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力:企業內部運營與資本增值
- 范桃根
- 9708字
- 2019-01-04 20:51:33
第1章 知道要什么和怎么做
● 企業到底經營管理什么
有時候,企業困惑的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有時候,經營者困惑的不是做不到而是確實不知道。做不到是思想、眼界、心胸問題,其困惑難以解除。不知道是認知問題,其困惑比較好解除。
企業經營管理的是資本資源價值,而不是目標、組織、計劃、制度與流程等。千萬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企業外部,整合好內部自身的資本資源價值,永遠是企業獲得盈利能力的基礎。不要被新辦法、新模式、新技術等機遇迷惑,經營管理好自身擁有的資源,永遠是企業盈利的根本。
鼠目寸光
我在做經營管理咨詢工作時,曾經遇到一位企業高管。我和他溝通得很好,我們很談得來,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也有很多相似的感觸。他50歲出頭,曾在多家企業做過總經理。因為身材的確矮小,顯示不出一位企業高管應有的氣概,可能影響了他的職業發展。客觀、公正地說,他應該是一位不錯的經營管理者,而且為人誠實、厚道,有情有義、實實在在。
這個案例是他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個企業主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他,并且表達了聘請他做總經理的意愿。由于他在當時任職的企業做得順風順水,而且薪酬待遇也不錯,所以他婉言謝絕了這個企業主的好意。
這個企業主是個心機比較重的人,時常跟他聯系,一塊吃飯、喝茶、聊天,逢年過節都送豐厚的禮品給他。兩三年的時間過去了,企業主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精神和態度感動了他。他接受了邀請,辭去了那份不錯的工作,投入這位老板的“懷抱”。
企業主家住豪宅,可是很少回家,除了出差之外,基本住在公司,每天早晚無規律地在公司巡視。哪個員工每天早到,哪個員工經常遲到,哪個員工經常加班,哪個員工從不加班;什么時候不該亮的燈亮了,不該用的水用了,不該飛的蒼蠅飛了,等等,他比誰都清楚。有能力卻不愿加班的員工不被重視,能力平庸沒關系,只要表現出忠誠和勤勉就能得到重用。工作業績沒人關注,工作表現有老板關注,久而久之,多數人學會了表現、表演。
相反,關于市場促銷與網點拓展的投入,關于產品功能改善的投入,關于員工薪酬水平的調整等方案,到了老板手上就懸而未決,甚至泥牛入海。
懷著感恩之心投入企業的那個總經理干了一年,身心疲憊、滿懷感慨地走了。憑他的能力原本應該做出點業績,可是這一年他感覺到自己如此無能為力。他感到最可笑的事情是,他簽批過的付款憑證,出納都會再送給老板過目一遍。甚至,他安排下去的工作,在沒有老板明確表態的情況下,根本就無人理睬。
在中國民企第一代創業者中,類似這樣的企業主確實不少。他們勤勉,所以喜歡勤勉的工作精神,反而忽視工作效能。他們節儉,所以把每一分錢的資本都看得比命重要,因為舍不得,所以失去不少。他們沒有讀多少書,也不懂多少理論,做企業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經營管理局限性很大。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趕上了好時代;他們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付出了很多,結果都是瞎忙、空忙。
在繁雜的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經營管理者很容易忘記一些重要的事情。企業經營什么、管理什么、運營什么?這些問題似乎很簡單、很明確,但真要回答起來還是很復雜。這些本質性的問題、道的問題,其實很重要,但有多少經營管理者舍得花時間、精力來感悟這些極其重要而簡單的東西呢?因為大家都很忙,忙于尋找發財的機會,忙于拉關系、走人脈。不重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重要的事情無暇顧及。
一加一等于二,誰都知道。一加一為什么等于二,問題就復雜了。事實上,企業經營管理錯綜復雜,有人、組織、機制、模式、效果與效率、所有權與決策權、經營管理者、執行者、操作者、消費者群體、社會公眾、政府職能部門、法律、法規、產品、產品群、設備、設施、市場、渠道、網絡、客戶、技術、質量、服務、材料、工藝、成本、資金、利潤等。因為因素復雜,所以管理難度大,所以容易顧此失彼,導致增值運營障礙重重,工作問題不斷。其實,做企業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前提是經營管理者能夠抓住核心要素,但關鍵的問題恰恰就在于抓不住經營管理的核心要素。
