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于憂慮的基本事實(3)
- 人性的優點: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
- 卡耐基
- 3535字
- 2017-07-25 14:41:52
不過,哈尼先生可沒有讓旅途“無酒”。“一路上,我喝高杯酒,品長雪茄,”哈尼先生在來信中這樣寫道,這封信此刻就在我面前,“我品嘗各種各樣的食物,包括那些號稱會讓我喪命的奇怪的土特產。我已經好多年沒有這樣盡情享受生活了!我們在海上遭遇了季風和臺風,對膽小的人而言有可能讓人送命,但我卻從這樣的冒險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
“我在船上做游戲,唱歌,結交新朋友,半宿不睡覺。郵輪抵達中國和印度的時候,我意識到和東方的貧窮與饑餓相比,我以前在生意中遇到的種種煩惱簡直不值一提。我放下了一切無謂的憂慮,身心感覺良好。等我回到美國,我增重了90磅,幾乎忘了我患過胃潰瘍。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感覺這么好過。我當即賣掉棺材,重返工作。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生過病。”
當時,厄爾·P.哈尼從沒聽說過卡里爾先生和他應對憂慮的方法。“但是我現在覺得,”哈尼先生最近告訴我說,“我當時下意識地用了一模一樣的法則。我說服自己接受了最壞的情況——對當時的我來說,最壞的結果就是死亡。隨后我在這個前提下嘗試改善,盡力享受我生命中余下的時間……”他接著說道:“如果我上船之后就一直憂慮,我無疑會躺在棺材里回來。但是我徹底放松了身心,完全忘記了憂慮。心靈的安寧讓我獲得了新生的力量,也正是這種力量救了我的命。”(寫作本書時,厄爾·P.哈尼定居于馬薩諸塞州溫切斯特市韋奇米爾大街52號)
如果威利斯·H.卡里爾用這個神奇法則挽回了一筆價值兩萬美元的合同,如果一位紐約商人用這個神奇法則讓自己在敲詐案中幸免于難,如果厄爾·P.哈尼用這個神奇法則救了自己的性命,那么這個法則會不會也能為你的煩惱找到答案,甚至令你的問題迎刃而解呢?
「原則2:
遇到令你擔心焦慮的問題,請按照下面三個步驟,運用威利斯·H.卡里爾的神奇法則。
1.問問自己:“最壞的可能是什么?”
2.萬一發生了最壞情況,做好接受它的心理準備;
3.冷靜地著手改善最壞情況。」
Section 03 憂慮的惡果
不懂得如何戰勝憂慮的企業家往往英年早逝。
——亞歷克西·卡雷爾博士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鄰居按響我家門鈴,提醒我和家人接種天花疫苗。他是紐約市幾千名志愿者中的一名。人們驚恐地排隊幾個小時,等待接種。不僅醫院開設了疫苗接種站,連消防隊、警察局和工業廠房內都增設了站點。兩千多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給人們接種疫苗。什么事情引發了這樣的騷動?原因是紐約市內有八人染上天花,其中兩人不幸身亡。在紐約市將近八百萬人口中,死亡數為二。
我在紐約已經住了三十七年,卻從未有人按響我家門鈴,提醒我警惕憂慮引起的情緒疾病——而就在過去這三十七年間,情緒疾病的殺傷力比天花要嚴重上萬倍。也從來沒有任何來訪者警告我,全美國每十人當中就有一人經歷過精神崩潰,絕大部分是由焦慮和情感沖突誘發的。此刻我寫下這個章節,就是為了按響你的門鈴,提醒你這一點。
偉大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亞歷克西·卡雷爾博士曾經說過:“不懂得如何戰勝憂慮的企業家往往英年早逝。”這一判斷同樣適用于家庭主婦、獸醫和磚瓦工。
幾年前,我在假期駕車橫越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與我同行的是圣達非鐵路公司的醫療主管O.F.戈伯醫生,他的頭銜全稱是海灣地區科羅拉多圣達非醫院協會主任醫師。當我們聊到憂慮的危害時,他說:“如果來看病的患者能夠擺脫恐懼和憂慮,那么他們中有百分之七十都能夠自愈。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們的癥狀是想象的。”他說:“他們的病痛和牙痛一樣真實,有時甚至嚴重百倍。患者的癥狀包括神經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心律不齊、失眠、頭痛,還有某些類型的麻痹癥。”
“這些病痛都是確實存在的,”戈伯醫生說,“我之所以這么肯定,是因為我自己就被胃潰瘍困擾了十二年。”
“恐懼引起憂慮,而憂慮讓人精神緊繃,進而影響胃部神經。確切地說,憂慮會令胃液分泌紊亂,導致胃潰瘍。”
《神經性胃炎》一書的作者約瑟夫·F.蒙塔古醫生也表達過同樣的看法。他說:“胃潰瘍的成因不是人們吞食的食物,而是吞噬人們的心事。”
梅約診所的W.C.阿爾瓦雷斯醫生也說過:“潰瘍通常隨著情緒的起伏而發作或平息。”
