分。我國也明確規定,在保證原水衛生細菌學指標安全條件下開采和灌裝礦泉水,不得改變礦泉水中特性物主要成分。
(2)富氧水
近年來,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出現一種“富氧水”,這是一種在純凈水或礦泉水中注入了純氧的水。富氧水屬于醫療用水,這種水中的氧分子到了體內,會破壞細胞的正常分裂,加速衰老。
(3)脫氧水
脫氯水就是將水燒開后立即冷卻或超聲脫氣,因氣體空穴被水分子填補而更加緊密有序地排列,便于生物和人體細胞吸收,可用于治療皮炎、燒傷、潔齒和預防咽喉炎,并能使皮膚光潤。
(4)低重水
低重水指重氫(氘)含量少的天然水,如雪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動植物及人體免疫功能,有抗衰老、抗病痛,提高種子發芽率、禽類產蛋率等作用。
(5)電解水
電解水就是通過電解作用把水分解成陽離子水和陰離子水。陽離子水是醫療用水,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飲用。陰離子水則常被用于消毒等方面。
(6)其他包裝飲用水
以符合GB 5749的水為水源,采用適當的加工方法,不經調色處理而制成的制品,如添加適量食用香精(料)的調味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