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杯薰衣草茶:溫柔的力量
- 孤獨的時候,不如吃茶去
- (美)珍娜·繆賽卡
- 4136字
- 2017-07-13 15:02:30
奧海山谷的薰衣草仿佛紫色的野火。塞奇出生后,我經常到附近的農貿市場,去聞一聞花農出售的薰衣草的清爽香氣。盡管我買不起那些扎著絲帶、獨具匠心的花束,但花農們卻送了一些枝條給我。我沿著小屋種了一圈。花開了,我摘下花朵,摻進一種來自南非、名叫路易波士(Rooibos)的暗紅色樹皮泡的茶中。這種茶能安撫人心。我常常用手輕搓毛茸茸的薰衣草花,嗅著我的手掌,沁人心脾的清香讓我鎮定、勇敢、充滿靈感。紫紅的甘露激發起我對我和兒子美好人生的向往。
路易波士高達七英尺,枝條隨風飄舞,沐浴著南非熱烈的陽光。它能緩解腸胃疾病,非洲各地的媽媽們歷來用它治療寶寶的腹痛。它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留住美麗的容顏。
它的樹皮柔軟有光澤,切碎后仿佛一根根細小的紅針,從茶袋里露出來。它的茶湯呈鮮紅色,將從塞德堡山(Cederberg Mountain)富饒的土壤中吸收的微量元素滲入我們的細胞。
那段時間,我在一家服裝店一周打兩天工,向游客銷售奢侈的鞋子和服飾。一天午休,我注意到奧海社區咖啡書屋門口掛了一個店面出售的牌子,上面的告示字斟句酌:“收獲過很多的成功和歡樂后,我們決定出售本店。有意者請聯系店主。”
“嗯……”我心想。
眼下我說什么也買不起一家咖啡書屋,但這個念頭卻讓我怦然心動。我憧憬著在鋪著斑馬皮的兒童區為一群孩子讀書,每天午后,院子里飄著吉卜賽小提琴聲、歡快的歌聲和新上市的烏龍茶裊裊的清香。我聽著一陣陣歡聲笑語,笑容滿面地計算著一天的收入。
回服裝店的路上,自己經營一家茶館的美夢始終在我心頭揮之不去。我何不打個電話,打聽一下情況呢?我可以編一個名字,免得店主知道我就是那個生著一頭卷發、笑得大大咧咧的售貨員。
那一整天,我都心花怒放,不住地顫抖。我有一種“盤下了這家店,就能如愿以償”的直覺。臨近下班,我進了老板的辦公室。老板辦公桌上的那部電話似乎在閃閃發光。我忍不住想伸出手,但理性又一次占了上風。
我的情況已經漸漸有了好轉:家人輪流替我照顧塞奇,我才有時間在這里工作。這里薪水雖不多,但畢竟給了我希望。燃氣費、飯費和尿布錢算是有了著落,除去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我還能稍有盈余來支付醫院的醫療費。我不想冒丟飯碗的風險。我每月賺35美元,卻想用17000美元盤下一家店,這無異于拿一把小鑷子挖珠穆朗瑪峰。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放棄眼前小小的保障似乎毫無道理。
我開始想象消極的一面:書店店主一準認為我不知天高地厚,荒唐可笑。我干的傻事很快就會傳遍小鎮,大家都跑到服裝店來看熱鬧。我會被解雇,要債的人恨不得踏破我的門檻,父母會與我斷絕關系,房東會將我掃地出門,我和塞奇又要流落街頭,靠乞討度日……
但這些悲慘的想法卻打消不了我的興奮。一整夜,我翻來覆去地憧憬著一間吉卜賽茶館,四壁掛著奶奶親手繡的掛毯,貨架上陳列著精挑細選的茶和剛烘焙好的咖啡,店里還有一個匯集各國書刊的書攤。小鎮的居民在這里一邊品茶、看書、買書,一邊感受宇宙的浩渺。
我與店主約了見面時間。要做什么,我心里還沒底,但我有兩個星期的時間考慮。
我打電話給卡梅爾鎮(Carmel-by-the-Sea)的朋友加斯頓,請這位優秀的餐館老板、企業家和演藝家指點迷津。他問我,炎炎夏日,奧海有沒有人肯喝熱茶。我要他放心,夏天賣冰鎮香檳、啤酒和咖啡足夠我填補家用。
說著說著,我突然茅塞頓開。我意識到自己生來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我問加斯頓這個方案是否可行,他說:“只要這是你熱衷的事業,我就看好你。”要的就是我欽佩之人的一句鼓勵!
