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做個像林徽因一樣秀外慧中的女人(3)

東北大學校徽設計、保護奈良古建、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筑格局,都是林徽因的杰作。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她也沒有改變初衷;即使當時建筑學的研究并不是應急之務,然而她和梁思成依舊跋山涉水;樂此不疲;即使不得不待在病榻上,她依舊沒有停止前行的步伐,而是通讀了二十四史中有關建筑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筑史》搜集資料,每每拖著病體忙到深夜。

林徽因發表了很多關于建筑的論文,《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筑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筑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筑年代之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筑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筑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蕭乾在《一代才女林徽因》中這樣寫道:“我不懂建筑學,但我隱約覺得徽因更大的貢獻,也許是在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無名英雄!試想以她那樣老早就被醫生宣布患有絕癥的瘦弱女子,卻不顧自己的健康狀況,陪伴思成在當時極為落后的窮鄉僻壤四處奔走,坐騾車,住雞毛小店,根據地方縣志的記載去尋訪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的荒寺古廟。一個患有殘疾,一個身染重痼,這對熱愛祖國文化遺產的夫婦就在那些年久失修、罩滿積年塵埃的廟宇里,爬上爬下(梁柱多已腐朽,到處飛著蝙蝠)去丈量、測繪、探索我國古代建筑的營造法式。費慰梅在她的《梁思成小傳》中曾引用梁思成于一九四一年所寫而從未發表過的小結說:“截至一九四一年,梁思成所主持的營造學社已經踏訪了十五個省份里的兩百個縣,實地精細地研究了兩千座古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林徽因都參加了的。”

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說:“作為一個古建筑學家,母親有她獨特的作風。她把科學家的縝密、史學家的哲思、文藝家的激情融于一身。從她關于古建筑的研究文章,特別是為父親所編《清式營造則例》撰寫的‘緒論’中,可以看到她在這門科學上造詣之深。她并不是那種僅會發思古之幽情,感嘆于‘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古董愛好者;但又不是一個僅僅埋頭于記錄尺寸和方位的建筑技師。在她眼里,古建筑不僅是技術與美的結合,而且是歷史和人情的凝聚。一處半圯的古剎,常會給她以深邃的哲理和美感的啟示,使她忍不住要創造出‘建筑意’這么個‘狂妄的’名詞來和‘詩情’‘畫意’并列。好在那個時代他們還真不拘于任何‘框框’,使她敢于用那么奔放的文學語言,乃至嬉笑怒罵的雜文筆法來寫她的學術報告。母親在測量、繪圖和系統整理資料方面的基本功不如父親,但在融匯材料方面卻充滿了靈感,常會從別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獨見精彩,發表極高明的議論。”

林徽因在詩歌文學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梁從誡說:“母親愛文學,但只是一種業余愛好,往往是靈感來了才欣然命筆,更不會去‘為賦新詞強說愁’。”

林徽因的詩歌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總是保持著一種獨特的韻味,呈現出豐富性和多層次性,由于她的家學淵源,她的詩歌總是能夠將中國的古典美和西方的唯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情感真摯而豐富,將自己對生活和情感的感悟蘊含其中,即使是那些被前人寫過無數次的題材她也能夠將其寫得充滿意境,尤其是那些愛情詩,她拋棄了前人淺吟低唱的方式,將細膩的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熱烈卻不失矜持,幽怨中不失寧靜,將自己對愛情的體驗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林徽因的學識讓她在創造詩歌時將當時新格律詩的形式美都進行了嘗試,建筑美、音樂美和繪畫美在她的詩歌里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其將在建筑上的心得運用到了詩歌里,讓詩歌具有了形式的視覺美、雕塑的立體感、建筑的凝重感。她將中國詩歌的古典韻味借助西方詩歌的自由體制體現出來,將詩歌的內容做了延展,加之運用了繪畫和建筑的構思謀篇布局,讓詩歌富有了“凝固的音樂美”。

她的經典詩作《你是人間四月天》就是當時新月詩派的代表作: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首詩,不僅具有美的意境和純凈的內容,形式也很純熟,語言華美,在華美中還可見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而且迎合了當時新月派詩歌的原則:講求格律的和諧、語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樂感。這首詩中的格律圓潤協暢,詩中流露出來的韻味輕巧、自在、活潑,沒有絲毫刻意雕琢的痕跡。讓人在滿足了視覺上的感受之外,還被其細膩的情感深深觸動。