經營管理者沒有想通經營管理的本質,對企業資本增值運營的認知越淺,其盲人摸象般的局限性就越明顯。戰略上不能深謀遠慮、顧及整體,戰術上難以切中要害、標本兼治。管理上“眉毛胡子一把抓”,經營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企業的生存、發展狀態,與經營管理者對經營管理核心要素的理解以及管控方式存在直接關系。優秀的企業是優秀的思想造就的,卓越的企業是卓越的理念造就的,平庸的企業是平庸的觀念管理出來的。
企業普遍存在員工遲到問題,為了規范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了打卡機、考勤機,電子記錄式的、指紋識別式的、電腦點擊式的??墒菃栴}并沒有解決,代打、代點、代刷現象屢禁不止,于是有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可是問題依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哪里?原因很復雜。制度健全與執行問題、權責界定問題、員工心態問題、機制公平問題、文化價值導向問題等都可以導致遲到現象的屢禁不止。個別員工遲到早退并非大事,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費盡心思解決員工遲到早退的問題,企業最終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一個嚴格管理、規范管理的空殼表象。這不是企業經營管理最核心的東西,這都是“皮毛”。然而,很多經營管理者就熱衷于在“皮毛”上下大功夫。
有沒有員工遲到,對經營管理而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這個問題有人力專員處理就足夠了。如果人力經理來管則不正常,如果總經理或老板來抓則怪異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類似于這樣不知輕重、不分本末、不知所以然的怪象非常多。我見過的經營管理者之中,忙人很多,但“盲人”更多。
經營的根本是資本增值,管理的根本是資源價值效益,運營的根本是資本資源價值或者說是利潤。資本變小麥、變面粉或變面條,就是資本變資源、資源出利潤或資本增值的簡單流程。這就是經營管理最根本的東西,忘記了這個簡單的東西,很容易陷入瞎忙的狀態。企業要關注的是,資本是否變成了小麥、面粉、面條,小麥、面粉、面條值不值錢,資本在轉變的周期中是否增值。但事情往往是,經營管理者更關注資本如何變成小麥,小麥如何變成面粉,面粉如何變成面條等沒有價值的表象或形式層面的工作。
不同要素資源的組合或融合,產生不同的資本增值效益。這就是資本價值轉化增值通道的功能本質。也許資本變小麥最賺錢,可是就有不少經營管理者喜歡畫蛇添足將小麥進一步變成面粉,再變成面包、蛋糕。企業經營管理中,有非常多無效益的工作行為,因為傳統、因為慣例、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有無效益反而被忽視了。
企業利潤來源于資源轉換升值帶來的資本增值,經營管理的對象就是資源與資本價值。資本到底要變成小麥還是大米,或是米飯,是企業運營的核心問題。經營要解決資本轉化為資源的問題或資本投入問題;管理要解決資源價值效益問題或資源價值升值問題。也就是說,拿錢出來種小麥還是種大米,是經營要解決的問題:100元的種子能種出多少錢的小麥或大米是管理的問題。經營管理者不能深刻理解這個問題,則可能累死累活,徒勞無功?;ㄥX請人,請這個人干什么,如何發揮出這個人的資源價值;花錢買設備,設備如何管理,如何挖掘設備的最大資源價值。這就是經營管理最本質的問題。
沒有資本無法經營,資本不轉化成資源無須管理。沒錢你經營什么?把錢放在銀行里你管理什么?資本轉化成何種資源需要選擇,如何選擇就是經營的本質問題;養豬還是養雞,這是經營的核心問題。如何挖掘資源價值就是管理的本質問題,豬或雞怎么養更賺錢就是管理的核心問題。
經營管理要素資源非常豐富,包括無形要素資源(即物質要素資源,比如經營思想、組織文化、技術工藝等)和有形要素資源(即精神要素資源,比如原材料、產品、設備等)。世界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精神是內在無形的東西,物質是外在有形的東西。中國傳統的陰陽學說理論已經把這個道理講得很明確了。經營管理所需的要素資源,也同樣包含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陰陽互生、互死,缺一不可。
只關注物質要素資源及其價值,只注重于物質要素資源的財富價值,是中國企業運營存在的普遍傾向。很多經營管理決策者只看見錢、看見產品、看見原材料、看見人,而看不見經營思想、看不見品牌價值、看不見技術價值、看不見人的精神與工作心態。這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價值管理缺陷。這種傾向性缺陷是很多企業經營管理問題不斷的根源。
經營管理中無形要素資源的增值推動功能遠遠強于其資本增值功能。產品沒有市場、文化內涵和服務理念價值的支撐就不值錢,人沒有信念、團隊精神和責任心,其經營價值就要大打折扣。理解和把握無形與有形兩方面要素資源的資本增值功能是企業擁有競爭力或成功牟取利潤的基礎。
有產品就能盈利的市場環境已經過去了,有人就能創造利潤的時代已不復存在。如何塑造產品價值,如何挖掘人的潛能與活力,是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不要談持續生存或基業長青的話題了。