上述結論是通過嚴謹的研究得出的。梅約診所一萬五千名胃病患者的病例證實,每五名患者中就有四名的胃病并無生理誘因。精神上的恐懼、憂慮、仇恨、自私,以及面對現實生活沒有調整自我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的胃病或胃潰瘍的主要誘因。胃潰瘍甚至可致命。根據《生活》雜志的報道,胃潰瘍在當代絕癥中位列第十。
我最近和梅約診所的哈羅德·C.海必因醫生有通信往來。在全美工業界醫生協會的年會上,海必因醫生報告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對一百七十六位平均年齡為四十四點三歲的企業家做了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企業家患有心臟疾病、消化道潰瘍或高血壓,而這三種疾病都是高強度生活特有的代價。想想看,竟然有多達三分之一的管理者正在以心臟病、潰瘍和高血壓折磨自己的身體,而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四十五歲!看看成功的代價有多高吧!這種以胃潰瘍和心臟病換來的成功,算得上真正的成功嗎?如果失去健康,得到全世界又有什么用?就算真的擁有整個世界,一個人每天也只能睡一張床,吃三頓飯。連開渠的工人都能做到這些,甚至可能比手握重權的企業家睡得更酣,吃得更香。我寧愿在阿拉巴馬州當個彈班卓琴的佃農,也不愿意成為四十五歲就開始折壽的鐵路大亨或煙草商人。
說到煙草,世界頭號煙草商最近在加拿大的森林中休養的時候倒地身亡,死因是心力衰竭。他積累了百萬家產,卻在六十一歲時就撒手人寰。所謂的“商業成功”大概是用數年生命交換而來的。依我看,這位家財萬貫的富豪還不如我父親的一半成功。我父親是密蘇里州的一位農民,他雖然一文不名,但享年八十九歲。
梅約醫院的創始人梅約兄弟說,醫院的住院病人有半數以上是神經問題患者。但是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這類患者的神經看起來就像杰克·登普西一樣健康。他們的“神經問題”并非神經的生理性退變,而是無用、沮喪、焦慮、擔憂、恐懼、挫敗、絕望等負面情緒造成的。柏拉圖曾言:“醫生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他們努力醫治身體,卻不嘗試醫治靈魂;然而靈與肉本為一體,又怎能分開對待!”
醫學發展了兩千三百年才認識到這一偉大的真理。近期,一門全新的學科——身心醫學開始發展。這一學科致力于身體與心理的同步治療,也該是發展這一學科的時候了。如今醫學已經消滅了大部分由細菌引起的可怕疾病,譬如天花、霍亂、黃熱病,以及其他將千萬人過早送進墳墓的瘟疫。然而對于憂慮、恐懼、仇恨、沮喪和絕望等由情緒而非細菌造成的身心創傷,醫學科學卻始終無能為力。這類情緒疾病造成的傷亡正以災難性的速度增加并蔓延。醫生認為,當今每二十名美國人當中,就有一名曾在某段時期患上精神疾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應征入伍的年輕男子當中,有六分之一因為精神方面的疾病或缺陷未能通過考核。精神病的成因是什么?沒人知道確切答案,但是恐懼和憂慮是大部分病例的主要誘因。在焦慮中煎熬的人們無法應對冷酷的現實世界,自行切斷了與周遭環境的一切聯系,躲入自己構建的幻夢中,從而再無憂愁。
寫作這一章時,我書桌上有一本愛德華·波多爾斯基醫生的著作,書名為《戰勝憂慮,恢復健康》。這本書的一些章節名稱如下:
憂慮對心臟的影響
血壓因憂慮升高
憂慮可能引發風濕病
為了你的胃,少擔憂一些吧
憂慮如何引起感冒
憂慮與甲狀腺
憂慮的糖尿病患者
另一本在憂慮方面頗具啟發性的著作是卡爾·門寧格醫生的《與自己作對》。門寧格醫生也是致力于精神病學研究的梅約兄弟中的一員。門寧格醫生在書中揭示了令人震驚的事實——當人們任由消極情緒主宰生活時,就會毀了自己。如果你不想再同自己作對,就請讀一讀這本書,并把它分享給你的朋友們。這本書售價只有四美元,但它將成為你一生最好的投資之一。
就連最堅強的人,也會因憂慮患病。在內戰將近結束的時候,格蘭特將軍意識到了這一點。故事是這樣的:當時,格蘭特將軍圍攻里士滿整整九個月。李將軍的部隊衣衫襤褸,彈盡糧絕,已經瀕臨覆滅。士兵開始整團整團地叛逃,剩余的士兵則聚在帳篷里一起祈禱。他們呼號,哭泣,眼前出現幻象。一切將要結束。李將軍的士兵縱火點燃里士滿的棉花和煙草倉庫,并且燒毀了兵工廠。黑暗的深夜里,火光沖天而起,士兵趁亂棄城而逃。格蘭特全力追擊,三面包抄,不斷向聯盟軍開火。謝里丹的騎兵則一馬當先,切斷鐵路線,攔截供給車,從正面圍捕聯盟軍。
格蘭特當時因劇烈頭痛幾乎半盲,遠遠落在部隊后面,只好在一間農舍前停下了腳步。他在回憶錄中記述道:“我整晚用熱水和芥末浸泡雙足,把芥末藥膏敷在手腕和后頸上,祈盼早上能夠康復。”
第二天早晨,他果然痊愈了。不過治愈他的并不是芥末藥膏,而是騎兵快馬加鞭送來的李將軍的降書。
“當信使找到我的時候,”格蘭特寫道,“我正在忍受頭痛的折磨。但一看到信的內容,我的病就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