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會有慕殘癖?
早在19世紀,世界醫(yī)學文獻中就有對慕殘癖的相關描述。記載了一些健康的男女被截肢者、跛腳或者使用拐杖、支架和輪椅的殘疾人吸引,從而產(chǎn)生性沖動。
例如,有的慕殘癖者喜歡跛腳的男孩或女孩;有的慕殘癖者看到一些肢體完整但是患有肌無力的人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當他們靜靜地坐在輪椅上或者躺在床上,保持著均勻的呼吸聲,或者沉睡,會讓慕殘者有一種興奮異常的心理,并通過這種心理滿足自己。
慕殘癖又稱為戀殘癖,是指被殘疾異性(特別是患有進行性損害或截肢者)吸引并產(chǎn)生性沖動和愛戀的健全人所有的一種奇特心理,在女性中常見。慕殘癖患者會對聾啞或截肢的殘疾異性產(chǎn)生愛戀之情,甚至與之戀愛或結(jié)婚。
為什么慕殘癖患者會對殘疾異性心生愛慕,而對正常的健康人卻熟視無睹呢?
心理學專家解釋,一是因為對殘疾或畸形的偏好導致了慕殘癖者對殘疾人擁有較少的恐懼心,而殘疾人更易于占有或易于支配。二是被殘疾人所吸引其實與同性戀、虐待狂和情欲奴的潛在心理有關。有著潛同性戀意識的男性能在截肢者身上找到含有較少危險的性刺激。慕殘者也試圖通過照顧、愛護殘疾人來滿足他們未被滿足的對愛和關心的需要。
另外,根據(jù)行為心理學分析,慕殘癖可能是因為性體驗與殘疾人之間碰巧形成了條件反射。這種人往往也是非常自卑的,他們不敢向正常人示愛,只好轉(zhuǎn)向弱勢群體。據(jù)說,有的人是被殘疾人一瘸一拐的走路方式所吸引。按精神分析理論,這種走路方式節(jié)奏感很強,而節(jié)奏本身就是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