● 潛在的陷阱
讓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吃虧的,不是那些看得見的資金、產品、人、設備、工具與市場等,而是那些看不見的思想、理念、組織機制、企業文化、技術、服務與品牌價值等。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人或物內在的精神性因素,而現代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不知為何,未能繼承祖先的優秀文化基因,他們普遍有急功近利的物質財富傾向。因為無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的缺失,讓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喪失了成為優秀者的機遇,甚至陷入困境。
算來算去算自己
我曾為一家采礦企業做過一個管理咨詢項目,說句實在話,項目效果很不盡如人意,以至于后來咨詢費都不好意思去收了。
企業做得不錯,老板年輕有為,而且特別精明。老板喜歡運動,羽毛球打得非常好,還喜歡去國內外四處旅行考察,不僅喜歡品牌服飾,還喜歡名表。初次接觸老板,我就感覺到他身上的現代氣息,料想他的企業也應該充滿現代氣息吧。
老板想請我解決的問題是,采礦加工基地的作業效率提升。第一次到他的公司,感覺到辦公環境和設備很簡陋,沒什么現代氣息,但老板本人的辦公室卻比較豪華,生活、休閑、辦公一體化,應有盡有。與分管市場銷售的副總經理溝通后,我知道公司的業務做得不錯,外貿與內銷兩個市場都供不應求。支撐公司業務競爭的核心是產品研發,從低端、中端、高端形成了系列產品。客戶可選的產品范圍很廣,沒有哪個競爭對手具備這種產品結構優勢。
公司本部在省城,產品研發部和市場銷售部也在省城。走進銷售部門發現,大家都在忙,而且非常忙,甚至可以說有點非正常的手忙腳亂。我感覺這種忙是不正常的,但這些不在咨詢項目內容范圍內,企業也沒有這種意向,所以我沒有過問。走進研發部門則感受到企業的現代氣息。產品展示廳樣品布局新穎、整齊、整潔,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展廳接待人員的素質不錯,而且都非常漂亮。中心實驗室的設備很多,看上去齊全高端。研發人員的工作狀態也比較專心,工作氛圍整體上比較和諧。
大致了解公司本部的情況后,我覺得這是一家不錯的公司。市場營銷做得很好,產品具備市場競爭力,技術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可為什么供不上貨呢?受自然資源限制?產能限制?還是別的因素導致了生產跟不上營銷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去了公司的三個生產加工基地。
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離公司本部二百多公里,離當地的縣城三十多公里。基地建設在一個山谷中,四周山巒起伏,山體上全都是礦石。據生產廠長介紹,附近山上的礦石開采權全部被公司承包了,開采20年都沒有問題。我跟隨廠長按生產流程,詳細了解了整個生產加工基地的狀況。
打眼兒—裝藥—爆破—裝車—運輸—粉碎—碾磨—沉淀—挖泥—烘干—配料—混合—包裝—入庫—發貨。產品的生產流程很簡單,設施設備更簡單,這樣的生產怎么會跟不上市場銷售呢?很多工序都可以采用機械化設備作業,人手不夠可以多聘請員工,又不存在場地設施限制問題。我覺得問題很簡單,如果能夠投入一些資本,基地的作業效率肯定能夠大幅度提升,保障市場銷售供貨肯定沒問題。
后來,我和廠長多次溝通才知道問題沒有這么簡單。買設備是好辦法,可是沒有人會操作,現有的車輛都找不到人開。現在能請到的人都是老弱病殘,這些人在其他企業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況且,生產過程的多數工序都是重體力活,老弱病殘的人干不了多少活。因為人員素質差,基本的生產要求都會弄錯,導致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經常出現返工現象。公司規定返工不給錢,所以經常出現員工鬧情緒罷工、怠工狀況。一大堆訂單交不出貨,銷售部門天天催,生產部門也束手無策。
因為員工都享受包吃包住的福利待遇,后來我查看了員工食堂和宿舍,感覺條件很差。遇到一些員工,他們都用方言抱怨,說老板好狠、好惡!整個生產基地,用最低的報酬,使用能力素質最差的人,配備最原始的設備設施,只能得到最低的生產效率。從眼前的成本與利潤最大化方面衡量,老板卻并不吃虧。
后來,我提供了一份管理咨詢報告,分析了目前生產基地的主要問題及其給公司實現盈利和未來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提出了增加人力成本支出、提高員工素質與操作技能,更新設備、完善管理、提升作業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報告出來后,和老板溝通了兩次,結果不了了之。
許多年過去了,這家企業還活著,只是活得更累了!原本他有條件、有機會活得更好!