趁塞奇睡覺的工夫,我寫了一份經營方案,調查了茶葉進口商,擬訂了天井的裝修方案,加了幾眼噴泉和一座大涼亭,選了本地藝術家設計的瓦。我說干就干,都來不及擔心。
見面那天,我穿上唯一的套裝,戴上幾件古怪的吉卜賽首飾,將頭發挽在腦后,踏上一雙“恨天高”,踩高蹺似的出了門,奔向我似錦的前程。接著,我仿佛不認識似的看著我的車:它斑駁不堪,儀表盤甚至露出了底漆。野貓以為缺了的車窗是有意請它們進去談情說愛,它們撓破了駕駛座,釋放出一粒粒細小的、黏糊糊的黃色泡沫。我吸了一些,噴嚏打個不停。剛發動汽車,又把輪罩里的一只松鼠嚇得奪路而逃。我驅車上了路,副駕駛座上放著我精心設計的經營方案。
從我那小屋去十英里外的小鎮的路上,我越來越緊張,繼而是激動,再后來腦海中響起一個聲音:“你到底在干什么?除了一個離不開你的孩子,你一無所有。”
這個聲音越來越響。我放慢了車速,停在路邊,路邊是一條小河,冬季的雨水讓河水暴漲,嘩嘩地流淌。我環顧四周的樹木和山巒,又望著后視鏡中的自己,狠狠盯著自己的眼睛:“盡管去吧。”
于是我又發動了汽車,往鎮上駛去。
“他問起我的資金,我怎么說呢?”
“實話實說。”
“他要查我的信用呢?”
“實話實說。”
“我窮困潦倒,他憑什么要賒給我?”
“實話實說。”
我將車停在六個街區開外,沿著石板路走向那家書店。
與書店隔一個門臉是一家小型百貨商店,我沖進去,想最后再照一下鏡子。要見面的店主來自好萊塢,興許見慣了衣著光鮮的人物,喜歡以貌取人。
我在洗手間整理了一下西裝外套,還不算太壞。這是一套三件精紡羊毛套裝,領口開得很低,稍稍露出了繡花胸衣,我信心倍增。我又補了睫毛膏、腮紅和唇膏,決定散開頭發。
我抖散了頭發,瞥了一眼后背,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塞奇吐的奶在我背上和臀部結了痂。我沖到水槽邊,沾濕了紙巾,擦著臟兮兮的奶漬。紙巾化開,讓我的套裝雪上加霜。
“瞧,你傻了不是?你沒這個本事!”
我沒停手。
“想想你有多毛躁。這就是一個證據!你這就回去吧,誰也不知道!”
這個聲音說得沒錯。我身無分文,只有幾個好的創意。
我要接受自己的處境,這就打道回府。
但我看到了鏡中的眼睛。這雙眼睛鎮定、從容,并沒有充滿恐懼。“盡管去吧。”我轉身,徑直去了那家書店。
店主是一位喜愛咖啡的導演兼制片人,他一直在靠其他進項撐著這家店。
“為支撐這家店,我想盡了辦法。”他坦陳。
他看不出這家店的潛力,我卻能看到。我按加斯頓的指點,把心中的疑問都提了出來,比如租賃方式、房屋的維護等。我一點都不害羞,陳述了收入預測、營銷方案、地面改造計劃、新菜單的想法……我們興味盎然地推敲這些創意。
我每提出一個創意,他就增加一分興致。不知不覺中過了幾個小時,我該告辭,回去陪塞奇了。
我說:“那么,你愿意把這間店賒給我嗎?你知道我會全力以赴的!”
“我為什么要賒給你?我原本打算賣了它,如果我仍然出資,那我為什么不請你做顧問,請你來管理?”
