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內(nèi)篇(5)

  • 莊子
  • 莊子
  • 4968字
  • 2017-06-21 16:54:14

【譯文】

如果現(xiàn)在又一種言論在這里,不知道與我的說法一樣呢還是不一樣?一樣也好,不一樣也好,既然都是言論,那也就與其他人的議論沒有什么差別了。既然如此,允許我把這一問題說清楚:宇宙有它的開始,也有它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它未曾開始的未曾開始的開始。有“有”的,也有“無”的,也有未開始就有“無”的,同樣還有未開始就有的未開始的“無”。頃刻之間有了“有”和“無”,卻不知道“有”與“無”誰是真正的“有”,誰是真正的無。現(xiàn)在我說了這些話,但卻不知道我是真的說了呢?還是沒有說。

天下沒有比秋毫末梢更大的了,泰山看起來都比它渺小;沒有比夭折的嬰兒更長壽的了,而彭祖卻是短命的。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既然已經(jīng)說過合為一體了,還能再說什么呢?既然已經(jīng)稱作一體,還能說沒有說過嗎?客觀存在的“一”和我議論的“一”加起來就是“二”,“二”如果再加上一個“一”就成了“三”,以此類推,最高明的數(shù)學(xué)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何況一般的人呢?所以,從無到有已經(jīng)生成“三”了,又何況從“有”發(fā)展到“有”呢?如果不想被凡事牽著走,還是順應(yīng)事物的本原。

【實(shí)例解讀】

享用意外

人類許多超凡的想象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在一些意外的情況下獲得的。

最早的自行車是沒有輪胎的,靠木輪子的滾動來行駛,既不舒服又累人。有一次,一個叫鄧祿普的醫(yī)生正在給病人看病,發(fā)現(xiàn)他的小兒子滿頭是血地跑了進(jìn)來,原來是騎自行車摔的。

這天,醫(yī)生正在用橡膠管子給花澆水,他感覺得到里面的水在很有彈性地流動。他靈機(jī)一動,心想:“要是把灌滿水的橡膠管裝在車輪上,車輪有了彈性,不就可以免于顛簸之苦嗎?”

想到這兒,他便開始動手試驗(yàn),一次又一次,終于,他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輪胎。

想象往往會在那些偶然的瞬間突然誕生,千萬不要忽視頭腦中閃過的那些轉(zhuǎn)瞬即逝的火花,因?yàn)槟呛芸赡軙蔀辄c(diǎn)燃一盞智慧之燈的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偉大的創(chuàng)造都是從一個不起眼的想法開始的。不要抱怨自己沒有想像力,因?yàn)榇蠖鄶?shù)時候我們忽視了它。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再浪費(fèi)那些寶貴的思想之光了,好好地享用上天恩賜給我們的意外吧!

夫道未始有封[1],言未始有常[2],為是而有畛也[3]。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4],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春秋經(jīng)世先王之志[5],圣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圣人懷之[6],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7],不勇不忮[8]。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9]。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10]。

[1]封:界線,分別。[2]常:定見,定論。[3]是:對的,正確的;“為是”,意思是各自認(rèn)為自己是正確的。畛(zhěn):田地里的界路,這里泛指事物、事理間的界線和區(qū)分。[4]八德:八類、八種。[5]春秋:這里泛指古代歷史,并非指戰(zhàn)國以前的那一段歷史年代。經(jīng)世:經(jīng)綸世事,這是用調(diào)理織物來喻指治理社會。志:記載,這個意義后代寫作“志”。[6]懷:囊括于胸,指不去分辨物我和是非,把物與我、是與非都容藏于身。[7]嗛(qiān):通“謙”,謙遜。[8]忮(zhi):傷害。[9]圓:這里作做圓、求圓解。幾:近,近似。“圓而幾向方”,意思是求圓卻近似于方,比喻事與愿違。[10]葆(bǎo):藏,隱蔽。“葆光”即潛隱光亮而不露。

【譯文】

真理從不分界線,言論也不劃分標(biāo)準(zhǔn),只因?yàn)閳?jiān)持自己的觀點(diǎn)和看法,這才有了這樣那樣的看法,才劃分了界線和區(qū)別。允許我談一談界線和標(biāo)準(zhǔn):有尊,有卑,有倫序,有等差,有分別,有辯論,有競言,有爭執(zhí),這是界限的八種表現(xiàn)。宇宙之外的事物,圣人只默認(rèn)而不辯論;宇宙之內(nèi)的事,圣人只研究而不評論。至于古代歷史上善于治理社會的前代君王們的記載,圣人只議論內(nèi)容,而不作出評價。可知有分別就因?yàn)榇嬖诓荒芊謩e,有爭辯也就因?yàn)榇嬖诓荒苻q駁。有人會說,這是為什么呢?圣人把各種觀點(diǎn)藏在心里,而一般人則爭辯不休夸耀于人,所以說,大凡爭辯的發(fā)生,總是因?yàn)樽约褐豢吹阶约赫_的一面,卻認(rèn)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至理名言不需要稱贊,善辯的人是不用發(fā)言的,仁慈的人不存在偏愛,清廉正直的人是從不謙讓的,勇敢的人也從不去傷害他人。表面的真理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辯總有表達(dá)不到的地方,仁義經(jīng)常流露也有不周的地方,廉潔清白到極點(diǎn)會虛偽,勇敢到隨意傷害別人就不是真正勇敢的人。這五者雖有殘缺但也接近道的一方面了。明智的人懂得適可而止。無需言語的辯論,無須聲張的道義,又有誰能做到呢?能做到這一點(diǎn)的就是大然界的智庫。這種智庫,無論注入多少東西,它不會滿盈,無論取出多少東西,它也不會枯竭,而且不知道它的源流來自何處,這就叫做隱藏起來的光明。