哪些要素資源功能價值主宰經營管理的效果、效率呢?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組織文化、組織機制、市場、品牌、技術、服務等不可缺失,這類的無形要素資源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狀況。經營思想局限性大,管理理念不正確,往往成為企業經營管理最大的障礙或最嚴重的問題。
現實經營管理中,沒有多少人注重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組織文化、管理機制等無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的培育。確實,思想、理念、組織文化、管理機制不能直接轉化為利潤,但是沒有這些東西的功能價值支撐,能直接賣錢的東西也值不了多少錢。懂這個道理的經營管理者不少,能運用這個道理的人卻不多。
思想、理念、組織文化、管理機制、市場、品牌、技術、服務,看不見、摸不著。思想什么樣子?有誰觸摸過文化嗎?理念是方的還是圓的?品牌是冷的還是熱的?技術是香的還是臭的?沒有人可以確切地回答這些問題。它們屬于無形、無味、無色的精神意識與知識資源范疇。經營管理效率、效果差異,本質上就在于這些要素資源的功能強弱差異。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組織文化、管理機制、市場網絡、品牌影響力、技術價值、服務能力等就是企業競爭力、發展動力、盈利能力的本質支撐要素。
這些要素資源無形,它們的價值在運營中不能直接體現,因而常常被忽視。忽略這些要素資源產生的運營問題,通常表象錯綜復雜,容易蒙住經營管理者的眼睛。經營管理者看不透其中的緣由,容易將這類問題與障礙的原因歸結到其他的方面。這就是許多企業經營管理不完善,又找不到解決辦法的根源。
無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缺乏,引起的運營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采取的任何解決措施,短期內都難以顯效。最終,這些問題必然成為企業的“老大難”問題。很多企業就死在這些要素資源價值的缺失方面,最后還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
員工心態被動、缺乏責任心問題,管理人員責任推諉、回避問題,營銷人員服務意識與態度差問題,員工隊伍不穩定問題,組織成員團隊精神不強、溝通協調不順暢問題等。這些問題不解決或者解決不了,企業的經營似乎同樣能夠進行,但組織凝聚力差、運營效率低下,企業缺乏競爭力與發展后勁,只能為維持眼前的生計而疲于奔命。在資本過剩、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下,類似這樣的企業首先會被淘汰出局。
企業不能沒有正確的經營思想、管理理念以及和諧的組織文化,更不能缺失充滿活力的驅動機制、可控的市場渠道與網絡、良好的品牌形象、精湛的技術、細致的服務。企業利潤或盈利能力的獲得在于這些要素資源價值的開發、積累、轉化。一心只想獲取利潤、增加財富、擴展規模,又不懂、不會利用和發揮思想、理念、文化、機制、市場、品牌、技術、服務等無形要素資源的財富增值功能,那利潤、盈利能力、競爭力,就永遠是“水中之月”,看得見、摸不著。
什么叫粗放式經營管理?什么是低效率經營管理?人懶懶散散、事馬馬虎虎,資源價值未能精細化利用,企業內部自我人事消耗、資源價值浪費嚴重。以前,只要煤炭挖出來就能賺錢,油抽出來就能盈利,可那個時代過去了,煤炭要怎么挖、油要怎么抽才能盈利,需要經營管理者認真思考。在市場競爭激烈、產能過剩的狀況下,企業競爭比的是效益效率優勢。
● 抓住資本增值的關鍵
企業資源升值與資本增值的關鍵在于有產品、有工具、有人、有組織,更在于產品有品牌,工具有技術,人有能力,組織有文化,等等。有形資源是殼、無形資源是肉,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功能價值融合,才能產生豐滿的利潤之果。
依靠購土地、買設備、招人力等資產量擴張或擴大經營規模增加利潤的模式,肯定已經過時了。在全面過剩經濟時代,要素資源價值整合效果差、利用效率低的企業,規模越大死得越快。
優秀其實并不難
