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內篇(3)

  • 莊子
  • 莊子
  • 4868字
  • 2017-06-21 16:54:14

莊子說:“難道你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身體匍匐在地上,等待那些出洞覓食或玩樂的小動物。它們東跳西躍,一會高一會低,一旦陷進獵人的圈套,必死無疑。還有牦牛,身體像天上的云,這樣的個子夠大吧,卻不能捉老鼠。現在,你有這么大一棵樹,卻對它的用處發愁,怎么不把它種在寸草不生的地方,或栽種在沒有什么人煙的鄉下,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樹旁,愜意地躺臥在樹下。使它遭不到斧頭的砍伐而死亡,也沒有什么東西來侵害它。雖然沒有什么用處,但又有什么禍患呢?”

【實例解讀】

豐富知識及不上獨特眼光

一所著名學院的院長,繼承了一大塊貧瘠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沒有任何具有商業價值的木材,沒有礦產或其他貴重的附屬物,因此,這塊土地不但不能為他帶來任何收入,反而給他帶來了很多費用,因為他必須支付土地稅。

幾年以后,政府建造了一條公路從這塊土地上經過。一個“未受教育”的人剛好開車經過此地,考慮到這塊貧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處山頂,可以觀賞四周連綿幾公里長的美麗景色。他(這個沒有知識的人)同時還注意到,這塊土地上長滿了一層小松樹及其他有價值的樹苗。這樣,他就以每畝1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塊50畝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修建了一間獨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設一間很大的餐廳,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處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線建造了十幾間單人木頭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價格出租給游客。人們看中了這里安靜、幽雅的環境,很多人都來這里旅游。餐廳、加油站及木頭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凈賺1.5萬美元。第二年,他又開始擴張,增建了另外50棟木屋,每一棟木屋有三間房間。他現在把這些房子出租給附近城市的居民們,作為避暑別墅,租金為每季度150美元。

而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錢,因為這些木材就長在他的土地上(而那位學院院長卻認為這塊土地毫無價值)。還有,這些木屋獨特的外表正好成為他的擴建計劃的最佳廣告。這樣近距離地接觸自然,對于長時間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認為是瘋子。

故事還沒有結束,在距離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處,這個有頭腦的人又買下占地150畝的一處古老而荒廢的農場,每畝價格2美元,而賣主則相信這個價格是最高的了。這個人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長的水壩,把一條小溪的流水引進一個占地15畝的湖泊,在湖中放養許多魚,然后把這個農場以建房的價格出售給那些想在湖邊避暑的人。這樣簡單的一轉手,使他共賺進了25萬美元,而且只花了一個夏季的時間。但是這個有遠見及想像力的人,卻未受過正規的“教育”。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只要能巧妙地運用各種知識,立即可以取得成功。

在提到上面所敘述的那段故事時,那位以500美元的價格售出50畝“沒有價值”土地的學院院長說:“大家想想看,我們大部分人也許都會認為那個人沒有知識,是個傻子,花了很多冤枉錢,但大家都沒有想到,他把他的所知和50畝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獲得的年收益,卻遠超過我們靠所謂的教育方式所賺取的五年總收入。”

在生活中,獨特的眼光和魄力往往比教育和知識更重要,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齊物論

《齊物論》是《莊子》一書談理論最集中的一章,多是純邏輯的辯論,抽象的說理。甚至可以說,《齊物論》是中國道家哲學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游”一并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于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于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得道高僧釋德清在《莊子內篇注?齊物論》總論:“物論者,乃古今人物眾口之辯論也。蓋言世無真知大覺之大圣,而諸子各以小知小見為自是,都是自執一己之我見,故各以己得為必是。既一人以己為是,則天下人人皆非,竟無一人之真是者。大者則從儒墨兩家相是非,下則諸子眾口,各以己是而互相非,則終竟無一人可正齊之者。故物論之難齊也久矣,皆不自明之過也。今莊子意,若齊物之論,須是大覺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無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則物論不必要齊而是非自泯,了無人我是非之相,此齊物之大旨也。”

關于本篇的文學技法,清代詩人屈復于《南華通?齊物論》篇末這樣總評:“通篇大勢,前半順提,中間總鎖,后半倒應,千變萬化,一線穿來,如常山之蛇,擊首尾應,擊尾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也。”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1],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2]。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3]?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4]”

子游曰:“敢問其方。”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5]?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6],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7],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1]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隱:憑倚。機:亦作幾,案幾。[2]荅(tà)焉:亦作“嗒焉”,離形去智的樣子。耦:匹對。莊子認為人是肉體和精神的對立統一體,“耦”指與精神相對立的軀體。喪其耦,表示精神超脫軀體達到忘我的境界。[3]居(jī):表疑問的語氣詞。[4]籟(lài):簫,古代的一種管狀樂器,這里指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響。“人籟”即出自人為的聲響,與下兩句的“地籟”、“天籟”相對應,所謂“地籟”或“天籟”,即來自自然的聲響。[5]翏翏(liù):大風的聲響。[6]謞(xiào):形容箭頭的聲響。[7]宎(yǎo):深而沉。

【譯文】

南郭子綦靠著幾案坐著,仰面朝天,慢慢吐氣,仿佛神志不清的樣子。他的學生顏成子游陪伺在跟前,說:“老師你這是怎么啦?你的外形像一塊枯的木頭,毫無生氣,內心像死灰一樣,冷冰冰的。你今天靠在茶幾上休息的這個狀況,跟從前的情形完全兩樣。”

子綦回答說:“偃,這個問題問得好。此時此刻,我已經沒有我了,你知道嗎?人境界的實在的音聲你可以聽得到,但是你卻聽不到地境界的音聲,即使你能聽見地界的音聲,卻不一定聽見天空中的聲響啊!”