【實(shí)例解讀】

放飛自己的思維

某知名報紙的醒目處刊登了一則廣告,大意是說某海濱城市有一幢豪華別墅公開出售,靠海、向陽、有花園草地,只售一美元。后面還留有聯(lián)系電話及別墅詳細(xì)地址等等。

廣告連續(xù)刊登了一個月,無人問津。又刊登了一個月,還是無人問津。有一天,一個退休老人讀報,又看到了這條廣告。于是想:這城市離自己家不遠(yuǎn),一美元的別墅是啥樣,去看看稀奇。于是就動身去了那座海濱的城市。

老人按地址找到了這幢別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是一幢豪華氣派的別墅。他按了一下門鈴,一個老太太開門讓他進(jìn)去了。他懷疑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幾乎不敢問這幢別墅是不是廣告上的那幢。但好奇心還是忍不住,他支支吾吾地向老太太講明了自己來的目的。老太太說:“沒錯,這幢別墅只售一美元!”老人大喜過望,掏出一美元,準(zhǔn)備購下這幢別墅。這時,老太太指了指桌邊一個正在寫著什么文件的人說:“對不起,先生,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鐘,正簽訂合同呢!”

這下,老人從剛才強(qiáng)烈的好奇一下跌進(jìn)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不斷地責(zé)怪自己為什么不早一點(diǎn)來呢!

故事的結(jié)局簡單而又合理——臨別,老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希望房東老太太能告訴自己,為什么這么漂亮的別墅只售一美元?老太太告訴他:這幢別墅是自己丈夫留下的遺產(chǎn)。在遺囑中丈夫交代,自己的所有財(cái)產(chǎn)歸老太太擁有,但這幢別墅出售后所得歸自己的情人擁有。老太太聽完遺囑,十分傷心,因?yàn)樗龥]想到自己深愛著的丈夫竟然會有情人,大怒之下將這幢豪華別墅以一美元出售,然后按法律規(guī)定將所得交給丈夫的情人。

一美元能做什么?有時它能購買一幢靠海、向陽、有花園草地的豪華別墅,只是由于我們懷疑一切的眼睛,用慣性給自己設(shè)置的精神枷鎖讓我們失去了機(jī)會。有人曾問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薩特對人生有什么感悟,他回答:“我來了,我做了,僅此而已!”真理有時就這么簡單。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總是用一種定勢思維去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結(jié)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為自己設(shè)置的牢獄,終生與成功無緣。想想看,這個世界,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擁有自由?

故昔者堯問于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1],猶存乎蓬艾之間[2]。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jìn)乎日者乎!”

嚙缺問乎王倪曰[3]:“子知物之所同是乎[4]?”

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

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5]?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濕寢則腰疾偏死[6],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7],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8],鴟鴉耆鼠[9],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為雌[10],麋與鹿交,鰍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嚙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11],疾雷破山飄風(fēng)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于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1]三子者:指宗、膾、胥敖三國的國君。[2]蓬艾:兩種草名。“存乎蓬艾之間”比喻國微君卑,不足與之計(jì)較。[3]嚙(niè)缺、王倪:傳說中的古代賢人。[4]所同是:意思是相互間共同的地方。[5]庸詎:怎么、哪里。[6]濕寢:在潮濕的地方寢臥。偏死:偏癱,即半身不遂。[7]木處:在高高的樹木上居住。惴、栗、恂(xún)、懼:四字都是恐懼、懼怕的意思。[8]蝍(jí)蛆(jū):蜈蚣。甘:甜美,嗜好,這里作動詞。帶:小蛇。“甘帶”意思是以小蛇為美食。[9]鴟(chí):貓頭鷹。耆:亦作“嗜”,嗜好。[10]猵狙(biān jū):一種類似猿猴的動物。[11]冱(hù):河水凍結(jié)。

【譯文】

從前堯問舜,說:“我想討伐宗、膾、胥敖三個小國,每當(dāng)臨朝,總覺得心神不安,這是為什么呢?”