有一家做飾品加工的企業,在行業里還不夠有名氣,但企業確實經營管理得不錯。雖然它20年來沒有飛躍式、跳躍式的發展,但每年都有所改善、提升。企業經歷了多次低谷波折,經受了多年的競爭洗禮,依然非常穩健地前行,而且實力越來越強。類似這種企業,行業無論如何洗牌,同樣能夠持續生存下去。
企業主出身于農民家庭,沒讀幾年書,但為人誠實厚道,也非常重義氣。20世紀90年代初,夫妻二人還在為其他企業打工。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學會了亞克力飾品制作工藝后,用兩個人的積蓄,再向親朋好友借了些錢,買了一臺舊設備、租了一間房,開始了夫妻加工店的生意。
從那時開始,設備由一臺至兩臺、四臺、六臺、十臺,人員由兩人增加至四人、六人、十人、幾十人、上百人,廠房、倉庫也越租越大,公司每年都在成長,企業漸成規模。后來,買地建廠、擴廠,辦公樓、宿舍、員工娛樂場所全部建設齊全。營銷市場有多家門店,網絡銷售量也逐年遞增??蛻絷P系穩定、生產量穩定、采購供應商合作穩定,企業每年都穩步向前。當然,老板的車也越來越豪華了。
企業從規模上來說不算大企業,從盈利水平上講也不算很出色,但從穩步發展和經營管理的完善程度方面衡量,不失為一家優秀的企業。
優秀的企業總歸有其優秀的基因或優秀的緣由。
從戰略上講,因為企業主只知道亞克力飾品加工生產,其他的東西他不懂,因此,只能專心致志做好亞克力加工生產業務。他20年來專注于此,從沒有因高利潤的誘惑而調整投資領域。戰略上沒有搖擺波動,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軌道基礎。
從管理理念方面分析,因為企業主天性忠厚誠實,知道要善待員工,員工才會竭盡全力做好工作,才會善待企業、善待工作。企業起步初期,他雇用的基本上是親朋好友,兩個兄弟也加入企業工作。隨著企業的擴張,員工人數越來越多,兄弟之間、親朋好友與其他員工之間,從未出現過明顯的矛盾,幾乎所有的員工都認同老板和老板娘的善良,都感覺企業沒有虧待他們。在企業工作了十幾年的員工超過半數以上,員工在這里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覺。
有兩次經濟非常不景氣的時期,企業幾乎處于停工停業狀態,可是老板始終沒有開口裁人。許多親朋好友自己提出不要老板發工資,許多員工含淚主動辭工,并承諾企業需要時一定回來。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這種情感力量在經營管理中的價值非常大。
樸實正確的管理理念為企業組織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基因,為企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從資產配置上說,因為專注于亞克力飾品的加工生產,所以能敏銳地感觸到,什么東西才能支撐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在新材料引進、新工藝創新實驗、新設備工具使用、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拓展等方面,企業從來不敢松懈,也從來不吝嗇資本投入。
有形資源功能價值與競爭者比較不落后,無形資源功能價值優勢競爭者無法模仿,就是這家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成熟度非常高的行業中持續生存發展的根本。這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行業,也是一個微利行業,企業在這種行業中能夠持續發展,足以證明其擁有優秀的基因。企業主沒有多高瞻遠矚,也沒有多少遠見卓識,他只憑著專心、用心、專注的事業精神,憑借樸實的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組織文化力量,造就了這個優秀的企業。企業經營管理其實就是這么簡單,道理非常簡單,難在要克服許多人性的局限,把簡單的道理持續地落實下去。