子游問:“三籟是什么?”

子綦說:“大地吐出的氣,名字叫風。風不刮則已,刮起來整個大地上數不清的穴孔都會怒吼起來。你沒聽過長風呼嘯的聲音嗎?山林參差不齊的地方,百圍大樹上的裂縫,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眼,有的像春臼,有的像很深的洼地。有的像平淺的水池;長風進入孔穴發出的聲音,有的像湍急的流水聲,有的像大火燃燒聲,有的像怒喝聲,有的像抽氣聲,有的像叫喊聲,有的像嚎哭聲,有的聲音低沉,有的聲音悲切,就如同一唱一和。微風則相和的聲音小,疾風則相和的聲音大,烈風停止了,則所有的孔穴就都空寂無聲了。你難道沒有看見萬物隨風搖晃的情景嗎?”

子游說:“地籟是從萬種竅穴里發出的風聲,人籟是從竹管里發出的聲音。那天籟又是什么呢?”

子綦說:“風吹萬竅聲音不同,它們發出聲音或停止都是出于自身。這都是自然狀態所致,發動它們的還能是誰呢!”

【實例解讀】

心態決定成敗

在一家公司的裁員名單中,有這樣兩位中年女員工,一位是大學畢業生,在公司里擔任工程師。另一位只有初中文化。就起點和學歷而論,這位擁有大學文憑的無疑超過了那位普通工人,然而,她們的結果卻大不一樣。

文憑高的女員工被裁員了!這成了車間的一個熱門話題,大家議論紛紛。女工程師對這一變化深懷怨恨,整天悶悶不樂地待在家里,不愿出門見人,更沒有想到要腳踏實地地做點事情,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另一位普通女工卻大不一樣,她很快就從陰影里解脫出來,樂觀地接受了現實。在親戚朋友的鼓勵下,做起了小本生意。由于她盡心盡力、努力工作,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自己也過上了比在工廠時更好的生活。一個是高學歷的工程師,一個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女工,她們都曾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但被裁員后她們的命運卻迥然不同。

成就的大小不在于職位的高低,不在于文憑,也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1]。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2];其留如詛盟[3],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4],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5],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6],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九竅[7]、六藏,賅而存焉[8],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9],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1]覺:睡醒。形開:身形開朗,目開意悟。一說形體不寧。[2]司:主。“司是非”猶言主宰是非,意思是“是”與“非”都由此產生。一說“司”通“伺”,窺伺人之是非的意思。[3]留:守住,指留存內心,與上句的“發”相對應。詛盟:誓約;結盟時的誓言,堅守不渝。[4]厭(yā):通“壓”,閉塞的意思。緘:繩索,用繩索束縛。[5]相代:相互對應地更換與替代。[6]旦暮:晝夜,表示時間很短。[7]九竅:人體上九個可以向外張開的孔穴,指雙眼、雙耳、雙鼻孔、口、生殖器、肛門。[8]賅(gāi):齊備。[9]苶(nié)然:疲倦困頓的樣子。疲役:猶言疲于役,為役使所疲頓。

【譯文】

大智慧的人寬廣博大,小聰明的人精致細膩;大道言論氣焰凌人,淺薄言論喋喋不休。他們睡覺時心煩意亂,醒來后身體不安;與世事糾葛不斷,用盡心機算計他人。有的疏怠遲緩,有的高深莫測,有的用詞嚴謹。遇到小的懼怕心神不安,而大的驚嚇就失魂落魄。他們辯論發言就像利箭一樣迅疾,尋找他人的漏洞;他們有時什么都不說,就好像發過誓言一樣,等待勝利的機會。他們衰敗猶如秋冬的草木,一派肅殺的景象;他們沉溺在所作所為的活動之中,再無法使他們恢復原狀;他們的心靈被貪念束縛無法自拔,沿著衰老枯竭的道路一意孤行,沒法使他們恢復自我。他們喜怒無常,他們憂思、嘆惋、反復、恐懼,他們躁動輕浮、奢華放縱、情張欲狂、故作姿態。猶如空洞的管簫發出的聲音,又像菌類從地上的蒸氣中產生出來一樣。交互更替在眼前,而不知道它們是怎樣萌發出來的。得了吧,還是算了吧!一旦懂得了這些情況發生的道理,就懂得了它們發生的根由了。

沒有心靈的活動,就沒有我;沒有我,這種狀況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認識達到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然而卻不知道受誰支配。如果有真正的主宰者,卻發現不到它的端倪。從它的作用上得到信息,卻看不到它的形體,它的確存在,卻是抽象的。四肢百骨,九竅六臟,我全都具備,我與哪一部分最親近呢?你都同樣喜歡它們嗎?還是偏愛其中某一部分呢?如果不是,那它們就都是奴仆嗎?就不能相互支配嗎?還是輪流作為君臣呢?難道真的有主宰者存在?無論尋求到它的究竟與否,對于主宰者來說,既不損失什么也不增加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方城县| 寿阳县| 平遥县| 四会市| 道孚县| 木兰县| 博湖县| 苍南县| 芒康县| 舟山市| 竹溪县| 加查县| 绥化市| 高密市| 达州市| 红桥区| 丹东市| 建湖县| 繁昌县| 滁州市| 溧阳市| 高安市| 镇原县| 汶川县| 全南县| 应城市| 开封县| 黑山县| 福泉市| 潍坊市| 榆中县| 会泽县| 江阴市| 崇礼县| 临桂县| 东山县| 灵寿县| 苗栗县| 郧西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