林徽因的散文作品不多,但是篇篇是精品。和詩歌一樣,她的散文風格獨特,而且感情真摯、細膩,充滿了詩性美、畫意美,文字活潑,很多獨到的見解至今讓人眼前一亮。

林徽因的小說和詩歌一樣,受到了外界的好評,她的小說主要以反映女性意識為主。她以藝術家的氣質向當時的男權社會發出吶喊。作為當時思想先進的女士,她以獨特的視覺觀察社會,思索人生,將男權社會人們忽略的東西展現在大家面前,讓女性的靈魂世界得以讓外界知曉,將女性的精神生活和時代情緒熔鑄成美的藝術形象,折射出女性的時代情緒。

蕭乾說:“徽因的這些作品,有一部分是我經手發表的,如《模影零篇》。我不懂詩,但我十分愛讀她的詩。她的小說,半個世紀前讀的,至今仍留有深刻印象。……每逢我聆聽她對文學、對藝術、對社會生活的細膩觀察和精辟見解時,我心里就常想:倘若這位述而不作的小姐能像十八世紀英國的約翰遜博士那樣,身邊也有一位博斯韋爾,把她那些充滿機智、饒有風趣的話一一記載下來,那該是多么精彩的一部書啊!”

當時有人將林徽因、冰心、廬隱這三位新文化運動中引人注目的女性譽為“福建三才女”。但是傅斯年卻說:“其夫人(林徽因)今之女學士,才學至少在謝冰心輩之上。”

林徽因所在的時代,女性思想還沒有徹底解放,而林徽因能夠在圈子里“呼風喚雨”正是因為她的學識。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讓她氣質溫婉,在細微之處都能夠因智慧平添美感,還讓她很有主見,對學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蕭乾敬佩地說:“她可不是那種只會抿嘴嫣然一笑的嬌小姐,而是位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并且語言鋒利的評論家。她十分關心創作。當時南北方也頗有些文藝刊物,她看得很多,而又仔細,并且對文章常有犀利和獨到的見解。對于好惡,她從不模棱兩可。同時,在批了什么一頓之后,往往又會指出某一點可取之處。”

學識是女人最好的門面,沒有學識的支撐,美貌只是一個華麗而易碎的外殼而已。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思想,沒有了睿智的閃光點,那么就不會具有清醒的頭腦和客觀的處世態度,不能夠了解時代的發展趨勢和社會的動態,自然也就很容易淹沒在鋼筋水泥構架的世界里。

學識可以改變一個女人的境遇,懂得包容別人、尊重他人,不會試圖強硬地改變一個人的觀點或者生活的習慣,所以很容易建立自己的圈子和適應周圍的圈子,為生活和工作提供各種助力和便利。

學識可以幫助女人完成人生的目標,天生麗質自然是傲人的資本,但是卻不足以讓人一路順遂,只有學識才能夠讓女人無論在應對任何場合時都能夠游刃有余,在那些他人絞盡腦汁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面前,用自己的經驗和學識輕易化解。

學識是女人一生都不會遺失的財富。因為學識不僅僅體現在處理事務上,還體現在個人的氣質和內涵上,所以有學識的女人談吐高雅,讓身邊的人佩服不已。

學識可以讓女人走得更遠,可以更好地經營生活和事業,通過心靈的滋養和成熟讓生活更廣闊。

優雅的女人強大而不強勢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地去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活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遭遇挫折或不幸,這不是人力所能選擇的。然而如何去面對這些難題,在挫折面前保持什么樣的心態則是我們可以選擇決定的。不同的心態會讓人們的生活迥然不同。人生所呈現出的色彩是艷麗還是暗淡往往取決于我們選擇怎樣的心態。

當遭遇困難時,大多數人的態度是:算了吧,選個容易的,或者覺得自己不行,干脆倒退回去,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的態度則不然,他們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困難,用積極的意識鼓勵自己,想盡辦法讓自己不斷前進,直至取得成功。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心理素質和心態決定著人的一生。內心強大的人可以積極地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即使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也不會被擊垮,相反,壓力和困境能激發他的創造力和潛能,讓他沖出逆境,化不利為有利。而內心弱小的人在困難面前不堪一擊。