無形的東西雖然重要,可畢竟虛而不可觸摸,無法衡量其價值并進行銷售或交易,或者說不能直接變現為利潤。經營思想不能賣錢,企業文化也無法變現。無形要素資源的財富價值就像人的信念、智慧、勇氣和經驗,是這些因素在支撐著人的能力,體現人的價值。沒有具體的人,信念、智慧、勇氣、經驗等無形要素資源價值則無處附著。企業如果沒有人、組織、產品、設施、設備、資金等資源載體,思想、理念、文化、品牌、技術、市場、服務、驅動機制等無形資源要素功能價值,同樣無處立足、無處附著。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同樣的人與組織,同樣的產品,同樣的設施設備,卻產生不同的盈利能力、不同的生存發展競爭力。其資本資源價值效益差異,還是來自經營思想、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品牌影響力、技術含量、績效驅動機制等無形資源要素功能價值。
企業具備的有形要素資源差異不大,人與組織、資金、工具、產品等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資源。這些要素資源是企業必須具備的,而且都不難具備。就像居家過日子,鍋碗瓢盆總不能缺少,沒有這些有形要素資源基礎就沒有企業,更談不上經營管理與盈利或財富創造。
哪家企業沒幾個員工呢?哪家企業沒有點兒資金呢?哪家企業沒有點兒廠房設備呢?哪家企業不生產產品呢?這些有形要素資源看得見、摸得著。它們的價值也能夠在運營中直接顯現,因此普遍被經營者看重。幾乎沒有經營管理者不關注人與組織、資金、工具、產品等要素資源。
企業不缺人與組織,關鍵的問題是擁有什么樣的人與組織。企業中人與組織背后的思想、理念、文化、機制、技術等無形要素決定了人與組織的價值與效率。企業不缺資金,關鍵的問題是擁有多少資金。企業資本背后隱藏的盈利能力、競爭能力、增值能力決定了資金資本的價值含量。企業不缺廠房設備,關鍵的問題是擁有什么樣的廠房設備。廠房設備背后的技術、工藝、流程等軟件因素決定了廠房設備的價值。企業不缺產品,關鍵的問題是擁有什么樣的產品。產品所包含的品牌、功能、文化、服務等無形價值決定了產品的財富價值。
同樣都是人,因為信念、勇氣、智慧、性格、經驗不同而能力不同。同樣都是組織,因理念、文化、機制不同而生存發展的競爭力不同。同樣都是企業,因為人與組織、資金、工具、產品及其相關聯的思想、理念、文化、市場、技術、服務、品牌、驅動機制等不同,而導致企業競爭力與財富創造力不同。
針對企業經營管理,有形的物質資源不能缺少,但并非生存發展的主導因素。有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的產生、積累和遞增,離不開無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的支撐。無形要素資源與有形要素資源功能價值的有機組合、融合,是企業經營管理效益的關鍵。眼里只有錢、只有物、只有人、只有模式等有形的東西,企業永遠經營管理不好。
錢、財、人是企業盈利的基礎,沒有能力的提升、沒有資本的增加,思想、理念、文化、技術、機制、品牌等一文不值。無形資源的功能價值,必須通過有形資源來體現。沒有產品,品牌、技術、服務的價值何在?經營思想再優秀、管理理念再先進、企業文化再積極,沒有相應的利潤率體現,那么思想、理念、文化資源及其價值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反過來說,有錢、有廠房設備、有產品、有人,企業也不一定就能賺錢。有形資源缺乏無形資源功能價值的催化,則無法充分發揮資源效益或財富增值。投資有虧損的可能,落后的廠房設備是一種負擔,低檔同質產品賣不出去,無能之人找不到工作。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而言,同樣的錢、財、人,因無形要素含量的差異,導致財富價值的差異。經營企業,無形與有形資源及其財富價值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企業經營要達到良性循環狀態,必須充分發揮無形與有形資源的資本增值功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會引起問題,造成財富增值運營的障礙。
企業經營管理其實很簡單,合理配置人與組織、資本資金、設施設備、產品等看得見的資產資源,將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組織文化、驅動機制、可控市場、品牌影響力、技術功能、服務效能等價值融入其中,促使有形資產資源增值、資本增量。通過有形與無形、物質與精神的要素資源財富價值的開發、組合、融合,提升要素資源價值含量,擴大財富價值總量,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路徑。