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文版序

吃,深刻的哲學體驗

站在西方人的立場,《吃的美德》背后的哲學靈感無疑來自亞里士多德。不過,我逐漸意識到,如果我接受的是東方文化的教育,關于吃的美德的哲學靈感追溯回孔子同樣很容易。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生活得好的關鍵是美德,而舉止得體是美德,這沒什么可爭論的。美德的培養,來自孔子所謂的“禮”,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習慣”。不管是禮還是習慣,都需要通過實踐訓練自己使舉止得體成為本能。兩位先哲意見相同的另一點是,他們各自提供了“中庸之道”的不同版本。所謂中庸之道,是指正確的行為方式幾乎從來不是極端的,而是介乎其間。故此,舉例來說,勇敢的美德要在怯懦與魯莽這兩個極端的中間去找。從本質上說,中庸之道就是適度。

但這一切跟食物有什么關系呢?關系太多了。吃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關鍵部分,所以,圍繞吃養成的習慣,有助于陶冶性情,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一如我在《吃的美德》中所提出的,怎樣吃,既反映了我們的行為方式,也塑造了我們的行為方式。

讓我們先來看看孔子關于食物的一些觀點,我想你在本書中能找到與之呼應的地方。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你或許認為,這是說孔子認為我們應該對食物沒什么興趣才好,但你很快就會發現,這與孔子哲學的其他部分并不吻合。正確的解釋應該是,美德要求我們不做味覺欲望的奴隸。被自己胃口控制的人,永遠不可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有德行的人用不著放棄享受美食,只是不依賴它。在恰當的時候享受美食,和就算沒有美食也心滿意足,是一回事。這就是為什么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原因,只要不是口腹之欲的奴隸,為什么不能恰到好處地享受食物呢?這就是中庸之道的具體體現,它既不倡導沉迷于美食的愉悅,也不鼓吹苦行般地拒絕所有感官樂趣。

孔子似乎對自己宣傳的“道”身體力行。他從不給自己設定飲酒的限制,但也從不喝醉。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在齊國聽到美妙的韶樂時贊美說“三月不知肉滋味”,這清楚地表明他平常是“知道肉味”的。是一場不同尋常的經歷,讓孔子對美食之樂感到麻木。而且,他對精美烹飪也很欣賞,因為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他還主張要仔細品味食物:“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食物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它有出色的品質。相反,良好的日常飲食,關乎正確準備良好食材,孔子在這一點上相當堅決:“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孔子還崇尚按正確的比例吃東西,哪怕有豐富的食物,也只吃適當的分量。因此,“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孔子對飲食習慣的評論中,“不時,不食”這一點從當下西方的視角看來極為有趣,因為按“時令”而吃的觀點,直到最近才在西方流行開來。由于工業化農業生產的出現,人們基本上不再熟悉“不同的食物在不同的季節上市”這個觀念。現代農業技術和儲存方式的進步,再加上國際航運,我們現在幾乎能在一年的任何時候買到任何食材。一整代人成長起來,幾乎不知道食物有“當季”這個概念。

在我看來,中國在這一點上并未迷失。我最近去中國旅行時發現,幾乎所有的自助餐都提供“當季蔬菜”。在西方,只有時尚餐廳才能做到。在中國,我認為,食物當季供應恐怕是常識。我在《吃的美德》里談到很多“時令是件好事”的內容,但我很高興看到,這種飲食美德牢牢地扎根在中國的文化當中。

中國政府最近將“孔府家宴”(盡管通常而言,它并不屬于中國的著名地方菜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振了孔子與美食之間的聯系。孔府家宴以山東地區的“魯菜”為基礎,同時受中原和淮揚飲食傳統的影響。它的部分菜肴就是對哲學的實際演示。例如,孔子的思想倡導和諧,通常用湯作為例子來說明。湯里如果只有一種食材,往往乏味、無趣。口味的和諧需要差異,不統一。三鮮湯讓這種假設變成了具體的現實,它將雞、鴨、豬蹄同煨,造就了濃郁的肉湯。做好這道湯,需要對烹飪技術精妙掌握,從而又展現出從傳統中耐心學習的美德。

然而,和諧需要多樣性,意味著有時候不同的意見也是必要的。晏子批評齊景公的臣下據總是唯唯諾諾:“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所以,雖然我主要強調孔子、亞里士多德和《吃的美德》之間和諧的一致性,但有一點,我是無法認同仲尼先生的——“食不言”。

我是半個意大利人,在我們的文化里,吃往往體現了宴飲之歡的美德。圍著一張桌子吃飯,是談話的最佳時刻。吃是一種深刻的人文主義體驗,它把所有人都帶到了同一層面上:不管是國王還是農夫,所有人都必須吃東西。從中庸之道出發,顯然可以推導出,在餐桌邊保持沉默,跟邊吃邊扯著嗓子大呼小叫,同樣不夠得體。吃帶來了對話的可能性,而《吃的美德》,就是邀你加入對話的請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安宁市| 江油市| 嵊泗县| 汤阴县| 金阳县| 凤凰县| 寿宁县| 崇仁县| 胶州市| 孝昌县| 岱山县| 天峻县| 峨边| 若尔盖县| 仙桃市| 北安市| 洛隆县| 临高县| 津市市| 清流县| 饶阳县| 仪征市| 桃园县| 南雄市| 晋城| 丹寨县| 怀仁县| 高唐县| 连江县| 海宁市| 峡江县| 平武县| 库尔勒市| 镇平县| 昌都县| 盐山县| 筠连县| 德阳市| 天门市|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