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 (英)朱利安·巴吉尼著 朱虹主編
- 1070字
- 2019-01-05 02:13:39
主編有話說
我所享受的吃的美德
朱虹
美食評論家
第一次聽說湛廬文化引進《吃的美德》應該是一年多以前,甚至更久遠。湛廬文化對待作者和作品的態度一向嚴謹審慎,時隔這么久才又坐下來一起商討《吃的美德》中文簡體版的出版事宜,很讓我期待。我在閱讀譯稿的同時,也比對了繁體版,思考著如何讓簡體版做出不一樣的特色,既吸引關注哲學的讀者,也擊中關注美食的饕客,讓更多國人對吃的態度從盲目無感轉為有思考、有選擇。
一直以來,國內的美食書籍除了食譜匯集就是養生常識,不免有些乏味和趨于同質化,偶爾有美食家會寫寫自己的覓食心得,可總覺得少了更有深度有內涵的關于吃的思考。泱泱大國,擁有著豐富的食材資源,以及厚重的美食文化底蘊,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讓全中國的人都在關注吃這個話題。食物和人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情感的體現和承載,只是我們習以為常,忽略了食物帶給我們的思考。
千百年來,食物隨著我們生活的變遷也在不停地變化著,吃飯這件事情無形中折射出我們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吃的美德》的作者朱利安·巴吉尼先生雖然來自傳說中沒有什么美食的英國,雖然他對中國飲食文化不算了解,但竟然寫出了和佛家儒教大智慧異曲同工的哲學道理,讓餐桌上這點事兒透著奧妙,充滿哲理,引人深思。
有幸成為《吃的美德》的主編,必須要感謝湛廬文化給予的信任。作為美食愛好者、美食新媒體營銷從業者,創業做出過美食行業用戶覆蓋量第一的社區平臺,也幫助過很多素人出版了美食書,完成他們的個人夢想,可參與到這樣一本美食哲學書的出版策劃過程里還真是頭一遭。有很多新鮮有意思的想法想嘗試,但我能貢獻的僅僅只有對美食的感覺、對美食出版物的理解和相關的一些資源,更多地還是依賴于譯者和編輯們辛苦扎實的工作。
另外,要感謝參與到這本書的精彩創新之別冊——《吃的美德·料理特輯》的所有頂級水準的廚師,他們活躍在當今專業美食的金字塔尖,他們追求完美,用自己的雙手呈現對食物的理解和尊重,滿足食客挑剔的味蕾,他們對待食物的態度正是巴吉尼所推崇的。每一道食物都經由他們的頭腦、他們的雙手和他們的真心親自制作完成。
感謝美味關系創始人Jessie和她的團隊,是她們幫助我一起實現這本書創新部分的想法。別冊中的照片來自張昕、趙歆宇和李德修,他們用獨特的視覺和發現美的能力使頂級廚師們的作品更加完美地呈現在鏡頭里。
真誠感謝沈宏非老師、陳曉卿老師和黃磊先生等人的精辟推薦,他們都是在認真讀完預讀本后才寫下的感受,相信可以讓更多讀者在拿到本書前就和我一樣心生期待。
《吃的美德》出版后,我依然會好好吃,好好生活,這是我的態度,我所享受的吃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