“哦,這個,因為我需要一個安身之地,我兒子身體不好,我想如果我盤下這間店,我就可以帶他來上班。”
他答道:“帶他來吧,照你說的計劃去辦,你會一切順利的。”
杯子格言
我們腦中有過無數創意,
但有所回報的卻是我們實際采取行動的那一個。
我去紐約拜訪了一位女士,她是一家大型對沖基金公司的銷售主管。她從頭學起,從一名分析師一步步成長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后來她跳了槽,她希望學新聞界的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擅長用搞笑的形式諷刺新聞事件和人物,曾連續獲得過11次艾美獎。——譯者注),建立自己的網站,用詼諧風趣、易于理解的語言向外行人解釋財富,把理財變成一種風趣的知識,樹立起普通人理財的信心。
我問她網站的盈利模式,她眨了眨漂亮的淡褐色眼睛說,她不過是“付諸行動”。
她說大家都以為她瘋了。得知她放棄高薪去自己辦網站之后,連她的發型師都嚇了一跳。但她為了實現夢想,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論我們身處哪一行。我們腦海中有過無數個創意,但有所回報的卻是我們實際采取行動的那一個,哪怕剛開始我們不清楚到底如何去做。
行動才能證明你是誰。如果你想成為一名作家,哪怕不知道要寫什么,你也要坐到電腦前;如果你想做生意,即使名下沒有財產,但寫經營方案不花錢,只需要你努力;如果你想結婚,你勢必要向意中人表明自己的親切和關懷。
行動并不需要動什么腦筋,不需要MBA或博士學位,不需要遣詞造句或大筆存款,要的只是膽識,尤其當你的疑懼揮著大棒、直奔你而來的時候。
大企業家的創業故事最動人的情節往往就是開端。菲爾斯太太在自家廚房里烤甜餅起家,史蒂夫·喬布斯在一間車庫創辦了蘋果,雅詩蘭黛夫人在浴缸勾兌護膚品。這些故事說明,我們也有這樣的資格,哪怕赤手空拳,僅憑著癡人說夢般的一廂情愿。
你無須等到萬事俱備。義無反顧地邁出第一步,你就樹立起了自信。唯一真實的是你的行動和投入,你內心的疑惑才是虛幻的。
練習:為了夢想,該出手時就出手
堅定了夢想,你才能出手。明確了目標,你才能將它付諸行動。哪怕是確定自己的夢想,也是一種行動。所以,請你泡一杯茶,拿出紙和筆,明確你的夢想,樹立一個目標。
(1)寫下你的遠大理想(比如生一個寶寶、創業,或帶媽媽去意大利)。
(2)如果你暫時沒有夢想,那么不妨想想揮之不去的心結,多掙些錢也好,想學畫也好,在自己的領域贏得一個獎項或獨占鰲頭也好。不論是什么,請寫在紙的最上端或在你的意識里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
(3)用肯定的語言描述你的夢想。比如,我希望減掉10磅,擁有健康、苗條、體重__________磅的身材。我希望擁有自己的事業,有錢帶家人出游。我希望掙夠錢,去做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事。
(4)寫下你今天能為實現夢想做的五件事。比如你的夢想是在公司里多掙錢,你不妨寫到,我要穿著我最好的西服、裙子、襯衫,自信地去上班;我要提前到單位;我要與老板談一談,明確提出多承擔些責任;我要有效地執行計劃,履行我的諾言。
(5)寫下你的夢想,貼在顯眼的地方,比如你的車里、衛生間的鏡子上、冰箱門上、手機套上,或作為你的手機屏保。每天堅持做五件事,能讓你與夢想更近一步。請你切記:你這么做,是為實現自己的夢想積累證據和信守承諾。哪怕你不知道如何實現夢想,但你的行動能讓你迅速地走向成功。
直覺是心智,它從不解釋,但指明方向。
——佛羅倫絲·斯卡維爾·希恩(Florence Scovel Shinn)
信念,就是即便看不見長階通向何方,卻仍然邁出的第一步。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無甚用處。在靈光一現中,也就是直覺,或者隨你叫它什么吧,你不知不覺中就找到了解決辦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