隨著現在社會競爭的加劇,很多人都感覺壓力很大,有些內心脆弱的人承受不了壓力,整日生活在痛苦和掙扎中。內心強大的人則無所畏懼,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坦然面對、泰然處之、寵辱不驚,即使是面對旁人不能夠抵擋的誘惑也能夠心無旁騖,固守心中的那份堅持。

即使我們提倡人人平等,但是在生活和事業中,對女人來講卻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面對感情的痛楚、面對事業的低谷,女人該怎么做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好好愛自己,做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讓自己在愛情的旋渦中不至于迷失,在工作的挫折面前不至于畏縮不前,讓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都更加順遂。

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無論身邊的男人多么強大她也不會想著依附,無論事業遇到多大的困難她也從沒有放棄初衷,即使是被病魔折磨她也從不屈服,她用強大而不強勢的靈魂贏得了身邊人的尊重和愛戴。

在世人眼里優雅而知性的林徽因就如同她的出生地江南一樣,給人的感覺永遠是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有一種輕靈和鮮艷的美麗,所以人們會不自覺地愛上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以為能夠寫出如此鶯歌燕舞的女人一定和江南一樣具有安靜素然的優雅、溫婉而迷人,所以她成了萬千男人的白蓮,即使歲月流逝,她在人們的心中依舊容顏不改、令人心動。可是卻很少有人會想到或者去刻意留意她的童年,對于她的成長經歷人們只看到了她的樂觀而執著,堅定又清脆,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而忽略了她所承受的寂寥和苦楚。

雖然林徽因的強大讓她不輕易被往事所傷,承受得住生命之重,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懷著虔誠的心仰望她。

林徽因的父親曾取過三房太太,很小她就知道自己的父親不喜歡母親,而母親的心里很苦,常常背著人獨自哭泣。林徽因因為從小就聰穎淑慧,幾乎過目不忘,很小就能夠出口成章,所以林長民很喜歡她。但是即使是這樣,大家庭的復雜和矛盾還是給她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林長民比較中意年輕貌美的三夫人,而且三夫人給他生了4個兒子和1個女兒。在那個時代,雖然林長民的思想很激進,但是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卻根深蒂固,所以,他對三太太和其生的孩子投入了更多的關注,不僅他們住的地方最敞亮,而且他還經常與他們待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更像一家人。而林徽因卻只能和母親待在后院,不斷地聽母親的抱怨和埋怨,她不得不過早地體會世態的陰暗,因而變得早熟而敏感。

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曾道出了林徽因童年的感受:“我的外祖父林長民(宗孟)出身仕宦之家,幾個姊妹也都能詩文、善書法。外祖父留學日本,英文也很好,在當時也是一位新派人物。但是他同外祖母的婚姻卻是家庭包辦的一個不幸的結合。外祖母(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的第二位夫人)雖然容貌端正,卻是一位沒有受過教育的、不識字的舊式婦女,因為出自有錢的商人家庭,所以也不善女紅和持家,因而既得不到丈夫,也得不到婆婆的歡心。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個孩子——一個美麗、聰穎的女兒。這個女兒雖然受到全家的珍愛,但外祖母的處境卻并未因此改善。外祖父不久又娶了一房夫人(林長民的第三位夫人程桂林),外祖母從此更受冷遇,實際上過著與丈夫分居的孤單的生活。母親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矛盾之中,使她常常感到困惑和悲傷。

“童年的境遇對母親后來的性格是有影響的。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恨她不爭氣;她以長姊真摯的感情,愛著幾個異母的弟妹,然而,那個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際關系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可能是由于這一切,她后來的一生中很少表現出三從四德式的溫順,卻不斷地在追求人格上的獨立和自由。”

林徽因的童年影響了她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小時候為了讓父親將更多的目光投放到自己身上,她表現得爭強好勝,在眾多姐妹中一直表現得出類拔萃,從而林長民受到排擠不得不出國考察時將林徽因帶在了身邊,為她開啟了另一個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醴陵市| 西贡区| 达孜县| 平利县| 沂水县| 宁强县| 余姚市| 铜梁县| 嘉定区| 嘉善县| 滁州市| 文成县| 岳阳县| 望江县| 大宁县| 黑水县| 乐昌市| 泽库县| 泸溪县| 泰安市| 九江县| 北票市| 图片| 金湖县| 东光县| 普宁市| 华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宣武区| 肃北| 临安市| 南康市| 潮州市| 巴彦淖尔市| 钦州市| 奉新县| 吉木乃县| 隆安县| 县级市|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