舜回答說:“那三個小國的國君,就像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為什么還要放在心上呢?過去十個太陽一起出來,普照萬物,但是太陽遠(yuǎn)不如你的德行啊!”

嚙缺問王倪:“一切事物都有固定的規(guī)律,你知道嗎?”

王倪說:“我不知道!”嚙缺又問:“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東西嗎?”

王倪回答說:“我不知道!”

嚙缺接著又問:“那么各種事物便都無法知道了嗎?”

王倪回答:“我不知道!雖然如此,我也要試著來談這個問題。怎么知道我所說的知不是不知道呢?怎么知道我所說的不知并不是知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說的不知不是知道呢?我還是先問你:人在潮濕的地方睡覺就會腰痛而偏癱,泥鰍是這樣嗎?人們住在高高的樹木上就會心驚膽戰(zhàn)、惶恐不安,猿猴也會這樣嗎?這三種動物究竟誰最了解真正舒適的處所呢?人以牲畜的肉為食物,麋鹿吃草,蜈蚣喜歡吃小蟲,貓頭鷹和烏鴉則愛吃老鼠,人、麋鹿、蜈蚣、貓頭鷹和烏鴉,這四種動物究竟誰知道真正好吃的美味是什么呢?雌性猿猴喜歡找雄性的猵狙作為交配對象,麋喜歡與鹿交配,泥鰍則與魚交配。毛嬙和麗姬,是大家公認(rèn)的美女,可是魚見了她們潛入水底,鳥兒見了她們高高飛向天空,麋鹿見了她們四處逃跑。人、魚、鳥和麋鹿他們也不知道真正的美色是什么。在我看來,仁與義的端倪,是與非的途徑,都是紛雜錯亂的,我也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嚙缺說:“你不了解利與害,至人難道也不明白嗎?”

王倪說:“進(jìn)入物我兩忘境界的至人實(shí)在是太神了!澤地焚燒他感覺不到熱,黃河、漢水封凍他也不感覺冷,驚雷劈開巖石、暴風(fēng)巨浪他不覺得震驚。像他這樣,便可駕馭云氣,騎乘日月,在四海之外遨游,生死都不能使他發(fā)生變化,利害這種小事又豈能奈何了他?”

【實(shí)例解讀】

經(jīng)驗(yàn)也能引發(fā)“災(zāi)難”

晴朗的冬日,郊外的湖水已經(jīng)結(jié)成了很結(jié)實(shí)的冰。護(hù)林員小李,正好這天放假,便帶著自己的狗去湖邊抓野兔。

結(jié)實(shí)的冰層下是休養(yǎng)了一冬的魚,何不抓些魚回去給大伙改善下伙食呢?拿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炸藥,準(zhǔn)備在湖面上開一個洞。而這種炸藥從點(diǎn)燃到爆炸只有20秒,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小李決定在岸上點(diǎn)燃炸藥后再把它扔向湖中央。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小李點(diǎn)燃炸藥,就向湖面拋去。眼看著就要大功告成了,這時卻出現(xiàn)了一個意外的情況。他的狗是一只訓(xùn)練有素的狗,它知道,只要主人往遠(yuǎn)處一扔什么東西,那意思就是要它奔過去將這個東西撿回來。憑著這樣的經(jīng)驗(yàn),它幾乎是在主人拋出炸藥的同時,箭一般地飛身向前。沒等炸藥落在冰上,就騰空一躍,用嘴接住了這個易拉罐大小的炸藥。然后,搖頭擺尾地朝主人奔跑過來。

小李趕忙沖著狗大叫起來,想讓它丟下炸藥。可是,狗哪里能領(lǐng)會他的意思。情急之下,小李端起獵槍對準(zhǔn)自己的愛犬,放了一聲空槍。狗被這一聲槍響嚇壞了,它看主人用槍對著自己,一陣驚慌,趕忙夾起尾巴找地方藏匿。在這個荒郊野外,它所能找到的最佳藏匿的地方就是主人開出來的那輛車,于是,狗毫不猶豫地向車下面鉆去……

經(jīng)驗(yàn)固然可貴,但它有時會帶來毀滅性的災(zāi)難。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1]:“吾聞諸夫子[2]:圣人不從事于務(wù)[3],不就利[4],不違害[5],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龙江县| 韶山市| 随州市| 镇江市| 江阴市| 泰州市| 平顶山市| 宜兰县| 介休市| 九江县| 九江市| 固镇县| 繁昌县| 桦甸市| 凤阳县| 田林县| 东阿县| 肃北| 沧源| 大余县| 许昌县| 乌拉特中旗| 福鼎市| 泾源县| 会昌县| 屏东县| 娄底市| 上饶市| 城市| 留坝县| 抚州市| 舟曲县| 平乡县| 东城区| 南昌市| 西林县| 南木林县| 怀宁县| 互助|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